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康熙皇帝为何会对爷爷辈的忠臣鳌拜痛下杀手?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307
转发:0
评论:0
康熙皇帝为何会对爷爷辈的忠臣鳌拜痛下杀手?,导读:早在大清帝国的第二届皇帝皇太极死时,努尔哈赤的第十四子多尔衮希望能够拨

  导读:早在大清帝国的第二届皇帝皇太极死时,努尔哈赤的第十四子多尔衮希望能够拨乱反正,登上帝位,但是,皇太极族系的人马气势汹汹,大闹议政王公大会,甚至还拔出了刀子,冲多尔衮比比画画……比画的最终结果,是多尔衮退让了,让皇太极的九儿子福临做了皇帝。

  这群拿刀子冲着多尔衮比画的人当中,有一个家伙最是凶悍,此人力大无穷,勇冠三军,曾经在正阳门下,一箭命中门楣,十几个侍卫竟然拔不下这支箭……由此看来,这个家伙就是阻碍了多尔衮的帝王之路的主犯之一。这人谁呀,在领导面前大喊大叫的,还拿着凶器……多尔衮一打听,哦,原来是皇太极的家将,名字叫鳌拜。多尔衮当时就火大了,命人把鳌拜推出去砍了。这时候小顺治飞跑了来,搂住鳌拜的脖子不放,央求多尔衮放过鳌拜。多尔衮不好当面跟小皇帝计较,只好罢手。

  等回到家,多尔衮越寻思这事越上火,你说这个鳌拜,这里有你什么事啊,跟着瞎搅和……命人拿鳌拜的考勤记录来,打开一看,哈哈哈,怪不得鳌拜这么替小顺治卖命,原来他以前犯过错误……有错误那就好办,有错必纠嘛……于是多尔衮传令,再把鳌拜那厮推出去,接着斩。听说又要追究鳌拜的历史错误,小顺治急如星火,飞快赶到,再次央求多尔衮刀下留人,没奈何,多尔衮只好依从。

299939-OIyER6.jpg

网络配图

  前两次鳌拜侥幸逃过去了,多尔衮这时候忙着进取中原,暂时没顾得上他。等到大家赶走李自成,一窝蜂地搬到了北京去居住时,多尔衮忽然又想起了鳌拜的事儿,这一次他给鳌拜找了个新的罪名——违令渎请,就是没听领导指示,擅自主张,犯了严重的自由主义错误,第三次将鳌拜推出门外斩首。

  这时候的小顺治,正承受着青春期的苦恼。别的男孩子苦恼,是不知道如何接近女生,他的苦恼却是不认识的女生太多,都趴在宫里,对他虎视眈眈……尽管如此痛苦,但顺治还没有忘记鳌拜,听说鳌拜又要被斩,他又一次飞跑了去,求多尔衮看在他青春期苦恼的份儿上,饶过鳌拜吧。就这样,倒霉透顶的鳌拜为了小顺治一家的幸福,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幸运的是多尔衮突然从马上跌下来死了,不然的话,说不定哪一天小顺治一打盹,鳌拜的脑袋就没了。但不管怎么说,在多尔衮的残酷政治高压之下,皇太极一脉的亲信早已被剪除得七七八八,而这个鳌拜之所以能够侥幸残存下来,就是因为他不顾惜自己的性命,可见此人的忠心,可昭日月。所以顺治皇帝在24岁那年死的时候,留下了遗命:嘱托鳌拜照顾新登基的小皇帝,是为四大顾命老臣之一。

  但是没曾想,多尔衮几次三番都没有能够扳倒鳌拜,但是鳌拜天生的霉运当头,拦也拦不住,他很快就被另一个政治对手给清除了:大清国第四届皇帝康熙。那么,鳌拜对帝王是如此的忠诚,小康熙为什么要干掉他呢?这个话说起来,那就有意思了。

