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东汉有个太监 却因为是个发明家被世人铭记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06
转发:0
评论:0
东汉有个太监却因为是个发明家被世人铭记,你心中的“公公”是不是这样?这样?或者,这样?一脸森森的阴气或一

  你心中的“公公”是不是这样?

  这样?

  或者,这样?

  一脸森森的阴气或一身妖魅之气?

  当然,不是所有的太监都这样,比如这位下西洋的郑和,郑公公。

  这里要说的这位“公公”,他的一生不像郑和那样传奇,但论伟大成就,郑和远远比不上。

  他就是东汉的蔡伦。

2 (9).jpg

网络配图

  说到这里澄清一下,东汉人并不称宦官为“公公”,称“公公”那是明代的事情。

  蔡伦从小就很聪明,放在今天考个985、211大学是没问题,但在东汉,他不但没能考大学,还被选进宫里去了。女人选进宫里做嫔妃宫女,男人选进宫里,只有一条路——做宦官。

  十五岁的小蔡公公聪明机灵,读书识字,就被培养成宦官中的管理人才,当了个小黄门,后来又当上黄门侍郎。

  了解点历史的人都知道,有几个朝代的宦官是卷入政治斗争的,东汉就是其中之一。这位聪明有才、在宦官类拔萃的蔡公公也避免不了。

  他先是被执政的窦皇后看中。窦皇后无子,视有儿子的嫔妃为眼中钉,她指使蔡伦污蔑宋贵人“挟邪媚道”,蔡伦照做了——不照做也不行。宋贵人自杀,宋贵人的儿子刘庆被贬为清河王。窦皇后又指使蔡伦写匿名信诬陷梁贵人,并把梁贵人的儿子刘肇夺去做了她的儿子。后来,刘肇做了小皇帝,窦太后临朝听政,蔡伦加官进爵,官至中常侍,秩俸两千石,位列九卿,成为“公公”中的高官。

  后来窦太后死了,刘肇也长大,开始亲政。一句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换一个主子,蔡公公的辉煌日子该过去了吧?N0,蔡公公又被新主子看中了。

  刘肇的皇后邓绥是位绝色佳人,也是一位博学才女,才女与才子总是惺惺相惜,邓皇后很欣赏这位蔡公公,蔡公公也乐于为新主子效劳。

  换了主子,蔡公公依然红得发紫。

  这期间他出任尚方令。尚方令主管御用器物的制作,蔡公公上任以后,改新技术,皇家御用作坊的制作技艺有了飞跃式发展。史书上说他“监作秘剑及诸器械,莫不精工坚密,为后世法”。当然了,他做的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一件事是——改进了造纸术。

u=699929430,3279759822&fm=173&s=6EA828C44EA4A77412C5EC800300F0C3&w=514&h=350&img.jpg

网络配图

  造纸术西汉已经出现,但是原料贵,产量低,质量差,无法广泛应用。蔡公公是个有心人,他在乡间见蚕妇缫丝漂絮后,竹簟上留下一层丝絮,揭下来可以用来书写,从而得到启发,他让人们收集树皮、废麻、破布、旧鱼网等原料,用锉、煮、浸、捣、抄等法,反复试验,终于造出价格低廉的新式纸。他将造纸过程写成奏章,连同造出来的纸呈报给刘肇,刘肇对蔡公公的技术大大称赞,蔡公公的造纸术传开,人们把这种纸称为“蔡侯纸”。

  为什么称他造的纸为蔡侯纸呢?

  因为刘肇很年轻就死了,他的皇后邓绥把清河王刘庆的儿子刘祜立为小皇帝(刘祜就是前面说过的被蔡伦诬陷而死的宋贵人的孙子)。邓太后临朝听政,蔡伦风风光光,受宠程度跟清末的李莲英差不多,但李莲英只是太监,蔡伦是有正式官职的官员。邓太后听政期间,他被封为“龙亭侯”,成为一名有着侯爵身份的公公。因而人们把他造的纸称为“蔡侯纸”。

  一位宦官位列九卿,爵至亭侯,这太传奇了,太励志了!

  但这也意味着他在政治漩涡中越卷越深了。

  邓太后去世以后,小皇帝刘祜执政。刘祜这时不小了,邓太后把持大权心中怀恨。邓太后去世以后,他狠狠报复邓太后一家。蔡伦是邓太后的心腹,又曾参与陷害刘祜的祖母宋贵人,能有好果子吃?刘祜让有关部门审判蔡伦,蔡伦自知难免一死,就自杀了。

1.jpg

网络配图

  蔡伦本可以凭技术吃饭,却不得投靠权力以求荣,这无论如何都是个悲剧。

  好了,不说这些伤心话题。

  在蔡公公牛气冲天的一生中,改进造纸术只是一件不太重要的事情,但对人类来说,这可是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纸张的广泛应用加速了思想与文化的传播,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本文就写到这里,给大家留一个脑洞问题——

