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并不是昏庸之主 诸葛亮为何迟迟不肯还权
在失去关羽这一大将后,蜀国的战斗力急速下降。刘备在既痛心兄弟的离去,又不满蜀国实力的衰退。为了尽快扭转西蜀弱势的局面,刘备凭着为关羽报仇雪恨的借口,起兵征讨东吴。
不料一向能在危急关头化险为夷的刘备,不幸在这次的战争中摔了跟头。陆逊一招火烧连营让蜀兵伤亡惨重。刘备的精神状态早先已无法自控,再这么一刺激,他很快就撒手人寰。在临终前他细细的叮嘱诸葛亮:如果他的孩子刘禅可以重用,那还请诸葛亮尽心辅助他;但如果刘禅不是帝王的最佳人选,那诸葛亮可以取代刘禅而替之。
网络配图
这话不仅让众大臣惊异,连诸葛亮本人都惊慌不已,他急忙上前表示自己的忠心,表示他定会全力帮助刘禅大兴汉室。后人对刘备的这番话也几多争议,人们普遍认为这是刘备对诸葛亮的一种试探。刘备自然不可能让刘禅放权,他的这番话不过是在敲打诸葛亮罢了。
网络配图
可是在刘备去世后的十几年间,刘禅虽然是名义上的蜀国国君,但蜀国国事的决策权还是掌握在诸葛亮手上。如果说刘禅是个昏庸之辈,那诸葛亮不还权是无可厚非。但刘禅并非完全意义上的愚昧无知,刘禅能做几十年的蜀国国君,即使他再不堪重用,起码也有保住皇位的本事。况且刘禅跟在刘备身边走南闯北数年,他的政治远见和军事素质恐怕并不低。
但是诸葛亮直到死都把蜀国大权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难道他真的图谋不轨?
网络配图
这恐怕未必。诸葛亮如此考虑大抵与蜀国当时的国内外形势有关。刘备去世之际,正是蜀国内忧外患的交困时机,国内的人才凋零,而国外的曹魏东吴一直对蜀国虎视眈眈。诸葛亮不仅要在外堤防抵御他国的侵袭,还要在国内各阵营的同僚间周旋。这些都是年幼的刘禅暂时无法做到的。
此外诸葛亮被赋予辅助的重用,蜀国处于一个极不安定的状态。诸葛亮是夙夜忧叹、夜不能眠。深怕愧对先帝对他的众望。诸葛亮心知他谨慎小心的特质,是先帝看中他的原因。只要他诸葛亮一天还没入土,他就不敢有一分一毫的松懈。如果没有诸葛亮长达十几年的经营,刘禅恐怕也不能坐稳龙椅。诸葛亮为蜀国挡御数年的风雨,他这一生确实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