  说起来康熙这个人,虽然久负“明君”之望,但实际上,他的心眼比针眼还要小,而且睚眦必报。此前小顺治留下来的经营班子,除鳌拜之外,另有正黄旗的索尼。他是负责内务府的,主要是统领秘密警察,朝中的政治斗争轻易插不上手,所以成了四朝不倒翁。

  领导班子中第二位,是正白旗的苏克萨哈。他以前曾犯过严重的政治路线错误,是多尔衮的心腹,后来多尔衮“反皇帝集团”被一举打掉,苏克萨哈与多尔衮划清界限,反戈一击,重新赢得了朝廷的信任,并进入了本届经营班子。领导班子中排第三位的,是镶黄旗的遏必隆。这是一个郁闷人,最不善于和同事们搞好关系,老是遭受排挤,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小顺治临终前提拔了他,他当然得竭诚效命。

  领导班子中,鳌拜排在第四位。但他却是皇太极家的元老,把他放在领导班子里,目的就是监视另三位领导,对此,鳌拜是非常清楚的。这四个老头,曾经在顺治的灵前发誓,要齐心协力、同舟共济、不计私怨、团结一致地辅佐小康熙,等发过誓之后,领导班子里的班长索尼就找了个没人地方躲了起来,谁也找不到他了。老三遏必隆一瞧这架势,老大躲了,那我也把嘴巴拿麻绳扎起来得了。于是他在以后的领导班子会议上,除了举手支持之外,多余的一个字也不说。另两位班子的成员,鳌拜和苏克萨哈,两人一看索尼和遏必隆都躲了,心里顿时发毛,要知道他们两个以前可是生死仇敌啊。当年鳌拜在议正王公大臣会议上挥舞刀子,他的对手就是苏克萨哈,这仇结得年头太久了……看明白了吧?小顺治只是郁闷,却一点也不傻,他故意将这两个生死对头拴在一个槽子上,能不引起乱子来吗?

3136331485289208.jpg

网络配图

  鳌拜和苏克萨哈,都害怕因为自己的暴脾气,在班子里引发冲突,影响到班子的和谐与稳定。于是鳌拜就和苏克萨哈商量说:“老哥,我现在越看你越不顺眼,真想一刀宰了你……这样下去可怎么行啊,要不咱们想个办法,解决一下吧。”想个什么办法呢?联姻吧,你把女儿给我儿子,我把丫头送给你家小子,这一招,应该不会不管用吧?于是两家联姻,俩老头坐在一起喝喜酒……多美,这样多和谐。

  喜酒喝了之后,乱子就来了。史书上说,就在小康熙13岁那一年,由鳌拜主持,将20年前多尔衮的正白旗从皇太极家的正蓝旗里那里抢过去的地,再划拨过来。这件事构成了鳌拜与苏克萨哈彻底决裂的因由,鳌拜这样做,实际上是有着充足理由的。一来他是皇太极家里的老人,当年正蓝旗的地被多尔衮抢走,现在正蓝旗的兄弟们都眼巴巴地等着他主持公道呢,他要是不管这事,正蓝旗的兄弟们不乐意不说,孝庄皇太后和康熙也不乐意……养条狗还知道看家呢,养了你鳌拜,就任由皇族被人欺负,你连个屁也不敢放?

  可以料想的到,在鳌拜的案头上,要求返还被多尔衮抢走土地的诉状,铁定是堆成了小山堆。而且上访的人员,估计也少不了,这让鳌拜能不考虑这事吗?在其位,谋其政。那就给正蓝旗平反吧,鳌拜想。没承想,这一平反,乐子可就大了。正白旗的户部尚书苏纳海、汉军镶白旗的直隶总督朱昌祚,以及汉军镶白旗的保定巡抚王登——这些人都属于多尔衮当年冤案的受益者,蓝旗被抢走了的地,都在他们家里呢——三个人合伙跳起来,坚决反对鳌拜平反冤假错案。说明白了,一是维护他们自己的利益;二是防止拔出萝卜带出泥,万一平反的政策一落实下来,自己迟早也是个吃不了兜着走。鳌拜当时一瞧这哥儿仨,顿时就乐了,“这可倒好,找还找不到你们几个呢,想当初多尔衮得势的时候,你们把我们皇太极一家都给欺负成啥样了……斩!”史书上说,鳌拜公然“矫旨”,以藐视上命为由,将多尔衮时代的旧党一并肃清。“矫旨”又是个啥意思呢?意思是说,这不是康熙的意思……可康熙刚刚13岁,还没有亲政,鳌拜是有处置权的,这又怎么说成“矫旨”了呢?一定要说成“矫旨”。不说成“矫旨”,到时候康熙有什么理由干掉鳌拜?

