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李氏一族两著名将领李广和李陵是什么关系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957
转发:0
评论:0
李氏一族两著名将领李广和李陵是什么关系,在西汉时期,李氏一族曾出了好几名将军,其中最为著名的是那一对爷孙,他们都是当

  在西汉时期,李氏一族曾出了好几名将军,其中最为著名的是那一对爷孙,他们都是当世的名将,但是都得不到重用,至少皇帝都没有授予他们多少官爵。 

1_副本.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年长的就是李广,他被后人称为飞将军。他的出身跟常人不一样,是将门出身,他这一家族世代传习射箭。在公元前166年,由于匈奴大军入侵,李广就凭借自己的家族身份从军,由于他擅长骑射,常常能斩杀匈奴,并获得他们的首级,很快他就认为汉中郎。在一次随皇帝出行的时候,他跟猛兽搏斗,获得了汉文帝的称赞,认为他生不逢时,假如生在刘邦的年代,肯定是可以获得万户侯。在汉景帝登基之后,他就被任命为都尉。直到汉武帝登基之后,任其为骁骑将军,令其领军去攻打匈奴,曾有一次,因为敌众我寡,打不过匈奴大军,然后李广就诈死,趁机找机会逃跑。之后,被任命为太守,跟匈奴大军对此交锋,并取得了多次的胜利。由于他的勇猛,让匈奴都有点畏惧,称其为飞将军,只要是他镇守,就多年不敢来犯。在公元前119年,漠北之战的时候,由于迷失道路,不能第一时间参与战斗,李广将军自认惭愧,以死谢罪。

  而他死了之后,李氏一族依旧出现了一位将领,那就是李陵。他从小就习得骑射,由于他的性格好,受到了大伙的一致好评,名声很好,甚至汉武帝还说过,认为他具备李广大将军的风范。虽然他在日后跟匈奴的作战中,取得了不少的胜利,但都不能改变局面。本来,他率领5千步兵想要偷袭匈奴大本营,但遭遇敌军主力,最终被歼灭,甚至自己被俘虏。就因为他的一次战争失败,就遭到了汉武帝以及百官的唾骂,一代名将也就只好身居匈奴,从此再也没有回归故里。

  盘点李陵写过哪一些诗

  我们都知道李陵在军事上的地位,将门出身,并且还是李广将军的嫡孙,他自己从小就善长骑射。虽然他之前作战很勇猛,但是因为一次兵败,投降于匈奴,后人对此的评价富有争议性。因此,很多人都忽略了李陵本身在文学上的特殊地位,其实在文艺作品中,李陵本身就是那些悲情人物的典型形象,他曾写过《苏李诗》,这是诗歌中的经典,在文学史上也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价值,但是关于这组诗歌的真实性备受后人争议。此外,相传他还写过《答苏武书》,这篇文章的真实性依旧被质疑,唯一可以确定的就是《汉书》中的《别歌》。  

2_副本.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苏李诗,这是苏武和李陵名字的合称,记录了两个人的很多首五言古诗,如今现存的就有10多首诗歌,在《文选》中有所出现,并且是较完整的一组,通常我们说的苏李诗就是指这一组诗歌。

  “骨肉缘枝叶……叙此平生亲。”描绘他们两个关系甚好,情同手足,但奈何分割两地,李陵表示很伤感,那份恩情自今难以忘记。

  “黄鹄一远别……送子俱远飞。”李陵将跟自己的好友分别,从此相隔万里,自己能听到的就只是那丝竹的厉清声,以及自己在感慨和哀叹。一想到挚友不能回归,李陵很伤心,竟已泪流满面。

  世人对李陵的诗歌评价很高,认为都是上品。杜甫曾说过,认为他们俩个的诗歌就是我的师傅,虽然在六朝在之后,那批诗歌都被人怀疑是赝品,却丝毫不影响李陵诗对后人的影响。虽然被人怀疑是六朝人的拟作,但也能反映出当时五言诗歌的地位。

