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清军入关之后为何多尔衮就不再领兵打仗?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22
转发:0
评论:0
清军入关之后为何多尔衮就不再领兵打仗?,1644年四月,清军在吴三桂的引导下进入了山海关,从而在无数个汉奸的帮助下征

  1644年四月,清军在吴三桂的引导下进入了山海关,从而在无数个汉奸的帮助下征服了明朝,开始了对中国两百多年的统治。清朝之所以能够取得天下,除了与吴三桂、洪承畴、孙可望等汉奸的帮助密不可分之外,还与满族人当时的领袖息息相关,这个人并不是当时的满清顺治皇帝,而是摄政王多尔衮。

  而提到多尔衮似乎很多人就会想到孝庄皇太后,孝庄恐怕很多人都不陌生,她是皇太极的侧福晋,是顺治皇帝福临的生母,而在传说和电视剧中她则是摄政王多尔衮的情人,而且两者在皇太极去世后还有着说不清的关系。

多尔衮 (3).png

网络配图

  在皇太极生前,多尔衮是满洲八旗中的骁勇战将,为清朝收服蒙古部落以及侵占明朝辽东立下了汗马功劳,一直活跃在战场上。但是,在清军入关,夺取了北京之后,多尔衮就很少亲自出征了,更多的是派多铎、阿济格等贝勒出征。

  根据史料记载,在1644年之后,多尔衮出征的记录只有两次,而且两次都是为了同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山西大同总兵姜瓖。姜瓖在清军入关之后,很快投降了清朝,但是1649年初,姜瓖占据大同反清复明,一时间满洲震动,姜瓖的反正行动让满清的统治根基得到了动摇,因为山西直接威胁到了北京的安全。

31e70002b5f48c875f3b.jpg

网络配图

  而满洲虽然尽出精锐,但是依然打不下姜瓖固守的大同,无奈之下,多尔衮只得御驾亲征,亲自率领大军出征大同,第一次出征之后一个月就赶回北京,因为他的弟弟多铎在北京染上天花去世了,后来第二次出征历经了几个月才将姜瓖彻底平定。

  而此后再也没有多尔衮出征的记录,作为一个能占善终的将领,是什么原因导致如此的变化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首先,满清入关之后,清朝所面对的就不仅仅是东北那一亩三分地了,而多尔衮身为摄政王,是清廷的实际领导者,而且当时清朝正处在和李自成、南明、张献忠等各方势力的斗争中,军国大事急需一个人坐镇北京处理,而这个人选非摄政王多尔衮莫属,所以他很难抽身出征。

10-16092911561L63.jpg

网络配图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是,满洲八旗中年轻将领的成长以及汉奸部队的加入,让前线作战部队实力大增。满洲年轻一代的多铎、阿济格、尼堪等人逐渐独当一面,还有洪承畴、吴三桂、尚可喜、李成栋等汉奸的不断加入,正是这些人的存在使得多尔衮能够放心的坐镇北京。

