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北魏开国帝王突然残暴原因:不是天性而是病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40
转发:0
评论:0
北魏开国帝王突然残暴原因:不是天性而是病,拓跋圭,生于晋咸安元年(371年),死于晋义熙五年(409年),鲜卑族人,北魏

 拓跋圭,生于晋咸安元年(371年),死于晋义熙五年(409年),鲜卑族人,北魏开国皇帝。拓跋圭出生在参合陂北,祖父是拓跋代国的建立者昭成皇帝什翼犍,故幼年生活在皇宫中。拓跋圭6岁时(376)前秦皇帝苻坚率兵进攻代国,什翼犍被子杀死,所部众叛亲离,代国灭亡。拓跋圭臣属独孤部,开始早期流亡生活。此时,拓跋圭虽年幼,但性格刚强,被认为是“光复洪业,光扬祖宗者”。淝水之战后,前秦政权颠覆,北方短暂的统一为分裂割据所取代。拓跋圭乘势纠集诸部,于东晋孝武帝太元十一年(386年)一月在牛川(内蒙古锡拉木林河)召开部落大会,即代王位。同年四月,拓跋圭称魏王,定年号为登国,改国号为魏,是为北魏。拓跋圭继代王位时,整个塞上还处于分裂状态。为了稳固地位,统一各部,拓跋圭继位后就开始了巩固势力、扩大地盘的斗争。经过南征北战,拓跋圭成为塞外唯一的强大部落。

  北魏政权得以初步巩固后,拓跋圭开始向外扩张,试图统一中国北方。他首先灭掉了觊觎王位的叔叔,又一举兼并了势力强大的独孤部族;不久又与中原的后燕联兵,彻底击溃了强盛的宿敌铁弗部;在控制塞北后,挥兵东下,迅速占领后燕的黄河以北的广大地区。天兴元年(398年),拓跋圭定都平城(山西大同市东北),设立社稷,史称道武帝,继而建立起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拓跋圭注意文化教育,以儒家文化作为统治工具;还重视发展农业生产。为维护建立的北魏政权,拓跋圭还曾推行大族豪强迁离本土的政策。作为北魏国的开国皇帝,拓跋圭为建立北魏国家北征西讨,立下汗马功劳。建国后,又采取一系列措施,从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为北魏走上封建化的道路奠定了基础,从而建立起了庞大的北魏帝国,开启一个胡汉分治南北的新时代--南北朝时期。

a1d42aa6a7bd4b9a8737187bbfc17788_th_副本.jpg

网络配图

  但是,三十岁以后的拓跋圭却成了另外一副模样,据《魏书·太祖纪》记载“初,帝服寒食散,自太医令阴羌死后,药数动发,至此逾甚。而灾变屡见,忧懑不安,或数日不食,或不寝达旦。归咎群下,喜怒乖常,谓百僚左右人不可信,虑如天文之占,或有肘腋之虞。追思既往成败得失,终日竟夜独语不止,若旁有鬼物对扬者。朝臣至前,追其旧恶皆见杀害,其余或以颜色变动,或以喘息不调,或以行步乖节,或以言辞失措,帝皆以为怀恶在心,变见于外,乃手自殴击,死者皆陈天安殿前。于是朝野人情各怀危惧。有司懈怠,莫相督摄;百工偷劫,盗贼公行,巷里之间人为希少”。拓跋圭不仅经常残杀大臣,他还常常坐在辇上,手里拿剑,直刺前面抬辇人的后脑,一人死,马上另一人代替,每出行一次就杀死几十人。

  这位横扫天下的英雄怎么突然之间会变成一个不可理喻的怪人呢?后人对拓拔圭这种反常行为,曾有过多种解释:有人斥责他生性残暴;有人骂他是夷狄本性。以上的观点都是以正常人的标准评价拓拔圭,其实这位盖世英雄并非故意,而是患上了严重的精神分裂症。

