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传教士艾儒略:为天主教在中国传播殚精竭虑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51
转发:0
评论:0
传教士艾儒略:为天主教在中国传播殚精竭虑,艾儒略是谁?艾儒略是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在明朝万历年间来到中国,从此之后开始

  艾儒略是谁?艾儒略是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在明朝万历年间来到中国,从此之后开始了在中国传教的人生历程。艾儒略是一位杰出的传教士,与当时很多名士有着非常密切的往来,艾儒略一生都在致力于自己的传教事业,在中国境内建造了很多教堂,同时也出版了很多中文的书籍,对天主教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_副本.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艾儒略是谁?1582年,艾儒略出生于布雷西亚城,这是意大利北部的一个城市,艾儒略家是一个贵族,之后艾儒略在威尼斯长大。

  1597年,艾儒略进入安东尼神学院学习,之后一直在很多地方学习神学,毕业之后被派往博洛尼亚教授人文科学,在此期间被委任为神父。1607年,艾儒略要求去东方传教,获得了同意,1609年,艾儒略去了里斯本,在那里搭船前往亚洲。

  1610-1613年间,艾儒略到达了澳门,并且在澳门一面教授数学,一面学习汉语,等待机会进入中国内地传教。

  1613-1624年,这段时间内艾儒略进入了中国的内地传教,并且北上到达了北京,结识了徐光启,跟随着辞职回乡的徐光启来到了江南,并且为马成秀施行了洗礼。1616年南京教案爆发,艾儒略躲藏起来,后来形势好转之后,艾儒略开始自己的传教,足迹踏遍北京、陕西、山西、江苏、浙江各地。并且写出了包括《万国全图》等在内的很多著作。 

  1624-1637年,艾儒略来到福建传教,并且写作出版了很多的著作,在艾儒略的努力之下,福建的天主教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2_副本.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1637-1639年,福建教案爆发,艾儒略不得不再次躲藏起来,福建教案期间是艾儒略传教和出版事业的低潮。

  1639-1649年,中国进入到明末清初时期,社会比较的动荡,1641-1648年间,艾儒略任耶稣会中国南部教区副主教,管理南方很多省市的教务,受其管辖的教士共有15人。这段时间内艾儒略的著作比较的少。

  1649年6月10日,艾儒略在延平去世,灵柩被送到了福州,葬于城外十字山。

  艾儒略是一位意大利的传教士,1610年明朝万历年间来到中国,先是到达了澳门,之后进入中国的内地进行传教活动,足迹遍及中国的很多省份,特别是在福建境内传教时间长达25年,在当地建立了大大小小无数的教堂,同时出版了很多的著作。艾儒略的成就是相当大的,为天主教在中国的传播可谓是殚精竭虑。 

  艾儒略的成就一:艾儒略在中国的传教时间长达36年,积极的传播天主教的教义,是继著名的传教士利玛窦之后又一个对中西文化交流做出杰出贡献的人物。艾儒略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传教活动,不仅仅在官员和知识分子中拥有着很高的声誉,而且还积极的发展贫民百姓信教,在福建传教期间建立起了大教堂22座,小教堂不计其数。艾儒略尊重中国人祭孔祭祖的传统,根据中国传统的组织形式来组织天主教教会,并尽可能采用基督教的方式来影响信教群众所持的传统仪式。艾儒略在中国36年,在福建25年,受洗的教徒多达万人之多。  

3_副本.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艾儒略的成就二:艾儒略不仅仅积极的传播天主教教义,而且还写做出了二十二种著作,这些作品涉及的范围非常的广泛,涉及天文历法、地理、数学、神学、哲学、医学等诸多方面,是西学东渐中极为重要的一位人物。《万国全图》是一本世界地图册;《西学凡》介绍了西方文化:文学、哲学、医学、民法、教规和神学,在该书中亚里斯多德和托马斯•阿奎那首次被介绍到中国。