  说到底,错就错在他对于康熙一家,太过于忠诚,但凡他有一点心眼,也不会沦为康熙掌上的玩物。但孝庄皇太后分明觉得这还不够,还要再给鳌拜上点儿眼药。……尝托病不朝,要上亲往问疾。上幸其笫,入其寝,御前侍卫和公托见其貌变色,乃急趋至榻前,揭席刃见。上笑曰:“刀不离身乃满洲故俗,不足异也。”因即返驾。这一瓶眼药,是后世的史学家们必须要引用的,以此来证明鳌拜这厮不是个东西。你看看他,皇帝去他家串门,这是给他多大的面子,可他都干了些什么呢?他居然在枕头下面藏起一把刀来……鳌拜他想干啥?砍了小康熙吗?砍了之后呢?鳌拜自己当皇帝?他有这么缺心眼吗?

2311796B69C0FC02EFE7F46581720830.jpg

网络配图

  坦白地说,鳌拜这个人,最大的毛病就是缺心眼。早年多尔衮争夺皇位,皇太极养了多少家将,虽然大家都愤愤不平,可没见有谁公开站出来,都是在背后私下里嘀咕……偏偏鳌拜跟着多尔衮较劲,结果差一点儿没让多尔衮宰了。但凡鳌拜有一点点心眼,也不至于出这种头,站在人堆里跟大家一块嚷嚷多好?挑头站出来,让人家当首犯重点打击,这真是何苦来着……孝庄太后正是瞧准了他这一点,才将鳌拜这可怜的老员工当做一道家庭作业,布置给孙子来完成。康熙决意铲除鳌拜集团。鳌拜党羽已经遍布朝廷内外,行动稍有不慎,必将打草惊蛇,酿成大变。康熙决定不露声色,于是挑选一批身强力壮的亲贵子弟,在宫内整日练习布库(满族的一种角力游戏,类似摔跤)为戏。鳌拜见了,以为是皇帝年少,沉迷嬉乐,不仅不以为意,心中反暗自高兴。康熙八年(1669)五月,清除鳌拜的时机终于到来。康熙先将鳌拜的亲信派往各地,离开京城,又以自己的亲信掌握了京师的卫戍权。这时康熙皇帝早已布好六连环计策,意在生擒鳌拜。

  一:康熙和孝庄太皇太后联同“爱新觉罗家族、赫舍里氏家族、钮钴禄氏家族”。三大家族合并,共同对付鳌拜。二:索尼之子索额图奉命调任康熙侍卫,当天索额图在门外站岗,缴了鳌拜的武器。三:鳌拜所坐的椅子,右上角的腿是锯断又简单粘合的。因为他面圣,身子要朝皇帝那方倾斜,因此这折了的腿不会用上力。四:十几个布库少年中,最厉害的两个,一个在椅子后面服侍;另一个则端上在开水中煮了一个多时辰的茶杯,给鳌拜送茶。五:将生擒鳌拜的地点选在宽阔的武英殿。六:将训练好的十几名布库少年藏于武英殿内。此前,康熙召集身边练习布库的少年侍卫说:“你们都是我的股肱亲旧,你们怕我,还是怕鳌拜?”大家说:“怕皇帝。”一群小毛孩子,其实他们连鳌拜是谁都不知道。

