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有能力就要去当老板韩信到死都没明白这个道理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37
转发:0
评论:0
有能力就要去当老板韩信到死都没明白这个道理,韩信的一生,就像一条抛物线,从默默无闻到大放异彩,最后又黯然落幕。他年轻

  韩信的一生,就像一条抛物线,从默默无闻到大放异彩,最后又黯然落幕。

  他年轻时,既不会做官,又不会经商,一度只能到处蹭剩饭看冷脸,尝尽了世态炎凉人生冷暖。

  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经商)。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

  然而,秦朝末年的大变局给了他施展自身才华的舞台

  ——韩信20岁仗剑从军,25岁被拜为大将。接着,他只用了三年时间,就平灭五国,分别是定魏,击代、赵,降燕,破齐。

  26岁不到,韩信已拥兵数十万,被刘邦封为齐王,掌控原来齐国疆域,成为项羽、刘邦之外的第三支重要力量。

  28岁,韩信又布置了十面埋伏,彻底击败了中国历史上最强的战将——项羽,终结楚汉争霸,成就了自己彪炳千秋的功业。

  不过,巅峰之后,韩信的人生抛物线就开始一路向下。他28岁被刘邦降为淮阴侯,此后一直在长安,33岁即被吕后以谋反罪诛杀。

  韩信.jpg

网络配图

   萧何曾经评价韩信“国士无双”,后来,韩信被于长安时,尽管已经无兵无权,樊哙依然对其跪拜送迎,言必称臣。

  好了,现在问题来了,这么牛叉的韩信为什么人生只是一根抛物线,而不是别的什么线?比如射线,一直无限向上发射?

  回顾楚汉相争最为激烈的时候,也正是韩信实力最强大的时候。他无论倒向任何一方,都将改变楚汉相争的天平。当然,如果他选择自立,天下也必定三分。

  项羽的使者曾经这样劝过韩信:

  “当今二王之事,权在足下。足下右投则汉王胜,左投则项王胜。”

  很显然,依靠自己的能力,韩信完全可以当领袖,开创一个王朝。

  然而,韩信的悲剧在于——他从来没有自己创业的雄心,终其一生只是在不断地选择老板。

  二

  第一个老板:项梁。

  韩信一开始参军是投入项梁麾下,

  “及项梁渡淮,信杖剑从之,居麾下,未得知名。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

  第二个老板:项羽。

  项梁战死后,韩信被项羽选为侍卫。这个职务其实并不错,能在领导面前混个眼熟,又不用去跑市场累的要死要活,业绩不好还要被扣奖金。

  然而,韩信是一个有能力的员工,他生来就是为了打仗。但是可惜的是,项羽看不出来他的能力,韩信多次献计,都不被采用。

  “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画不用”。

  第三个老板:刘邦。

  此地不留爷也,自有留爷处,既然看不到提拔的希望,韩信果断选择跳槽。在刘邦去汉中为王的时候,他炒了老板项羽的鱿鱼(有没有不辞而别不知道),义无反顾地翻山越岭追上了刘邦的汉军,从此投身革命。

  愿望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韩信既然选择跳槽,只能放弃之前的一切待遇,从最基层的士卒干起,甚至一度因为连坐差点被斩头(跳槽有风险,择业需谨慎)。

  然而,刘邦公司的核心团队是都从沛县一路跟来,萧何、樊哙、夏侯婴、周勃、曹参、陈平等等。说到论资排辈,23岁的韩信根本没有提拔的希望。

  韩信于是再次选择离开,这才有了著名的典故“萧何月下追韩信”。

  三

  IP时代什么最值钱?个人品牌最值钱!