  那么,拓拔圭为什么患上了精神分裂症呢?专家们从外部因素和身体内体因素进行了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仕人提倡清淡和空谈的风尚,所谓“玄学”流行于世,人们思想空虚,自认为看破红尘和生死玄机,贪图清净和享乐。当时流行服食一种名为寒食散的药物。寒食散也叫五石散,到了唐朝又叫“乳石散”,其成分主要是由雄黄、石钟乳、青慈石、丹砂、白石英组成,属中药材里面的金石类,这些成分在《本草纲目》上都有详细说明和注解,或多或少都有毒性,现代化学技术也测定出,这些金石主要是有毒的汞、铅、砷、硫化合物,这和道家的炼丹也有区别,显著区别在于“五石散”是自然矿物,炼丹是矿物的人工炼制品。拓拔圭正是服五石散上瘾,一发而不可收拾。

  三国魏时清谈家、驸马何晏是服用五石散的提倡者。当时,贵族中人相继服用,一时成为风气。服此药后,皮肤干裂,能够使人精神愉悦,还有极强的增加性快感的功效。有点象今天的“”和“大麻”,服后必须冷食、饮温酒、冷浴、不停的运动、穿薄布旧衣和宽大的鞋子,这样才能将药性散发,才不会磨破皮肤。这种毒品和现代的毒品相似,久服以后极易上瘾,对身体危害也极大。但当时的人们却认为那不是服毒,相反却认为这种服毒可以驱病强身,延年益寿。

2.jpg

网络配图

  孙思邈对这种毒品有过深刻的说明:“五石散大猛毒。宁食野葛,不服五石。遇此方即须焚之,勿为含生之害。”又:“人不服石,庶事不佳;石在身中,万事休泰。唯不可服五石散。”最能说明当时的人们为什么要服这种毒品的是下面这句话:“有贪饵五石,以求房中之乐”(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卷)。鲁迅也说过魏晋时期的“五石散”和“鸦片”有极其相似之处。可以说,服食五石散是导致拓拔圭神经错乱的主要因素。

  拓拔圭患病与外部因素也有很大关系。在金戈铁马、摧城拨寨上,拓拔圭战功赫赫,可谓得心应手,如鱼得水。但在建立北魏后,他却陷入两难境地。他在中原建立北魏政权,但却大量保留胡风胡俗,因而他不能像汉族皇帝一样轻易驾驭政权,反而行动处处受人规范、制约,甚至皇位也不断受到威胁。

  拓跋仪是拓跋圭的同祖弟。穆陵部首领穆崇是早年护卫拓跋圭的旧属。二人追随拓跋圭东征西讨,屡立大功。后来拓跋仪官居丞相。但是这两人却合谋在皇宫周围埋伏武士伺机杀掉拓跋圭,以夺取皇位。阴谋被人告发后,拓跋圭考虑两人持有军权,党羽甚多,如予追究,牵引太多,不好收场。而且这时西部又有战事,用人之际,不宜大兴杀戮,所以暂时没有惩办他们。这件事使拓跋圭深受打击,也加深了他对大臣的猜疑。

  403年,拓跋圭以奢豪喜名的罪名处死平原太守和跋,并诛其全家。中垒将军邓渊的从弟尚书邓晖与和跋关系很好,拓跋圭又将邓渊赐死。407年7月,他将战功赫赫的常山王拓跋遵赐死。8月,又以司空庾岳“服饰鲜丽,行止风采,拟则人君”为由,将其杀死。408年,又将宿有积怨的莫题嘲弄后灭族。

