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武则天在洛阳干的六件大事:及与洛阳牡丹关系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60
转发:0
评论:0
武则天在洛阳干的六件大事:及与洛阳牡丹关系,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在独掌政权的21年中,以洛阳作为京城,革除

  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在独掌政权的21年中,以洛阳作为京城,革除时弊,发展生产,完善科举制度,破除门阀观念,不拘一格任用贤才等,确保了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至今,我市留有许多与武则天有关的遗迹、遗物和传说。

  (朕当年女性称帝,在那个年代,那是何等的魄力!!!)

  国内外专家学者曾围绕武周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人物、民族关系及中外文化交流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研究,其中不少内容涉及武则天与洛阳的关系。

  (朕当年立无字碑让后人评说,千年后你们还对朕深入研究,朕很欣慰!可爱的子民们!!)

  武则天在洛阳做过六件大事:

  一、举行登基盛典。公元690年,女皇登基前,有“六万余人”上表请女皇登基,改国号为周,世人称之为“武周政权”。

1_副本.jpg

网络配图

  二、抑制、清除酷吏政治。武则天对酷吏的态度分重用、抑制、清除三个阶段。她登基后主要是抑制和清除,结束酷吏政治,平反冤假错案。

  三、提拔狄仁杰为宰相。这是女皇任贤纳谏的典型事例。

  四、命群臣学习《臣轨》。该书以儒家学说、臣事君以忠为核心,博采诸家之长,成为大周王朝的政治思想纲领。

  五、登嵩山封禅,展现武周盛世伟业。

  六、复立李显为太子。这是女皇15年的一个重大转折,显示女皇身后归唐的抉择。

  (朕喜欢洛阳,长驻洛阳,做这些事也是应该的嘛!!!)

  武则天对洛阳城市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修明堂,立天枢,建天津桥……武则天在洛称帝期间,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学者张萍认为,隋唐时期洛阳作为东都所在,其城市发展在整个洛阳城市发展史上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武则天将洛阳作为国家的政治中心,改东都为神都,设官分署,对洛阳的城市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具体表现在:大规模进行地方移民,使洛阳及城郊人口迅速增加;在都城建设上,修筑了大规模的都城礼制建筑如明堂等;加强东市、西市、南市建设,促进了洛阳城市经济的发展。中宗后,随着国家政权中心复归长安,洛阳城市地位下降,城市发展也步入衰落期。对比前后,可以明显看出武则天对洛阳城市建设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_副本.jpg

网络配图

  (洛阳人民现在已经把朕的天堂、明堂在原址复原了,爱卿们想我了便多去看一看!)

  武则天与唐玄奘

  唐玄奘和武则天之间,既有人情味的人际关系,又有宗教与政治的相辅相成。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48岁的唐太宗在洛阳宫接见刚刚由印度回国的46岁的玄奘法师,21岁的武则天目睹了这两位历史伟人的隆重会见。公元656年,武则天分娩第三子李显前夕,玄奘为之诵经、祈祷。婴儿出生后,被玄奘收为徒弟,剃发,命名为佛光王,佛光王即后来的唐中宗。武则天信仰佛教、利用佛教,当皇帝后下令撰写《三教珠英》,致力于三教融合,促进了佛教的中国化。

  武则天与洛阳牡丹

  唐代牡丹受到不同阶层人士的喜欢,许多文人墨客以牡丹为题材创作诗赋。关于牡丹的来历,人们历来认为是武则天从其家乡引种至长安的,形成了以长安为中心的栽培基地。关于洛阳牡丹的来历,史书中并无正式的记载,只见于古人的小说描写。“武则天怒贬牡丹于洛阳”一说,已被证实是不足信的。依据当时洛阳的重要性以及武则天长期居住在洛阳的事实,武则天时期牡丹应该已经被移植到洛阳,至少当时洛阳宫廷里的牡丹是比较繁盛的,只是后来由于一些政治原因及安史之乱的影响,洛阳牡丹在唐代没有兴盛起来,到了宋代才形成了“洛阳牡丹甲天下”的局面。武则天对洛阳牡丹的引进、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对洛阳牡丹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明朝游上苑 , 火速报春知 。 花须连夜放, 莫待晓风吹。)

3_副本.jpg

网络配图

  武则天与卢舍那像龛

  据传,精美绝伦的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是仿照武则天的容貌雕凿的,武则天为卢舍那大像龛的雕凿“资助”了2万贯脂粉钱。韩国釜山大学学者梁银景和龙门石窟研究院学者杨超杰提出,卢舍那大像龛系唐高宗即位之初为亡父唐太宗祈福而造。由于工程浩大,加之唐初社会经济处于恢复发展时期,工程进展较慢。武则天捐助的2万贯脂粉钱,折合银两仅2000两,对于大像龛工程来说,只是九牛一毛。因此,武则天捐助脂粉钱的目的是在不动用国库银两的前提下,号召王公大臣踊跃捐助以加快工程进度,是示范行为。从时间上来看,从唐高宗即位的公元650年开始,经过漫长的23年,大像龛工程仍未完工。公元672年,武则天捐助脂粉钱后,工程速度明显加快,3年后即宣告完工。

