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不好歌功颂德的好皇帝竟然是他?唐太宗李世民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11
转发:0
评论:0
不好歌功颂德的好皇帝竟然是他?唐太宗李世民,古代帝王喜好歌功颂德。吹嘘自己的文治武功。而有一位帝王却是例外。唐太宗李世民

  古代帝王喜好歌功颂德。吹嘘自己的文治武功。而有一位帝王却是例外。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文治武功,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史称贞观之治。堪称盛世。他竟然不好歌功颂德。

2.jpg

网络配图

  秘书长虞世南写成《圣德论》一文,对李世民大捧特吹。李看后:你的论调太高。我不能跟古代帝王相比。你只看到开始,我能不能能善始善终呢。如能,可传之后世,如若不然,恐怕只会成为后世的笑柄。秘书长自讨没趣。

  后来作协主席邓世隆要收集李世民的文章。李说,我的言语命令,凡是有益于百姓的,史官都记录下来,如果毫无益处,收集它又有什么用呢?梁武帝父子、陈后主、隋炀帝都有文集传世,哪能挽救他们的灭亡呢?作为君主忧虑的是不施德政,文章有什么用?”于是没有应允。

1.jpg

网络配图

  古代帝王在太平之年,多到泰山举行封禅大典,祭告天地。以示丰功伟绩。李世民在位二十三年,群臣请求去泰山封禅达十几次之多。当然有三次是出事未能去成。一次文武百官又请行封禅大礼,太宗说,你们都认为登泰山封禅是帝王的盛举,朕不以为然,如果天下安定,百姓家家富足,即使不去封禅,又有什么伤害呢?