  擒拿鳌拜当天,鳌拜受皇帝召见,进入武英殿。在门外,索额图让他交出武器。鳌拜大意了,心想:就算交出去他们也奈何不了我,再说一个小皇帝能把我满洲第一勇士怎么样呢?于是交出了随身佩剑。来到武英殿之上,康熙一声令下:赐座!鳌拜就坐在了那经过改装的椅子上。鳌拜身体向着皇帝,还好那条椅子腿很争气。否则历史就有可能被改写了!下面都按照原定的计划发展,功夫第二好的布库少年乔装成太监给鳌拜送茶,鳌拜接过茶杯,拿盖子的时候,觉得非常烫,要把茶杯摔了。但他不敢冲皇帝,因为那样是大不敬。身子就靠向了那条残废的椅子腿,这时,椅子后面的布库少年用力一推椅子,使鳌拜整个身子连同茶杯都摔在了地上。布库少年大喊:快来救鳌少保!(这哪是救他啊,这是要活捉他)这时早已埋伏好的十几个布库少年一拥而上。鳌拜还天真的以为他们是来扶自己的,哪想到他们竟是要擒拿自己!当把鳌拜弄得不能动弹了,康熙突然起身,读起鳌拜的30大罪状来。当念到“凌迟处死”时,鳌拜挣脱了这十几个孩子。脱下上衣,露出了满身的伤痕。指着康熙皇帝“我鳌拜一辈子,哪一天不是为了你们爱新觉罗打天下!你们却如此对我!!”康熙原定的凌迟处死鳌拜,已经不能实现了。后来经各大臣的建议,改为了终身监禁。一代骁将就这样戏剧性地败在一群少年手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揭秘:康熙皇帝为何对爷爷辈的忠臣鳌拜痛下杀手
导读:早在大清帝国的第二届皇帝皇太极死时,努尔哈赤的第十四子多尔衮希望能够拨乱反正,登上帝位,但是,皇太极族系的人马气势汹汹,大闹议政王公大会,甚至还拔出了刀子,冲多尔衮比比画画……比画的最终结果,是多尔衮退让了,让皇太极的九儿子福临做了皇帝。这群拿刀子冲着多尔衮比画的人当中,有一个家伙最是凶悍,此人力大无穷,勇冠三军,曾经在正阳门下,一箭命中门楣,十几个侍卫竟然拔不下这支箭……由此看来,这个家伙就是阻碍了多尔衮的帝王之路的主犯之一。这人谁呀,在领导面前大喊大叫的,还拿着凶器……多尔衮一打听,哦,原来是皇太极的家将,名字叫鳌拜。多尔衮当时就火大了,命人把鳌拜推出去砍了。这时候小顺治飞跑了来,搂住鳌拜的脖子不放,央求多尔衮放过鳌拜。多尔衮不好当面跟小皇帝计较,只好罢手。等回到家,多尔衮越寻思这事越上火,你说这个鳌拜,这里有你什么事啊,跟着瞎搅和……命人拿鳌拜的考勤记录来,打开一看,哈哈哈,怪...
· 揭秘平原君为何会对自己的爱姬痛下杀手?
提到乱世,你也许首先想到的就是春秋战国。不错,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可以真正称之为乱世的时代。然而,与此同时,在一些大的诸侯国中,一些有远见、有魄力的贵族大臣们开始广泛收拢人才充当自己的门客,来增强自己以及国家的威望。比较著名的当属战国四公子——平原君赵胜、孟尝君田文、魏公子无忌、春申君黄歇,这里单说平原君赵胜。网络配图平原君赵胜(?-前251),原为赵惠文王之弟,赵国宗室成员。虽然他无缘继承王位,但却在诸公子中最为贤明,也最为关心国事。为了维护自己和赵国的利益,他也四处招揽名人贤士,聚集在自己的门下,几年下来,门客人数达到了几千人。平原君宅第附近有几家民宅,其中一家的户主是个腿脚有点不利索的瘸子。真是无巧不成书,一天瘸子外出去打水,回来的时候水桶随着他的步伐,一上一下、一上一下,很有节奏感。本来别人见惯了也就不怪了,可偏偏此时平原君新纳的一位美姬刚刚起床梳妆,就在她打开窗户的时候,邻...
