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古代没收贪官财产处置:竟被收入皇帝的小钱柜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73
转发:0
评论:0
古代没收贪官财产处置:竟被收入皇帝的小钱柜,皇帝下诏籍没官员的不义之财,悉数收归国库吗?不尽然。从史料来看,还有几种

  皇帝下诏籍没官员的不义之财,悉数收归国库吗?不尽然。

  从史料来看,还有几种不同的做法:有的充减天下税租的一半;有的赏赐当地道府代民租;有的建议充作边防开支;有的追赃之后私授宗室至亲;有的被收入皇帝的小钱柜,等等。

3.jpg

网络配图

  东汉顺帝时,大将军梁冀身为贵戚,先后立冲帝、质帝、桓帝,专断朝政20年。骄横跋扈,穷奢极欲。延熹二年(159年),桓帝谋诛梁氏,收其大将军印绶,封为比景都乡侯。当日,梁冀及妻孙寿被迫自杀。

  《后汉书》载,汉桓帝“收冀财货,县官斥卖,合三十余万万,以充王府,用减天下税租之半。散其苑囿,以业穷民。”

  唐宗室李锜,淮南王李神通之后。唐德宗时,任润州刺史,浙西观察使兼盐铁转运使,后专任镇海军节度使。任内盘剥百姓,侵吞国有,多积奇宝。唐宪宗元和二年(807年),李锜举兵反叛,兵败被杀。

  宪宗下诏抄没李锜的家财,欲悉数载运至京城时,翰林学士、俄知制诰李绛上奏,认为“李锜凶狡叛戾,僭侈诛求,刻剥六州之人,积成一刀之苦”,不如赏赐给当地道府,代替贫穷人家今年的租税。宪宗听从了他的建议。

  明世宗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朝廷发生了一件惊天大事。

  刚拜官3个月的南京御史王宗茂上疏,弹劾首辅严嵩负国八大罪状。义正词严地提出“陛下之帑藏不足支诸边一年之费,而嵩所蓄积可瞻储数年。与其开卖官鬻爵之令以助边,盍去此蠹国害民之贼,籍其家以纾患也。”请求没收其家财,充作边防。

4.jpg

网络配图

  时任首辅严嵩,为相20年,操纵国事。王宗茂因此遭受严嵩的打击报复,斥贬平阳(今浙江平阳县)县丞。说来也巧,直至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五月,严嵩被罢相之日,王宗茂才闭目辞世。

  但不知何故,一直拖到严嵩之子严世蕃被斩之后的第五个月,即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八月,才对江西严家进行抄没。《明史》称,籍没严嵩家财,计黄金三万余两,白银百万余两,其他珍宝不可数计。

  然而,有人认为《明史》所载并非实数。明代田艺蘅《留青日札》说:“严嵩籍没时,金银、珠宝、书画、器物、田产,共估银二百三十五万九千二百四十七两余。”相当于明朝一年的财政总收入了。

  至于籍没的严嵩家财是否充作边防,却不可得知。

  之后过了19年,明神宗万历十二年(1584年),下诏抄没首辅张居正的家财。

  张居正,明神宗朱翊钧称之为“元辅张少师先生”,待以师礼。其为相十年,海内称治。万历十年(1582年)因腹疾病逝。张居正刚去世半年,被揭发认定其欺君毒母,接受贿赂,卖官鬻爵等罪行。

  又过了两年,下诏抄没其家财,甚至追缴两年来被家人转移、花费的钱财。史载,抄没江陵张家的家财约白银10万两以上。另外,据其长子张敬修供称,还有白银30万两寄存他处。

  不过,张敬修经不住严刑拷打,招供的当晚即自缢身亡,30万之数也就无从追缴。

  尽管追赃之数,远远不及严嵩的家财。毕竟明代官俸微薄,万历朝尚书(正二品)全年俸银只有152两。10年也不过1500余两。因此,10万两之数,当属来历不明的家财。

  偏偏福王朱常洵看上了籍没张家的财产,开口向明神宗讨要。对于这个深受宠幸的郑贵妃所生的宝贝儿子,明神宗一口答应了。

1.jpg

网络配图

  清代,乾隆皇帝的宠臣和珅,累迁户部尚书、军机大臣兼内务府大臣,兼步军统领、充崇文门税务监督。柄政20年,弄权舞弊,佞妄不法。

  清仁宗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乾隆驾崩,嘉庆皇帝立即下诏将和珅革职下狱,开列和珅20大罪。并赐其自尽,籍没家产。

  清末薛福成《庸庵笔记》载,嘉庆四年正月十七日,“查钞和珅家产,呈奉清单。朕已阅看,共计一百零九号。内有八十三号,尚未估价。已估者二十六号,合算共计银二万三百八十九万五千一百六十两,着存户部外库,以为川、陕、楚、豫抚恤归农之用。”

