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三国第一猜谜高手杨修是聪明过头导致身亡的吗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25
转发:0
评论:0
三国第一猜谜高手杨修是聪明过头导致身亡的吗,说到杨修,估计不少人都有点印象,就是那个恃才傲物最后被曹操给找理由杀死的人,

  说到杨修,估计不少人都有点印象,就是那个恃才傲物最后被曹操给找理由杀死的人,而这基本上都是《三国演义》这本小说里面的杨修形象,那么历史上真实的杨修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1_副本3.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杨修字徳祖,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以知识渊博,文采斐然著称,他的才华在当时是得到公认的,可惜他的不少作品都已经遗失了没有流传下来。他是“四世太尉”的杨家的继承人,也是一个杰出的世家子弟,在那个年代,世家贵族的人能够得到的教育远远好于平民,所以一般来说世家子,尤其是杨修这样的大世家的人几乎少有无能之人。

  杨修的才能也是非常不错的,在建安年间的时候被人推举入朝为官,后来成为了曹操手下的主簿,主簿可不是什么简单的小官,这个官职就相当于现在的秘书,如果不是比较信任又有着不错的才能,曹操怎么可能让他当自己的主簿。而且当时曹操经常在外面征战,而杨修还是能够处理的很好,可见杨修的才能确实非同一般。

  杨修虽然才能出众,但是因为犯了曹操的大忌,最后还是被曹操找借口杀了,自然这里所说的大忌肯定不是演义中的所谓“一人一口酥”“鸡肋”这样的事件,相反真正促使杨修死去的关键原因在于他的思想观念和曹操是不同的,那个时候的曹操野心已经非常膨胀了,可以说是就算他自己不称帝,也知道自己的儿子必然称帝,而那个时候杨修这样的汉室党就是自己后人称帝的阻力,因此在曹操死前先后直接或是间接杀了好些尊崇恢复汉室的人,比如孔融、荀彧等等,而杨修也是其中的一个。 

  杨修鸡肋

  杨修作为三国时期有名的才子,他的一生有着非常多精彩的故事,其中比较经典的除了他那些个拆字的故事之外,就是“杨修鸡肋”的这个故事,那么这个故事又是怎么一回事呢?杨修又是怎么和鸡肋联系在一起的呢? 

2_副本3.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个故事发生在曹操攻打刘备汉中的时候,当时在汉中刘备的兵力很强,正是刘备最鼎盛的时候,曹操来晚了,没有地理优势,被刘备死死守住,曹操久攻不下心里也很烦躁,他心里也知道继续僵持下去未必能够打下汉中,在想是不是应该退兵了,但是这么无功而返也是让曹操非常不甘心。

  正好是在吃饭的时候了,曹操正在吃着鸡,一个士兵就进来请示曹操,今晚的口号用什么,曹操正好看到了盘子里的鸡肋就说“用鸡肋吧”,等到口令传下去修知道的时候,杨修就开始准备行李了,不少士兵看到了也就跟着一起整顿行李,这件事被当时的中军主将夏侯惇知道了就问杨修为什么这么做,杨修就告诉他:“丞相运用了鸡肋来做口号,鸡肋这种东西吃着没有什么味道了,但是丢掉又非常可惜,这个鸡肋说的就是汉中啊,可见现在丞相心中已经有了退兵的心思,而且我军的粮草已经不多了,估计马上就会退兵。现在收拾一下,到时候就不会慌乱了。”那些个将士也都觉得杨修说的很有道理,所以都回去收拾家伙了。

  等到曹操出来巡视的时候看到自己的士兵都已经准备回去了就非常愤怒,知道了详情之后就以扰乱军心为由杀了杨修,其实杨修确实是该死的,你再聪明,行军打仗这种事情在主帅没有下达明确指令的时候劝自己人准备退兵,无论放在哪个年代都是该杀的。 

  杨修之死杨修性格

  杨修的一生可以说是比较悲惨的,他才华出众,但是却英年早逝,而他的去世也和他的性格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那么杨修的性格是什么样的呢?说到这儿其实就要分历史上和《三国演义》里面两种来看。  

3_副本3.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先来述说历史上的杨修性格怎么样,在史书中是这么说的“以名公子有才能,为太祖所器”“好学,有俊才”“自魏太子一下,并争与之交好”等等可以看出杨修才能是出众的,而且也不是那种非常狂傲的人,试想一个恃才狂傲的人怎么能够让曹操这样手下能臣无数的人器重,还让曹操的儿子们一个个争相结交。从这里可以看出他的性格应该还是比较正常的,比起演义中的那种愚蠢的小聪明来说应该要好很多。