3.jpg

网络配图

  后来李世民也想听从大臣意见,前去封禅。纪检部长魏征极力劝阻。李说,你认为我的功劳、德行、安定团结、四方归服,百姓丰收,祥和不够吗。魏征劝说,你说的都够了。你去泰山劳民伤财,崇上虚名而实际对百姓有害的政策,陛下怎能用呢。于是李世民停止封禅。唐太宗终其一生没有去泰山封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揭秘历史上不好歌功颂德的好皇帝竟是他!
古代帝王喜好歌功颂德。吹嘘自己的文治武功。而有一位帝王却是例外。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文治武功,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史称贞观之治。堪称盛世。他竟然不好歌功颂德。网络配图秘书长虞世南写成《圣德论》一文,对李世民大捧特吹。李看后:你的论调太高。我不能跟古代帝王相比。你只看到开始,我能不能能善始善终呢。如能,可传之后世,如若不然,恐怕只会成为后世的笑柄。秘书长自讨没趣。后来作协主席邓世隆要收集李世民的文章。李说,我的言语命令,凡是有益于百姓的,史官都记录下来,如果毫无益处,收集它又有什么用呢?梁武帝父子、陈后主、隋炀帝都有文集传世,哪能挽救他们的灭亡呢?作为君主忧虑的是不施德政,文章有什么用?”于是没有应允。网络配图古代帝王在太平之年,多到泰山举行封禅大典,祭告天地。以示丰功伟绩。李世民在位二十三年,群臣请求去泰山封禅达十几次之多。当然有三次是出事未能去成。一次文武百官又请行封禅大礼,太宗说...
· 唐太宗李世民的另一面竟然是个爱哭鬼
李世民是一代英主,但这丝毫不影响他的感性。在史书里,他动不动就哭,心疼他的同时有种莫名其妙的萌感。不知道那些紧随其后的史官们是如何记下这些瞬间的。杜如晦去世,李世民悲恸不已,三天都没办法正常上朝。这三天想必都蒙在被窝里,眼泪染湿被单。后来有天他送了条黄银带给房玄龄,送的时候又哭了,说以前我可以送给你和老杜两个人,如今只有你一个人可以送了。于是又给了房玄龄一条黄金带,让他拿到杜如晦家里去。长孙皇后去世后葬在昭陵,李世民因为过度想念,在太极宫里造层观,几乎每天都登上去眺望昭陵。他还经常叫来大臣和自己一同悼念,某天不小心叫来了魏征。网络配图李世民问他看清昭陵没,魏征装傻说没看见。李世民急了,说怎么可能没看见。魏征这才正颜道:”我以为皇帝陛下看的是献陵(李渊陵),原来看的是昭陵啊”。意为提醒皇帝不要只顾着怀念妻子,还要怀念父亲。然后李世民又哭了,哭着下令把层观给拆了。后来魏征去世了,李世民五天没办...
· 后晋出帝石重贵简介好武不好文的不称职皇帝
石重贵,生干后梁乾化四年(914年),约卒于北宋乾德二年(964年),五代太原(今山西太原)人,沙陀族,后晋第二个皇帝。石重贵本为后晋高祖石敬瑭的侄儿。其父石敬儒早逝,石敬瑭遂将他收为己子。石重贵少时谨言慎行,质朴纯厚,善好驰马射箭,颇有沙陀祖辈之风,深得石敬瑭厚爱,后唐清泰二年(936年),石敬瑭在晋阳举兵叛唐,后唐大军围攻太原。石重贵或出谋划策,或冒矢拒敌,都受到石敬瑭赞赏。石敬瑭借契丹兵挫败后唐军队,离太原赴洛阳夺取帝位,临行前选石重贵留守太原,授以北京留守、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徒、行太原尹,掌河东管内节度观察事。官衔不少,但政绩平平,“未著人望”。尽管如此,因受到叔父倚重青睐,石重贵仍步步高升,到天福七年(942)石敬瑭死前,石重贵已进封齐王,兼任侍中。石敬瑭死后,石重贵承制即位及为后晋出帝。石重贵在叔父尚有嫡子在世时,能继承大统,其间不乏宫中密谋。石敬瑭生有六子,大多早夭,仅剩幼...
· 这竟然是唐太宗李世民一生最大的污点!
唐太宗李世民相信大家知道,一代明君,开创了贞观之治。但是今天小编要说的可不是这个。玄武门之变是李世民一生中最为重大的转折点,它将李世民一举推上了大唐帝国的权力巅峰,同时也将他推上了一个彪炳千秋的历史制高点。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这个骨肉相残的悲剧事件无疑也使他背上了一个沉重的道德包袱——终其一生,李世民也未能真正摆脱玄武门之变留下的心理阴影。我们说过,这样的一种负罪感在某种程度上被李世民化成了自我救赎的力量,成为缔造盛世贞观的潜在动力之一,但是与此同时,这种强烈的道德不安也驱使着李世民把权力之手伸向了他本来不应染指的地方。在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上,这个地方历来是“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的,然而这一次,唐太宗李世民却非进不可。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褚遂良为谏议大夫,兼知起居注。太宗问曰:“卿比知起居,书何等事?大抵于人君得观见否?朕欲见此注记者,将却观所为得失以自警戒耳。”遂良曰:“今...
· 唐太宗的另一面:真正的李世民竟然是个爱哭鬼
李世民是一代英主,但这丝毫不影响他的感性。在史书里,他动不动就哭,心疼他的同时有种莫名其妙的萌感。不知道那些紧随其后的史官们是如何记下这些瞬间的。杜如晦去世,李世民悲恸不已,三天都没办法正常上朝。这三天想必都蒙在被窝里,眼泪染湿被单。后来有天他送了条黄银带给房玄龄,送的时候又哭了,说以前我可以送给你和老杜两个人,如今只有你一个人可以送了。于是又给了房玄龄一条黄金带,让他拿到杜如晦家里去。长孙皇后去世后葬在昭陵,李世民因为过度想念,在太极宫里造层观,几乎每天都登上去眺望昭陵。他还经常叫来大臣和自己一同悼念,某天不小心叫来了魏征。李世民问他看清昭陵没,魏征装傻说没看见。李世民急了,说怎么可能没看见。魏征这才正颜道:”我以为皇帝陛下看的是献陵(李渊陵),原来看的是昭陵啊”。意为提醒皇帝不要只顾着怀念妻子,还要怀念父亲。然后李世民又哭了,哭着下令把层观给拆了。后来魏征去世了,李世民五天没办法正常上...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