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照镜子”的嗜好 竟促成了贞观之治的形成
贵在照镜正心修身。照镜子目的不是做样子,也不是图虚名,而是为了集众臣之智,察君王之失,补君王之短,长君王之能。李世民通过“镜子”反馈的信息,正心修身,严格要求自己,知错即改。
网络配图
贞观十三年五日,魏徵上奏《十渐不克终疏》,列举太宗搜求珍玩、纵欲以劳役百姓、昵小人、疏君子、崇尚奢靡、频事游猎、无事兴兵、使百姓疲于徭役等不克终十渐,批评了太宗的骄满情绪,提醒他要善始慎终。批评的意见十分尖锐,太宗览奏不但不以为忤,反而欣然接纳,对魏徵说:“朕今闻过矣,愿改之,以终善道。有违此言,当何颜面与公相见哉!”同时决定将这封奏疏制作成屏风置于宫中,使他能够朝夕相见,并命人抄录送史官,以使后世知道什么叫“君臣之义”。还以黄金十斤、马二匹重奖魏徵。
网络配图
当然,受到批评特别激烈批评时,总会使人难受,开明如唐太宗者往往也难以例外,这就需要纳谏者具有非凡的器量。有一次,魏徵在朝上提意见,与唐太宗争辩得面红耳赤,唐太宗退朝回到后宫,见到长孙皇后,发狠迟早要杀掉这个“田舍翁”。当长孙皇后得知太宗恼怒魏徵时,即退回内室,换朝服下拜,说:“我听说英明的天子才有正直的大臣,现在魏徵这样直正,正说明陛下的英明,我怎么能不向陛下祝贺呢!”太宗闻言,逐步恢复了理智。唐太宗闻过即改,不但充分发挥了“镜子”的功效,促进了贞观之治,而且也鼓励了谏臣们更加直言敢谏。魏徵曾对唐太宗说过:“陛下导之使言,臣所以敢谏;若陛下不受臣谏,岂敢数犯龙鳞?”君上诚心纳谏,臣下直言敢谏,成为贞观之治一道独特的治政风景线。
网络配图
贵在与镜不离不弃。照镜子每个人都能做到,难的是照到灵魂深处,特别是善始慎终,终身不渝。贞观十六年(642年)七月,魏徵染病,卧床不起,唐太宗手诏慰劳,并说:“不见数日,朕过多矣!今欲自往,恐益为劳。若有闻见,可封状进来。”魏徵很感动,不顾重病在身,又上言数事。次年正月,魏徵病情恶化,太宗与太子两次亲临病榻探望,并命一中即将住他家,及时通报病情,所赐药膳无数,中使相望于道。魏徵病卒,太宗登西楼望丧痛哭,亲自撰写碑文,并痛心地说:“魏徵没,朕地一镜矣!”唐太宗与魏徵生死相交,并不单纯是君臣之谊,而是他对“镜子”不离不弃的治政风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