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秦国雄主秦孝公为何力排众议支持商鞅变法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23
转发:0
评论:0
秦国雄主秦孝公为何力排众议支持商鞅变法,秦国在历史上是一个具有重要地位的国家,不仅因为秦国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

  秦国在历史上是一个具有重要地位的国家,不仅因为秦国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出现了第一个封建王朝的帝王——秦始皇。更重要的是他在建立秦朝之初所走过的波澜壮阔的历程。因此历史上有很多学者将描述对象对准了秦国,通过讲述秦国从弱变强到最终,但是又很快消亡的过程,给后人以启迪和警示。在这些文章中,西汉文学家、学者贾谊所写的《过秦论》便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1_副本5.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过秦论》这个题目中“过”的意思是“过失,过错”,也点出了文章的主题是通过介绍秦国的过失和错误给后人以启示。《过秦论》一共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主要写的是从秦孝公开始一直到秦始皇这个时间当中,秦国逐渐强大起来的原因’中篇写的是秦在统一天下之后没有采取正确的举措和措施,指责了秦二世的过失;下篇写的是秦在天下大乱的时期,秦王子婴没有力挽狂澜的智慧和才能,指出了子婴的过错。在这三篇中写的最好的是上篇。

  上篇第一句就是“秦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意思是秦孝公当时占据着崤山和函谷关的险要地势,同时又拥有雍州的土地,开篇第一句话就指出了秦国所占据的地理优势。随后又讲了秦孝公重用商鞅施行变法,很快就使得秦国强大了起来。之后又写了秦惠文王、秦武王和秦昭襄王在位期间所做出的努力,最后讲的是秦始皇如何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励精图治,最终消灭其他国家,统一中国的过程。该篇主要以叙事为主,中间夹杂着作者的看法和意见,是一片极其精妙的叙事议论文。

  《过秦论》可以说是我国古代议论文的经典作品了,不但叙事清楚明白,议论精而不多,而且文笔雄浑力足,富有气势,兼具很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 

  秦孝公变法

  在秦国的历史上,除了大名鼎鼎的“千古第一帝”秦始皇之外,还有几位秦国国君的贡献也丝毫不亚于秦始皇,那就是和秦始并称为“秦国四雄主”的秦惠文王、秦昭襄王以及秦孝公。其中,尤以秦孝公所做出的功绩最为突出。历史上著名的变革“商鞅变法”便是在他的统治期间施行的。“商鞅变法”的成功推行,除了主要负责人商鞅之外,秦孝公对他的支持和信任也是变法成功的重要因素。 

2_副本5.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秦孝公是一位极具雄心和谋略的君王,虽然当时的秦国经过他的父亲秦献公的努力已经止住了衰退的趋势,正在逐渐恢复中。但是秦孝公的目标是把秦国变成所有诸侯国中最强大的国家。为此,他广泛招纳天下的能人异士,希望可以得一位治国之才来辅佐他。来自卫国的商鞅知道之后,便慕名赶来投奔秦孝公。从此便拉开了一场前所未有和轰轰烈烈的变法的序幕。

  商鞅一共实行了两次变法。第一次变法的开端是秦孝公于公元前359年在商鞅建议下颁布的《垦草令》,主要内容为:大力鼓励发展农业、抑制商业的发展、削弱贵族和官吏的特权等。这些举措在秦国的实施使得秦国的国力开始强大起来。之后又在前350年命商鞅开始第二次变法,主要措施有:开阡陌封疆、废井田和制辕田等举措。经过了这两次自上而下全面的变法之后,秦国社会稳定繁荣,百姓生活富足安稳,经军事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展。秦国自此真正成为了当时最强大的国家。

  秦孝公求贤若渴,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最终带领秦国走向了战国霸主之位,他的杰出功绩和卓越才能将永远被后世所铭记在心。 

  秦孝公求贤令

  相信对秦国的历史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商鞅变法”这件事情,商鞅秦国的施行的这场变法可以说是彻底改变了秦国的历史轨迹。正是因为商鞅的变法在秦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才为之后秦始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商鞅作为一个来自其他国家的人,在秦国施行自己的政策主张离不开当时的秦国国君秦孝公的所颁布的求贤令和对商鞅的大力支持。  

3_副本5.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秦孝公,出生于公元前381年,赢姓,赵氏,是秦献公嬴师隰的二子,在前362年的时候继位,当时只有二十一岁。秦孝公继位之初,秦国经过秦献公的精心治理,已经止住了继续衰退的趋势,国力正在恢复当中。但是跟当时最强大的几个国家还有不小的差距。秦孝公是一个具有雄心壮志的君王,他决心要让秦国成为当时凌驾于所有国家的最强盛的国家。为此,他广施恩德,救济孤寡老人,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措施就是颁布求贤令,向天下招募能人志士,谋求富国强兵之道。

  在这种情况下,卫国的一个叫商鞅的人慕名来求见秦孝公。但是商鞅并没有马上就宣扬自己的治国之道,而是打算试探一下秦孝公是否值得自己尽心辅佐。于是商鞅先讲了王道之术,秦孝公对此并不在意,之后他又讲了霸道之术,秦孝公还是没有什么反应。当商鞅讲起如何治理国家的政策时,秦孝公终于提起了精神,一直与商鞅畅谈了几天几夜都不尽兴。

