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他是宋灭南唐第一功臣:也是祖国被灭第一罪臣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07
转发:0
评论:0
他是宋灭南唐第一功臣:也是祖国被灭第一罪臣,南唐人樊若水,屡试不第,仕进无望,上书言事又不被理睬,因为国主李煜喜欢的是风花雪

南唐人樊若水,屡试不第,仕进无望,上书言事又不被理睬,因为国主李煜喜欢的是风花雪月的诗词。“大丈夫抱经世之才,岂可空老于林泉之下?”于是,他决定弃南投北。

只是,拿什么作为见面礼呢?经过一番思考,他认为北宋立国已有十年之久,先后灭掉各路诸侯,只是苦于长江天堑之阻隔,才迟迟未对南唐用兵。因此他想:“若能用竹筏、大船架起浮桥渡兵,帮助宋廷完成统一大业,岂不正是扬名立万之举?”

1.jpg

网络配图

这种设想妙则妙矣,却不啻是异想天开。首先,这浮桥架在何处最为合适?这个难题就曾让樊若水彻夜难眠。经过一番考察和研究,他认为:采石江面比瓜洲江面狭窄,可作为架设浮桥的首选地点。但采石江面“惊波一起三山动”,要在这样一个“甲险塞于东南”的奇险之地架设浮桥,谈何容易!何况,要架桥,不仅要先测量出江面的准确宽度,还要在岸边建起浮桥固定物,而且还是在南唐驻军的眼皮底下行事。 

樊若水自有妙计,他经人介绍,来到采石广济教寺落发为僧。在僧人身份的掩护下,他一有机会就到牛渚矶边察看地形,并暗自绘图标记。有时他还以垂钓为名,划着一叶渔舟,带上丝绳,寻找隐蔽处,将丝绳拴在牛渚矶下的礁石上,然后牵着这根丝绳划到西岸,以此来测量采石江面的宽度。为求精确无误,他如此往返数月,测量十几次,竟然神不知鬼不觉。

3.jpg

网络配图

为建造浮桥固定物,他又以“广种福田”的名义向广济教寺捐款,建议用这笔钱在牛渚山临江处凿石为洞,洞中建造石塔,供奉佛像,以保佑过往船只的平安;又毛遂自荐,亲自督工建造。不到两个月即顺利完工,让众僧无不刮目相看。可谁能想到,樊若水这样做是另有目的。 

樊若水获取了采石江面有关的水文地理资料后,于开宝三年(970年)逃往宋都汴梁(今河南开封),献上平南策“请造浮梁以济师”,并呈上他亲手绘制的《横江图说》。宋太祖览后,不仅欣然采纳,还赐名樊知古,准其参加大宋的进士考试。及第后,经吏部铨选,授舒州军事推官,并获得参与征伐南唐军务的资格。

2.jpg

网络配图

樊若水不辞劳苦,亲自参与了架桥的大量准备工作。开宝七年(974年),宋太祖命曹彬率大军伐南唐,樊若水遂与曹彬军至池州。为报宋廷之礼遇,他主动为曹彬出谋划策,帮助曹军一举击败前来截击的南唐守军。攻占采石后,他又现场指挥架桥,时值长江枯水季节,采石横江一带浪平滩浅,浮桥竟“三日而成,不差尺寸”。于是,宋军过江“若履平地”。