  李陵碑的典故介绍

  在《杨家府演义》中有一段记载,其记载在吴家窑镇那一带,曾有两个建筑物,一个是苏武庙,而有些人又称它为李陵庙,另一个是李陵碑,都认为这些都是位于如今的山西省境内。但是关于这些遗址的建造年代依旧是个迷,史书上根本没有任何的记载,只能靠考古学家们进行推测。 

3_副本.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关于李陵碑还有一个典故,在宋代的时候,咋们的宋军跟契丹军队大战于金沙滩,宋军的元帅是潘美,其中有个将领叫杨业,他为了改变这个局面,提出要诱敌深入,希望元帅能够采纳这个计策,但是多次遭到潘美的拒绝,反而命令他要去硬拼。杨业只好接下命令,但他希望宋军的主力兵在陈家谷接应一下他,但是潘美非常的不配合,见到契丹军队之后,竟然望风而逃。导致身处战斗的杨业缺乏支援,而陷入了绝境,最终被俘虏,但是他是而死。在京剧中,为了彰显杨业的不屈和报效祖国的精神,就使其撞死在李陵碑下,虽然这种艺术表达手法,经过了一系列的加工,并有些夸张,但更能彰显英雄的悲壮。

  而李陵碑的主人李陵,他跟杨业都面临着同样的局面,他也是同样得不到李广利的支援,最终在战场上被俘虏。但是他缺乏杨业的坚毅,选择了绝世自杀,而是选择了另一种活下去的行为,那就是投降。也许在军队里面,这种情况死了反而比活着更让人敬佩,但是谁又生来不怕死呢。因此,杨业撞李陵碑,此乃真英雄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李陵、李广和李敢分别是什么关系?
李陵、李广和李敢分别是什么关系?分别处在什么朝代?他们都是西汉时期的历史人物。李广是李敢的爸爸,李陵的爷爷。李广有三个儿子:长子李当户:子李陵次子李椒三子李敢:子李禹、李忠始祖,女李氏(太子刘据所宠幸的宫人)李广(?—前119年),陇西成纪(今甘肃省静宁县治平乡人),西汉著名军事家。做过骑郎将、骁骑都尉、未央卫尉、郡太守,镇守边郡使匈奴不敢犯多年,座驾:千里雪,兵器:梨花枪,被称为“飞将军”。李敢,飞将军李广之幼子。李广有子三人,长子李当户早死。次子李椒为代郡太守,也先于李广而死。幼子李敢常随军出征,李广死时,李敢正跟随骠骑将军霍去病征战。李广死第二年,广弟李蔡因罪自杀。元狩四年,李敢以校尉身份随霍去病击左贤王,力战,夺左贤王鼓旗,斩首甚多,被赐爵关内侯,食邑二百户,代李广为郎中令。不久,因怀恨父亲之死击伤大将军卫青,但卫青没有声张。后李敢至上雍,到甘泉宫狩猎,被骠骑将军霍去病射杀。当时霍...
· 李陵简介西汉将领飞将军李广之孙李陵生平
李陵(?—前74年),字少卿,汉族,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南)人。西汉将领,李广之孙。曾率军与匈奴作战,战败投降匈奴,汉朝夷其三族,致使其彻底与汉朝断绝关系。其一生充满国仇家恨的矛盾,因而对他的评价一直存在争议。生平古代中国人有为纪念重大历史性意义事件、吉祥事物而给孩子命名的习俗。汉飞将军李广在抗击匈奴、保家卫国的战斗中,曾俘获了一名身份为“当户”的匈奴官员,就给刚出生的长子取名为“当户”。本文通过对李广服兵役的年龄和结婚年龄以及李当户生年的考察,认为李当户生于李广俘虏匈奴当户的汉文帝后元六年(前158),卒年在元光元年至三年(前134至前132),活了24~26岁。研究这个选题与历史上两个起名字的故事有关。一个是“叔孙胜狄,以名其子”的典故。鲁文公十一年(前616),狄人侵入鲁国,文公派遣叔孙得臣率兵追击,击败了狄人,俘获了狄人的首领侨如。为纪念这次战斗的胜利,“使后世识其功”,叔孙得臣就...
