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明太祖朱元璋管的宽?规定了百姓如何穿衣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403
转发:0
评论:0
明太祖朱元璋管的宽?规定了百姓如何穿衣,在《剑桥中国史》中关于朱元璋的治国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形容词:小国寡民。这个来源于老

在《剑桥中国史》中关于朱元璋的治国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形容词:小国寡民。这个来源于老子的统治思想得到了朱元璋的极大喜爱。他崇尚一种民众老死不相往来的治国境界。他认为这样社会就会安定,国家就会富强。但这种境界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为此,他从小处着手,处处树立规范。

朱元璋 (3).jpg

网络配图

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1328年—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濠州钟离人(今安徽凤阳),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幼时贫穷,曾为地主放牛。1344年入皇觉寺,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元朝,1356年被部下诸将奉为吴国公。同年,攻占集庆路,将其改为应天府。1367年命徐达、常遇春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为号召,北伐中原,结束蒙元在中原的统治。丢失四百年的燕云十六州也被收回。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后先平定西南、西北、东北等地,最终统一中国。

朱元璋在位期间鉴于元末的混乱,对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改革,政治上废丞相,设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掌权力,进一步的加强了中央集权,严惩贪官,惩治不法勋贵 ;军事上实施卫所制度,北伐残元。经济上大搞移民屯田和军屯,兴修水利,解放奴婢,减免税负,派人到全国各地丈量土地,清查户口等等;文化上紧抓教育,兴科举。建立国子监培养人才。对外上加强海外交流,恢复中华宗主国地位 。经过洪武时期的努力,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了,史称洪武之治。

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要做的事很多,比如剿灭元朝的残余势力,改善战火摧残的民生,增加财政收入等,但他却花费大量时间,制订出了一系列繁文缛节,包括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其细致入微,可谓空前绝后。他首先规定了全国人民怎么穿衣,天子、亲王、大臣、老百姓的衣服样式,衣服颜色,衣服长度,衣服用料全都做了规定,甚至连袖长、开衩的高度。都规定得一清二楚,衣服上绣的图案也做了明确规定。除皇族外,老百姓不能穿绫罗绸缎,衣服上不能绣大鹏、狮子和云朵等图案,不许使用黑紫绿黄等颜色。

朱元璋.jpg

网络配图

每个阶层佩戴的首饰也完全不同,老百姓无论多有钱,首饰上都不能出现黄金、白玉、珍珠、翠玉等珍稀物品,只能用银子。朱元璋还亲自发明了束发用的头巾。是一种网状的,四四方方的东西,还取了个很吉祥的名字,叫“四方平定巾”,坐在金銮殿里,想到自己的子民把四方平定带到祖国的四面八方,朱元璋心里一定特别爽吧。

朱元璋崇尚简朴,他希望老百姓也勤俭节约,所以规定老百姓的靴子上不能有任何装饰。有人为了漂亮,在靴子上绣了一些小花纹,朱元璋发现后。勃然大怒,好,既然你们不听话,那我就下令让你们从此以后不许穿靴子。官员们的靴子发出的声音太大,朱元璋也不满意,让他们都带上软底皮鞋,进宫后就套在靴子外,出宫了再脱下来。朱元璋大概特别看不惯女人们的打扮,居然专门下旨,严格规定女人的发型和衣饰。没出嫁的姑娘,扎三个小髻,戴金钗,丫环们在头顶上扎髻。穿绢布狭领长袄,着长裙。而乐妓不能穿华丽的衣服,只能穿皂色,头上还得戴角冠,这样一来,本来应该花枝招展的乐妓们就想美也美不起来了。

除了穿着打扮,行动举止也是朱元璋关注的焦点,对于大臣们,皇帝让你坐你就坐,不许假装客气,皇帝问话,第一次站起来回答,第二次就不用站了。多人说话时按顺序,一个说完了,另外一个接着说,不许随便插话。跟皇帝一起走路,身子要朝北,不许朝南,要是往东西两侧走,就得像螃蟹似地横着走。对于老百姓,见了官员如何下跪,如何磕头,跪在哪儿,都有明确规定。除了穿着打扮,行动举止也是朱元璋关注的焦点,对于大臣们,皇帝让你坐你就坐,不许假装客气,皇帝问话,第一次站起来回答,第二次就不用站了。多人说话时按顺序,一个说完了,另外一个接着说,不许随便插话。

朱元璋 (8).jpg

网络配图

老百姓之间相见,如果是晚辈见长辈,就要行四拜礼,同辈相见,行控首礼。家庭里,子孙每天必须到祖父母跟前请安作揖。各个阶层盖什么样的房子,出行坐什么样的车子,也都有详细规定。这些规定,专制而蛮横,完全是一人喜好,真算得上管天管地管得不许人放屁。只是,这样的管制,除了让老百姓变得死气沉沉之外,并没有保证明朝千秋万岁。

