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忠烈大臣景清为什么会被“磔刑”并连诛九族?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513
转发:0
评论:0
忠烈大臣景清为什么会被“磔刑”并连诛九族?,景清的具体出生日期在景清简介中并未详细记载,此事不可考,但在景清简介中他于公

  景清的具体出生日期在景清简介中并未详细记载,此事不可考,但在景清简介中他于公元1402年去世,景清是明朝的明陕真宁人,现今为甘肃正宁人,本家姓氏为耿,后有后人讹传姓“景”。  

1_副本3.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景清是洪武时期的进士,被当时的皇帝朱元璋受任翰林院编修一职,负责记录、改正御史,在洪武三十年被皇帝朱元璋命任为署左佥都御史。

  后太祖朱元璋驾崩,明惠帝即位,景清被任为北平参议,后来又复升迁至御史大夫,不料后来燕王朱棣篡位成功,明成祖朱棣登基掌控朝堂,大肆朝堂势力之际,景清则被被当时的成祖原官留任,景清毕恭毕敬的接受了。表面上看不出一丝的不对劲,每天上朝下堂,勤勤恳恳,被很多昔日同僚怒骂、看不起,说他忘恩负义,不念旧情,贪生怕死,景清对此事毫无反应,就像根本没有听到,仿佛真的认了明成祖朱棣为新主,实则他在等待机会,暗中筹谋,准备一举刺杀明成祖朱棣。 

  不料因为即将成功刺杀朱棣的激动心情导致他的步伐频率产生异样,被殿前武士和朱棣识破,被侍卫搜出了他衣服内藏短刃,准备刺杀明成祖,事败之际,景清大骂明成祖:“我为故主报仇雪恨而来,可惜没有成功,叔叔篡夺侄子的皇位,就如同父亲儿子的妻子,如此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朱棣闻言大怒,命令处以他“磔刑”并连诛九族!  

2_副本3.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后景清简介记载,明宣宗朱瞻基登基后修改实录,为建文帝平反,景清等大臣也被追封,谥号“忠烈”。

  “景清倜傥尚大节”这句话可以翻译成白话文:“景清这个人非常洒脱,不拘束,而且非常注重气节。”这句话是文言文《景清借书》的第一句话,这篇文言文主要讲了一个景清向同伴借书但是第一次没有成功,第二次借成功以后景清拒绝归还,到了官员那里,景清可以将整本书背出,而同伴却不可以。之后他告诉同伴只是为了和他开个玩笑而已。这句话在这篇文言文的最开始,说明景清这个人天性不坏,为后文他不愿意还书做一个铺垫,并不是因为想要偷书才这样做的。 

  《景清借书》这篇文言文主要向世人揭示了一个道理:立学以读书为本。书只有记在了心里才算是读过了,而不是只要拥有就属于读书人了。“景清倜傥尚大节”这句话说明了景清是一个无拘无束的人,而且很注重气节。因此,身上有读书人的气息。提倡人们向景清学习,做一个心中有诗书的人,多读书,豁达面对人生,不卑不亢,注重气节。  

