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揭秘理学家沈鲤和沈一贯有什么特殊关系吗?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529
转发:0
评论:0
揭秘理学家沈鲤和沈一贯有什么特殊关系吗?,沈鲤简介上提到沈鲤生于公元1531年,字仲化,号龙江,祖籍在归德府即今天的河

  沈鲤简介上提到沈鲤生于公元1531年,字仲化,号龙江,祖籍在归德府即今天的河南的商丘,是明朝万历年间著名的政治家、理学家,其代表作品有《亦玉堂稿》、《文雅社约》等。

1_副本.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沈鲤在嘉靖四十四年即公元1565年考中进士,被授予检讨的官职,到神宗继位的时候,沈鲤被封为左赞善,后来又被调到吏部担任左侍郎,沈鲤非常喜欢向朝廷推荐贤良的人士。因为沈鲤为人非常正直和清廉,所以在朝廷担任过很多官职,如礼部右侍郎、礼部尚书、太子太保等,还曾被推荐为宰相。在明朝沈鲤的一身正气是非常出名的,当时朝廷的首辅是张居正,满朝文武为了讨好张居正,都在争相设置祈祷坛,只有沈鲤一人不为所动,只是认真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当万历皇帝迷上收集珍宝的时候,满朝文武又开始争相向皇上进献奇珍异宝,而沈鲤却上书劝诫万历皇帝,希望皇上为天下百姓做个好榜样。

  在政治上,沈鲤也是做下过不小的贡献,如沈鲤曾治理过黄河,万历年间的黄河曾多次泛滥成灾,给沿岸的百姓带来了不小的灾难,于是沈鲤为民请命,希望朝廷可以修筑两个大堤。最后得到朝廷的批准,修筑了两道全场490多公里的大堤,黄河沿岸的百姓都非常感谢沈鲤,自此以后河南各县也不再受黄河洪水的侵害。

  万历四十三年六月即公元1615年的7月11日,沈鲤在商丘因病去世,万历皇帝知道后非常伤心,在祭文中,万历皇帝称沈鲤是乾坤正气,伊洛真儒。 

  沈鲤和张居正

  沈鲤和张居正都是我国明朝著名的政治家和文人,对明朝的发展都做出了不小的贡献。沈鲤生于1531年,字仲化,号龙江,是归德府的人。张居正生于公元1525年,字叔大,号太岳,是江陵人。  

2_副本.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张居正是明朝中后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改革家,是万历年间的内阁首辅,辅助了当时的万历皇帝开创了万历新政。张居正从小就非常聪慧,5岁识字,7岁就能通大义,12岁的时候就考中了秀才,紧接着13岁便参加乡试,16岁便中了举人,23岁及第进士。公元1567年被任命为吏部左侍郎和东阁大学士,后来又被调到内阁担任次辅,还担任着吏部尚书、大学士等官职,隆庆六年,万历皇帝继位后,张居正被任命为首辅,因为当时的明神宗还很年幼,所以朝内的军政大事都是张居正在主持。在张居正担任内阁首辅的十余年时间里,他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大大推动了明朝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发展,满朝文武对张居正也是非常敬佩和尊敬,万历十年即公元1582年张居正去世,享年仅五十八岁,被赠上柱国,谥文忠,张居正因为生前就被授予太傅、太师,所以他是明朝唯一一个生前就被授予这些官职的官员。

  沈鲤作为历经三朝的元老级别的大臣,对明朝的发展也做出不小的贡献,沈鲤和张居正因为同朝的官员,所以当张居正担任首辅的时候,很多官员都去讨好张居正,但是沈鲤却从来没有做过这样的事情,他一生都是非常刚正、清廉。 

  沈鲤和沈一贯

  沈鲤和沈一贯都是明朝著名的政治家和文人,虽然二人都姓沈,但是二人并没有亲族和血缘关系。沈鲤祖籍归德府,今天在河南的商丘,沈一贯的祖籍在鄞县即今天的浙江宁波鄞州。  

3_副本.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沈鲤字仲化,号龙江,是明朝接触的政治家,曾官至少保,后改文渊阁,一声为人刚正清廉,深得万历皇帝的信任和喜爱,曾上书万历皇帝为黄河中下游地区修筑了两条长将近500公里的大堤,让河南许多的县免受黄河河水泛滥的侵扰,万历皇帝在沈鲤去世的时候曾为沈鲤写下祭文,称赞他是乾坤正气,是真正的儒士。

  沈一贯是当时著名的诗人沈明臣的从子,所以沈一贯也有很高的文学素养和诗文造诣,其诗文作品也不少,如《啄鸣集》、《易学》十二卷等。公元1568年沈一贯38岁的时候在科举考试中中了三甲进士的136名,后来被任命为检讨。之后沈一贯的仕途之路并不顺畅,万历二年,他担任会试的同考官,后来担任翰林院的编修和日讲官。之后因为在忠孝的言论上让当时的首辅张居正认为沈一贯是在讽刺自己,于是沈一贯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被任用。直到张居正死后,沈一贯才被任命为左春坊左中允兼任翰林院的编修,之后一直被调任,历任侍读学士、吏部左侍郎、太子宾客等官职。

