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雷霆手段整治文风 竟然具体到这种程度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凤阳农村极贫之家,从小为地主家放牛,从未读过书;长大后为了不被饿死,到皇觉寺当上了和尚,这才跟老和尚通过佛经学习认识了几个字。有人甚至写文章讥笑朱元璋自己不识字还特别仇视、嫉妒、打击知识分子,搞文字狱。其实这些都是仅仅根据野史杜撰而与史实相抵牾的误解和偏见。
网络配图
朱元璋参加罚钱革后,招募、网罗李善长、朱升、刘基等一大批当时国内顶级文人和学者,对他们非常尊重,不仅言听计从,还向他们刻苦学习文化知识,不但使自己逐步成为书法、诗词、公文写作的杰出人才,成为一代最有军事韬略和政治谋略的君主,而且在改革文风上大刀阔斧,雷厉风行,卓有成效。
网络配图
大明王朝建立伊始,朝廷上下仍因袭前朝旧习,文牍主义盛行,一篇奏折往往引古论文,枝枝蔓蔓,动辄几千言、上万言,既长又空。有一次朱元璋批阅户部尚书茹太素的一篇“万言书”,只见奏章说东道西,云天雾日,他看了好几千字,也不知道茹尚书想说什么,弄得朱元璋愈看愈急,火冒三丈,传令把茹尚书按倒在金殿上,打了顿板子。打完后气消了一些,又叫人继续念这个奏章,只到最后五百字,才明白茹太素提了一些问题和建议,而且还不错。第二天,他又把茹太素召来,安慰了一番,告诫他说,你的文章不该写这么长,最多写五百字就够了,为什么要写一万字呢?
网络配图
为了革除又长又空的作文陋习,他设立了文体规矩,提出了写文章格式,要求简单,讲什么事就写什么事,不要东拉西扯,从上古说到今天,没完没了;并规定除凶恶字样,其它什么都不要避讳(包括皇帝双名中的一个字),规定之详细令人汗颜。
朱元璋用雷霆手段整治,使朝廷上下文风为之一变,再也没有谁敢写那种故作深奥的长文、空文了,为明初的社会变革扫除了文字障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