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袁崇焕见崇祯时说了四个字 就注定他将必死无疑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65
转发:0
评论:0
袁崇焕见崇祯时说了四个字就注定他将必死无疑,大明崇祯三年(1630年)八月,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蓟辽督师袁崇焕在

  大明崇祯三年(1630年)八月,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蓟辽督师袁崇焕在京师被凌迟处死,家人全部被流徙三千里,并抄没家产。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情?让崇祯皇帝非杀袁崇焕不可?这恐怕还要从袁崇焕对崇祯说过的四个字说起!

2.jpg

网络配图

  1627年,天启皇帝驾崩,其弟朱由检继位,是为崇祯皇帝。由于辽东军情紧急,崇祯皇帝决定起用袁崇焕。并在崇祯元年七月召见袁崇焕于平台。袁崇焕在御前会议上,向崇祯皇帝许诺“五年平辽”。

  崇祯听后大为高兴,随即下旨任命他为兵部尚书,督师蓟辽,兼管天津、登莱军务,并赐尚方宝剑,蟒玉、金币等,并保证尽量满足他的一切要求。但正是“五年平辽”这四个字,预示了袁崇焕今后必死无疑的命运。

1.jpg

网络配图

  召见结束后,文武百官上前请教袁崇焕,有何对策能在五年内平定辽东?袁崇焕却告诉他们,自己并没有把握能五年平定辽东,只是看皇帝着急,就随口安慰一下皇帝。

  大臣们一听袁崇焕这么说,当时就急了。这种话也是随便乱说的,你别看皇帝只有18岁刚登基,但是皇帝性格刚愎自用,绝不会容忍别人骗他,你这样跟皇帝乱许诺,容易被皇帝怪罪啊。

  袁崇焕到辽东上任之后,首先平定了宁远因为欠饷而致的哗变。崇祯二年,他假意召皮岛总兵毛文龙议饷,以尚方剑杀之,并收编其统辖的东江镇部队。就在袁崇焕积极构建宁锦防线之时,皇太极于突然起师进攻大明,这一次,八旗没有走山海关,而是取道蒙古,破长城隘口而入,直捣北京城下。

1.jpg

网络配图

  崇祯皇帝就不得不多想了,你袁崇焕说能五年平辽,我给你全权,结果呢?能不能平辽,谁也不知道,但是敌人军队却是打到北京城下了。再加皇太极的反间计,也怪不得崇祯要把袁崇焕活剐了。