可以说,樊若水的架浮桥平南唐策,直接导致了南唐的灭亡。而从他逃往北宋到曹彬伐南唐的四年中,南唐君臣竟浑然不知江岸石塔、石洞的作为,“李氏君臣之暗且怠,亦可知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他是宋灭南唐第一功臣却也是祖国被灭第一罪臣
南唐人樊若水,屡试不第,仕进无望,上书言事又不被理睬,因为国主李煜喜欢的是风花雪月的诗词。“大丈夫抱经世之才,岂可空老于林泉之下?”于是,他决定弃南投北。只是,拿什么作为见面礼呢?经过一番思考,他认为北宋立国已有十年之久,先后灭掉各路诸侯,只是苦于长江天堑之阻隔,才迟迟未对南唐用兵。因此他想:“若能用竹筏、大船架起浮桥渡兵,帮助宋廷完成统一大业,岂不正是扬名立万之举?”网络配图这种设想妙则妙矣,却不啻是异想天开。首先,这浮桥架在何处最为合适?这个难题就曾让樊若水彻夜难眠。经过一番考察和研究,他认为:采石江面比瓜洲江面狭窄,可作为架设浮桥的首选地点。但采石江面“惊波一起三山动”,要在这样一个“甲险塞于东南”的奇险之地架设浮桥,谈何容易!何况,要架桥,不仅要先测量出江面的准确宽度,还要在岸边建起浮桥固定物,而且还是在南唐驻军的眼皮底下行事。樊若水自有妙计,他经人介绍,来到采石广济教寺落发为僧。...
· 功过难定论?他是宋灭南唐第一功臣亦是罪臣
南唐人樊若水,屡试不第,仕进无望,上书言事又不被理睬,因为国主李煜喜欢的是风花雪月的诗词。“大丈夫抱经世之才,岂可空老于林泉之下?”于是,他决定弃南投北。只是,拿什么作为见面礼呢?经过一番思考,他认为北宋立国已有十年之久,先后灭掉各路诸侯,只是苦于长江天堑之阻隔,才迟迟未对南唐用兵。因此他想:“若能用竹筏、大船架起浮桥渡兵,帮助宋廷完成统一大业,岂不正是扬名立万之举?”网络配图这种设想妙则妙矣,却不啻是异想天开。首先,这浮桥架在何处最为合适?这个难题就曾让樊若水彻夜难眠。经过一番考察和研究,他认为:采石江面比瓜洲江面狭窄,可作为架设浮桥的首选地点。但采石江面“惊波一起三山动”,要在这样一个“甲险塞于东南”的奇险之地架设浮桥,谈何容易!何况,要架桥,不仅要先测量出江面的准确宽度,还要在岸边建起浮桥固定物,而且还是在南唐驻军的眼皮底下行事。樊若水自有妙计,他经人介绍,来到采石广济教寺落发为僧。...
· 吕文德既是南宋的功臣同时也是毁灭南宋的罪人
还不知道:吕文德是如何毁掉南宋的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1235年6月,蒙古大汗窝阔台派遣两路大军南下,自此揭开了宋蒙之间长达四十多年的战争。在此期间,南宋涌现出许多位名将,其中有一位力挽狂澜,抗击蒙古大军三十多年,战功显赫,堪称是南宋的最后的名将。不过此人晚年却铸成大错,毁掉了南宋王朝,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此人名叫吕文德,出身一介平民,原本以打柴为生,不过他“魁悟勇悍”,于是得以从军。吕文德因作战勇敢,屡立战功,到1237年被任命为池州都统制,他之后又奉命驰援安丰,击退蒙古大军。在此期间,吕文德组织了一支自己的嫡系军队,由他的亲族及家乡樵夫、炭农等组成,人称“吕家军”,也称为“黑炭团”。吕文德率军一直活跃在淮西战场上,多次击败蒙古大军,崭露头角,到1244年他被任命为淮西招抚使,兼知濠州,节制濠、安丰、寿、亳四州的军队。几年后,吕文德又因战功,被提拔为侍卫马...
· 灭蜀第一功臣邓艾为何被冤杀?邓艾是怎么死的
邓艾(197年-264年),字士载,义阳棘阳(今河南新野)人。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军事家、将领。其人文武全才,深谙兵法,对内政也颇有建树。本名邓范,字士载,后因与同乡人同名而改名。邓艾多年在曹魏西边战线防备蜀汉姜维。公元263年他与钟会分别率军攻打蜀汉,最后他率先进入成都,使得蜀汉灭亡。后因遭到钟会的污蔑和陷害,被司马昭猜忌而被收押,最后与其子邓忠一起被卫瓘派遣的武将田续所杀害。邓艾被污为谋反,主要是两个人耍了手段。一个是灭蜀大军副帅钟会,一个是监军卫瓘。当邓艾率先突进成都,接受蜀汉后主刘禅的投降之后,钟会、卫瓘等人非常着急,之前,两人都主张步步推进,唯独邓艾坚持从山路绕道成都后方,现在蜀汉已灭,邓艾一人独享大功,这是两人都不能接受的。于是,两人刻意搜罗邓艾的罪证,希望一举扳倒邓艾。蜀汉后主刘禅在投降的时候,提出了不少条件。当时,姜维还率领十多万兵马驻守边地,为了快速安定蜀汉,在没有请示司马...
· 宋灭南唐之战
战役背景开宝四年(971年),北宋灭掉南汉,彻底平息了湖南南部的边患问题。此时的北宋版图的周边的中原国家除了北部的北汉之外,其余所有的势力都位于北宋的东南方。开宝五年(972年)闰二月,北宋用反间计,让南唐君主李煜赐死了南唐南都留守兼侍中林仁肇。开宝六年(973年)四月,宋太祖赵匡胤派遣翰林学士卢多逊出使南唐,以修著天下图经为名,从李煜处获取了涵盖南唐十九个州的兵力部署、人口分布等情报。开宝七年(974年)七月,南唐人樊若水科举不中,上书南唐朝廷言事,也没有回音,于是决定投奔北宋。他利用丝绳和一条小船,在长江采石矶段反复度量江面宽度,计算出最终结果后,将计算结果和自己关于攻取南唐的计策一并上报北宋朝廷。赵匡胤在得到数据后,给了樊若水院试的机会,赐进士,并且授予舒州团练推官,将其家人接往北宋。后来又加封樊若水赞善大夫,在荆湖之地,依照樊若水的计策建造了数千艘黄黑龙船。当年九月,北宋派大臣李穆...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