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李世民为什么不杀武则天?背后有什么隐情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61
转发:0
评论:0
李世民为什么不杀武则天?背后有什么隐情,在一番血雨腥风之后,武则天终于靠其过人的智慧和胆略,一步步走上了权力的巅峰,

  在一番血雨腥风之后,武则天终于靠其过人的智慧和胆略,一步步走上了权力的巅峰,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

  女人执政,自古以来都是一件新鲜的事情。即便今天,能成为一国元首者仍然是凤毛麟角。而处在那个男尊女卑的封建时代,武则天竟然破天荒的登上皇帝宝座,实在令人叹服。抛开现代思维的诸多因素不讲,单从当时的历史环境看,武则天绝对算是个颇具争议的人物。争议的焦点则是,女人干政,窃取李唐天下。

1.jpg

网络配图

  而恰恰是这一壮举,才给后人留下了许多疑问和想象的空间:为什么李世民对武则天的野心没有察觉,亦或是察觉到了为何却又不将此人除掉呢?要知道,皇帝乃九五之尊,在那个“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时代,取其性命简直是易如反掌。

  对于这种历史现象,后来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们从来也没有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时至今日,很多人仍然百思不得其解,既然“唐三代而亡,女主武氏代之”的预言早在李世民时期就已经传播开来,为什么仍不能阻挡武则天的“女皇之路”呢?

  历史不容假设,一代女皇武则天最终还是横空出世了。如果非要给出一个理由的话,那就是武则天太优秀了,优秀的让人“羡慕嫉妒恨”,从而导致躺枪中弹。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或许正是因为武则天过早地表现出了不同凡响的政治才能,才让许多人恨之入骨,意欲除之而后快。而恰好,李世民也是这样一个优秀的君主。

2.jpg

网络配图

  之所以称之为明主,很大程度上在于独立思考,乾纲独断,绝不人云亦云,自乱阵脚。因此,当“唐三代而亡,女主武氏代之”的预言出现之后,作为一代明主的李世民自然不会轻易相信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李世民更相信,好多的谣言都是权力争斗的产物。中国历来就不乏装神弄鬼之人,李世民不可能为一个子虚乌有的谣言大动干戈,更不会随意去杀掉一个地位低下的才人。

  那么,这个预言又是从哪里传出来的呢?相信李世民应该心知肚明。究其源头,一是来自后宫争斗;二是来自朝堂之争。总之,都是朝廷角落里有意传出去的。作为后宫来讲,可以此作为手段,除掉日益受宠的武则天;作为朝堂大臣,有的属于担心社稷安危,有的则属于借机发挥,攻击。

  后宫连着朝堂,从来就理不清、斩不断,难以分割。而这些争斗,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李世民很愿意看到的。帝王之术,讲究“制衡”,靠一方压制另一方,以免出现一方独大,不好控制。而此时,武则天只是一枚棋子,真正的危险恰恰不是武则天,而是隐藏深处的权力角逐者。对此,机具洞察力的李世民不会不清楚。既然你们可以为一己私利,拿一个才人大做文章,我又何乐而不为呢?换句话说,既然这枚棋子对李世民也有用处,他又怎么可能去杀掉武则天呢!

3.jpg

网络配图

  更何况,尽管武则天确实够得上美貌,但李世民更欣赏她的智慧。之所以武则天能够长期行走在李世民身边,更多的是充当了参谋助手和秘书作用。当然,李世民还是采取了一些补救措施的,像感业寺出家、等级上压制等等,按李世民的想法,只要不让其生有子嗣,一个女人能有多大的威胁。如果仅凭一个预言就风声鹤唳,用杀掉一个女人来维护李唐正统,有辱皇家威严不说,也非大丈夫所为。如果那样做了,李世民就不是李世民了。

  至于后来武则天逐渐做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武则天能力太强了,游走于李世民身边尚且如此,一个懦弱的李治又如何玩得转呢!这样一个美貌与智慧集于一身的人物,对于李治来讲基本上是没有免疫力的。况且,李治身体本就欠佳,他需要一个帮手来应付日益繁重的政务。可以想见,唐高宗后期,与其说是颓废倦怠的李治在踌躇满志,日理万机,倒不如说是武则天在日夜操劳,总揽一切。由此可见,是历史让武则天走上了前台,也是历史让武则天登上了皇帝宝座。