  1594年,沈一贯被任命为南京的礼部尚书,不久后调任正史副总裁,此后,真一贯才平步青云,慢慢在朝中担任要职,最后官至首辅,公元1615年,沈一贯去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著名的政治家沈鲤:和沈一贯有血缘关系吗?
沈鲤简介上提到沈鲤生于公元1531年,字仲化,号龙江,祖籍在归德府即今天的河南的商丘,是明朝万历年间著名的政治家、理学家,其代表作品有《亦玉堂稿》、《文雅社约》等。图片来源于网络沈鲤在嘉靖四十四年即公元1565年考中进士,被授予检讨的官职,到神宗继位的时候,沈鲤被封为左赞善,后来又被调到吏部担任左侍郎,沈鲤非常喜欢向朝廷推荐贤良的人士。因为沈鲤为人非常正直和清廉,所以在朝廷担任过很多官职,如礼部右侍郎、礼部尚书、太子太保等,还曾被推荐为宰相。在明朝沈鲤的一身正气是非常出名的,当时朝廷的首辅是张居正,满朝文武为了讨好张居正,都在争相设置祈祷坛,只有沈鲤一人不为所动,只是认真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当万历皇帝迷上收集珍宝的时候,满朝文武又开始争相向皇上进献奇珍异宝,而沈鲤却上书劝诫万历皇帝,希望皇上为天下百姓做个好榜样。在政治上,沈鲤也是做下过不小的贡献,如沈鲤曾治理过黄河,万历年间的黄河曾多次泛...
· 著名的政治家沈鲤和沈一贯有什么血缘关系吗?
沈鲤简介上提到沈鲤生于公元1531年,字仲化,号龙江,祖籍在归德府即今天的河南的商丘,是明朝万历年间著名的政治家、理学家,其代表作品有《亦玉堂稿》、《文雅社约》等。图片来源于网络沈鲤在嘉靖四十四年即公元1565年考中进士,被授予检讨的官职,到神宗继位的时候,沈鲤被封为左赞善,后来又被调到吏部担任左侍郎,沈鲤非常喜欢向朝廷推荐贤良的人士。因为沈鲤为人非常正直和清廉,所以在朝廷担任过很多官职,如礼部右侍郎、礼部尚书、太子太保等,还曾被推荐为宰相。在明朝沈鲤的一身正气是非常出名的,当时朝廷的首辅是张居正,满朝文武为了讨好张居正,都在争相设置祈祷坛,只有沈鲤一人不为所动,只是认真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当万历皇帝迷上收集珍宝的时候,满朝文武又开始争相向皇上进献奇珍异宝,而沈鲤却上书劝诫万历皇帝,希望皇上为天下百姓做个好榜样。在政治上,沈鲤也是做下过不小的贡献,如沈鲤曾治理过黄河,万历年间的黄河曾多次泛...
· 沈鲤
外部链接沈鲤,三代帝王师声震朝野商丘报业网
· 沈鲤生平简介沈鲤成就,作品和人物故事介绍
为政举措浩然正气沈鲤一生方正刚介。首辅张居正病,满朝官员为讨好张居正,争相为之设坛祈祷,而沈鲤独不往。万历帝喜爱珍宝,曾为买一颗宝珠花银2000万两。朝臣纷纷为万历捐俸,并自以为得意。沈鲤却说:“我只知养谦,不知逢君之欲。”闻者无不惭愧。有人上奏,光山产麒麟,万历闻奏大喜,欲取而观之。沈鲤奏道:“圣上喜欢什么是小事,而传播出去就成了大事。此物一进,天下千奇百怪的东西纷纷进献,劳民伤财,怨声载道,岂不有损盛德。”万历只好作罢。此外,秦王请封其弟为将军,郑妃为父请恤,万历钦封郑氏为皇贵妃等,均遭沈鲤据理抵制。治理黄河万历年间,黄河中下游多次决口泛滥,民不聊生。沈鲤为民请命,修筑两道大堤。据《归德府志》刘榛记载:“中州水患最甚者莫如黄河,每逢秋夏水发,城郭漂没,民鲜定居。”沈鲤为民请命,奏明圣上,先后奉旨修筑了两道大堤。一道西起荥城,东止洪子湖,全长400公里。另一道北顶东西黄河大堤,南由归德古...
· 明朝大臣沈鲤简介沈鲤最后死后在什么地方
沈鲤(1531年—1615年),归德府虞城县(今河南商丘)人,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进士,授检讨。神宗立,进左赞善。累迁吏部左侍郎,好荐贤士。擢礼部尚书,修《景帝实录》。拜东阁大学士,加少保,进文渊阁。万历十二年(1584年)拜礼部尚书。又加少保,改文渊阁。万历四十三年六月辛卯日(1615年7月11日),沈鲤在家乡商丘去世,享年八十五岁。赠封为太师,谥号文端。明神宗非常悲伤,亲书谕祭文四篇,赞其为“乾坤正气,伊洛真儒”。人物生平明世宗嘉靖十年(1531年),沈鲤生于归德府。嘉靖年间,沈鲤乡试中举。师尚诏叛乱,攻占归德府,不久向西逃去。沈鲤认为贼民一定会再来,急忙告诉驻守大臣,捕杀城中与贼民勾结的人,严加防守。贼民返回,逼近城池,看见有了防备,便离去了。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沈鲤考中进士,改任庶吉士,授职为检讨。大学士高拱,是他的主考官和同乡,未曾因私事拜访。明神宗在东宫的时候,沈...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