3_副本3.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景清倜傥尚大节”这句话主要就是为了揭示景清这个人物的性格,因为故事后面写到了景清不愿意归还同伴书的情节,防止读者认为景清是一个偷书贼,因此,在一开始就交代清楚景清的性格特征,就是为了更好的奠定整篇文章的感情基调。为了让大家都向他学习他身上爱读书,洒脱待人,注重气节等优秀品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中国古代刑法“诛连九族”的历史演进
一个国家的刑罚总是针对这个国家最推崇的价值观念,越是价值观念推崇的就越会被用做处罚的对象。中国古代强调家族伦理,于是就设计出让一人犯罪、全家受罚的处罚方式,来警告人们不得轻易触犯法律。这种“株连”亲属的连带刑事责任是中国古代刑事法律的重要特色之一,法律上的正式称呼叫做“收孥”或“缘坐”,如果全部都处死的叫“族诛”。从现有一般的史料来看,历史记载上最早明确实行“三族”法律的是秦国。据《史记·秦本纪》记载,秦国的第四代国君秦文公在公元前746年实行了这一法律。过去一般都认为这时的“三族”主要是指罪人的父母、妻子及子女、同胞兄弟姐妹,但现在很多学者认为“三族”指的是罪人的全部直系亲属以及最近的旁系亲属(兄弟姐妹)和配偶。稍微减轻一点的是“族诛”,据说就是杀光罪人的妻子、子女。此外秦汉时的法律有专门的《收律》,规定被处以完城旦(筑城苦役)、鬼薪(伐木苦役)以上刑罚的罪犯,以及因为犯奸罪被处以宫刑的...
· 景清为什么被朱棣诛九族?景清真正死因是什么?
景清为什么被朱棣诛九族?景清真正死因是什么?朱棣虽然是明朝第三位皇帝,但他的即位之路却被不少人诟病。朱棣击败朱允炆后,有大臣选择臣服与他,也有部分官员宁死不屈,最后都同殉国难,景清是其中活下来的一位。不少人觉得景清是贪生怕死之辈,其实不然,景清只是委曲求全,想找一个机会刺杀朱棣。但结果却是他暗藏匕首被发现,朱棣下令诛其九族。其实景清早年和朱棣关系还算不错,但在景清眼里朱棣的行为并不受他的认可。最近,电视剧《大明风华》正在热播,剧中的许多人物在历史上真实存在的。比如女主角孙若微的父亲景清,就曾经在明朝初年上演过一段可歌可泣的悲壮故事。燕王朱棣原本与景清是至交好友,后来他为何要将景清凌迟处死,还要诛灭九族呢?根据史书记载,景清原本姓耿,由于报籍时出错,由此产生讹误。景清这个人性格洒脱,“倜傥尚大节”,在地方官的推荐下,得以进入国子监学习。国子监的一位学生藏有一本好书,景清约定只看一天就归回。结...
· 中国古代刑罚为什么要株连九族?(图)
中国古代的刑罚之残酷惨烈,是举世无双,无与伦比的。随便举个例子“活剥人皮,填草示众”、“腰斩”另一个酷刑就是著名的凌迟等等。看了以上古人发明的严刑峻法,惨烈酷刑,如果还要闭着眼声称:古人纯厚,充满仁爱之心,对这种一级脑残,也是无理可讲的。中国传统文化,惨无人道,其实是不用多说的。但是,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古代不但刑罚残酷惨烈,而且还要株连。株连到明清时代,发展到由原来的“夷三族”,动辄株连九族。从古代族诛的实际情况看古代九族应包括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也就是说,一个家族中,只要有一个人犯有死罪,那么,不但整个家族都要灭绝,而且相关的家族都要牵涉进来,如果是大家族,那么那种杀戮,动辄就是成千上万。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最致命的就是等级秩序。在权力的问题上,即使是兄弟姐妹之间,也毫不留情,明朝那个惠帝,虽然自己的皇位被自己的亲叔叔夺了,但是,因为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因此,篡位的燕王朱棣虽然是坐在位...
· 主父偃到底为什么会被诛九族?原因是什么?
老话说得好,人狂没好事,够狂挨砖头。人失意时不要气馁,得意时不要张狂。今天,我们来说说汉武帝时期红得发紫的主父偃。主父偃绝对是汉武帝刘彻时期的大咖级人物。但是为了能够建立功名,他费了九牛二虎啊之力,终于权倾朝野,不可一世。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常常会伤人又伤己。主父偃任性行事,搅得别人不安宁,最后也搭上了自己和家族的性命。主父偃为什么会由权力顶峰跌落下来?又该怎样评价他的功过呢?作为姓氏,百家姓没有收录“主父”一姓,但现在山东等地还有这个姓氏。像所有姓氏一样,主父一姓也是源远流长。《元和姓纂》记载,“主父”姓起源于春秋时期。赵武灵王退位后自称“主父”,从此这个姓氏就流传了开来,并从当时的赵国传到齐国。主父偃就是齐国临淄人。年轻时候,主父偃家境非常贫寒,中年的主父偃依然过得十分窘迫,他虽胸怀大志,但却四处碰壁不得志,这为他最后的结局埋下了很深的伏笔。元光元年(前134年),主父偃先是投到卫青门下...
· 诛九族中的“九族”是哪九族(图)
《儒林外史》中,萧金铉等人到雨花台游玩,见到“夷十族处”,也就是永乐帝朱棣诛杀方孝孺十族的地方。所谓“十族”,就是除了九族之外,又加上了“门生”这一没有血缘关系的族群。但是同行的杜慎卿说,“夷十族”之说很不恰当,历史上汉朝法律最重,也不过是“夷三族”,即父党、母党、妻党。而方孝孺家被诛杀的,不过高、曾、祖、考、子、孙、曾、玄,等,只是一族,母党、妻党还不曾及,哪里诛得到门生头上?听他这意思,好像有点惋惜朱棣下手太轻,不够狠。士人心思之凌乱可见一斑。不过,我们可就此探讨一下关于九族的问题。什么是九族?《三字经》的说法是“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简单地说,就是从自己开始,上溯四代,下及四代。另一种说法认为,九族包括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父族四是指姑之子(姑姑的子女)、姊妹之子(外甥)、女儿之子(外孙)、己之同族(父母、兄弟、姐妹、儿女);母族三是指母...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