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明朝的宦官专权不死反而能延长200年?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76
转发:0
评论:0
明朝的宦官专权不死反而能延长200年?,纵观明朝历史,也曾出现过几次太监专权干政的现象,但是同历史上很多朝代宦官专权

  纵观明朝历史,也曾出现过几次太监专权干政的现象,但是同历史上很多朝代宦官专权时欺上误国不同,明朝的太监干政时有时反而能把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太监也基本始终忠于明皇室。

  东汉中后期,交替出现外戚专权和宦官乱政,皇帝被随意废立,东汉在一定程度上是亡于宦官乱政。秦朝的大太监赵高矫诏杀死秦始皇长子扶苏,又设计害死丞相李斯,最后逼迫二世皇帝胡亥自杀,可谓欺君亡国。

  明朝曾出现过郑和、王振、刘瑾、冯保、汪直、魏忠贤等大太监。

魏忠贤.jpg 

网络配图

   有明一代,宦官的权力实际上很大,明成祖可能觉得设在宫外的锦衣卫使用起来并不是很方便,在他心目中,还是觉得宦官比较可靠,于是设立了东缉事厂,简称东厂,权力凌驾于明太祖朱元璋设立的由皇帝的亲信武将与侍卫组成的锦衣卫之上。

  明宪宗时为加强特务统治,于成化十三年(1477年)于东厂之外增设西厂,与东厂及锦衣卫合称厂卫,用太监汪直为提督,其权力超过东厂,西厂作为一个短命的特务机构,前后只有两任提督,分别是汪直和刘瑾。

  朱元璋废掉了宰相制度后,明朝逐渐形成了内阁制度。

  内阁对朝政的各种处理意见写在一张贴在奏章上面的纸上,这叫做“票拟”,皇帝用朱砂笔在上面做批示叫“批红”,后来皇帝越来越懒,就让司礼监秉笔太监替自己干“批红”的活。

  所以有明一代,太监不仅控制着令人生畏的特务机构东厂,还负责司礼监的“批红”大权,明朝的太监是大明权力运作中的重要一极。太监冯保就不用说了,作为掌握替皇帝批红权的司礼监秉笔太监他与大明名相张居正配合默契,创造了万历新政。 

魏忠贤1.jpg

网络配图

唯一的例外就是王振,他满腹经纶,后来又做了教官,但是他智商似乎不太够用,于是为了实现理想另辟自阉入宫,明英宗朱祁镇对他极为尊重,一口一个先生。

  1449年,瓦剌大举入侵。王振鼓动英宗亲征,在退却途中竟然还邀英宗幸其蔚州宅第(可见其虚荣心极强),以致耽误行程,导致土木堡之变,英宗被俘,王振被杀。明朝最能玩的一个皇帝明武宗朱厚照在位时,专权的大太监八虎之首刘瑾,虽然也清流重臣,贪赃枉法,但是他也未曾将国事当作儿戏。

  史载,刘瑾将奏章带回私第后,都与他的妹婿礼部司务孙聪及华亭人张文冕商量参决,再由大学士焦芳润色,内阁李东阳审核之后颁发,对国事还是颇为慎重的。

  魏忠贤,东林党人总是不屑。魏忠贤异己不假,但其早期也曾放下架子试图与文官合作,被无情拒绝。在边防大事上,依然使用东林党人孙承宗等人,使得防御满清的关宁防线依然稳如泰山,魏忠贤当政期间边防基本稳固。而且他能够采取务实的政策,坚定地延续了万历的矿监政策,极力向中上层和江南富甲士绅征税,使国家财政保持了稳定,同时明朝的宦官专权干政时虽然也清流大臣,但是基本上能做到不乱政,并基本始终忠于明皇室。

  魏忠贤2.jpg

   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明宣宗朱瞻基(明太祖朱元璋曾孙)时实行的一个政策,那就是设立专门机构教太监文化。太祖朱元璋是不准太监干政,更不准太监学习文化的。