  韩信2.jpg

网络配图

   一个人能为公司和团队所创造的价值,决定了他的价格。反过来所,他的替代性越低,估值也就越高。

  如果说,前两次跳槽是因为韩信没有自己团队的话,那么在他成为齐王后,这个前设已经不复存在。

  汉高祖四年,韩信平定齐国。齐国故地有七十余城,“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战国时最强盛的时候几乎无敌,与秦国互约为东西二帝。

  拥有齐国这样得天独厚的资源,加上韩信睥睨天下的能力,自立为王完全绰绰有余。

  这样的局势,任何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此时,有个叫蒯通的人来给韩信讲解“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劝他自立为王,和刘邦、项羽三分天下。

  今足下戴震主之威,挟不赏之功,归楚,楚人不信;归汉,汉人震恐:足下欲持是安归乎?夫势在人臣之位而有震主之威,名高天下,窃为足下危之。

  然而,韩信听不进去这样的话,他始终下不了自己当领袖的决心。

  “犹豫不忍倍汉,又自以为功多,汉终不夺我齐,遂谢蒯通。”

  四

  五年后,韩信被吕后和萧何设计诛杀于长安。

  据说,韩信在临刑之前,懊悔的说,

  “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

  韩信死后,吕雉毫不留情地斩草除根,“遂夷信三族”,从一无所有到位极人臣,再到身死族灭,韩信人生的抛物线就此走到终点。

  那么现在再来分析,韩信的悲剧根源是什么?

  乔布斯在创建苹果的过程中,曾说过一句话:

  韩信.jpg

网络配图

   要当领袖,不要当追随者!

