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督邮到底是个什么鬼?刘皇叔竟能因他跑了路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318
转发:0
评论:0
督邮到底是个什么鬼?刘皇叔竟能因他跑了路,督邮,这是个古代官职,在众多官名里头算不得显赫,也比较少见。今天之所以要说这个“

督邮,这是个古代官职,在众多官名里头算不得显赫,也比较少见。今天之所以要说这个“督邮”,就是因为它像一条泥鳅,翻不起大浪,却能搅浑一池水,说不定还能带来意想不到的“蝴蝶效应”。据史载,督邮这个官名最早出现在西汉初期,为郡守属吏,掌监属官。官不大,却职责不小,比如代表太守督察县乡,宣达政令兼司法等。广泛点说,传达教令,督察属吏,案验刑狱,检核非法等,都在他的管辖范围之内。这样说来,督邮在今天相当于纪委、检察院、政府办等诸多职权于一身,可谓“位轻权重”,手里有权,说得上话。这样的肥差当然能出现些看人不爽或者被人看不爽的人,比如,历史上就有两桩公案与此相关,也让“督邮”留名。

1.jpg

网络配图

先说“怒鞭督邮”,这是《三国演义》里的桥段。说的是刘备在安喜县当县尉,县里来了位巡查的督邮大人。此公爱好钱财,走哪受贿到哪,刘备可没有好孝敬他的,也没准备向他行贿,于是督邮大人不高兴了,准备要陷害刘皇叔。没想到这事被张飞发觉了,当下雷霆大怒,有人要坑害大哥,当真是怒发冲冠,狠狠地将这位督邮抽打了一顿方才解气。打完了,张将军是出气了,也觉得替大哥出了恶气,可接下来怎么收场?于是乎,哥仨知道闯了祸,卷起铺盖走了人。这是小说里的情节,请注意,在这里怒打督邮的是张飞。不过史书上可不是这么记载的,那里说的前半段没错,就是督邮来县里巡查,后半段是刘备准备前往拜会,可督邮帐外的小吏倒是难缠,明摆着就是要点“过路费”,语多讥讽,就是不予通报。 

这让“中山靖王之后”刘皇叔老脸往哪里搁,这下好了,和电视剧里那怯懦动辄哭鼻子的刘大哥不一样,这下刘备可算是男人了一把,冲进帐内把那不识好歹又为非作歹的督邮给狠狠揍了一顿。所以,这是罗贯中先生把刘备难得的威风一把搁在了看似莽撞的张飞头上。这里的督邮,当然不是如今的“中央巡视组”,今天谁敢和巡视组吹鼻子瞪眼,就是给自己找罪受。后来的事就不必说,也不用去出个假设题:如果刘备哥仨不出逃,不去投靠谁谁,地盘怎么分,三国怎么样,汉书怎么写……这还真是后话。

3.jpg

网络配图

其次我们来说东晋大文人、大隐士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了,念过中学语文的都学过《饮酒》,也知道《归去来兮辞》。在大家的印象里, 这位“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陶先生好任性,好潇洒,好有气节,他的“精神家园”也好令人向往。那么,是谁让一向恬淡的陶县长这么不悦,好在史书上确有其载——还是“督邮”。对了,就是刘备怒打的“督邮”。和之前那位不一样,惹得陶先生挂印而去的这位督邮在史上确实留了名的。

据说,公元405年秋,陶渊明到了彭泽县来县令。这年冬天,浔阳郡派遣督邮刘云来巡视公务,此人素有恶名,凶狠、贪婪,每年都以巡视为名向辖县索要贿赂,否则栽赃陷害。这次一到彭泽,刘督邮就差人去叫县令来见。陶渊明才到任,没和此人打过交道,虽然不想见他,但又不得不见,就在他要动身时,县吏拦住了他。“大人,参见督邮要穿官服,并且束上大带,不然有失体统,督邮要乘机大做文章,会对大人不利的!”这是小吏提点他的话,说这话也是出自好意。原本就心不甘情不愿的陶先生终于发作了,他长叹一声,道:“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 

说罢,陶县长索性取出官印,把它封好,写就一封辞职信,随即离开只当了八十多天县令的彭泽县。从此,东晋少了位当官的陶大人,是多了位田园山水诗的陶大诗人。督邮这个官职,到了隋朝就撤销了,在中国历史上前后存在也就五百年光景。“亭长”刘邦当了汉朝开国皇帝,“宋押司”、“武都头”、“鲁提辖”也因《水浒》留名,倒是这督邮没啥大来头,如今少有人知,仅存的故事不多,还尽留下的是反面角色。

