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神机妙算的刘伯温之死与朱元璋庆功楼计划之失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56
转发:0
评论:0
神机妙算的刘伯温之死与朱元璋庆功楼计划之失,昌邑南部的峡山上,有一座玉皇庙。在它的西南不远处,有一个洞,叫做刘伯温洞。相传明

昌邑南部的峡山上,有一座玉皇庙。在它的西南不远处,有一个洞,叫做刘伯温洞。相传明朝开国军师刘伯温,为了避难,曾在这里隐居达三年之久。

1.jpg

网络配图

朱元璋在起兵打天下时,文靠刘伯温、李善长出谋划策;武靠徐达、常遇春冲锋陷阵。尤其是军师刘伯温他更是言听计从。因而能在群雄分起的元朝末年,力措群雄,统一中原大地,建立大明王朝。论功绩,刘伯温是当朝魁首。因此,洪武三年大封功臣时,朱元璋要封刘伯温为当朝一品的左丞相。可是刘伯温坚辞不受,他已看透朱元璋的为人,深知他专横跋扈,生性多疑。只能与其打天下,不能与其享天下。同时朱元璋身边的其他谋士李善长、胡惟庸等人也非常嫉妒他,在朱元璋面前屡进谗言,想把他置于死地而后快。因此,他才坚决辞封不受,要求告老还乡。朱元璋只好随了他的意愿。

临行时,与刘伯温交往甚厚的右丞相徐达,舍不得刘伯温离开,送了一程又一程。刘伯温深受感动,洒泪分手时,对徐达说"你我兄弟相处二十余载,临别赠弟一言,望弟切切牢记,今年冬月庆功楼上,寸步莫离帝身"并再三嘱咐天机不可泄露。果然就在这年十月,朱元璋在庆功楼上大宴功臣,设计烧死了文臣武将,惟李善长和徐达幸免。

1.jpg

网络配图

这事只有李善长和胡惟庸知道底细,对于徐达为什么能够知道,连朱元璋也很纳闷。后来徐达无意中说出是刘伯温临走时救了他一命。此事传到李善长和胡惟庸耳朵里,他们对刘伯温更加恨之入骨了。胡惟庸借机捏造罪名,陷害刘伯温。朱元璋信以为真,命胡惟庸带人去刘伯温老家浙江青田捉拿刘伯温归案。

不料他们一进青田,就撞见一队出殡的队伍。刘伯温的儿子刘琏披麻戴孝,说刘伯温早已死去七天了。胡惟庸便悻悻地带着人马回京复命。其实,刘伯温早已料到胡惟庸要陷害自己,在两个月前就偷偷离开青田到峡山上隐居起来。临走,他告诉家人备下棺木丧仪,并派人在京中探听消息,一旦皇上宣诏,立即挂出丧幡设祭号哭。

2.jpg

网络配图

这样刘伯温在山上孤身修行三载。后来胡惟庸亲自扮作云游道人登上峡山,终于认出刘伯温。朱元璋非要宣诏刘伯温进京不可,刘伯温知道已无法再在峡山隐居了,只好重新入朝。朱元璋免了李善长、胡惟庸的官职,让刘伯温来执掌相任。可刘伯温依然拒绝官职,坚持要回峡山修道,朱元璋没有同意。

