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项羽为何选择自杀?只因他想向世人证明一件事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16
转发:0
评论:0
项羽为何选择自杀?只因他想向世人证明一件事,项羽是我国历史上一个了不得的英雄人物,少时神力,英年神武,让无数人崇敬追随。

  项羽是我国历史上一个了不得的英雄人物,少时神力,英年神武,让无数人崇敬追随。在后世,他悲剧的英雄结局,也引发了无数史学家、文学家对他的记录、评说与缅怀。

  《史记》被鲁迅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作者为西汉司马迁,他在《项羽本纪》中对于项羽乌江自刎的情景的描写可谓是花了大手笔,并且倾注了很深的感情,表达出他对一代英雄的崇敬、怀念与惋惜,也使得该段成为了《史记》中最感人的章节之一。唐代诗人杜牧也为项羽写过“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惋惜他没有过乌江、东山再起。而宋代著名婉约派女词人李清照则写诗为“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高度赞扬了项羽的英雄气概。很多人都有围绕项羽乌江自刎这事发表过自己的感慨看法,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1.jpg

网络配图

  有人认为,项羽不肯过江东是因为最心爱的女人死了而感到心灰意冷,丧失了斗志,即便他有进行突围也是为了向虞姬证明自己可以;也有人说项羽之所以选择自刎是因为他心高气傲、容不得失败,所以经不起挫折,也就是情商太低、能伸不能屈,而且跟随自己的兄弟大都战死,他心中满腔歉疚、无颜面对父老乡亲,因此以死为报;还有人说项羽不肯卷土重来是因为他与刘邦深交之后发现刘邦有治世之才,认为天下在刘邦的管理下会成为太平盛世,老百姓能够安居乐业不再遭受战争的侵扰,从这里来看项羽乃真英雄并不是小心眼。

32270003c7abc15d97c0.jpg

网络配图

  项羽在垓下被围困之时,就已经明白大势已去,但他出于对生的渴望以及与生俱来的王者不服输的气概,并没有束手就擒,而是选择了带兵突围,最后来到了乌江边,可见,他还是希望能够东渡乌江、卷土重来的,但是乌江边此时已经没有了船只,仅有一位老渔民撑着一条小船愿意渡他们,然而在跟这位老渔民一番交流之后,这位乱世之中的英雄却不肯东渡了,选择了挥剑自刎,留下了一个悲壮的英雄式结局。