2.jpg

网络配图

说来说去,这“督邮”尽是些惹事的主啊,惹得刘关张三兄弟跑了路,逼得陶渊明卸了官,还别说,真改变了人家的人生轨迹。最后多说一句,有个成语叫“平原督邮”。不好意思,督邮在这又是个贬义词。说的是在魏晋时期,东晋大将桓温手下有个主簿善于辨别酒的好坏,他把好酒叫做“青州从事”,因为青州有个齐郡,齐与脐同音,意思是说好酒力一直达到脐部,所以酒好。他把次酒叫做“平原督邮”,因为平原郡有个鬲县,鬲与膈同音,次酒的酒力只能到达胸腹之间。这里的“督邮”无奈打了个酱油,和“从事”一样并无实指,属于躺枪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罗贯中
罗贯中(1320年-1400年),名本,字贯中,以字行,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通俗小说家,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的作者。但他的籍贯在文学界和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论,一说是东原(今山东东平),一说是太原(今山西太原),一说是庐陵(江西吉安),一说是钱塘(今浙江杭州),后两者不可确考。近年虽由于在山西省祁县河湾村发现了罗贯中之家谱,以及个人使用的印章,但并未说明其人为三国演义的作者。据最新研究,山西太原确有罗贯中,却是另一个杂剧家罗贯中(约1323年-约1397年),而"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最为可能是山东东平人。关于罗贯中太原说,主要见于明朝贾仲明的《录鬼簿续编》,其他史书不见记载。有研究说《录鬼簿续编》不是贾仲明所写;也有研究说《录鬼簿续编》存在抄写错误,将"东原"抄成"太原",而且历史上有一段时间今济南长清为中心毗连东平的一带正叫做“东太原”。有关他的许多事迹多为民间传说,因而一直以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督邮
参见西汉官制
· 刘备到底是不是皇叔?
和同学聊,同学说刘备占了刘协的便宜,就扯到了汉代世系问题。后来我查书这么一算,发现按照《三国演义》的说法这个刘皇叔不仅是名不副实,简直就是把人家汉献帝刘协的便宜占完了。以高祖刘邦为第一代的话,第二代是惠帝、文帝,第三代是景帝,第四代是武帝……第八代元帝,第九代成帝。这是西汉的帝王世系。光武帝刘秀是景帝一支,景帝是第三代,刘发第四代,刘买第五代,刘外第六代,刘回第七代,刘钦第八代,刘秀恰为第九代。从刘秀这里继续数,明帝是高祖十世孙,章帝第十一代,殇帝第十二代,安帝第十三代,顺帝桓帝同为十四代,灵帝十五代,到了汉献帝刘协,正是高祖传下来第十六世孙,是景帝的第十四世孙。再回过头来看刘备的身世。按照《三国演义》的说法:“孝景皇帝生十四子,第七子乃中山靖王刘胜,胜生陆城亭侯刘贞,贞生沛侯刘昂,昂生漳侯刘禄,禄生沂水侯刘恋,恋生钦阳侯刘英……谊生原泽侯刘必,必生颍川侯刘达,达生丰灵侯刘不疑,不疑生济川...
· 鞭打督邮的不是张飞,而是刘备?
也许,历史不是你认为是那样的就是那样的。在当时历史背景下,当事人为什么会这么做?这个事件是如何发展出来的。这篇文章“鞭打督邮的不是张飞,而是刘备?”或许能够给您答案。?说完曹操再说其他人,首先是刘备。刘备在讨伐黄巾军中也立了战功,被任命为安喜县尉(除安喜尉)。刘备立了什么功,史书没讲,这不奇怪,他的职务很低,超不过团长(司马),至于关羽、张飞等人,职务就更低了。至于大战黄巾军首领程志远、救董卓、射张宝等情节,都是演义,没有凭据。如果卢植还在,刘备的处境会好些,卢植走后,董卓、皇甫嵩先后继任,刘备在众多讨伐队伍中,基本上属于默默无闻的人。战后论功行赏,刘备只得了一个安喜尉的职务,相当于副县级公安局局长。安喜县又称安熹县,属冀州刺史部中山国,县治在今河北省定州市东南。东汉有三互法,官吏任职实行籍贯回避制度,一般情况下不能在自己及妻子所在的郡、县为官。县尉的主要职责是缉拿盗贼、维护社会治安、征发...
· ​张飞怒鞭督邮的行为可取吗?该不该鞭打督邮
督邮向刘备索贿,刘备一时拿不出,督邮便以“莫须有”的罪名诬陷刘备。张飞一时恼怒,把督邮痛打了一顿,结果惹下大祸,兄弟三人只得弃官逃走。有人认为,张飞不该因怒鞭打督邮,因为他虽然通过怒鞭督邮,暂时解了自己的心头之恨,但是,鞭打之后督邮还是督邮,而他们自己却因此成了被通缉的案犯。也有人认为,世上那些贪赃枉法的腐敗分子,完全就是让逆来顺受的人们给惯出来的。如果大家都能有张飞那种“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脾气,这个世界早就清净了。那么,张飞到底该不该鞭打督邮呢?网络配图张飞怒鞭督邮的故事刘备与孙坚随朱儁打败黄巾佘党,朱儁表奏孙坚、刘备的战功。因孙坚在朝廷中有人情,被封为别郡司马上任去了,刘备等待了很长时间,才被安排到定州中山府安喜县去当县尉。刘备与关羽、张飞来到安喜县不久,督邮便来督察。刘备向督邮介绍了自己的出身以及战功,哪知却被督邮无端地大骂一顿。第二天又诬陷刘备有“害民”之事,非要追查不...
· 被张飞暴打的“督邮”是什么官?
《三国演义》中有张飞暴打督邮的情节,那么督邮是负责什么工作的官呢?督邮这个官职开始设置于西汉中期,是各郡的重要属吏。见于记载的有“督邮曹掾”、“督邮掾”、“都邮”等,通称“督邮”。督邮的职责除督送邮书外,又代表太守巡行属县,督察长吏和邮驿,宣达教令,兼司捕亡等。一郡分为数部的,每部各有督邮一人。唐以后废。《汉书.文帝纪》:“二千石(指郡太守)遣都吏循行,不称者督之。”颜师古注引如淳曰:“律说,都吏今督邮是也。”《后汉书.卓茂传》:“平帝时,天下大蝗......独不入密县界,督邮言之。太守不信,出自案行,见乃服焉。”李贤注:“《汉书》《志》曰:郡监县有五部,部有督邮掾,以察诸县也。”《晋书.隐逸传.陶潜》:“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怒鞭督邮”是中国经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中的一个精彩情节,摘自小说第二回,主要叙述张飞殴打贪官污吏的经过,生动的刻画出张...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