  客观分析当时的历史,所谓的“五年平辽”,是根本不具备可行性的,这是这四个字,宣判了袁崇焕的死刑。如果给袁崇焕多些时间,那么虽不能平辽,但守土定万无一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袁崇焕之死:崇祯帝为什么将袁崇焕活剐
明朝著名将臣袁崇焕,千古以来,功罪难定。即使是清朝乾隆皇帝已经下令将袁崇焕的冤屈洗净,却仍然无法消除人们心中的疑惑以及偏执。那么,袁崇焕真的是汉奸吗?我们应该这样给予袁崇焕一个公平公正的评价呢?图片来源于网络袁崇焕不论是军事才能还是政治素养,都算是很好的。在袁崇焕刚刚进入官场时,为官清廉,为百姓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并且也得到了皇帝以及很多的朝廷重臣的重视,官阶不断的上升。在这些外力的帮助之下,袁崇焕的官场之路也是顺风顺水。在崇祯皇帝上位之前,就已经由一个七品官员成为了正二品的兵部右侍郎,最终更是成为了兵部尚书。崇祯皇帝上位之后,十分赏识袁崇焕的军事以及政治才能,令袁崇焕担任督师一职,负责管理宁远边境以及收复被清军占领的辽境。袁崇焕为了感激崇祯皇帝的赏识,也许下了承诺,要五年之内收复辽境。这一个承诺在努尔哈赤在位的时候是很有可能实现的,因为袁崇焕充分了解了努尔哈赤带兵打仗的方法,克敌制胜,取得...
· 他八年不说话后来当了皇帝竟只因说了四个字
元恭(498年—532年),字修业,北魏广陵王元羽之庶子,其生母为王氏。史载,元恭“少端谨,有志度,长而好学,事祖母、嫡母以孝闻”(《魏书》),具有非凡的学识、志向、气度、孝道。正始年间(504年—508年),元恭袭父亲的爵位,成为新一任广陵王。元恭仕途顺利,接连升迁。延昌年间(512年—515年),元恭任通直散骑常侍;神龟年间(518年—520年),元恭进兼散骑常侍。网络配图正光元年(520年)七月,北魏侍中、领军将军元乂发动政变,他心狠手辣,残害宗室,但对名声很好的元恭礼遇有加,并让元恭领给事黄门侍郎,让元恭替他监视皇帝元诩。元恭是个明白人,也是个仗义人,虽然对元乂擅权的行径非常不满,却又不敢顶撞,于是“称疾不起”,对外说自己病了,需要休养,“久之,隐托喑病”(《魏书》),过了几年,元恭干脆“托瘖病居龙华佛寺,无所交通”(《资治通鉴》),与世隔绝,不问世事。瘖病,即喑病,无非是喉嗓干涩
· 他八年不说话竟突然当皇帝只因他说了四个字
元恭(498年—532年),字修业,北魏广陵王元羽之庶子,其生母为王氏。史载,元恭“少端谨,有志度,长而好学,事祖母、嫡母以孝闻”(《魏书》),具有非凡的学识、志向、气度、孝道。正始年间(504年—508年),元恭袭父亲的爵位,成为新一任广陵王。元恭仕途顺利,接连升迁。延昌年间(512年—515年),元恭任通直散骑常侍;神龟年间(518年—520年),元恭进兼散骑常侍。网络配图正光元年(520年)七月,北魏侍中、领军将军元乂发动政变,他心狠手辣,残害宗室,但对名声很好的元恭礼遇有加,并让元恭领给事黄门侍郎,让元恭替他监视皇帝元诩。元恭是个明白人,也是个仗义人,虽然对元乂擅权的行径非常不满,却又不敢顶撞,于是“称疾不起”,对外说自己病了,需要休养,“久之,隐托喑病”(《魏书》),过了几年,元恭干脆“托瘖病居龙华佛寺,无所交通”(《资治通鉴》),与世隔绝,不问世事。瘖病,即喑病,无非是喉嗓干涩
· 袁崇焕到底怎么死的?他死于崇祯帝的猜忌吗?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袁崇焕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人们大多将袁崇焕的死因归责于,崇祯帝的猜忌之心。不过熟读这段明史的小编我却有着不同的解读。在崇祯和袁崇焕之间,其实是袁崇焕先辜负了崇祯帝。在这一点上,应该说袁崇焕更是犯了和于谦同样的错误。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明熹宗驾崩,明思宗朱由检继位。随后的崇祯帝铲除魏忠贤等阉党,重新启用袁崇焕为兵部尚书,督师蓟辽。同年七月,袁崇焕返京向崇祯帝上疏陈述辽东兵事。在君臣二人间讨论辽东事宜的时候,袁崇焕知道崇祯对自己寄予厚望。于是他便对崇祯帝说道:如果皇上能给臣便宜行事之权,五年内辽东之患可平。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袁崇焕希望能够独断辽东的所有事务。换言之我袁崇焕可以做到你崇祯提出的要求,但你要先满足我,独断辽东诸事的条件。这句话也为后来袁崇焕被崇祯赐死埋下了伏笔。崇祯帝继位之时,明朝党争愈演愈烈{东林党,浙党},贪官横行。身为臣子的袁崇焕...
· 朱棣死前说了十个字崇祯死都不忘宁自杀也不敢逃
明朝末年,李自成大军逼近,崇祯帝无奈选择了煤山自缢,之后吴三桂又将清军引入关内,将龙椅还没坐热的李自成赶了下来,清军正式统领中原。其实崇祯帝大可不必自杀,完全可以选择南迁,实行北京、南京两都制,毕竟当时的南京完全有条件定都。网络配图明末,北方赤地千里一片饿尸,相对来说南方的生存条件就好的多,而且当时的南方经济远远的超过了北方,如果崇祯帝选择南逃而不是自杀,相信依靠南方的力量还是可以东山再起,迅速组建一支与大顺、大清三足鼎立的强军。换句话说,崇祯帝不自杀,吴三桂也不可能会引清军入关,即便是清军入关,那也有李自成的大顺军来抵抗,两者之间必有一场恶战,这个时候如果崇祯帝镇守南京,完全可以迅速组建队伍合击清军,这种情况下,清军是无法入关的,而明朝也有可能破茧重生,崇祯帝朱由检或许也会成为千古一帝。网络配图可能大家都疑惑了,明朝明明有南迁和议和的能力,但为什么崇祯帝宁愿自杀也不愿南迁,其最要的问题还...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