  不怕流氓,就怕流氓有文化,太监作为生理有严重缺陷的男人是很容易有心理问题的,但是一旦有了文化,也变的有理想了。一个有理想的流氓,有时确实比满口仁义道德的言官更能干实事,比如“九千岁”魏忠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论明朝的宦官专权
宦官制度是中国文化体系中最可耻的产物之一。周灭商后把这一兽性的残酷制度带入中国,直到帝王制度的的消灭才消灭。在中国历史上,宦官专权的时代发生在东汉、唐、明三个朝代。但影响最大的还是明朝.到明朝的时候,以通过极端专制主义的行为来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其中包括废除丞相制度,设立厂卫等特务组织。明朝初年,朱元璋鉴于前代宦官专权的弊病,又立铁牌于宫门,铁牌上刻着:“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还严禁宦官读书认字,交通外官,那时,宦官是无权可专的。到了明成祖时期,由于他夺取帝位时得到过宦官的支持,同时由于反对派的众多,宦官开始受到重用。到明朝中期,随着上层统治集团日渐腐朽,他们已经没有能力去更多的使用皇权,于是一些已经获得皇室信任的宦官开始利用自己与皇帝朝夕相处的有利条件,对皇帝施加各种影响,取得皇帝的信任,形成宦官专权。以太监控制军队,当监军.明朝的太监是听命与皇帝的.明朝的宦官专权最严重是英宗时期...
· 宦官、外戚专权(92年)
汉和帝时,东汉王朝由稳转乱,朝政日衰。从这时期,王朝内部出现了宦官、外戚交替掌权的局面,造成东汉政治腐败、社会动乱,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出现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是封建专制制度。汉和帝以后,即位的皇帝大多是小孩子,大的十几岁,小的还不满周岁。他们不能亲理朝政,只好由母后临朝,而母后则多请自家人帮助掌权,这便形成了外戚专权。随着小皇帝长大,对外戚专权日益不满,便指使身边的宦官诛杀外戚,宦官又乘机垄断朝政。待皇帝一死,外戚便再立一个新的小皇帝,于是开始下一轮的争夺。就这样,东汉政权像走马灯似的在宦官、外戚手中倒来倒去。从汉和帝到汉献帝,宦官、外戚之争达6次之多。东汉第一个把持朝政的外戚是窦氏。窦氏是汉章帝的皇后。章帝死后,和帝继位,窦太后临朝。以窦太后的哥哥窦宪为首的窦氏家族自此掌握了政权。他们依仗权势,为非作歹,激起了许多正直官吏的不满。随着和帝年龄增长,与外戚的矛盾日益火锐,永元六年(94)六月...
· 郑众:东汉为什么会宦官专权?东汉宦官专权原因
汉和帝时,东汉王朝由稳转乱,朝政日衰。从这时期,王朝内部出现了宦官、外戚交替掌权的局面,造成东汉政治腐败、社会,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出现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是封建专制制度。汉和帝以后,即位的皇帝大多是小孩子,大的十几岁,小的还不满周岁。他们不能亲理朝政,只好由母后临朝,而母后则多请自家人帮助掌权,这便形成了外戚专权。随着小皇帝长大,对外戚专权日益不满,便指使身边的宦官诛杀外戚,宦官又乘机垄断朝政。待皇帝一死,外戚便再立一个新的小皇帝,于是开始下一轮的争夺。就这样,东汉政权像走马灯似的在宦官、外戚手中倒来倒去。从汉和帝到汉献帝,宦官、外戚之争达6次之多。东汉第一个把持朝政的外戚是窦氏。窦氏是汉章帝的皇后。章帝死后,和帝继位,窦太后临朝。以窦太后的哥哥窦宪为首的窦氏家族自此掌握了政权。他们依仗权势,为非作歹,激起了许多正直官吏的不满。随着和帝年龄增长,与外戚的矛盾日益火锐,永元六年(94)六月,和...
· 十常侍专权的内幕:宦官专权是皇帝拿来对抗文官
我国历史上宦官专权最严重的三个朝代是东汉、唐朝和明朝。为什么?宦官专权的朝廷格局是大臣权重,皇帝权轻。皇帝需要利用宦官来朝臣。东汉光武帝吸取了王莽篡汉的教训,不在朝廷设置上不在设置丞相、太尉、御史大夫,而是设置了司徒、司马、司空,减轻了三公的权威。而且黄门侍郎不在使用士大夫子弟,而是全部使用宦官,导致宦官有机会参与朝政。还有一股势力,那就是外戚。光武帝的皇后是阴丽华,这是光武帝的结发妻子,当年光武帝的梦想就是“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娶阴丽华”。阴丽华的弟弟阴就就是外戚。但是阴家虽然是外戚,却很知道谦退。帝国的三大支柱,宦官集团、外戚集团,以三公为代表的士大夫集团。皇帝最信任的是宦官集团,权臣和外戚都有篡位的历史记录,宦官没有说杀掉皇帝自己当皇帝的,就是宦官最猖獗的唐朝,最多也是杀掉皇帝,另立一个皇帝。太后最信任的是外戚集团,因为那是他的娘家。士大夫集团总是想着控制皇权,是最不受待见的,但是...
· 中国简史——宦官专权和甘露之变
关键词:南衙/北司唐朝中后期甘露之变是唐朝皇帝为反抗宦官专政所做的最后抗争,是继王叔文事件之后唐代士人和宦官之间发生的又一次大冲突。由于谋事仓促、处事不决,这次政变以失败告终。从此宦官更加专横,凌逼皇帝,蔑视朝官,使朝臣和宦官逐渐走向彻底对立。宦官专权宦官是皇帝周围的杂役。一般来说,当皇帝勤于政事、积极有为的时候,宦官是没有办法插手政务的;相反,皇帝疏于朝政或国家政治腐败时,宦官往往利用其和皇帝亲近的关系乘隙而入,干预朝政,甚至左右政局,拥立或更换皇帝,唐代的宦官专政就是这一规律的最好注解。唐代宦官得势是从玄宗时开始的。玄宗时期,宦官人数一度增加到三千余人,其中三品以上职务的就占到将近三分之一。更为严重的是,高力士这样的大宦官头目开始出现。他凭借玄宗的宠信,一言一行可以影响官员的升迁,连李林甫、杨国忠、安禄山这样的中央或地方实权派都要结好其人,太子李亨甚至称其为“二兄”,玄宗的公主驸马称其...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