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唐高宗李治地位十分尴尬 为何还能当上皇帝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330
转发:0
评论:0
唐高宗李治地位十分尴尬为何还能当上皇帝,俗话说得好,创业难,守业更难。唐太宗李世民开创了贞观之治,而他的儿子唐高宗李

  俗话说得好,创业难,守业更难。唐太宗李世民开创了贞观之治,而他的儿子唐高宗李治也并非毫无建树,可以称得上是一个称职的守成君主。然而,唐高宗李治的地位是尴尬的,因为前有一代圣君李世民,后有媳妇千古一帝武则天,他们二人被后世人无休止地谈论着、评说着。而唐高宗李治,人们似乎对他知之不多。

唐高宗

网络配图

  李治是李世民的第九个儿子,当他还是晋王的时候,有人在太原发现一块奇石,纹理天成,呈“治万吉”三字,一时传为佳话。不过,当时李世民尚未有立李治为嗣的考虑,所以并未过多关注。随着形势的发展,瑞石之兆日益引起人们的兴趣,李世民也不得不认真考虑这件事蕴含的神秘意义。

  更为走运的是,在李治登场之前,争储的双方已两败俱伤。大哥李承乾被废黜,政治生命已经结束。四哥李泰占有优势,但锋芒过露,成为众矢之的。再有,李治还拥有两个有利的条件,其一,当李承乾与李泰争储时,李治置身事外,虽没显示出多少才能,但也没引起非议,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成功。

  如果说这位皇子给过人们一些印象的话,那便是他的“宽仁孝友”,这对亲身经历玄武门之变、又经历承乾与李泰争储的群臣而言,无疑是一个相当有吸引力的筹码。其二,对握有大权的元老重臣而言,李治的“仁孝”更受欢迎,这不仅在于他们认为这是守成之主必须具备的美德,更在于他们需要一位易于摆布的君主以保证他们得到的权势和地位不被剥夺。

唐高宗

网络配图

  对太子的人选,李世民一时间也拿不定主意。他欣赏李泰的才能,却担心他容不下其他兄弟;他赞赏李治的忠厚善良,却不满意他的优柔寡断。就在李世民举棋不定时,李泰犯了一个致命错误,他利用李治平日与刚因反叛被赐死的汉王李元昌关系密切这样一个事实去恐吓李治,希望李治主动退出储君之位的竞争。遭此恐吓,李治变得忧心忡忡,魂不守舍。

  李世民察觉有异,经再三询问,李治向李世民吐露了实情。这让李世民对李泰很是不满。李承乾关键时刻的反戈一击彻底击破了李泰的太子之梦。他对李世民说:“臣贵为太子,更何所求?但为泰所图,特与朝臣谋自安之道。不逞之人,遂教臣为不轨之事。今若以泰为太子,所谓落其度内。”(《旧唐书·濮王李泰传》)此话倒也合情合理,同时也提醒太宗,一旦李泰做了皇帝,因为争储的仇恨,李承乾很可能性命不保。

  为了避免兄弟相残的悲剧再度发生,李世民只得放弃李泰改立李治为太子。不过,在最后公布自己的决定时,为了避免再发生争执,他还是动了一番心思。李世民在太极殿召见百官,询问谁可立为太子,百官都认为李治仁孝,当立为嗣,于是李治在千呼万唤声中顺利地被拥立为太子。

唐高宗

网络配图

  也是这一天,李泰带着百余名随从前往太极宫,他似乎对形势的变化毫不知情,刚刚抵达太极宫西面的永安门就被撤去随从,带入肃章门,囚禁于北苑。后被免去一切官职,降为东莱郡王,安置于均州郧乡县(今湖北郧县)。