  韩信最大的错误显然是他从没意识到自己也可以当老板,可以创业,可以打造秦代五百强,战国五百强。

  就像年轻时因为饥饿到处蹭饭时一样,他一辈子都在不停地追随别人,希望找到一个面色和善的,比如漂母那样,可以笑眯眯的盛饭给他吃。

  然而,他错了,任何老板都不需要一个比自己能力还强的人做下属。刘邦不需要,吕雉也不需要。

  当他不再需要寄人篱下的时候,依然委身他人,只会成为别人而后快的心腹大患。

  其实,韩信的悲剧早已在他和刘邦的一次对话中,就已经注定。这次对话发生在韩信被贬为淮阴侯,于长安期间,

  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

  刘邦和韩信喝酒聊天,两人各自评论各位将领的能力高下。韩信认为刘邦只能带十万兵,至于自己,则多多益善。然而,韩信却不无自卑的认为,刘邦“善将将”,自己“善将兵”。

  显然,即使在成为阶下囚的时候,韩信还不相信自己曾经错失过当领袖的机会,仍然把自己定位成一个高级打工仔。

  这才是他一生悲剧的根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窦仪以他的才华和能力为什么从进入官场到死亡都没有受到重用
窦仪本人的才华摆在那里,是一个有真本事,同时也有一点自己心中坚持的官员。不过可惜的是,从进入官场开始,一直到他离世,并没有真正受到哪位皇帝的重用。五代之时,朝代更迭频繁,他先后在后晋、后汉、后周等朝为官。到了大宋之后,虽然受到宋太祖的重视,但是并没有受到重用。在他去世之后,就连宋太祖自己都说:“天何夺我窦仪之速耶!”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我还没有重用窦仪,让他为国家效力,老天爷你为什么要那么快将我这忠直大臣夺走呢?在后来翰林学士王著因为醉酒误事被贬之后,赵匡胤于宰相赵普商议提拔谁上来之时,赵匡胤说:“非斯人不可处禁中。”这个斯人,指的就是“窦仪”。也就是说窦仪刚罢去大学士职位不久,就又被提上来了。窦仪是一个处事刚直,恪尽职守的大臣。后周之时,赵匡胤攻克滁州,后周世宗柴荣派窦仪前往当地府库登记。赵匡胤原本让亲信去府库里拿些东西出来,犒赏跟随自己征战的士兵,却遭到了窦仪的阻止。窦仪说如今既然已经...
· 千古祖训,明白还是很有道理的
孔子“训子鲤”:“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一日,孔子站在庭院中,他的儿子孔鲤低着头,很快地走过去。孔子拦住他问:“学诗了吗?”孔鲤答:“没有”。孔子说:“没学诗你怎么说话?”孔鲤便回去学习诗文。第二日,孔鲤又碰上了站在庭院内的孔子。孔子问:“学礼了么?”孔鲤答:“没有。”孔子说:“不学礼你怎么做人。”于是孔鲤回礼了。这个故事叫做“过庭训”,后来古人将父亲训斥儿子称为“过庭训”。司马谈“命子迁”: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司马谈认为自孔子过世后的四百多年间,诸侯兼并、史记断绝,当今海内统一,有许多明主贤君、忠臣义士等的事迹。然而作为一名太史令不能尽到写作的职责,内心十分不安,因此临终时边哭边嘱咐儿子司马迁,希望它能子承父业,不要忘记撰写史书。司马迁不负父命,最终写出了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诸葛亮“诫子书”:...
· 韩信的军事能力有多厉害韩信军事能力如何来的
韩信的天赋究竟有多高,这个我们不知道,这里只能说说他把天赋锻打成锋利神兵的过程。因为史料太少,关于韩信的记载就那么多,所以以下的叙述推测的成分很大,请朋友们自行鉴别。秦国统一六国之后,收缴了很多违,兵书就是其中之一。韩信大约生于公元前231年,秦国统一六国的时候(公元前221年),他才10岁左右。老秦的法令推行得很彻底,私藏兵书是犯法的事,逮住了就得挨收拾,不排除少年时代的韩信有通过非正常渠道得到兵书的可能,但是,这种可能并不是很大。韩信读过兵书,击破赵国之后,他给麾下诸将讲述破赵的道理时,曾经引用过兵书原文。那么,他的兵书是从哪里来的呢?图片来源于网络刘邦进入咸阳之后,跟随他南征北战的老哥们儿争先恐后地掠夺金银财宝,唯独萧何没有这样做,而是赶快去秦帝国的档案资料馆抢收“律令图书”。这些图书当中,兵书的数量是可想而知的。不久,韩信离开项羽,前来投奔刘邦,因为犯错误,差点被斩首,幸亏刘邦的御...
· 蒙古帝国是靠什么崛起的呢?看完这个就明白了
如果你要从亚洲的中部选择一个牛逼的游牧民族的话,你大概不会选择蒙古人,这一群在成吉思汗诞生之前出没在丘陵地区,把领土给扩张到西伯利亚丛林一边放牧一边的游猎,顺便练就了高超的射箭技巧的民族,不过鲜卑人,匈奴人似乎也有这种能力。同时蒙古人的身形也要比其他的游牧民族比如匈奴人之类的要矮小许多。在这里我不想给大家灌输什么英雄史观,但是不得不承认,犹如过去的冒顿单于之于匈奴一样,蒙古人之所以能够站出来统治整个世界,你得归因与成吉思汗。成吉思汗与蒙古的崛起根据传说,成吉思汗约于公元1162年出生在一个低级的部落,乳名铁木真,他的父亲被毒死。铁木真在兄弟的管教之下长大,其中的一位兄长在于铁木真的争斗之下被杀。19岁的时候,成吉思汗娶了第一任也是对他最重要的妻子,孛儿帖,然后随后就遭受到了绑架。这种习俗在蒙古部落中早已经司空见惯,他老妈也给绑架过。在拯救他的妻子的过程中,铁木真展现了他非凡的军事才能,很快...
· 为什么以前的北京城墙没有西北角呢?看完这个就明白了
北京城的历史悠久,但是很多人发现,老北京城的城墙没有西北角。这是为什么呢?(老北京城墙地图)上面是老北京城墙地图,我们看红色区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西北角,形成了弧形,与其他三个角相比,非常奇特。老北京城的历史非常悠久,古城墙周长60里,墙基宽24米,墙高8米,全部为板筑的夯土墙。据史书记载,巍巍北京古城墙在元代时是方方正正的,此所谓城方如印。明朝的时候,朱棣定都北京,决定天子守门,对城墙进行了完善,此时就没有西北角了。那么,为啥没有西北角了呢?主要有以下几种猜测。(姚广孝)1、姚广孝所为朱棣从侄子那里抢来皇位后,命令手下大臣姚广孝开始修建北京城。相传,姚广孝对元朝留下的城墙进行修缮和重建,起初是按矩形设计的,想把矩形的对角线交点,交在皇宫的金銮殿上,以此来表示皇帝至高无上的核心地位。由于自然原因,最终还是偏离了金銮殿。咋办呢?姚广孝灵机一动,去掉一角,这就是西北角。后代的城墙基本保留明朝的...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