  之后秦孝公便重用商鞅,让他在秦国推行自己的主张和举措。商鞅也不负众望,经过他的几年治理,秦国的国力得到了明显的增强,无论是在政治、经济还是军事上都取得了很多的成就,秦国也一跃而起,成为了令所有国家都不敢小看的强大诸侯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秦国四雄主秦孝公为何力排众议支持商鞅变法
秦国在历史上是一个具有重要地位的国家,不仅因为秦国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出现了第一个封建王朝的帝王——秦始皇。更重要的是他在建立秦朝之初所走过的波澜壮阔的历程。因此历史上有很多学者将描述对象对准了秦国,通过讲述秦国从弱变强到最终,但是又很快消亡的过程,给后人以启迪和警示。在这些文章中,西汉文学家、学者贾谊所写的《过秦论》便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图片来源于网络《过秦论》这个题目中“过”的意思是“过失,过错”,也点出了文章的主题是通过介绍秦国的过失和错误给后人以启示。《过秦论》一共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主要写的是从秦孝公开始一直到秦始皇这个时间当中,秦国逐渐强大起来的原因’中篇写的是秦在统一天下之后没有采取正确的举措和措施,指责了秦二世的过失;下篇写的是秦在天下大乱的时期,秦王子婴没有力挽狂澜的智慧和才能,指出了子婴的过错。在这三篇中写的最好的是上篇。上篇第一句就是“秦崤函...
· 解析秦国四雄主秦孝公为何支持商鞅变法
秦国在历史上是一个具有重要地位的国家,不仅因为秦国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出现了第一个封建王朝的帝王——秦始皇。更重要的是他在建立秦朝之初所走过的波澜壮阔的历程。因此历史上有很多学者将描述对象对准了秦国,通过讲述秦国从弱变强到最终,但是又很快消亡的过程,给后人以启迪和警示。在这些文章中,西汉文学家、学者贾谊所写的《过秦论》便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秦孝公剧照《过秦论》这个题目中“过”的意思是“过失,过错”,也点出了文章的主题是通过介绍秦国的过失和错误给后人以启示。《过秦论》一共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主要写的是从秦孝公开始一直到秦始皇这个时间当中,秦国逐渐强大起来的原因’中篇写的是秦在统一天下之后没有采取正确的举措和措施,指责了秦二世的过失;下篇写的是秦在天下大乱的时期,秦王子婴没有力挽狂澜的智慧和才能,指出了子婴的过错。在这三篇中写的最好的是上篇。上篇第一句就是“秦崤函之固...
· 秦孝公赢虔梁与商鞅变法
商鞅,本是卫国庶出公子,好刑名之学,先在魏相公孙痤家做家臣。后痤病危,向惠王荐之,惠王弃之不用,于是西入秦。孝公用之,秦国富强。后经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及至始皇,终灭六国,。如果说秦始皇是千古一帝,那么秦孝公就是千古明主,没有他创立的基业就不会有后来的统一六国。商鞅变法只是末,而孝公雄才才是本。同为商君,在卫只是一个庶出的公子,在魏也只是家臣,而至秦贵至大良造,全掌一国之政。后惠文王继位,虽被车裂而死,但其法未被摒弃,可见秦之雄心,非六国之人所比。秦人统一天下,而所用之人皆非秦人。商君、张仪、甘茂、范雎、吕不韦、李斯皆异邦之人,而秦国重用之,可见历代秦王之贤明。尊贤纳士,取长补短,以为已用,秦人之用心甚矣。这让我想到了《阿房宫赋》里面的结论: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
· 商鞅变法使秦国变强为何主持变法的商鞅还被车裂
商鞅是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和政治家。商鞅是卫国人,又称卫鞅和公孙鞅,后来因为秦孝公封商地,改名为商鞅。商鞅是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受魏国李悝变法的影响,商鞅也想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抱负。图片来源于网络早年间,商鞅从卫国来到了魏国,在宰相公叔痤门下当管家。公叔痤对商鞅很是重视,一心想把他推荐给魏惠王,后来因为自己病重,没有来得及推荐。一次,魏惠王来家中看望公叔痤,公叔痤对魏惠王说,商鞅是位不可多得的人才,魏惠王任用最好,如果不任用商鞅,也不能让他去别的诸侯国效力,在魏国境内杀掉他。魏惠王认为公叔痤病的很严重,已经语无伦次了,便没把他的话放在心上。商鞅看自己在魏国实现不了人生抱负了,便前往秦国。恰好秦孝公此时寻求一位真才实干的变法人士,商鞅见了秦孝公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秦孝公对商鞅非常重视,便任用商鞅为左庶长,开始在秦国实行变法。商鞅从秦国的方方面面入手,制定了一套完整的、系统化的改革措施,在秦孝公的...
· 秦国四雄主
中国历史秦国四雄主是指战国时期对秦国的发展、强大,以及秦国最终吞并其它六国起着重要作用的四个关键君主,即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昭襄王、秦始皇。1、秦孝公秦孝公(前381—前338年),嬴姓,名渠梁。秦献公嫡子。公元前361年即位,时年二十一岁。秦国之兴,源远流长,而秦国之强,自孝公始。秦孝公信用商鞅、厉行变法,以法治、耕战富国强兵,使秦国很快跃居战国首强。秦孝公励精图治,下令求贤,任用商鞅,实行变法。秦孝公、商鞅主持的变法最全面,最系统,最彻底,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2、秦惠文王秦惠文王。嬴姓,名驷。公元前338年即位。他是秦国第一位称王的国君,是秦国第二代“法治”君主。他虽杀害了商鞅,却又继承了商鞅的事业,致力于法治和耕战。他的举措对秦国法制的完善和法治传统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他确定以“连横”破“合纵”的外交方略,多次击败各国联军。秦惠文王采纳司马锗的谋略,出兵伐蜀国和巴国,设置巴郡...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