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牧丘侯石庆为何明知马的数量还要一一清点?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50
转发:0
评论:0
牧丘侯石庆为何明知马的数量还要一一清点?,石庆,汉武帝时期著名万石君石奋的二儿子,生年不详,逝于公元前103年,在汉武

  石庆,汉武帝时期著名万石君石奋的二儿子,生年不详,逝于公元前103年,在汉武帝元鼎五年,被任命为丞相,册封为牧丘侯,石庆为人和父亲一样,谨小慎微,恭顺忠厚,秉承父亲的良好品德,在汉武帝元狩元年时,从沛郡太守调任为太子太傅,后升任御史大夫。  

1_副本2.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石庆因为父亲在汉高祖时期累积的家世声望和石家忠诚的美名,而被汉武帝任命为丞相,虽然石庆当上了丞相,但是为人处事处处谨小慎微,而且当时国家朝政各司其职,石庆这个丞相当的可谓十分清闲,当然也毫无建树,石庆本人除了性格忠厚外,也并没有与丞相之职相配的才能计谋,导致后世对石庆的评价不高。

  至于石庆的谨小慎微到了什么地步呢,可以从史书石庆数马的故事看出,当时任职太仆的石庆为皇帝驾车,皇帝问石庆驾车的共用多少匹马,石庆没有像常人一样用眼睛数,反而拿起马鞭一一点数马匹,确定后才报上答案,共有六匹马,一时传为美谈,石庆数马的故事在现代来看,是很荒谬的事,多此一举,迂腐至极,但是石庆就是凭借此种性格在汉武帝时官运亨通的,他的父亲石奋比起石庆过之而不及,这是石家的家世门风,凭此谨慎忠厚的家风,石家一门出了很多年俸在二千石的官员,石庆也在其中。石庆担任丞相第九年,因事被免,从此家道中路,家族中的为官者多因犯事一一被免,忠厚孝敬严谨的家风也渐渐的衰落了。 

  石庆数马的故事

  石庆,汉武帝时期的丞相,万石君石奋的二儿子,生年不详,逝于公元前103年,与父亲一样,石庆为人忠厚老实,谨小慎微,在担任丞相之前,石庆还当过沛郡太守,太子太傅,御史大夫等职。 

2_副本2.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因为石庆的父亲石奋在汉高祖时期便已有忠厚老实,谨慎律已的美名,到了石庆这一代,石家已经成为了名门望族,出了很多年俸二千石的官员,石奋因此被当时的人们称为万石君,石庆也因为同样的性格得到了汉武帝的重用,在元狩元年石庆被任命为太子太傅,七年后,又被任命为御史大夫,到了元鼎五年的时候,石庆被接替因犯事而被罢免的赵周,担任丞相之职。

  石庆数马的故事,最能反应石庆的性格特征,石庆将谨小慎微的性格特征发挥到了极致,当时担任太仆的石庆为汉武帝驾车,汉武帝在车中问石庆,驾车的有多少马匹,石庆没有立即回答,他拿起马鞭,一一点数过所有马匹才报答案,当然,所有的马匹都在他的眼前,他亲自驾车肯定知道马匹数量,石庆还是要一一点过才报数,放到现在,石庆数马的故事会引得大家哄笑,会觉得石庆这一也太迂腐了,但是,这就是让石庆平步青云的秘诀,石庆有别人没有的性格品质,因此汉武帝十分信任他,尽管石庆本人是没有多少才能的,但是一个忠厚老实,谨小慎微的人放在身边是安全的,这也是石庆的幸运之处,在担任丞相期间,石庆几乎可以说是毫无建树,平庸至极。 

  石庆的评价

  石庆,西汉万石君石奋的二儿子,汉武帝时期的丞相,生年已不可考,逝于公元103年,为人忠厚老实,谨小慎微,和父亲万石君石奋一样,深得当朝皇帝和群臣的敬重。元鼎五年秋,被汉武帝任命为丞相,并加封为牧丘侯,逝世时,被朝廷追谥为恬侯。 

3_副本2.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历史对石庆的评价是十分中肯的,总结来说,就是品性醇厚,能力不足。石庆这样的人能担任丞相,位极人臣,说明他的确有过人之处,对石庆的评价还可再补充点,就是石庆把谨小慎微的性格发扬到了极致,比如石庆数马的故事。

