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史上首位与皇上合葬的太监 其墓至今完好无缺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342
转发:0
评论:0
史上首位与皇上合葬的太监其墓至今完好无缺,皇帝作为一朝圣上,自古就是至尊之君,生前纵享荣华富贵、死后受到万人祭拜,所以

  皇帝作为一朝圣上,自古就是至尊之君,生前纵享荣华富贵、死后受到万人祭拜,所以他们会在登基之时就开始修建陵墓。而既然是葬身之地,就一点也马虎不得,和皇帝生前亲近的只有妃子和太监,死后却只有妃子才能为其守陵和陪葬,其他人想要靠近陵墓都难,但这位太监却和天子在黄泉之下同床共枕。他是哪个高等太监?跟着笔者往下看。

1.jpg

网络配图

  今天要说的是明思宗朱由检的心腹太监,也就是王承恩。那时正处李自成率领的"大顺"军队攻打北京城之时,王承恩被派往指挥的队伍,却因有人不打自招的开了城门,让李自成有机可乘,最终成功攻破城门取胜。看着自己打下的江山就这样毁为一旦,濒临崩溃边缘的崇祯帝在王承恩的搀扶下颤颤巍巍踏上景山,眼前的一片荒凉让他触景生情。

3a09000147e2679a14ad.jpg

网络配图

  情形之下他咬破手指写下血书:“朕凉德貌躬,上干天咎,致逆贼直逼京师,此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毋伤百姓一人”。随后崇祯帝带着满腔的悲痛和绝望之情吊死在旁边的一棵老槐树上,这封血书也就相当于是遗诏了。而王承恩竟然随君而去,以头撞地、任由血流,对主子拜完了臣子礼节后,狠下决心,吊死在老槐树旁边的一棵海棠树上。

  届时,李自成命明朝留下来的百姓将崇祯帝和其皇后葬在十三陵中,后人为了纪念他的不幸,为其陵墓取名思陵。等到清兵入关后,王承恩以忠臣良仆的名义,其棺椁被移到了崇祯思陵旁,并树碑立传,由此他日夜陪伴着寂寞的宗祯帝。他便很荣幸地成了史上首位与皇帝合葬的太监。

