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智慧的化身诸葛亮平定南中用了什么策略?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05
转发:0
评论:0
智慧的化身诸葛亮平定南中用了什么策略?,在《三国演义》里,最精彩的人设便是诸葛亮——集正义、忠良、聪慧于一身。是大家

  在《三国演义》里,最精彩的人设便是诸葛亮——集正义、忠良、聪慧于一身。是大家心目中的“智慧化身”。对于诸葛亮来说,向南征战是一件挺重要的事情,所以,在季汉建兴,也就是公元二二五年春天,诸葛亮亲自率兵向南征战。这次南征也被称为南中平定站,主要是因为当时在南边,有朱褒、高定发起的叛乱,所以诸葛亮最后亲自率大军向南出征,平定南中。  

1_副本3.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根据上面的说法,我们能够知道,这次战役的起源是——“南人的叛变”,当时刘备刚去世,在南方益州的许多将领都有了叛乱的想法,结果就是雍闿叛变,之后,诸葛亮审时度势,便决定要先平定蜀国国内的叛乱,所以,便有接下来的南中平定之战。

  在公元二二五年的春天,诸葛亮便率兵由成都开始向南征战,因为这次出征是为了平定内乱,所以诸葛亮心中的想法便是:“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希望将内部的损失降低到最小。最后,诸葛亮便一路很顺利的进到南中,和其他的军事力量一起,成功的平定了内乱,又团结了蜀汉国内的人民,使得刘备先帝刚去世的影响降到了最低。

  在这场战役中,诸葛亮不仅胜利的平定了内乱,还成功的将蜀汉的军事力量和政治斗争结合起来,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可以说,这是诸葛亮在治理蜀国的历史上最重要的一项成绩。

  诸葛亮出兵平定南中叛乱,历史上的南中指今天的云南、贵州和四川西南部。  

  诸葛亮平定南中用什么策略

  诸葛亮听到孟获为当地人所信服,便想生擒他。5月,大军渡过泸水,与孟获军战,成功俘虏孟获,诸葛亮带他到营阵观赏,问他觉得蜀军如何,孟获回答他:“向者不知虚实,故败。今蒙赐观看营陈,若祇如此,即定易胜耳。(我之前不知你军虚实,所以才战败。现今蒙赐观看营阵,原来只是如此,必定可以胜利了。)”诸葛亮的心意在北方,又知道南人叛乱问题严重,便用马谡提出的“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方针,要孟获心服口服。只是向孟获一笑,将他放走再战。

  经过七次擒纵,诸葛亮仍继续放走孟获。孟获及其他夷人开始反思,不再离去,孟获说:“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公(诸葛亮),真是天上的神威,南人不再反叛了。)”大军便移到滇池,蜀军成功平定南中,至12月回到成都。

  蜀汉南部领土都笼统称为“南中”,那里世代都是少数民族与汉人的杂居之处,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四川南部和云南、贵州的一部分。 

2_副本3.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出师表》中曾经提到过“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一事,说的是诸葛亮在公元225年五月渡过泸水,深入不长草木的南中平定叛乱。泸水就是金沙江,也正是今天四川、云南两省的交汇之处。南中这片土地早在《史记》中就有所提及,那时汉朝称呼南中为“西南夷”,我们所熟知的成语“夜郎自大”中所说的夜郎国就地处南中,大致在今天贵州省的西北部。 

  诸葛亮真的“平定”了南中吗?

  关于诸葛亮“平定南中”这一史迹,有多种史料提及。首先,诸葛亮本人在其〈出师表〉中说: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其次,《诸葛亮传》有相关记载: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再者,《后主传》中也提到了诸葛亮南征:三年春三月,丞相亮南征四郡,四郡皆平。如此可见,诸葛亮“平南中”之事是可信的。问题是,诸葛亮这次南征,效果究竟如何,是否有如以下两种史料说的那样呢?  

3_副本3.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是《汉晋春秋》,曰:亮至南中,所在战捷。闻孟获者,为夷、汉所服,募生致之。既得,使观於营陈之间,问曰:“此军何如?”获对曰:“向者不知虚实,故败。今蒙赐观看营陈,若只如此,即定易胜耳。”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禽,而亮犹遣获。获止不去,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遂至滇池。南中平,皆即其渠率而用之。另外一篇,《襄阳记》:建兴三年,亮征南中,谡送之数十里。……谡对曰:……。亮纳其策,赦孟获以服南方。故终亮之世,南方不敢复反。