  石庆的父亲石奋,当年随侍汉高祖,因为为人十分忠厚老实,谦恭有礼,而被汉高祖嘉奖,到了石庆这一代,石家已经成了名门望族,出了很多年俸二千石的官员,一门忠厚,受人尊敬,石庆因此被汉武帝任命为太子太傅,后来升为御史大夫,再后来,因为前任丞相赵周犯事被罢免,汉武帝认为石庆性格谨慎,忠厚谦恭,品德高尚,可以担当丞相之职,可是,当了九年丞相的石庆,并没有做出多少建树,也没有什么匡正时弊的言论,这不仅是因为石庆本人的确才能不足,资质平庸,而且还有当时汉武帝朝廷情况有关,石庆虽然贵为丞相,但是并没有具体实事可供发挥,在外有汉武帝征战四方,在内有专人负责财政民生,各司专职,井然有序,要不然,石庆也不会在丞相之位安然度过九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明明知道封侯会天下大乱,可是朱元璋为何还要这么干?
在中国古代凡是搞分封诸侯的王朝基本上都会造成天下大乱,如周朝分封,群雄割据;汉朝分封,七王之乱;晋朝分封,八王之乱,五胡乱华等等。基本上高分封的王朝都出现过天下大乱的情况。因此,到了唐宋元时期,基本上对于天下都是郡县制为基础,不敢搞分封了。但是到了明朝建立,朱元璋登基,却将自己的儿子分封为诸侯王,那么明知道分封会天下大乱,为何朱元璋还要逆势而为,将自己的儿子都分封为藩王呢?朱元璋登基后,仔细研究了历史,而且李善长和刘伯温也跟其分析了分封制度在古代的弊端。但是,朱元璋登基后,还是坚持要分封诸侯王,而且一口气将自己的二十几个儿子,侄子封为王,而且各有领地,还有军队。为此当时朝中很多大臣反对,朱元璋不惜杀了一批反对者,也要坚持实行分封。最后封了秦王、燕王、晋王等20多个王,基本上都掌控当时全天下主要的大城市和核心区域。而朱棣也是这个时候被分封的,这也是为何后来发生靖难之役,大明差点倾覆的原因。那...
· 马丘比丘
历史拴日石(Intihuatana),据说是印加人设计的天文学时钟人们认为马丘比丘是印加统治者帕查库蒂(Pachacuti)于1440年左右建立的,直到1532年西班牙征服秘鲁时都有人居住。考古学的发现(加上最近对早期殖民文件的解读)显示马丘比丘并非普通城市,而是印加贵族的乡间修养场所(类似罗马庄园)。围绕着庭院建有一个庞大的宫殿和供奉印加神祇的庙宇,以及其他供维护人员居住的房子。据估算,在马丘比丘居住的人数在高峰时也不超过750人,而在没有贵族来访的雨季时就更少了。印加王国选择在此建立城市可能是由于其独特的地理和地质特点。据说马丘比丘背后的山的轮廓代表着印加人仰望天空的脸,而山的最高峰“瓦纳比丘”代表他的鼻子。印加人认为不该从大地上切削石料,因此从周围寻找分散的石块来建造城市。一些石头建筑连灰泥都没有使用,完全靠精确的切割堆砌来完成,修成的墙上石块间的缝隙还不到1毫米宽。1913年,美国...
· 马牧乡
行政区划马牧乡下辖以下地区:马牧村,霍土楼村,夏堂林村,两口村,丁三楼村,乔楼村,丁路口村,赵庄村,马庄村,西董楼村,郑寨村,宋王庄村,郑东村,郑西村,东霍村,西霍村,丁寨村,荣庄村,丁老家村,丁大庄村,桑李庄村,歧麦村,卜北村,五子楼村,董楼村,卜南村,候洼村,王庄村,付小楼村和程各村。参考资料
· 宋江明知自己中毒了为何临死还要拉着李逵陪葬呢
宋江死前为何会拉着李逵陪葬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想必大家已经对《水浒传》很熟悉了,梁山上的兄弟虽然曾欢聚一堂,可是最终都因宋江而死。在为朝廷南征北战的过程中,梁山好汉一个接一个地阵亡,除了最后存活下来的宋江等人,其余人都在半路中离开了队伍。然而,即使回到了朝廷,宋江等人还是没能逃开被杀的命运。在饮用毒酒之后,宋江明知自己中毒,为什么还要拉上李逵陪葬呢?其实有两方面原因。第一,和宋江的为人有关,宋江生前求利,身后求名,在活着的时候考虑到李逵是自己的心腹,还有能用到他的地方,多次免了李逵的死罪,可是在自己要死的时候,就一定要把他带走,既是对自己的负责,也是对他人的承诺。可是李逵的死,实际上却和宋江没有什么联系,只因宋江看得通透,最后才决定把李逵一波带走。无论是从谋略,还是品行上来看,李逵都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贼人,他不但有勇无谋,而且还滥杀...
· 朝侯小子残石
又名《小子残碑》。清宣统三年在陕西长安出土,今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此碑书风在秀美和雄浑之间,对结构、笔力的把握得心应手,严谨沉着,现露出温文尔雅的性情。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