3a0700049fced615e7e3.jpg

网络配图

  历经千年,王承恩墓只见尘埃、不见破损。虽然他的墓略为简陋,只由一个直径在六米左右的土堆组成,那三通石碑却完好无缺——第一通石碑由吴下倪亲自题写了“王承恩墓”几字,妙在基座四周的浮雕栩栩如生,上面刻着不少神话传说;第二通石碑上有"敕建"二字,碑文有800余字,是清朝顺治帝为其亲笔撰写;紧密贴着的是第三通碑文,碑首刻有“御制旌忠”四个大字,碑文共计240字,是当年顺治帝在重建思陵的时候,追封王承恩为贞臣而为其撰写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李治与武则天的合葬墓
乾陵位于陕西省咸阳市乾县县城北部3公里的梁山上,为唐高宗李治(649年C683年在位)与武则天(690年C705年在位)的合葬墓。在唐代都城长安(今西安)西北方向约87公里处。是唐十八陵中唯一一座没有被盗的陵墓,也是唯一一座女皇陵。该陵建成于唐光宅元年(684年),神龙二年(706年)加盖,采用依山为陵的建造方式。乾陵最著名的就是它气势磅礴的陵园规划,以及地表上大量的唐代石刻。除主墓外,乾陵还有十七个小型陪葬墓,葬有其他皇室成员与功臣。乾陵是唐十八陵中主墓保存最完好的一个,截至2013年仅开掘了五个陪葬墓,从土了大量的文物。墓主情况唐高宗文献记载,高宗李治(628年―683年)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九子,文德皇后长孙氏所生。16岁时得舅父长孙无忌的帮助被立为皇太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六月即皇帝位。李治并非旧史家所称的“昏愦无能、怯弱平庸”之辈。即位初年,他“载怀千古,流鉴百王”,立志要做...
· 中国合葬合墓习俗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合葬合墓习俗的起源与发展是什么样的呢?今天祭拜网小编就来谈谈中国的合葬合墓习俗。合墓,即后死者与先逝者共同安葬于同一墓穴中,这一传统可分为同性合葬、异性合葬以及异穴合葬和同穴合葬四种形式。同性合葬源自原始社会,如山顶洞人遗址中的墓葬布局所示,至仰韶文化时期,以西安半坡为代表的同性合葬已十分普遍,反映了当时社会以氏族为基本单元的特点。异性合葬特指夫妻合葬,约始于春秋时期,《礼记·檀弓上》记载其非古制,但《诗经·王风·大车》中的诗句揭示了春秋时已有夫妻死后同穴的习俗。孔子在墓葬礼仪上曾违礼实行父母合葬,并筑高大坟茔,这显示了他对旧礼法的不完全拘泥,也预示着随着妇女地位变化,夫妇合葬逐渐普及,自汉代起,“合葬”多专指夫妻合葬。异穴合葬是指夫妻虽相邻而葬,各居独立墓穴,这种做法在龙山文化时期就已存在,且延续至西汉及以后的帝王陵寝,如吕氏陵紧邻汉高祖长陵。同穴合葬是夫妻共用一个墓穴,例如明朝万历...
· 历史上首位异国太监朴不花竟颠覆元朝统治
中国历史上有番邦属国向朝庭奉送宦官的习惯,高丽人朴不花,生于元朝文宗时代。他七岁时净身,随后就被人家辗转送到了中国。同时送到中国的除了太监还有宫女。其中有个小宫女是他的同乡,姓奇。朴不花与奇皇后在道路上奔波辛苦的朴不花做梦也想不到,今后他的前途竟与这个小宫女有很大的关系。刚进宫时,朴不花只是一名不起眼的小太监,经常被其他太监欺负,脏活累活都是他的,挨打受气家常便饭。这也许是所有新来小太监的必经之路。朴不花就是这样在他人的白眼与欺辱中渐渐长大。当时朴不花九岁、小宫女七岁。到元至正二年的时候,朴十九岁,迁升为“小黄门”。朴不花受屈辱的历史,因为小宫女的一朝得宠而画上了句号。图片来源于网络登基为元顺帝的妥欢帖木尔在公众游玩时,看见已经长成大姑娘娇美可爱小巧玲珑的奇氏。他被奇氏的美貌打动了,当即把她纳入了自己的后宫,后来封她为第二皇后,母仪天下,并居住兴圣宫。不久之后,奇皇后就为元顺帝生下了一聪明...
· 中国最大的合葬帝墓在哪?乾陵是最大的合葬陵墓
乾陵是唐朝第三代皇帝高宗李治和女皇武则天的合葬陵,位于陕西省乾县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距西安80公里。唐髙宗李治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即位,弘道元年(公元683年)死于洛阳,先葬于陕西乾县。武则天原是太宗李世民的才人,太宗死后她在感业寺出家,削发为尼,唐高宗在永徽五年把她召进宫去,封为“昭仪”。第二年,便立武则天为皇后。高宗李治死后,公元684年,武則天自称皇帝,是为光宅元年,在位21年。公元705年死于洛阳,后与高宗合葬乾陵。这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两皇合葬墓。乾陵陵园周围约40多公里,地面建筑很多,原有内外两重城墙。据《唐会要》记载,当初地面建筑有房舍间,内城四门,按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命现在除零星遗址外,已全部對宪。所存大型石刻群,计有八棱柱形华表一对,翼马和凤鸟各一对,石马五对,直阁将军石人十对,两通高达6米多的《述圣记碑》和《无字碑》以及参加高宗葬礼的少数民族首领和外国...
· 李治与武则天的合葬墓前的61尊石像为何没头
乾陵,是唐高宗李治与女皇武则天的合葬墓。位于陕西西安市西北乾县城郊的梁山上。陵墓规模宏大,气势雄伟,而且还有120多件巨大的石刻群雕。石刻群雕中有神秘的无字碑,也有巨大的石人石狮,但其中最为神秘的还是那61尊没有脑袋的石像。乾陵为何会用没有脑袋的石像来守陵呢?实在是让人有些匪夷所思。网络配图位于八百里秦川腹地的陕西渭北山地,在这巍峨峭拔的群峰中,矗立着数十座中国汉唐帝王的皇陵。其中最为蜚声中外的要数武则天和她丈夫合葬的陵园——乾陵。乾陵占地有两万平方公里,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北面有玄武门,南面有朱雀门,东面有青龙门,西面有白虎门,四门的石狮挺胸昂首,雄踞于门前。特别引人注目的就是朱雀门外的神道东西两侧,分布着两组石人群像,整齐恭敬地排列于陵前。西侧32尊,东侧29尊,共61尊。这些石人残像高在米至米之间,大小和真人差不多,人们习惯上把这些石像称之为“蕃像”、“宾王像”。这些与真人大小相仿的...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