  假如没有纸,我们的生活是什么样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因为一个阴谋秦始皇竟被一个太监给毒死了?
胡亥是秦始皇的小十八,秦始皇最小的儿子,是秦国的第二个皇帝。自古以来就是小的受宠,胡亥自然也不例外,一般来说胡亥有什么要求秦始皇都不会拒绝他。而且据说秦始皇失去了生孕能力,胡亥基本上就是秦始皇的最后一个孩子了。网络配图当初秦始皇虽然十分宠爱胡亥,但是公子扶苏的能力很强也没有出过什么过失,所以胡亥和皇位是扯不上半点关系的,当初秦始皇重病缠身的时候曾立下了公子扶苏为皇位继承人的遗诏,赵高是秦始皇身边的宦官,听说皇帝要让公子扶苏继承皇位,这可吓坏了赵高。公子扶苏器重的人刚好就是赵高的死对头,若是公子扶苏继承了皇位,那么这赵高日后会过什么样的日子就可想而知了。网络配图赵高想着胡亥对自己基本上是言听计从,所以扶植胡亥登基一定能保证自己日后荣华富贵享用不尽;于是赵高篡改了秦始皇遗诏,改由胡亥继承皇位,这样还不算,他甚至还想趁机除掉公子扶苏这一大隐患,在诏书上说让公子扶苏自尽,只是没想到赵高改了遗诏之后...
· 全世界都有太监,但是中国太监却独占四个天下第一
太监,是宦官的俗称,也称阉宦、阉人、宦者、中官、内臣、内侍、内监等。很多同学有个误解,认为太监是中国的独家专利。事实上,远的来说,四大文明古国的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甚至古希腊、古罗马都有太监。近的来说,中国的邻国朝鲜、越南、泰国、缅甸也都有过太监。一、欧洲的太监古希腊时代的宦官,来源于西亚的波斯帝国,当时有专门诱拐、阉割、贩卖幼男的商人群体活跃。到了古罗马帝国,宦官更加常见,著名的暴君尼禄曾和他喜欢的年轻太监斯波鲁斯举行了盛大婚礼。东罗马帝国时代,太监的势力更大,他们作为“皇帝可信任的阶层”占有了大部分部门的职权。东罗马历史上的名将纳西斯、所罗门、西米尼努斯和尼西塔斯,都是宦官。西方史学家称,东罗马时代是“太监的天堂”。二、非洲的太监古代埃及的太监历史同样悠久,大约公元前1500年时的法老图特摩斯三世就有阉割奴隶的记载。以后的漫长岁月里,宦官一直延续,寺庙的僧侣们经常买来一些幼年的男...
· 明朝频发太监专权,清朝却一个也没有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清朝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明朝太祖朱元璋借鉴前朝宦官弄权亡国的教训,以及为了自己集权需要,特命令人在宫中挂了一块铁牌,上面写着“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所谓内臣指的就是宫内保卫或伺候主子,属于能接近皇上,知悉宫内大小事务的人,比如贴身侍卫、太监等。但到了明成祖时期,由于在“靖难之役”中的内臣,如郑和、昌盛等建立了功劳,成祖便对他们另眼相看,对内臣的权力限制也有了一定的松懈,放任郑和下西洋就是个证明。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每个皇帝的喜恶和价值观都不一样的,祖上只要求不能干政,没说不能赋予权力,比如明朝特有、让人闻之色变的的东厂、西厂特务提督。此后经过“仁宣之治”,特别是明宣宗朱瞻基算是一位英明之主,国力强盛,没有出现大的宦官专权的问题。但到了宣宗儿子明英宗朱祁镇继位后,情况却发生了改变。因宣宗死时才38岁,太子朱祁镇才9岁,小皇帝不懂事,国事由他奶奶...
· 东汉有个皇帝叫“顺溜”
剧照:汉顺帝刘保作者:赵炎明朝君臣曾恶搞元惠宗,因其不战而弃大都,特赐谥号为“顺”,此为笑谈,不够严肃。东汉倒真有个顺溜皇帝,大名刘保,在位21年,死后礼官们非常严肃地抠字眼,选了两字,庙号曰敬,谥号曰顺,史称汉顺帝。对孩子来说,顺溜是赞扬;对影视角色而言,顺溜也正面;盖棺刘保嘛,可就相当不客气了,等于没主见、从恶如流,用当时名臣皇甫规的话说,就是“威福之来,咸归权幸”。那么,汉顺帝为何这么顺溜?古来讲究“君权天授”,龙椅上摆蜡像,都能生出几分威势,况血肉之躯乎?故事还得从“夺宫之变”说起。公元105年,和帝驾崩,邓太后秉政,立殇帝,殇帝八月而崩,改立安帝。由于“水旱十年”,东汉王朝元气大伤,各种战败、饥荒、叛乱的消息,在《孝安帝纪》里随处可见,隐隐然已是末世之相。若非邓太后日夜操劳,处置得法,这个政权恐怕要提前完蛋,所以史家赞邓太后“兴灭国,继绝世”。公元115年,朝廷困局得以扭转,后宫...
· 东汉有个皇帝叫“顺溜”
剧照:汉顺帝刘保作者:赵炎明朝君臣曾恶搞元惠宗,因其不战而弃大都,特赐谥号为“顺”,此为笑谈,不够严肃。东汉倒真有个顺溜皇帝,大名刘保,在位21年,死后礼官们非常严肃地抠字眼,选了两字,庙号曰敬,谥号曰顺,史称汉顺帝。对孩子来说,顺溜是赞扬;对影视角色而言,顺溜也正面;盖棺刘保嘛,可就相当不客气了,等于没主见、从恶如流,用当时名臣皇甫规的话说,就是“威福之来,咸归权幸”。那么,汉顺帝为何这么顺溜?古来讲究“君权天授”,龙椅上摆蜡像,都能生出几分威势,况血肉之躯乎?故事还得从“夺宫之变”说起。公元105年,和帝驾崩,邓太后秉政,立殇帝,殇帝八月而崩,改立安帝。由于“水旱十年”,东汉王朝元气大伤,各种战败、饥荒、叛乱的消息,在《孝安帝纪》里随处可见,隐隐然已是末世之相。若非邓太后日夜操劳,处置得法,这个政权恐怕要提前完蛋,所以史家赞邓太后“兴灭国,继绝世”。公元115年,朝廷困局得以扭转,后宫...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