刘伯温异常苦闷,久而久之,郁闷成疾,病情日趋加重。洪武八年(1375年),有病在身的刘伯温由皇帝朱元璋所派使者护送回家,不久在家忧愤而死,终年65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神机妙算刘伯温之死与朱元璋庆功楼计划之失
昌邑南部的峡山上,有一座玉皇庙。在它的西南不远处,有一个洞,叫做刘伯温洞。相传明朝开国军师刘伯温,为了避难,曾在这里隐居达三年之久。网络配图朱元璋在起兵打天下时,文靠刘伯温、李善长出谋划策;武靠徐达、常遇春冲锋陷阵。尤其是军师刘伯温他更是言听计从。因而能在群雄分起的元朝末年,力措群雄,统一中原大地,建立大明王朝。论功绩,刘伯温是当朝魁首。因此,洪武三年大封功臣时,朱元璋要封刘伯温为当朝一品的左丞相。可是刘伯温坚辞不受,他已看透朱元璋的为人,深知他专横跋扈,生性多疑。只能与其打天下,不能与其享天下。同时朱元璋身边的其他谋士李善长、胡惟庸等人也非常嫉妒他,在朱元璋面前屡进谗言,想把他置于死地而后快。因此,他才坚决辞封不受,要求告老还乡。朱元璋只好随了他的意愿。临行时,与刘伯温交往甚厚的右丞相徐达,舍不得刘伯温离开,送了一程又一程。刘伯温深受感动,洒泪分手时,对徐达说"你我兄弟相处二十余载,临别...
· 刘伯温之死_神机妙算刘伯温虽辞职也难保全终身
为朱元璋平天下,治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的刘伯温在功成之后,多次上书请求告老还乡,其原因亦是主动与被动两种因素相撞促成的结果。洪武三年(1371年),朱元璋授予刘伯温弘文馆学士,封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上护军、诚意伯。刘伯温为了免遭朝廷官场斗争的不测之祸,随即上书明太祖,要求辞仕过隐居生活。原因有二:一是青少年立下的报国志得以实现,位至开国功臣之列。二是他生就这豪爽刚正、嫉恶如仇的思想性格,在为朱元璋出谋划策时曾得罪过不少人,像宰相李善长、胡惟庸等人,就是对明太祖朱元璋,他也常常直谏不讳。因此,他想尽早从官场的旋涡中抽出身来,激流勇退。洪武四年二月,刘伯温回到浙江青田南田山(今浙江省文成县)故里,在乡间每日读书吟诗,饮酒奔棋,谢绝同一切官府来往,静心修养,乐哉快哉。说刘伯温上书请求辞职含有被迫原因,还可以从他后来被朱元璋剥夺俸禄一事加以佐证。公元1373年,胡惟庸当上了丞相,他对刘伯温...
· 朱元璋火烧庆功楼是真吗?真相是什么?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草根皇帝,出生贫农之家,小小年纪为了有几口饭吃给地主家当放牛娃,后来又被迫当了几年和尚,再后来和尚做不成了,只好参加起义军,不过也许这才是他应该要走的路,一路势如破竹,带领着手下兄弟打败各路对手,最后推元建明,开启了铁血王朝近三百年的历史。也许正是因为出身贫苦以及皇位的得来不易,朱元璋十分担心手下人谋权篡位,因此杀了不少功臣,其中最精彩的要数“火烧庆功楼”这一段,几乎将所有的开国功臣全部消灭了,那历史上,真有“火烧庆功楼”这一事情吗?关于此事,在清朝著名评书《英烈传》中有详细记载:朱元璋晚年的时候,因为担心手下人夺权,便萌发了除去功臣的想法,于是建造庆功楼,假借庆功之名趁机将功臣全部除去,据说这个计谋被刘伯温看破,因此刘伯温便辞官归隐了,并且告诫徐达,庆功宴上不可离开朱元璋半步。果不其然,宴会开始后没多久,朱元璋借机离开,徐达见状立刻起身跟随,最后,庆功楼一场大火,...
· 传说还是真相:朱元璋真火烧庆功楼?
导读:朱元璋历来是一个备受争议的皇帝,传说他为了的统治,登基不久借庆功之名一把火烧死了所有功臣,这是真的吗?网络配图传说一把火烧尽开国元勋民间传说,朱元璋自从做了皇帝,就整天提心吊胆,生怕谁来害了他的性命,夺了他的江山。普天之下谁有这样的本事呢?自然地,那些当初随他征战打江山的开国功臣们,就成了他的心中刺,眼中钉。一天,朱元璋独自坐在南京城皇宫中,偏偏这时有检校(专门检查人们行动的组织)来报,说某某大臣在背地里发牢骚,某某大臣在家里人邀人喝酒、聚友密会等等。朱元璋一听此类消息就神经过敏,心想:难不成这些人背着自己私底下有所图谋?不行,我得先下手为强。朱元璋很快想出计策,要将功臣们一网打尽。他先是传谕中枢:“自从立朝以来,开国虽然各赐封爵,但朕还没有好好为他们庆功表贺,如今天下太平,理应为功臣们庆贺一番。”四个月后,一座高楼在南京城内建造起来。朱元璋亲自写了“庆功楼”三个大字,制成金匾挂在楼...
· 朱元璋火烧庆功楼,此人仅靠刘伯温一句话躲过一劫
传说中朱元璋从小是个农民,要过饭,当过和尚,然后投军。后来乱石山上,他和武殿章,胡大海,汤和,邓玉,常遇春,郭英等六人结为兄弟,是为乱石山英雄七结义,从此走上了反抗元朝的起义之路,中间得到神机军师刘伯温的辅佐,并最终夺得天下,建立大明朝。洪武大帝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朱元璋也是雄心大涨,一心想把国家治理好,首先立了长子朱标为太子,国本不固,社稷不稳。然后大开科举,打击,整个社会在战乱之后,慢慢的稳定繁荣起来,老百姓基本上也得到了休养生息。但世事无常,就在这时,太子朱标一场重病,失去了性命。这在整个大明朝内部,可谓是一场大地震,国本既失,那么立谁为太子?眼看着就是一场诸子夺嫡之争,朱元璋为了避免内部争斗,直接立了朱标的儿子,皇太孙朱允文为太子,这是正宗的嫡长制。此时朱元璋年龄已老,又经过丧子之痛,他感觉自己可能活不太久了,他死之后,皇孙朱允文会继位为帝,但是,朱允文登基之后,怎么办?朱允文毕竟...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