· 李广之孙李陵怎么死的李陵为什么投降匈奴
李陵(?—前74年),字少卿,汉族,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人。西汉名将,李广之孙。初为西汉将领,善骑射,爱士卒,颇得美名。天汉二年(前99年)奉汉武帝之命出征匈奴,率五千步兵与八万匈奴战于浚稽山,最后因寡不敌众兵败投降。由于之后汉武帝误听信李陵替匈奴练兵的讹传,夷灭李陵三族,致使其彻底与汉朝断绝关系。其一生充满国仇家恨的矛盾,他本人也因此引起争议。他的传奇经历使得他成为后世文艺作品的对象及原型。李陵带领五千军队攻打凶奴八万军队,前面胜仗,汉军中一士卒名为管敢,因忍受不了李陵校尉韩延年的辱骂降了凶奴,把汉军的情况告知单于,这样在洞悉汉军的情况,凶奴完胜擒了李陵,一年以后,汉武帝派公孙骜前去要回李陵,公孙骜辗转多日无计可施,最终为了向武帝交差,说李陵在凶奴训练军队,准备攻打汉王朝,武帝一气之下命人杀了李陵一家,实际上训练凶奴军队的是早年头像的汉军头目李绪,李陵知道此事后,决心留在凶奴,...
· 李陵李广利都被招为驸马,为什么只有李陵得善终?
李陵和李广利都是汉武帝时期的名将,都投降了匈奴。投降匈奴后,匈奴单于对两人都很看重,都把女儿分别嫁给了他们。但是,李广利在匈奴第二年就被匈奴单于杀掉了,李陵在匈奴却呆了二十多年直到老死。同样是投降匈奴,同样是当驸马并受到优待,为什么两人的结局竟然有这么大的不同呢?要讲他们不同的结局,就要讲到另外一个人,这个人叫卫律。卫律本来是出生于胡人家庭,不过他从小就在汉朝生活,其实算一个标标准准的汉人。由于他与李延年的关系很好,因此,李延年把他推荐给了汉武帝。李延年、李广利都是汉武帝最宠爱的妃子李夫人的哥哥。李延年还是一个音乐家,正是他的一首《佳人曲》,把自己的妹妹成功引荐给了汉武帝。汉武帝不只是宠幸李夫人,还宠幸长得标致的李延年,封他为协律都尉。可惜李夫人虽然得到汉武帝的深宠,但是命不长,生下昌邑王刘髆后,很快就去世了。不久,汉武帝也厌倦了李延年,不再把他召进宫宠幸。这时候,李延年的弟弟李季因为“奸...
· 秦国著名将领蒙骜蒙骜和蒙恬是什么关系?
蒙骜本为齐国人,后投奔秦国,官拜上卿,还是秦国著名将领,其子蒙武、其孙蒙恬和蒙毅都是秦国名将。蒙骜历经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秦始皇四朝,战功无数,曾夺韩二城、设立三川郡,夺魏二十城、设立东郡,为日后秦始皇统一六国打下坚定的基础。公元前240年,蒙骜去世。网络配图人物生平蒙骜本是齐国人,秦昭襄王在位时期(公元前306年—公元前251年),他从齐国西入秦国侍奉秦昭襄王,官至上卿。秦庄襄王元年(公元前249年),蒙骜担任将领,奉命率军攻打韩国,韩国割让成皋(今河南荥阳西北)、巩二城给秦国,秦国设置三川郡(治今河南洛阳东北)。而《史记·蒙恬列传》则记载,是蒙骜夺取韩国的成皋、荥阳(今河南荥阳东北)二城而设置三川郡。秦国设置三川郡后,其疆界到达魏国的都城大梁(今河南开封)。秦庄襄王二年(公元前248年),秦庄襄王派蒙骜率军攻打赵国,平定太原。秦庄襄王三年(公元前247年),蒙骜率军攻克魏国的...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