治大国如烹小鲜,朱元璋的这种策略无疑是管制的太多了,最终和老子的思想背道而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朱元璋事事都要管就连人们怎么穿衣也明确规定
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要做的事很多,比如剿灭元朝的残余势力,改善战火摧残的民生,增加财政收入等,但他却花费大量时间,制订出了一系列繁文缛节,包括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其细致入微,可谓空前绝后。网络配图他首先规定了全国人民怎么穿衣,天子、亲王、大臣、老百姓的衣服样式,衣服颜色,衣服长度,衣服用料全都做了规定,甚至连袖长、开衩的高度,都规定得一清二楚,衣服上绣的图案也做了明确规定。除皇族外,老百姓不能穿绫罗绸缎,衣服上不能绣大鹏、狮子和云朵等图案,不许使用黑紫绿黄等颜色。每个阶层佩戴的首饰也完全不同,老百姓无论多有钱,首饰上都不能出现黄金、白玉、珍珠、翠玉等珍稀物品,只能用银子。朱元璋还亲自发明了束发用的头巾,是一种网状的,四四方方的东西,还取了个很吉祥的名字,叫“四方平定巾”,坐在金銮殿里,想到自己的子民把四方平定带到祖国的四面八方,朱元璋心里一定特别爽吧。网络配图朱元璋崇尚简朴,他希望老百...
· 明太祖朱元璋的逸闻趣事四菜一汤的规定是朱元璋定的吗?
在中国,人们吃饭的时候总做成“四菜一汤”的固定搭配,可是四菜一汤到底是怎么来的呢?“四菜一汤”顾名思义就是一顿饭搭配四个菜,一碗汤。相传在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时期,“四菜一汤”一度成为国家统一的饭桌套餐。公元1368年,朱元璋已经成功当上了皇帝,但是不幸的是,在他的统治下爆发了大范围的天灾,粮食颗粒无收,饥民数量暴涨。在这样紧急的情况下,有些朝廷官员却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日日花天酒地,吃着珍馐佳肴。朱元璋是农民出身,本来就对下层老百姓的生活有过深切的体会,面对这种情形,朱元璋担忧得不行,当他看到这些奢侈的官员的行为,很是恼怒,便决定好好收拾收拾他们。后来,朱元璋的皇后举办寿宴,文武百官全都来贺寿献礼,朱元璋就趁着大家都在的绝佳时机,故意命令侍从端上一桌子的粗茶淡饭来招待这些官员们。这些官员本以为这次进宫能吃到很多宫外吃不到的美味佳肴,这可是御厨们做的御食啊!但是,当十桌有余的客人坐下来以后,宫...
· 五虎上将,此人死后也成神,比关羽管的宽,阴阳两界都能管!
东汉末年是一个政权混乱,诸侯割据,群雄四起的时代。因为君主的荒淫无度软弱无能最终导致大好的江山社稷被玩弄于臣子的手中。当然董卓这种鼠目寸光之辈也不会把玩权势。最终的三足鼎立倒是成了让人津津乐道的一段历史往事。三国时期,有人为了伸张正义救百姓于水火之中,有人趁机招兵自立门户,更有人妄想匡扶汉室。这些人可以算是敢于作为的英雄了吧,而与乱世紧密相连的往往是英雄。在后世至现在影响最大的可能就是关羽了吧。他虽然不善权术,但是他凭着赤胆忠心和高强的武艺都赢得了极高的威望。就是现在,很多人做事情之前都要拜拜关羽,当然也不少人在家里供奉着关羽。最一开始他是跟从这刘备组建的一支起义军,就这样开始了被人称赞至今的忠义故事。前期刘备没有自立时,关羽也跟在他身边做个小官小职的,正真开始扬名的是刘备投奔袁绍的时候,关羽被曹操生擒后在曹营办事。曹操足智多谋,当然识得关羽是个人才,便想留下为己用。后来关羽被任命为前锋迎...
· 明太祖朱元璋警告百姓:宁可饿死也不要起来造反
导读:朱元璋本人就是大元王朝的推翻者。他食元朝之毛,践元朝之土,世受元朝雨露之恩,却起兵打倒了大元,这怎么解释?虽然谁握住了刀把子谁就有了话语权,但要把这个道理讲圆满,也实在太考验人的智商了。朱元璋开始是这样解释的:他当初参加起义,只是为了吃饭活命,并不是为了推翻元朝。他不断强调自己加入起义军实在是迫不得已,是人生的一大污点。他说自己加入起义军是“昔者朕被妖人(红巾军)逼起山野。”(《与元臣秃鲁书》)他又说:“朕本淮右布衣,暴兵(红巾军)忽至,误入其中。”(《洪武实录》卷37)在《皇陵碑》中又说:“元纲不振乎彼世祖之法,豪杰(起义领袖)何有乎仁良(也没什么好东西)。”他宁肯污辱自己,也不能给臣民作坏的榜样。后来他又进一步解释:“盗贼奸起,群雄角逐,窃据州郡。朕不得已起兵,……当是时,天下已非元氏有矣。……朕取天下于群雄之手,不在元氏之手。”也就是说,元朝的灭亡跟他没什么关系。他参加起义,不...
· 明太祖朱元璋:第一个号召老百姓造官吏反的皇帝
大明朝第一农民陈寿六常熟县农民陈寿六突然间就成了大明帝国最耀眼的政治明星。这位老实巴交的江苏农民,平日里总受到当地县吏顾英的。据说这个顾英不但陈寿六一个人,而且“害民甚众”。忍无可忍的陈寿六率领自己的弟弟和外甥三个人,把顾英绑起来,手持最高领袖朱元璋编写的《大诰》,来到南京告御状。朱元璋很欣赏陈寿六的行为,赏给他二十锭银钞,大略相当于今天几千块人民币,又赐给三人各两件衣服,还免除了陈寿六三年的“杂泛差役”。然后,最高领袖将此事通报全国并予以表彰。在表彰文件里,朱元璋说:如果有人敢于罗织罪名,搬弄是非,扰害陈寿六,我就对其“族诛”,杀他全家!当然,如果陈寿六自己仗恃着受到我的表彰而横行不法,为非乡里,也同样罪不容赦;不过,陈寿六若有什么过失,你们这些地方官员是没有权力作出决断的,必须将他宣召到京城,由我亲自审理。文件的末尾,朱元璋感慨万千地说道:“其陈寿六其不伟欤!”——这个陈寿六可真是太伟...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