  贞观十七年(643)四月初七,李治被正式立为太子。李治之所以轻轻松松被立为太子,主要是他的两位兄长斗争到两败俱伤的结果,与他本身的才能似乎并没有多少关系。“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多少这样的偶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唐高宗李治地位尴尬为何却能当上皇帝?
俗话说得好,创业难,守业更难。唐太宗李世民开创了贞观之治,而他的儿子唐高宗李治也并非毫无建树,可以称得上是一个称职的守成君主。然而,唐高宗李治的地位是尴尬的,因为前有一代圣君李世民,后有媳妇千古一帝武则天,他们二人被后世人无休止地谈论着、评说着。而唐高宗李治,人们似乎对他知之不多。网络配图李治是李世民的第九个儿子,当他还是晋王的时候,有人在太原发现一块奇石,纹理天成,呈“治万吉”三字,一时传为佳话。不过,当时李世民尚未有立李治为嗣的考虑,所以并未过多关注。随着形势的发展,瑞石之兆日益引起人们的兴趣,李世民也不得不认真考虑这件事蕴含的神秘意义。更为走运的是,在李治登场之前,争储的双方已两败俱伤。大哥李承乾被废黜,政治生命已经结束。四哥李泰占有优势,但锋芒过露,成为众矢之的。再有,李治还拥有两个有利的条件,其一,当李承乾与李泰争储时,李治置身事外,虽没显示出多少才能,但也没引起非议,这本身就是...
· 唐高宗李治地位尴尬为何却能当上皇帝呢?
俗话说得好,创业难,守业更难。唐太宗李世民开创了贞观之治,而他的儿子唐高宗李治也并非毫无建树,可以称得上是一个称职的守成君主。然而,唐高宗李治的地位是尴尬的,因为前有一代圣君李世民,后有媳妇千古一帝武则天,他们二人被后世人无休止地谈论着、评说着。而唐高宗李治,人们似乎对他知之不多。网络配图李治是李世民的第九个儿子,当他还是晋王的时候,有人在太原发现一块奇石,纹理天成,呈“治万吉”三字,一时传为佳话。不过,当时李世民尚未有立李治为嗣的考虑,所以并未过多关注。随着形势的发展,瑞石之兆日益引起人们的兴趣,李世民也不得不认真考虑这件事蕴含的神秘意义。更为走运的是,在李治登场之前,争储的双方已两败俱伤。大哥李承乾被废黜,政治生命已经结束。四哥李泰占有优势,但锋芒过露,成为众矢之的。再有,李治还拥有两个有利的条件,其一,当李承乾与李泰争储时,李治置身事外,虽没显示出多少才能,但也没引起非议,这本身就是...
· 李治简介中国唐朝第三任皇帝唐高宗李治生平
唐高宗李治(628-683年),中国唐朝第三任皇帝(649—683年在位),字为善,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其母为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为嫡三子。贞观五年(631年)封为晋王,后因唐太宗的嫡长子皇太子李承乾与嫡次子魏王李泰相继被废,他才于贞观十七年(643年)被册立为皇太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即位于长安太极殿,开创了有贞观遗风的永徽之治。唐代的版图,以高宗时为最大,东起朝鲜半岛,西临咸海(一说里海),北包贝加尔湖,南至越南横山,维持了32年。李治在位三十四年,于弘道元年(683年)驾崩,年五十五岁,葬于乾陵,庙号高宗,谥号天皇大帝。唐高宗共在位三十四年(649年—683年),前六年号永徽。高宗在即位之初,继续执行太宗制订的各项政治经济制度,与李勣(徐懋功)、长孙无忌、褚遂良共同辅政。他们君臣都牢记太宗的遗训遗嘱,奉行不渝。训令纳谏、爱民,高宗即位时即对群臣宣布:“事有不便于百姓者,悉宜陈,...
· 唐高宗李治简介李治是怎么死的?
唐高宗李治是唐太宗的第三个嫡子,母亲是长孙皇后,生于公元628年,在兄弟中排行老九。唐太宗为其取名李治,乳名雉奴,字为善。李治生于628年7月21,去世于683年12月27日,在位时间是649至683年。因为唐太宗几个儿子中,真没一个蠢笨之辈,所以在位之时,李治还是干了许多实事的。虽然出了武则天这个女皇,但是却并不能否认李治的政绩。史料记载,唐高宗李治少时聪慧过人,从小就有仁爱仁慈之风,为人宽厚大度,和睦兄弟。稍长之后,跟随著作郎萧德言学习《孝经》。有一次唐太宗问他:“你认为《孝经》中什么最重要?”李治回答:“我认为”孝“最重要的是要侍奉双亲孝顺父母,长大之后敬重君主,然后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长孙皇后去世之时,李治悲伤难忍,悲哀之色感动左右之人。唐太宗因此更加疼爱李治,不久任命他为右武候大将军。唐太宗最开始将李治当作皇子宠爱,因为最开始的太子是李承乾,而太宗根本没有换太子的想法。后来李承...
· 唐高宗李治有什么早年经历?唐高宗李治简介
唐高宗李治(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字为善,中国唐朝第三位皇帝(649—683年在位),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其母为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是嫡三子。贞观五年(631年)封为晋王,后因唐太宗的嫡长子皇太子李承乾与嫡次子魏王李泰相继被废,他才于贞观十七年(643年)被册立为皇太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即位于长安太极殿,开创了有贞观遗风的永徽之治。唐代的版图,以高宗时为最大,东起朝鲜半岛,西临咸海(一说里海),北包贝加尔湖,南至越南横山,维持了32年。李治在位三十四年,于弘道元年(683年)驾崩,年五十五岁,葬于乾陵,庙号高宗,谥号天皇大帝。早年经历贞观二年(628)六月庚寅,李治出生在东宫的丽正殿。贞观五年(631),封为晋王。贞观七年(633),不到任所而接受并州都督之职。幼而聪慧,端庄安详,宽厚仁慈,和睦兄弟。开始由着作郎萧德言教授《孝经》,唐太宗问道:“这部《孝经》说...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