  最后,籍没和珅家财总估达白银2.2亿余万两,相当于国家全年赋银的十之六七。这些赃款并没有存入户部国库,全部收归内务府,也就是皇帝的“小钱柜”。

  当时,流传的民谣:“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如此而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古代贪官财产被没收后去处:明神宗送给儿子
皇帝下诏籍没官员的不义之财,悉数收归国库吗?不尽然。从史料来看,还有几种不同的做法:有的充减天下税租的一半;有的赏赐当地道府代民租;有的建议充作边防开支;有的“追赃”之后私授宗室至亲;有的被收入皇帝的“小钱柜”,等等。东汉顺帝时,大将军梁冀身为贵戚,先后立冲帝、质帝、桓帝,专断朝政二十年。骄横跋扈,穷奢极欲。延熹二年(159年),桓帝谋诛梁氏,收其大将军印绶,封为比景都乡侯。当日,梁冀及妻孙寿被迫自杀。《后汉书》载,汉桓帝“收冀财货,县官斥卖,合三十余万万,以充王府,用减天下税租之半。散其苑囿,以业穷民。”唐宗室李锜,淮南王李神通之后。唐德宗时,任润州刺史,浙西观察使兼盐铁转运使,后专任镇海军节度使。任内盘剥百姓,侵吞国有,多积奇宝。唐宪宗元和二年(807年),李锜举兵反叛,兵败被杀。网络配图宪宗下诏抄没李锜的家财,欲悉数载运至京城时,翰林学士、俄知制诰李绛上奏,认为“李锜凶狡叛戾,僭侈诛...
· 古代法律如何处置剩男剩女的?
核心提示:“奇招”有哪些呢?一是制定法令。越王勾践命令男子二十岁而娶,女子十五岁而嫁;宋仁宗时期让男子十五岁而娶,女子十三岁而嫁;明太祖规定男子十六岁而娶,女子十四岁而嫁;按《大清通律》,男的十六岁而娶,女的十四岁嫁人。二是处罚。到了法定年龄不嫁人的女子,那是要罚款的,譬如,汉朝孝惠皇帝时,谁家要有女儿十五岁以上至三十岁还没有嫁人,罚款600钱;唐代对于男子二十岁以上,女孩十五岁以上还没有配对结婚的也要处罚。style="TEXT-ALIGN:center">本文来源:《羊城晚报》2010年12月22日第B05版,作者:李晓巧,原题:《男婚女嫁家国大事》《2010年全国婚恋调查报告》显示,如今的“剩男剩女”未婚的主要原因是:社交圈子太窄、不够积极主动、工作太忙。古代女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那才是真正的“宅女”。按今天男女婚恋的“纯自然”状态,如果没有家国的干预,岂不是要老死闺中?在古代,男...
· 古代太监的收入有多少钱呢他们的收入是其他百姓的多少倍呢
古代太监每个月工资多少,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宦官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但也是宫中成员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他可以拿到正常人在宫中享受的一切权力。无论是文武百官还是皇亲国戚只要是皇室服务的都是有工资的,不过宦官每日都在皇室的人身边伺候,那他们一个月能拿到多少的工资呢?清朝的太监是有工资收入的,而这又是有明确的标准,这与我们平时在宫廷剧中看到,太监动辄就有几千两的收入不一样。他们的收入与自身的身份级别相关联,一般来说是等级越高,收入就越高。最低级别太监一个月的收入:三两银子和三斗米。按照当时的生活水平,一个普通百姓只要5两的银子就足以支撑一年的日常开销,而最低级别太监的年收入就达到了36两,是普通老百姓的七倍之多。这样算来太监的收入还是算高的。除此之外,还会给宦官一些额外的福利,例如,在传统节日时会给这些宦官相应的赏赐,这些赏赐不仅仅有银两,...
· 在古代是怎样严惩逃亡士兵的?古代如何处置逃兵
连坐家属的“士亡法”东汉末年的战乱中,曹操集团逐渐获取中原控制权。曹操将他军队中的士兵一律划为“士籍”(或称“士家”),户口单列,世袭为兵。士兵家属集中迁居到许昌一带居住,作为人质,如果士兵有逃亡、叛降行为,就连带处罚其家属。士家的女子不得外嫁,只能在士家之间通婚。另外,曹操还特意制定“士亡法”。原来东汉末年的法律规定,凡是士兵逃亡的,官府可以逮捕其妻子、子女进行拷打,追究其去向。曹操觉得这样处罚还不足以威慑士兵,在“士亡法”中规定,逃亡士兵的父母、妻子、子女、兄弟都要株连处死。《三国志·魏志·卢毓传》记载了一件“士亡法”公布不久后的案件。有一位妇女白氏,由父母包办嫁给了一个士兵,才过门没几天,连丈夫的面都没见过,那个士兵就因被判定为逃亡。负责审判的大理寺依据“士亡法”判处白氏死刑。上报到朝廷,门下省“贼曹”的官员卢毓引经据典加以反驳,说:“女子要经与丈夫见面同房,才成为人妇,所以《诗经》...
· 康熙皇帝为何要公示自己的财产?
“家天下”时代,国家是帝王的私产,君主可凭个人意志任意支配国家财产,是无须向臣民多作解释的。清王朝定鼎中原之初,民族对立情绪高涨,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各种反清武装与朝廷的对抗一直延续到康熙中期,才渐趋于平复。康熙在平定了以吴三桂为首的“三藩之乱”后,深知治理一个国家,兵战实为下策,只有以德化、以智略服众,才能让百姓诚心诚意的服从,方能建立稳定的统治。所以,他一方面推行“偃武修文”的措施,广开博学鸿词科吸纳天下英才,希望将全国具有影响力的文人都招致庙堂之下,为朝廷所用;另一方面,他采用攻心策略,让文武百官、尤其是从明朝归顺的降臣降将进行对比,以明王朝的腐烂败坏、帝王昏庸,彰显清王朝的政治英明、君王贤能,然后通过官员及文人的传播,进一步消除时人的反清意识。康熙二十九年(1690),内务府官员在康熙的授意下,把宫中每年的费用列成清单,发给诸王大臣察阅。同时又把前明建造的殿宇、亭台楼阁的名字,以及各...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