  朕当年真的是大手笔打造,斥资“2万贯脂粉钱”,还好朕的子民们对寡人也不错,把朕的明堂与天堂重新修建在世人眼前,以至于爱卿们在1300年后还对朕念念不忘的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武则天在洛阳干的六件大事:武则天与洛阳牡丹
武则天在洛阳留下了哪些“痕迹”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在独掌政权的21年中,以洛阳作为京城,革除时弊,发展生产,完善科举制度,破除门阀观念,不拘一格任用贤才等,确保了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至今,我市留有许多与武则天有关的遗迹、遗物和传说。(朕当年女性称帝,在那个年代,那是何等的魄力!!!)国内外专家学者曾围绕武周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人物、民族关系及中外文化交流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研究,其中不少内容涉及武则天与洛阳的关系。(朕当年立无字碑让后人评说,千年后你们还对朕深入研究,朕很欣慰!可爱的子民们!!)武则天在洛阳做过六件大事:一、举行登基盛典。公元690年,女皇登基前,有“六万余人”上表请女皇登基,改国号为周,世人称之为“武周政权”。二、抑制、清除酷吏政治。武则天对酷吏的态度分重用、抑制、清除三个阶段。她登基后主要是抑制和清除,结束酷吏政治,平反冤假错案。三、提拔狄仁杰为宰...
· 武则天在洛阳干的六件大事:武则天与洛阳牡丹
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在独掌政权的21年中,以洛阳作为京城,革除时弊,发展生产,完善科举制度,破除门阀观念,不拘一格任用贤才等,确保了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至今,我市留有许多与武则天有关的遗迹、遗物和传说。(朕当年女性称帝,在那个年代,那是何等的魄力!!!)国内外专家学者曾围绕武周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人物、民族关系及中外文化交流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研究,其中不少内容涉及武则天与洛阳的关系。(朕当年立无字碑让后人评说,千年后你们还对朕深入研究,朕很欣慰!可爱的子民们!!)武则天在洛阳做过六件大事:一、举行登基盛典。公元690年,女皇登基前,有“六万余人”上表请女皇登基,改国号为周,世人称之为“武周政权”。网络配图二、抑制、清除酷吏政治。武则天对酷吏的态度分重用、抑制、清除三个阶段。她登基后主要是抑制和清除,结束酷吏政治,平反冤假错案。三、提拔狄仁杰为宰相。这是女皇任贤纳谏的...
· 武则天在洛阳干的六件大事:武则天与洛阳牡丹
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在独掌政权的21年中,以洛阳作为京城,革除时弊,发展生产,完善科举制度,破除门阀观念,不拘一格任用贤才等,确保了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至今,我市留有许多与武则天有关的遗迹、遗物和传说。(朕当年女性称帝,在那个年代,那是何等的魄力!!!)国内外专家学者曾围绕武周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人物、民族关系及中外文化交流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研究,其中不少内容涉及武则天与洛阳的关系。(朕当年立无字碑让后人评说,千年后你们还对朕深入研究,朕很欣慰!可爱的子民们!!)武则天在洛阳做过六件大事:一、举行登基盛典。公元690年,女皇登基前,有“六万余人”上表请女皇登基,改国号为周,世人称之为“武周政权”。网络配图二、抑制、清除酷吏政治。武则天对酷吏的态度分重用、抑制、清除三个阶段。她登基后主要是抑制和清除,结束酷吏政治,平反冤假错案。三、提拔狄仁杰为宰相。这是女皇任贤纳谏的...
· 洛阳牡丹出邙山
古代洛阳附近有座北邙山,亦称牡丹山,满山都长着牡丹花。当地农民年年秋冬滥伐牡丹,砍去作柴。有一青年,却特爱牡丹。每逢花开时节,即选最佳品种,移到自己家里精心培植,并在山上牡丹多的地方筑篱保护。在他的精心保护下,那里的牡丹越长越好,名声也大了。某年中秋之夜,有一位美丽的姑娘来到青年家送给他一床绣有牡丹花的被单和一方手帕,说特来表示一点谢意。青年问她从何而来,姑娘却不见了。手帕上有一首诗:芳名就叫洛阳花,邙山岭上是我家。感君惜花情意厚,来年春天见奇葩。果然第二春天,漫山遍野开出许多不同颜色不同花型雍容华丽的牡丹花。从此再也没有人到邙山打柴了。这个故事直到现在仍在洛阳民间流传着,各地也流传着,前辈回答为什么牡丹出洛阳,便说起这个故事。
· 《洛阳牡丹记》主要内容
《洛阳牡丹记》是我国现存最早记述牡丹的专著。欧阳修撰著。北宋天圣九年(1031)》他初抵洛阳,亲眼所见当地养花业的盛况,民习酷爱牡丹,触景生情遂依所见所闻总结其精华,撰成此书。版本颇多,主要有《百川学海本》、《说郛》、《山居杂志》、《笔余丛录》、《群芳清玩》、《艺圃搜奇》、《墨海金壶》、《珠丛别录》、《云自在龛丛书》、《香艳丛书》及《丛书集成》本等。全文1卷,分作3篇即花品叙第1、花释名第2、风俗记第3,共约2700字。花品叙第一首先点出牡丹原产我国西北部的丹州(今陕西宜川一带)、延州(今陕西延安、延长、志丹一带),又说“丹、延以西及褒斜道(陕西褒水、斜水流域)中尤多,与荆棘无疑,土人皆以为薪。”可见古时牡丹初为野生,分布的地区也很广泛。民间以为柴薪,数量之多已达满山遍野之程度。牡丹最初以药用植物记载于《本草经》,到了隋、唐时代才成为一种重要的花卉,栽培中心主要在长安一带。宋时虽然牡丹栽培...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