  千秋功过,任人评说。谜一样的武则天,至少让我们看到了短暂的民主之火、女权光辉。难道,不是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田光为刺秦自杀背后有什么隐情?田光为什么自刎
荆轲刺秦的故事非常有名,如今的影视作品更是把这件事反反复复地渲染。然而,燕太子丹最早想用来刺杀秦王的人不是荆轲,而是一个叫田光的人。不过,当田光知道燕太子丹要刺杀秦王以后,说太子丹知道的只是他盛壮时的情况,现在他老了,于是给太子丹推荐了荆轲。太子丹告诫田光,这等大事是不能泄露的,田光在把情况介绍给荆轲之后,选择了自杀。为了替他人保守秘密而选择自杀,这在古代一些有点儿迂腐的士人来说,是一种全义守信的行为。然而,有个问题来了,这个人自杀了,这秘密就能守得住吗?比如说这个任务后来交给了荆轲,离开燕国时,有那么多的宾客前来送行,唱着的歌儿是“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大家都知道荆轲要去干什么,这在燕国还是秘密吗?单说田光,即便是他死了,知道这个秘密的还有那个鞠武,这秘密还叫秘密吗?实际上,仅仅因为是恪守秘密,原本用不着用这种极端的方式。也就是说,田光选择自杀,除了守密,应该是背后还有隐情...
· 李世民为什么不杀武则天以绝后患
武则天刚进宫时,是在贞观十一年,当时武则天只有十四岁。因武则天天生丽质,眸如秋水,肤白如玉,乌发如云。而且秀外慧中聪明过人善解人意,一入宫便深得唐太宗李世明的喜爱,不久便被封为才人,赐名武媚娘。据说有一次,西域进贡了一匹汗血宝马。只是此马性情暴烈,无人能够降服。当时许多开国大臣如秦琼程咬金,罗成等人纷纷上场,却都未能降服良马。唐太宗仰天长叹道,想我大唐战将千员,武将不计其数,难道就没有人降的了一匹马不成?哪位爱卿还想一试?满朝文武百官面面相观,竟无一人应声。这时侍立在君侧的武媚娘挺身而出,上前跪奏,臣妾愿意前往一试。李世明回头一看却是自己最心爱的侍妾武才人,不由苦笑道,爱卿且莫胡闹,天子面前君无戏言。你一个弱不禁风的弱质女流,怎可降服烈马?若有一丝闪失,朕怎么舍的?武才人美目顾盼,从容奏道,在臣妾降服烈马前,请皇上赐臣妾三样东西。一把鞭子,一把锤子和一把刀。李世明奇怪地问道,爱卿要这三样物...
· 李世民为什么不杀武则天?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武后善治国、重视延揽人才,首创科举考试的“殿试”制度,而且知人善任,国家在武则天主政期间,政策稳当、兵略妥善、文化复兴、百姓富裕,故有“贞观遗风”的美誉,亦为其孙唐玄宗的开元之治打下了长治久安的基础,武则天对历史做出过巨大的贡献李世民对武则天的野心是否真的没有察觉,为什么没有除掉她?网络配图贞观年间,李世民得到一本秘谶,也就是一本预言书,里面对唐朝的未来作了这样的推测:“唐三代后,有女武代王!”说的是唐朝三代之后,皇帝羸弱,有武姓女子取代李家,成为新皇帝。天下初定无多,江山真的会迅速埋葬于一个武姓女子之手吗?李世民深感不安,大喊:“快给我找到这个的女人!”怒吼在深宫回荡。有近侍劝皇帝安静一下,建议传李淳风入宫,询问究竟。“李淳风?”皇帝疲倦地翻了一下眼珠。“是啊。”近侍说,“他不是我们大唐第一号...
· 秦琼为什么没有参与玄武门之变,背后有什么隐情吗
秦琼,字叔宝,是唐朝的开国猛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他文武双全,是位不可多得的战将,连赫赫有名的尉迟恭都不是秦琼的对手。在隋朝末年,秦琼是隋朝名将来护儿的部下,那时候还不是太出名。但在秦琼母亲去世时,来护儿十分悲伤,并派人前来问候。当时来护儿手下的战将都不理解,他却对众人说:“秦叔宝文武双全,日后必成大器”。果然,之后的很多战争中,秦琼表现出了过人的战斗力,屡获战功。之后,秦琼投靠了瓦岗军,当时的瓦岗军老大李密非常高兴,立刻予以重用。在一次战斗中,秦琼以一当十,救李密于危难。后来,秦琼又投靠了王世充,经过一番观察,觉得王世充心术不正,绝不是自己心目中的明主,就和程咬金一起投靠了李世民。李世民任人唯贤,是位不可多得的明主,秦琼的战斗力也发挥到了极致。只要打仗,秦琼几乎是身先士卒,甚至是万人之中取上将首级,使得敌军闻风丧胆,听到秦琼的名字就吓尿了,为大唐王朝的建立,历下了不可磨灭的战功。由于...
· 武则天为什么将皇位归还李氏?背后有内幕?
武则天的一生都充满了传奇的色彩,她从一个小小的昭仪成功逆袭做了皇帝。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可是在武则天年老之时,却将皇位还给了李氏,这背后又有怎样的内幕呢?网络配图载初二年(690)九月初九日,在做了大量的铺垫之后,武则天在百官及帝室宗戚等六万余人的表请之下,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号曰“圣神皇帝”,改唐为周,革了李唐的命,并将李显定为皇位的继承人,皇太子李旦降为皇孙。那么,武则天难道就没有废李立武的想法吗?当然有!可是后来她为什么又把天下还给了李氏呢?据史料记载,这与名相狄仁杰的智劝和武则天的“怪梦”不无关系。1、狄仁杰的劝说很“走心”狄仁杰如何劝说武则天归还李唐天下,在《新唐书》、《旧唐书》和《资治通鉴》当中都有提及。《新唐书》:会后欲以武三思(武则天的侄子)为太子,以问宰相,众莫敢对。仁杰曰:“臣观天人未厌唐德。比匈奴犯边,陛下使梁王三思募勇士於市,逾月不及千人。庐陵王(唐中宗李显被废后,封...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