  不仅如此,拓跋圭还设立候官,以刺探臣下的活动。统治集团内部矛盾的激化使拓跋圭处于极度的矛盾之中,过分焦虑的心情也导致了他精神上的分裂。

u=987081049,2330803616&fm=214&gp=0_副本.jpg

网络配图

  拓跋圭的精神分裂也直接导致了他被儿子所杀的悲剧。拓跋圭年青时,到贺兰部见到自己母亲贺太后的妹妹很漂亮,就对母亲说明心意,要娶其为妻。无奈贺兰太后坚决不答应,说:“不可。是过美,必有不善。且已有夫,不可夺也”。于是拓跋圭秘密派人杀掉贺兰氏的丈夫,纳之为妃,生下清河王拓跋绍。拓跋绍自小就凶狠无赖,喜欢打劫行人,剥光人家的衣服取乐,又常常杀猪剁狗,荒悖无常。拓跋圭很生气,有一次,他把拓跋绍头朝下吊在井里,垂死之时才放他出来。409年的某一天,性情无常的拓跋圭公然大骂贺兰妃,把她关在宫里,要杀掉她。贺兰妃派人向儿子拓跋绍求救。当时拓跋绍才十六岁,但其凶猛的性格却酷似其父,他夜里与宦官密谋,跳过宫墙,冲入天安殿。周围侍者惊呼“有贼”,拓跋圭四处摸索半天也找不到弓刀,却被冲进来的逆子拓跋绍一刀杀死,时年三十九岁。