  这些史料,都说明南中在被诸葛亮“平”了之后,又“复反”了。在《三国志》中能出现这么多的史料来证明同一件事,还真的不多见呢。可见,《襄阳记》《汉晋春秋》对诸葛亮“平南中”的效果作了不实的吹捧。更加可信的史料证明,在诸葛亮退军后,南中重又纷纷反叛。诸葛亮对南中所谓“平定”,只是暂时的,哪怕诸葛亮还在的时候,南中蛮夷也未放弃反抗。综上,用“平而未定”来描述诸葛亮的征南中之役,恐怕更为合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智慧化身的诸葛亮最后得的是什么病?
诸葛亮作为智慧的象征,永远被老百姓记载了心中,还有诸葛亮六出祁山的遗憾,也成为千百年来人们谈论的话题。诸葛亮于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享年54岁。他27岁出山,追随和后主正好27年,是一个巧合。他的离去也标志着蜀汉从此走上了下坡路,今天我们不谈他的智慧已经令人遗憾的悲壮,今天我们来看看这位智慧化身的诸葛亮,最后得的是什么病。网络配图《魏氏春秋》还有一个记载,说诸葛亮与司马懿相持于五丈原期间曾派使者前往对方营中,司马懿会见使者,不问军中大事,只问诸葛亮的日常生活,问得很详细。两国交锋,有关主帅的一切都是军事机密,包括健康情况、生活规律、个人嗜好等等,从这些蛛丝蚂迹中可以推测出对方很多有用的信息来,司马懿挺贼。蜀国的使者显然警惕性不高,对司马懿有问必答,他告诉司马懿:“诸葛丞相日夜操劳,睡觉很少,军中20杖以上的处罚他都亲自过问,饭量也小,每天不过数升。”司马懿听后跟大家说:“诸葛亮的身体状况很...
· 被称为“智慧化身”的诸葛亮也曾多次被人算计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被塑造成智慧的化身。三气周瑜、草船借箭、骂死王朗等一系列故事的描述,让人们更深刻地体会到诸葛亮的智慧。“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用来描述诸葛亮一点也不为过。不过·,“智者千虑”也还有一失的时候,诸葛亮当然也不例外。网络配图说起来还别不信,诸葛亮首次被骗竟是刘邦所为。刘备一开始是受到徐庶的建议到隆中拜访诸葛亮,然而诸葛亮并不想卷入世俗之中,于是屡次假装自己不在。在第三次拜访的时候,张飞受不住这怠慢的态度了,于是故意说话激他,还说要防火。这下轮到诸葛亮坐不住了,于是赶忙出来接见他们。于是才有了后来的故事。网络配图第二次是受刘表所骗。当时刘表“继母不能相容,性命只在旦夕”,而诸葛亮却不愿为他出谋划策。于是刘表将诸葛亮带到一楼上,并命人将楼梯撤掉,跪在诸葛亮面前痛哭流涕,诸葛亮无奈才答应为他出主意。第三次是被司马懿算计了。当时诸葛亮绞尽脑汁想引诱司马懿出兵迎战,然而司马懿也是...
· 性情中人与智慧化身诸葛亮
原文标题:最佳君臣:性情中人与智慧化身诸葛亮大汉天下到了尾声的时候,黄巾起义一帜高竖,群雄并起。皇帝软弱无能,基本被当做空气,各个有势力的野心家都为了争夺地盘拼个你死我活。战火纷飞,生灵涂炭。这时有一位儒士,羽扇纶巾,正在偏僻的乡下过着清贫安闲的生活。他平时看看书,或者去朋友家串串门,聊聊天,优哉游哉。他就是诸葛亮,后来的一国丞相,千古传奇的战略家,军事家。在那个年代,跟他交往的人一般都敬称他的字孔明。不过很少有人知道,他的身世还是有些坎坷的。孔明在山东出生,还没长大成人,他老爸老妈相继过世,他和姐弟们是由当官的叔父养大的。当叔父病死之后,他们不得不自食其力,于是他们一家搬到了消费水平低的乡下山村:南阳卧龙岗。所以,孔明在受到刘备“频繁骚扰”之前的这段日子,过着简单而平凡的庄稼人生活。但他绝不是种田的,他的志向从小就很远大。没事的时候,就对着自己的窗口大声朗诵《梁父吟》,还经常自称长大后要...
· 千古传诵的智慧化身:蜀汉丞相诸葛亮
诸葛亮(181年7月23日—234年8月28日)字孔明,人称卧龙,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发明家、军事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谥曰忠武侯;后来的东晋政权为了推崇诸葛亮的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代表作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诫子书》等。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成都有武侯祠。汉末徐州琅邪郡阳都县(今山东沂南县)人,父诸葛珪曾为泰山郡丞,叔父诸葛玄为当时名士。诸葛亮兄诸葛瑾仕于吴孙权,拜大将军、左都护,领豫州牧。亮从弟诸葛诞仕于魏,为吏部郎,累迁扬州刺吏、镇东将军、司空。兄弟三人“并有盛名,各在一国。于时以为‘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世说新语。品藻》注云:狗乃“功狗”之狗,虽非龙虎之比,亦甚有功之人,故曰并有盛名。)诸葛亮汉灵帝光和四年(181年),在徐州琅邪郡阳都县(今山东沂南县)的一个门第不高的官僚地主家庭里,诞生下一个婴儿,他就是后来成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的诸葛...
· 千古传诵的智慧化身:蜀汉丞相诸葛亮
诸葛亮(181年7月23日—234年8月28日)字孔明,人称卧龙,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发明家、军事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谥曰忠武侯;后来的东晋政权为了推崇诸葛亮的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代表作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诫子书》等。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成都有武侯祠。汉末徐州琅邪郡阳都县(今山东沂南县)人,父诸葛珪曾为泰山郡丞,叔父诸葛玄为当时名士。诸葛亮兄诸葛瑾仕于吴孙权,拜大将军、左都护,领豫州牧。亮从弟诸葛诞仕于魏,为吏部郎,累迁扬州刺吏、镇东将军、司空。兄弟三人“并有盛名,各在一国。于时以为‘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世说新语.品藻》注云:狗乃“功狗”之狗,虽非龙虎之比,亦甚有功之人,故曰并有盛名。)汉灵帝光和四年(181年),在徐州琅邪郡阳都县(今山东沂南县)的一个门第不高的官僚地主家庭里,诞生下一个婴儿,他就是后来成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的诸葛亮。躬...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