3208000503347035fffd.jpg

网络配图

  对于他挥剑自刎,且是听了老渔民的一番话之后,那我想应该跟这位老渔民有点关系吧,也许,这位老渔民很可能就是刘邦事先安排在此的。先来看一看老渔民的原话: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这句话本是为劝慰项羽而说,但细细想来,其实老渔民的这话有着很大的杀伤力。当时项羽身边只有亲兵少数,老渔民的话激起了他对英勇往事的回忆,同时想起了家乡父老乡亲的殷切期盼,但是现在却是落得如此这般光景,心中涌起了强烈的羞耻感跟自尊心,因而他心中的最后一点希望就这样被浇灭了。想着虞姬的死,想着手下的伤亡,过去辉煌与现在悲惨的强烈对比,在老渔民的一番话下,这位不可一世的大英雄的心里防线瞬间崩溃。最终,他执意不再过乌江,而是以死来向天下证明:虽然在军事上我项羽最后失败了,但在道义上却是永远的胜利者。正应了李清照的那句话: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他打不过项羽选择投降为什么不打过刘邦却自杀了呢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章邯举剑自杀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章邯在巨鹿之战后,背弃秦朝率军投降了项羽,并被项羽封为雍王。可后来刘邦韩信暗度陈仓,围困并水淹章邯。那时候,章邯为什么不也投降刘邦,反而要举剑自杀呢?章邯为什么投降项羽,我觉得有三个原因。(章邯)第一,章邯佩服项羽。章邯的秦朝大军,虽然只是骊山上的一伙刑徒,但是战斗力何其强悍。杀周章,破陈涉,降魏咎,毙田儋。按照明代史学家张燧评价的:“兵锋所至,如猎狐兔,皆不劳而定。”接着,又和当时最强悍的楚军大战三次,结果大破楚军,杀死项梁。但是,这么强悍的战将,却遇到了另一个更为强悍的人,这个人就是项羽。虏王离,杀苏角,焚涉间,九战九胜,而且破釜沉舟,以少胜多,在巨鹿一战中,战胜了他强大的章邯。英雄惺惺相惜,章邯他不得不服。第二,章邯感激项羽。章邯为什么前期强悍,遇到项羽怂得那么快,除了项羽战斗力强悍外,最重要的原因,是赵高秦二世在后面釜底...
· 西楚霸王项羽到了乌江之后为何选择自杀谢罪?
项羽这位力能抗鼎,武力值说第一没谁敢不服,加上贵族身份的优势,一直占据着优势,相比之下刘邦这边农民孩子出身,年龄接近50岁,可是谁也不会想到,若干年后,优势占尽的一方竟落得个自杀的结局收场,以至于现在很多人为这份遗憾,加了一个如果,如果能退守江东,积蓄实力天下谁属,就真的不好说了,可是为何偏偏选择自刎呢?网络配图对于项羽并不陌生,楚汉之争的传奇故事不亚于三国演义,秦朝末年时,国运已衰,以项羽为首的楚国前人不堪忍受秦国的残暴统治,决心起义,项羽很快成为了起义军的头领。但项羽性格的缺陷却注定了他日后的失败,也许太顺利的人就容易自负,目空一切,一般建议大多都不会接受,这为他日后的失败埋下了伏笔。另外,重要的是一路逃亡的路上,自己从巅峰走向失败,这对一个傲娇的人是无法接受的现实,索性一死一了百了。网络配图对于项羽自刎的原因,后人许多史学家也有过评价,普遍是认为项羽自刎全因为他自尊心太强,当初追随他...
· 他辅佐曹操20年即将飞黄腾达时为何选择自杀
公元212年,被曹操誉为有“巍巍之勋”的荀彧离世。荀彧自初平二年(公元191年)背弃袁绍而投奔曹操,二十年间为曹操统一天下不遗余力,其兄弟子侄皆仕曹氏,又与曹操结为儿女亲家,可以说是曹操的核心成员,且深知曹操之为人,又何以在曹操即将走上人生顶峰、踌躇满志之时坚决反对,从而自陷于死地呢?袁晔《献帝春秋》记载了荀彧死讯在吴、蜀的流传。兹引于下:“(荀)彧卒于寿春,寿春亡者告孙权,言太祖使(荀)彧杀伏后,彧不从,故自杀。(孙)权以露布于蜀,刘备闻之,曰:‘老贼不死,祸乱未已。’网络配图据《三国志·陆瑁传》,袁迪与孙吴丞相陆逊之弟陆瑁相游处。故可推知,袁晔所载荀彧死讯流传吴、蜀之事并非杜撰。《献帝春秋》一书亦见于《隋书·经籍志二》,与信史荀悦《汉纪》、袁宏《后汉纪》等同列。从上引可知,寿春逃亡者误传了荀彧死因,可见其并非曹方高层。但非高层者关注荀彧、并将荀彧之死当作忠于汉室,可见荀彧在曹操统治区具...
· 项羽为何不东山再起而选择自刎?
原文标题:项羽为何不想东山再起坚持要在乌江边自刎?对失败的不同解释,决定了你的下一步和未来。垓下之战,项羽惨败,突围至乌江边时,亭长劝他渡江回江东,以图东山再起,他说了两句重要的话,一是“无颜见江东父老”,一是“天之亡我,我何渡为”,结果在乌江边自刎,年方31岁。年纪轻轻的,为什么会放弃希望?原因就在于他对失败的看法。胜败乃兵家常事,重要的不是他有多失败,而是他怎么解释。心理学家威勒做过一项研究:针对在某次考试中成绩偏低的中学生,询问他们自认为考差的原因何在?学生们的解释可以分为四个“因为”:我笨、我不用功、我运气不好、考试题目太难。就性质来说,“我笨”和“我不用功”属内在原因,跟自己有关;而“我运气不好”和“考试题目太难”则是外在原因,咎不在我。威勒发现,将考差归于内在原因者,自尊心较受打击、有较负面的情绪反应;反之,将它归于外在原因者,则较少上述困扰,显得较轻松愉快。这也是为什么多数人...
· 飞将军李广自杀的原因,李广为何最终会选择自杀
李广,是汉朝时期一位很有名的大将,但同时也是一位人们讨论比较多的大将。后世有一句“李广难封”,说的是李广这一生尽管有战功,但是却难以被封侯,多多少少有一些愤慨之情。不过,李广难封难道就真的是因为功劳太高封无可封,或者是没有遇到赏识他的君主所以没有封吗?不尽然,而且这样一位被称为“飞将军”的李广,为何最终会选择自杀呢?可以说,李家三代都很不幸。李广一生征战匈奴不得封侯。儿子李敢霍去病被射杀。孙子李陵被迫降敌,全家被薄恩寡义的汉武帝诛杀。尤其是李广,终战一生未曾封侯。确实有些不公和委屈。但“李广为什么这么悲催”?而司马迁却为何如此同情李广?李广之所以一生坎坷未得封侯,首先就是“政治不坚定”就凭私下接受梁王将军印绶一件事。他这一辈子就别想封侯,杀霸陵尉。李广做出这样睚眦必报之事。也足以说明其情商太低。第三就是点背了。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但点背不能怨社会,只能怨自己。他的自杀也是个人性...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