  总而言之,艾儒略在中国的活动为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可以说为了自己的事业在中国做到了殚精竭虑,死而后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殚精竭虑
【成语】殚精竭虑【成语】殚精竭虑【读音】dānjīngjiélǜ【解释】形容用尽精力、费尽心思。【出自】唐·白居易《策林一·策头》:“殚思极虑,以尽微臣献言之道乎!”【近义词】费尽心机、煞费苦心、处心积虑、呕心沥血【反义词】敷衍塞责
· 【艾氏名人】仲儒公传
艾钰(953-1022年),字仲儒(吾族谱亦作仲孺),行伯二,号殿弼,恽州人。仲儒公之父曰艾颖。颖生錝、钰与鍊。錝字孟儒,授湖广黄州刺史、奉直大夫;鍊字季儒任江陵教授、登仕郎。錝公(孟儒公)长子颢,字希民,为承信校尉;二子迁居登州;三子䪻,字好民,贡入国学监授登仕郎,任石州助教;四子顗,字巷民,仕潮州刺史;五子頖,字谷民,任修职郎,仕舟徙县丞。宋太祖乾德元年,颖公请老致仕,可荫一人。时长子孟儒15岁,次子仲儒10岁。然则长子孟儒受萌补,累迁湖广黄州刺史。宋开宝年间,太祖欲伐南唐。仲儒公二十而冠,入曹彬麾下,清介廉谨,严于治军,明重军纪,从荆南顺流而东,攻克今安徽多城,大破南唐军于白鹭洲(今江苏南京水西门外),进驻秦淮,围城缓攻诱降。南唐国主李煜极感危急,乞求缓师停战,为北宋统一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仲儒公遂至今苏南浙江为官。至道三年(997年)宋定天下为15路,仲儒公官两浙路,治杭州,辖14...
· 传教士在中国:从难以融入到改变中国历法
从晚明到清初,北京宫廷里的耶稣会士,一直想用罗马天主教来改变中国—这个强大的、根基深厚的、高度发达的文明大国。但这批耶稣会士失败了。他们的追随者—19世纪的新教传教士随后也失败了。仿佛唯物论的共产主义注定要改变渐趋腐朽的儒教中国。无意之中,这批耶稣会士却扮演起了中西文化交流使者的角色。作为第一代汉学家,他们把中国介绍给西方,同时把西方的科技介绍给中国。耶稣会传教团在北京的建立主要归功于三个杰出人物的策略、办事能力和他们的数学知识,这三个人分别是意大利人利玛窦、德国人汤若望和比利时人南怀仁。不过,耶稣会引进西方的艺术和科技很难超越北京城的地域范围,比如自鸣钟只在宫廷制作和赏玩。但是,经过急待传教士修订的西方历法,经由清廷颁布后,一直沿用到民国初年成为中国现在仍在使用的农历基础。从清初直到1817年,掌管历法和天文的钦天监长期设监正两人,一名满人,一名西人,先后在钦天监任职的传教士多达数十人。...
· 天主教
天主教(拉丁语:Catholicismus;英语:Catholicism)是对罗马公教会(英语:CatholicChurch)发展而来的一派基督教神学信仰、哲学理论、礼仪传统、伦理纲常、精神意志的总括,意为“普世的”(英:universal)。天主教是基督教最大的主要宗派。明神宗万历年间,该教派从天主教托钵修会耶稣会传入中国,经当朝礼部尚书之徐光启与利玛窦等耶稣会士讨论,取儒家古话“至高莫若天,至尊莫若主”,称其信仰之独一神灵为“天主”,故称。天主教会(英语:CatholicChurch)亦称“大公教会”。“大公”(英语:catholic)通常用来概括基督教会的普遍特征。区别于圣座共融的狭义“罗马公教会”。当罗马公教与“新教”(英语:Protestantism)并提时亦称“旧教”,即第一个千禧年开始的“传承式信仰”与16世纪宗教改革开始的“书面式信仰”。这一概念曾在恢复公教传统的牛津运动提...
· 利玛窦(公元1552年-1610年,意大利的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学者)
利玛窦(公元1552年-1610年,意大利的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学者)利玛窦(1552年10月6日年-1610年5月11日),号西泰,又号清泰、西江。意大利的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学者。明朝万历年间来到中国传教。其原名中文直译为玛提欧·利奇,利玛窦是他的中文名字,王应麟所撰《利子碑记》上说:“万历庚辰有泰西儒士利玛窦,号西泰,友辈数人,航海九万里,观光中国。”利玛窦是天主教在中国传教的最早开拓者之一,也是第一位阅读中国文学并对中国典籍进行钻研的西方学者。他通过“西方僧侣”的身份,“汉语著述“的方式传播天主教教义,并广交中国官员和社会名流,传播西方天文、数学、地理等科学技术知识,他的著述不仅对中西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对日本和朝鲜半岛上的国家认识西方文明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人物生平笃爱神学1552年,利玛窦出生于意大利马尔凯州的马切拉塔,家里经营利氏药房,是当地的名门。利玛窦在这里一所耶稣会开办的...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