  而在《三国演义》里面,杨修的性格与其说是“恃才傲物”不如说是喜欢“作死”。大家都知道在别人手下做事的人如果不拍领导的马屁,那也得是一个忠贞的刚正之臣,但是杨修都没有,他选择了一种很奇怪的方式来刷存在感。据说当年曹操修花园,他有点虚胖,感觉门小了,就在花园的门下写了个活字,这样可以显摆一下自己的文化,其实这么简单的东西谁不懂啊,那些个修园的工人也聪明,知道曹操是在等着自己去请教,但是这时候杨修就站出来了,直接说破了曹操的意思,这下好了,曹操心里就不开心了,后来更是在汉中之战的时候自作主张将自己揣测的曹操的心意传了出去,被他这么一说军心都涣散了,简直就是自寻死路,他死的时候还说“我就知道我死得太晚了。”可见他早就知道自己这么“作死”肯定会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聪明过头”的牙刷,你需要吗?
德国Oral-B发布了一款智能电动牙刷iBrush9000Plus。与普通的电动牙刷相比,这款牙刷可谓智商过人。它并不像市面上常见的那些智能设备只是以支持和手机APP互联、记录行为作为卖点。“Oral-B”APP包含了可视化的刷牙检测、指导、数据记录和口腔健康管理四类功能,每一类都非常实用。首先,这款牙刷内置了运动传感器,可以实时检测牙刷的运动状态、刷头和牙齿接触的力度。清洁完成后还会提示是否使用牙线、漱口水等步骤,并给出此次刷牙活动的数据记录。也可以对刷牙的历史记录进行浏览。可以根据日、周、月统计个人资料。每次刷牙的时间、力道是否有问题都会进行详细的统计,有助于建立全面的口腔档案,而不只是简单的对牙刷本身进行管理。在菜单里还能根据个人口腔状况选择希望注意特定的重点区域,这样进行清洁时APP会加入对这些区域的提示和监控。除了“位置检测”模式,iBrush9000Plus也支持常规的“计时器...
· 清朝有一位皇帝是感染梅毒而导致身亡的吗
同治帝当政之时,慈禧把持朝纲,同治敢怒不敢言,心情十分烦闷。于是在小太监的怂恿下,到北京的著名花街柳巷——“八大胡同”去嫖妓,染上了花柳病,而且因不敢声张,怕有失皇家威仪,耽误了救治时间,最后毒入骨髓而死,死时才三十一岁图片来源于网络爱新觉罗.载淳(1856-1875年)清朝第八代皇帝。1861-1875年在位,年号同治。咸丰十一年七月咸丰帝驾崩,群臣忙着治理丧事,同时也为新登极的六岁皇帝操办政务,改元的年号为“祺祥”。遵照文宗遗命由八大臣辅政,两太后是不干予朝政的。权欲熏心的慈禧发动了一场宫延内部的夺争。咸丰十一年九月肃顺等人扶文宗梓宫回京,两太后挟小皇帝另程返京。图片来源于网络慈禧一行先抵亲师以建军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八大臣拿获,以“图谋不轨”之罪,斩首的斩首,赐死的赐死,革职的革职,废除了“祺祥”年号,十月九日载淳即帝位,改元“同治”,寓两太后同时治理天下之意,两太后破祖制,实行垂帘听...
· 三国中隐藏的第一高手!
在你的印象中,三国中能称得上高手的有谁?是赵云,吕布还是关羽张飞?其实都不是,肯定不会想到这个人就是刘备。可是刘备的武功平平他如何称得上第一高手呢?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刘备与关羽张飞初次见面的场景,张飞与关羽打的不可开交,但是刘备抓住他俩手臂硬是将对打中的张飞与关羽分开,这就足以说明刘备也是习武之人,并且武力在张飞和关羽之上。再说后来他们三兄弟桃园结义,张飞关羽之所以敬重刘备,再一次证明了刘备武力过人。我们再从刘备使用的武器来看,《三国演义》中这样写到“玄德谢别二客,便命良匠打造双股剑。”在三国时期,好多武力高强者,多半以长大厚重的武器为主,而刘备使用的却是双股剑,他敢选择这种轻灵短小的武器,那是因为他有驾驭此种“一寸短,一寸险”的武器的能力。在战场上没有一定的武力是不敢使用剑这种兵器的。三国中有一精彩片段就是三英战吕布,刘备是个聪明人,他懂得留的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道理,所以在关羽张飞与吕布对...
· 石亨最后娇纵而身亡是自找的吗?
明朝石亨石亨是渭南人,所属朝代是明朝。他是明朝的武将。他在人生巅峰时期,曾就太子太师一职。明朝石亨画像明朝石亨出生在武将之家,当时,明朝的武官职位可以继承,所以,他算是个官二代,继承的是他伯父的职位,因为他伯父没有自己的孩子,而且他本身长相就比较威猛,也可以算是善战之人。我们知道,在中国的历史长流中,一直存在着一个矛盾,那就是外族与汉人之间的矛盾。明朝同样存在这样的矛盾,所以,三天两头就有外族来侵扰明朝。而石亨在朱祁镇第一次当皇帝的期间还是立了不少的战功。他曾两次打败瓦剌族,在1449年又打败了兀良哈的军队,虽然这些战役中,他不是统帅,却在辅助之将的位置上脱颖而出。后来,他凭借着是扶持朱祁镇再次上位的主要支持者之一,成为了皇帝身边的红人,职位都达到了忠国公一职。只可惜明朝石亨虽然能力不错,但是情商却不是很高。就算上级对你无比信任,自己也要有个度。他却不知道这个道理。所以,他借着皇帝的信任,...
· 包公是神奇的破案高手吗?
在老百姓的心目中,他是一个非常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是清官的杰出代表,人们习惯称他为“包公”或者“包青天”。九百多年来,有关包公的传说实在太多,他的口碑之好,影响之大是有目共睹的!那么,在这些传说中,究竟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呢?他真的是父母早亡,由嫂子抚养成人的吗?他真的铁面无私,毫不留情地铡死了侄儿包勉吗?他真的审理过“狸猫换太子”这样离奇的案件吗?包公本名包拯,字希仁,死后谥号为“孝肃”,生于北宋咸平二年(999年),自幼聪颖好学,深受父母的宠爱。在《铡包勉》和《包公赔情》等戏曲里,说包拯从小受父母遗弃,由包拯大嫂带养成人,其实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网络配图包公在人们心目中,是一个断明了很多冤案错案的出色侦探形象。现存的元代公案戏有18种,包拯一人就占了11种;明代北京永顺堂刊印的说唱词话有13种,反映包拯破案的也有8种。正是戏曲小说的这般大肆渲染,才使包拯从一个尽职尽责的封建清官变成了...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