  经过这样的分析,就知道多尔衮坐镇北京不再出征是意料之中,也是对满清最好的安排,而多尔衮和孝庄太后的私情,恐怕也只是坊间的消遣罢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韩信没有领兵打仗过,为何一打起仗就特别厉害
有人问,韩信没有领兵打仗的经验,为什么打仗却那么厉害?下面就来详细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其实多读史书就会发现一个现象,除了韩信,像刘邦就是一个亭长,刘秀是一个农民,擅长种庄稼,刘备是织席贩履的,但是他们遇到国家战乱,都能披挂上阵,奋勇杀敌,史书并没有记载他们从前有何打仗经验,而且刘秀打起仗来还特别的英勇。这就涉及到古代的教育问题,古代的人从小接受教育,并不是像现在这样,主要是学习文化知识。古代科举以前的教育是学习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接受的是比较全面的教育,所以能文能武,史书中记载韩信总是配着一把剑,应该是有一些武力值的,这是韩信能够带兵打仗的基础。还有韩信微时贫无行,不能择为吏,曾接受亭长夫人的白眼,漂母的数落,家乡少年的胯下之辱,投奔项梁,项羽,都没得到重用,在刘邦的营地差点被杀了,算是尝尽了人间冷暖,达到了司马迁所说的苦其心志,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 清军入关
清军入关清军入关是指明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1644年)满洲贵族的军队在明朝将领吴三桂的带引下大举进入山海关内,击败李自成、攻占京师(今北京)开始成为统治中国的中央政府的历史事件。明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1644年)四月七日,满洲贵族调满、蒙、汉兵,几乎倾巢出动,由摄政王多尔衮率领南下。此次清军的行军路线,计划仍采用过去入关南下的路线,即绕过山海关,由长城突入。四月十五日,清军进至翁后(今辽宁阜新附近),接到镇守山海关的明辽东总兵吴三桂的“乞师”书,立刻改道向山海关进军。山海关,依山临海,形势险要,是明长城东部的”个重要关口。吴三桂在李自成起义军攻入北京时,他已率精锐入山海关,李自成曾对其招降,不允,双方发生激战。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1644年)四月二十一日,大顺军数千骑兵进逼山海关西罗城下,城北翼一支明军起义归顺李自成,山海关城陷在即。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1644年)四月二十...
· 清军入关之后历经200多年为何没有推广满语呢
还不知道:满清为何不推广满语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明朝末年,天下大乱,各地纷纷爆发了起义军。第一个攻入明朝京城的就是大顺军李自成。只不过李自成这个人多疑,杀害了很多将领,结果导致了大顺军人心涣散,无心战斗。这样一来李自成只好撤出了京城,最终的他无法。清军在这样的情况下进入了京城,从此之后,中原王朝就是清朝的了。清军能够入关,有很多原因,首先就是清军的八旗子弟战斗力非常强,以至于将李自成的大顺军打得溃不成军。经历了山海关之战后,李自成就更加失败了。从这时候起,李自成就没有了翻身的机会。清朝建立之后,刚刚开始的清朝是励精图治,每一位皇帝都是非常出色的,可是到了后来,清朝就逐渐走向了灭亡。清朝存在的三百年时间中,出现了剃发令这样的事情,为的就是让汉人变得更好管理。那么为什么清朝没有推广满语呢?毕竟语言要比头发更为重要。现如今已经开始大量的推广普通话了,假如没有普通话...
· 清军入关时,多尔衮问道士“大清何时灭亡”。
1644年8月,清军以及年仅六岁的顺治皇帝福临,在多尔衮的带领下,挥师入关,问鼎中原。得意之余,他也很想知道,这清的国运会如何,大清何时会亡。当多尔衮率大军走到京城京郊的青龙桥时,他遇到了一个算命的手残眼瞎老道士,只见这老道的卦摊旁,高高悬挂着一副对联,上联:眼瞎能明古往今来事,下联:手残善断痴男怨女情。于是多尔衮下令停军,他勒马下去,上前恭敬问道:“道长,我听说,这关外的军队要开进来了,但是不知他们能否安坐天下?”“呵呵,能坐天下也。”老道答道。多尔衮听后暗中欢喜。他又急忙问道:“敢问道长,他们能坐多久天下啊?何时亡?”老道听后,略加思索,“呵呵”两声后,没有正面回答,却说出了让多尔衮浑身颤抖的一番话。老道说:“得之于摄政王,失之于摄政王;得之于孤儿寡母,失之于孤儿寡母。”多尔衮听了老道士的这番话后,他浑身颤抖。暗道神人也!他认为道长所说的孤儿寡母,是指孝庄太后和福临这对母子。而这摄政王...
· 清军为何顺利入关:吴三桂为什么要引清兵入关
在明朝末期,由于统治者荒淫无道,所以全国各地爆发了大大小小的民族起义,其中由李自成带领的农民军直破山海关,攻入京城,至此,明朝灭亡。而清军当时知道这件事后非常震惊,因此清军开始征战山海关,继而,开启了历史上著名的清军入关事件。那么,清军入关是必然的吗?图片来源于网络根据历史依据来看,清军入关为必然事件。首先,因为明朝内部争斗,短短的时间内,紫禁城内已经换了三个皇帝,并且都没有治国的才能。继而,李自成带领的农民军攻入山海关以后,又攻打京城,奈何城中发生了瘟疫,所以李自成攻占了京城,并且逼死了当时的皇帝,而且将尸体扔到郊外,故而引起了那些贵族们的不满,所以,他们并不服从李自成的管理。还有,当时明朝驻扎于山海关的将近吴三桂为了利益背叛了自己的祖国,而投靠了满洲军,并且他还联系了与自己熟识的汉人贵族,也让他们投靠了满洲军,这就对满洲军能攻入山海关,直捣紫禁城提供了有利德帮助。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整个国...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