  又据野史记载,道武帝时有个预言很灵的巫婆说皇帝当有飞来横祸,惟有灭“清河”,杀“万人”才可免祸。于是拓跋圭派人屠灭清河一郡,又亲手杀人,想凑够一万整数。最后,拓跋圭有个爱妃名字就叫万人,与他儿子清河王拓跋绍私通。拓跋圭欲杀贺兰氏,拓跋绍看到母亲即将被杀,又恐私通之事泄露,于是杀掉了拓跋圭。估计道武帝临死一瞬间,能够恍然大悟巫婆所说的灭“清河”杀“万人”的谶言就应验身边两个人身上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北魏开国帝王突然残暴原因
核心提示:>本文摘自《历史密码》作者:何忆孙建华出版社:中国工人出版拓跋珪,生于晋咸安元年(371年),死于晋义熙五年(409年),鲜卑族人,北魏开国皇帝。拓跋珪出生在参合陂北,祖父是拓跋代国的建立者昭成皇帝什翼犍,故幼年生活在皇宫中。拓跋珪6岁时(376)前秦皇帝苻坚率兵进攻代国,什翼犍被子杀死,所部众叛亲离,代国灭亡。拓跋珪臣属独孤部,开始早期流亡生活。此时,拓跋珪虽年幼,但性格刚强,被认为是“光复洪业,光扬祖宗者”。淝水之战后,前秦政权颠覆,北方短暂的统一为分裂割据所取代。拓跋珪乘势纠集诸部,于东晋孝武帝太元十一年(386年)一月在牛川(内蒙古锡拉木林河)召开部落大会,即代王位。同年四月,拓跋珪称魏王,定年号为登国,改国号为魏,是为北魏。拓跋珪继代王位时,整个塞上还处于分裂状态。为了稳固地位,统一各部,拓跋珪继位后就开始了巩固势力、扩大地盘的斗争。经过南征北战,拓跋珪成为塞外唯...
· 曹操杀华佗的原因不是多疑而是另有别的原因?
关于曹操杀华佗这件事,民间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华佗给曹操治病,说要想治好病,必须开颅做手术;曹操一听这话,以为华佗要杀害自己,所以就把华佗杀了。由此得出结论,曹操杀华佗,是因为多疑。然而,这个说法是从小说《三国演义》中传出来的,并不能当成史实。这不过是罗贯中编造的。图片来源于网络现在还流行一种说法,说华佗野心太大,仰仗自己高明的医术,要挟曹操向他要官,所以曹操一怒之下把华佗杀了。这种说法完全是臆想。华佗本是读书人,古代的读书人都以做官为荣,这没错,但华佗不是一个官迷:当年陈珪推举华佗为孝廉,华佗辞而不就,因为他生逢乱世,不愿为官。这样一个人,怎么会要挟别人给官。那么,曹操一向爱才、惜才,华佗又是神医;既然如此,曹操为什么会杀华佗?一个乱世枭雄,一个走方郎中,你打你的天下,我治百姓的病,明明可以井水不犯河水,相安无事,为什么会有杀身之祸?归根结底,是因为华佗的固执。图片来源于网络当时的情形是...
· 先天性氨基酸代谢异常引起的疾病
先天性氨基酸代谢异常的疾病多在婴儿中发现,发现的越早,对婴儿影响越小,但往往是婴儿的父母发现婴儿不正常时,已经晚了。先天性氨基酸代谢异常的疾病有很多种,有些疾病有一些治疗办法,有些疾病国内还没有办法。有些条件较好的地区开展了婴儿氨基酸筛查,这样就可早期发现先天性氨基酸代谢异常病。主要氨基酸代谢异常病有以下几种:(1)先天性交链氨基酸代谢障碍:有一种新生儿由于先天遗传缺陷,体内缺乏一种氧化脱羧酶,使酮酸在体内累积,随尿排出,尿中有一种特殊的枫糖浆气味又称枫糖尿症或械糖尿症。这种病的原因就是因支链氨基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在分解代谢途径中缺乏氧化脱羧酶或该酶有缺陷造成的。新生儿得这种病,会出现智力发育迟缓、酮症酸中毒,严重新生儿可有哺乳困难、呼吸紧迫、肌张力低下等症状,以后发展为四肢强直、角弓反张、惊厥等神经症状。这种病在膳食方面应该进行低蛋白治疗,尽量减少支链氨基酸的摄人,辅以维生素B...
· 明朝灭亡真正原因:不是腐败而是花生白薯
明代灭亡,清军只是外因,根本原因是李自成与张献忠两股农民军。农军哪来的?来自陕北延安。李自成与张献忠都是陕北人,骨干也以陕北饥民为主。为何陕北闹饥荒?因为地主兼并土地,民不聊生?不对。陕北土地贫瘠,以小农为主,地主不多。他们没比普通农民多几亩地,要是闹旱灾,他们也一样束手无策。其实,饥荒的原因很简单:明末人口逼近2亿,而粮食增长的空间耗尽,难以负荷,各方面都出现崩溃的征兆。与此同时,西北(特别是陕北)的军人及预备役军人很多,是明军的兵库。全世界,军人都是必须安抚的,就是现在美国,招公务员也优先照顾退伍军人。然而,西北明军活得实在很惨。崇祯时,都督卢象升巡视边防后给朝廷汇报西北军人惨状:“今逋饷愈多,饥寒逼体,向之拿钱借债,勉制弓矢枪刀,依然典卖矣。多兵摆列武场,金风如箭,馁而病、僵而仆者纷纷见告矣。每点一兵,有单衣者,有无绔者,有少鞋袜者,臣见之不觉潸然泪下。”实际上,明亡之前二三十年,部...
· 清王朝开国“第一战将”不是努尔哈赤而是他!
清王朝开国“第一战将”,不是努尔哈赤,也不是多尔衮,是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不消我多说,但凡看过一点清朝历史的都应当不陌生。清王朝奠基人,二十五岁起兵统一女真,割据辽东,建立后金。那我们今天要讲的这位“第一战将”是不是就是他呢?不是的,努尔哈赤毕竟建后金称帝,怎么能说是“战将”。那多尔衮呢?此人百战百胜,按道理他才是清王朝开国“第一战将”呀,怎么也不是?其实,就事论事的说,多尔衮确实算是一个英雄。尽管英雄的定义在不同立场的人眼中有所不同,可是从历史的角度说,创造并改变历史的人都可以称为英雄。多尔衮就是一个创造并改变了历史的人。基本上,多尔衮继承了清太宗的遗志,并没有安于据守关外的现状,他的这种思路影响了整个满洲的走向。与此同时,多尔衮自身的才华和能力为他实现志向提供了可能,而当时中原的形式也恰恰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于是这样便有了后来两百多年的清朝治世。网络配图但如果还有另外一个在军事才能方面...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