· 揭秘:康熙对鳌拜痛下杀手的原因何在?
说起来康熙这个人,虽然久负“明君”之望,但实际上,他的心眼比针眼还要小,而且睚眦必报。此前小顺治留下来的经营班子,除鳌拜之外,另有正黄旗的索尼。他是负责内务府的,主要是统领秘密警察,朝中的政治斗争轻易插不上手,所以成了四朝不倒翁。领导班子中第二位,是正白旗的苏克萨哈。他以前曾犯过严重的政治路线错误,是多尔衮的心腹,后来多尔衮“反皇帝集团”被一举打掉,苏克萨哈与多尔衮划清界限,反戈一击,重新赢得了朝廷的信任,并进入了本届经营班子。领导班子中排第三位的,是镶黄旗的遏必隆。这是一个郁闷人,最不善于和同事们搞好关系,老是遭受排挤,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小顺治临终前提拔了他,他当然得竭诚效命。网络配图领导班子中,鳌拜排在第四位。但他却是皇太极家的元老,把他放在领导班子里,目的就是监视另三位领导,对此,鳌拜是非常清楚的。这四个老头,曾经在顺治的灵前发誓,要齐心协力、同舟共济、不计私怨、团结一致地辅佐小康熙...
· 揭秘:曹操为何对人才也痛下杀手?
导读:曹操一生识才爱才,同样杀过的文人也不少,杀过杨修、孔融。间接害死过祢衡、荀彧,等等。作为一位爱才的将领,他为何对这些名士下了死手呢?网络配图祢衡是一个纯粹的文人,但是他自恃其才,不知天高地厚,甚至目中无人,狂悖不羁。令人想不到的是,这位丝毫不懂政治的文学青年,竟然在曹操面前出言不逊,大放厥词,引起了曹操的强烈愤恨和不满。对付这样一个不识时务、蔑视权贵的酸人,曹操有自己独特的一套办法,那就是通过“不命坐”、“令为鼓吏”和“不起身相送”等方式,在礼法上有意怠慢,在人格上极力羞辱。当然,曹操是一个聪明人,他知道如果他杀了祢衡,定会让其他文人心寒,于是他开始“借刀杀人”,派遣祢衡到荆州出使,结果因出言不逊被一介武夫黄祖砍下脑袋。与三国“愤青”祢衡不同的是,孔融不仅仅是文学家,更是一位政治家。作为孔子的二十世孙,孔融官高名远,众望所归,顺理成章地成为知识分子的一代领袖。名士出身的孔融向来看不起...
· 揭秘平原君为何事对自己的爱姬痛下杀手?
提到乱世,你也许首先想到的就是春秋战国。不错,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可以真正称之为乱世的时代。然而,与此同时,在一些大的诸侯国中,一些有远见、有魄力的贵族大臣们开始广泛收拢人才充当自己的门客,来增强自己以及国家的威望。比较著名的当属战国四公子——平原君赵胜、孟尝君田文、魏公子无忌、春申君黄歇,这里单说平原君赵胜。网络配图平原君赵胜(?-前251),原为赵惠文王之弟,赵国宗室成员。虽然他无缘继承王位,但却在诸公子中最为贤明,也最为关心国事。为了维护自己和赵国的利益,他也四处招揽名人贤士,聚集在自己的门下,几年下来,门客人数达到了几千人。平原君宅第附近有几家民宅,其中一家的户主是个腿脚有点不利索的瘸子。真是无巧不成书,一天瘸子外出去打水,回来的时候水桶随着他的步伐,一上一下、一上一下,很有节奏感。本来别人见惯了也就不怪了,可偏偏此时平原君新纳的一位美姬刚刚起床梳妆,就在她打开窗户的时候,邻...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