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韩信死后,刘邦只有一个反应,已经足以证明韩信是冤枉的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11
转发:0
评论:0
韩信死后,刘邦只有一个反应,已经足以证明韩信是冤枉的,韩信,本是淮阴小儿,家里很穷,又什么都不会,只好四处打秋风,日子过得相当凄楚

  韩信,本是淮阴小儿,家里很穷,又什么都不会,只好四处打秋风,日子过得相当凄楚,项梁叔侄江东起义之后,韩信才看到施展人生才华的机会,于是投奔了项家军,孰料就因他长于谋略,短于武功,所以在项家军之内并不受重用,项梁死后,才在项羽帐下做了个执戟郎中,也不过是后世所谓的带刀护卫,表面风光,实际没一点用处。

  韩信战争中也曾努力寻找发达的机会,曾几次向项羽献策,据说他提出来的计策连项羽亚父范增也大为赞赏,但是呢,项羽就是看不上他。

  没有办法,只能在推翻暴秦,分封诸侯之后,韩信偷偷离开项羽的队伍,改而投奔天下最能惜英雄重英雄的刘邦。

  其时天下粗定,数年反秦斗争都没脱颖而出的韩信,项羽麾下一个小小的执戟郎中,你以为刘邦能对他有多重视,不过看在他千里投奔的份上,封了个小小的连敖,也就相当于现在部队司务长之类的小官,让他混日子去了。

  可以说,韩信这人前半生很倒霉啊,连敖当了没多久,赶上上司贪污军粮,依律韩信当受连坐。所以韩信和十一个管理后勤的同事一起,押赴刑场斩首。

  前面十来个人都死了,轮到韩信时,韩信恐慌极了,他不甘心就这样死去,于是扬天疾呼:

  上不欲就天下乎,而斩壮士。

  汉王难道不想争夺天下吗,为什么要屈杀有用的人才呢。

  一句话道出了汉王刘邦的真实用心,恰巧监斩的夏侯婴也有几分见识,一听韩信关键时刻竟能喊出这样的话,当下觉得这人可能很了不起,于是叫过来攀谈几句。

  对答之间,夏侯婴为韩信的见解折服,觉得他真是个人才,于是向汉王刘邦举荐。

  可以说,夏侯婴是韩信第一个恩人,但可惜的是,他对韩信的价值认识的并不十分透彻,估计也就理解为韩信只是个有用之才,具体有用到什么程度他并不知晓。

1516952438670075.jpg

  而刘邦听了夏侯婴的话,也并没有把这个韩信当回事,只是拔高认识,把他像普通降将一样加封为治粟都尉,撑死也就后勤司令一样的官职,自以为已经给韩信了不起的待遇了。

  韩信能怎么着,只能好好效力,在工作中寻找机会,因为负责后勤的缘故,工作时和萧何打交道比较多,一来二去,和萧何越来越是熟悉,萧何也逐渐被他的才能折服,觉得韩信是个天下无双的国士,应该放出去独当一面,而不是只当个治粟都尉了事。

  于是再度向刘邦举荐,一连举荐好几次,刘邦都没当回事。

  韩信至此心灰意懒,觉得不能再到刘邦这里浪费时间,于是二度逃亡,其后呢,萧何上演了一出名扬千古的萧何月下追韩信。

  以这种极端的方式提醒刘邦,韩信真的是个很了不起的人才。幸运的是,刘邦这回慎重的对待了萧何的举荐,隆重其事的接见了韩信,并向他讨教天下大计。

  苦等多年的机会终于来临,韩信就凭借胸中真才实学,取得刘邦的赞赏,遂成了刘邦麾下二号人物,担任了汉军的大将军。

  韩信就这样走上了军神之路,也算他苦尽甘来吧,在其后的楚汉相争中表现卓越,立下无数大功,简单一点说就是:

  刘邦正面牵制项羽主力,而韩信呢,则兵出偏锋,袭扰后方,为刘邦收纳天下诸侯,所以当刘项之争十分胶着的时候。

  韩信已略下齐地、燕地、赵地、魏地等,按战国七雄的格局划分,刘邦自己仅占领秦地以及三晋之一部,其余诸国领土,除项羽手里的楚地之外,其余各地都是韩信替刘邦拿下来的。

  他的功劳至此已经无人可及,这时候,韩信时三分天下有其一,厉害到了偏楚则楚胜,偏汉则汉胜,中立则可自立一国的地步。

1516952453655298.jpg

  手下也有人劝他,说他:

  一:功劳之大已经到了无法封赏的地步;二:才能之高已经到了天下无敌的地步;三:势力之强已经到了无人能制的地步。

  有这三个因素,当下唯一的出路就是叛汉自立,否则将来的下场一定非常凄惨。

  韩信呢,则天真的认为:

  ……汉王授我上将军印、数万之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吾得至于此。夫人深亲信我,背之不祥。

  汉王对我有再造之恩,信任的无以复加,我怎么能背叛他呢。

  手下没有办法,为了免去将来的祸患,只好佯疯而去。

  手下如此提醒,韩信还执迷不悟。

  那么,手下说的对吗?

  天下平定以后,韩信即由经营多年的齐地改封到对汉室还心存不满的楚地,由齐王改封成楚王,楚王当了没多久,就被刘邦抓起来治罪。

  这时候韩信好像明白了一点,嘲讽的说:

  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烹!

1516952469973321.jpg

  韩信话已说的这么明白,刘邦怎么解释:

  人告公反

  有人说你要造反,典型的莫须有,这个理由刘邦自己都不相信,所以只能以“人告”之说为自己解释。

  韩信因此被贬为淮阴侯,并被带到洛阳起来。

  韩信至此,已如猛虎拔去爪牙,可有人还不放心,还不肯让他好好过日子。

  公元前200年左右,代地陈豨谋反,刘邦亲自帅兵平叛,韩信因病留在长安,就因为他跟陈豨有点关系,所以吕雉是越想越不放心,最后以家奴出首为名确定韩信造反。

  想将之招致长乐宫诛杀,于是骗韩信说:前方派来使者,说今上已平定代地,诛杀陈豨,大胜而还,为示庆祝,要求在京官员都去长乐宫祝贺。

  临了还怕韩信看出端倪,再度称病不来,让计划化为泡影,又让萧何给韩信写了一封亲笔信。

  萧何在信里,貌似很忠肯的劝告说:虽疾,强贺。

  虽然你有病,但最好还是尽力来一趟,因为这毕竟是国家大事吗。

  萧何,与韩信多少年的交情,又是韩信的恩人,韩信能不听吗,于是,韩信就在长乐宫被吕雉伏兵诛杀。

  随后被夷灭三族,一代军神就落了个这样的下场。

1516952486915928.jpg

  韩信是吕雉独断专权,未经刘邦请示,以家奴出首,韩信有意谋反的罪名害死,那么,刘邦知道后什么反应?

  大为庆幸,庆幸吕雉及时为汉朝平定了一场灭顶之灾;或者龙颜震怒,觉得吕雉未经请示, 擅自诛杀汉室功臣是对汉室江山犯罪。

  都不是,那么,刘邦什么反应呢,《史记》和《汉书》上面的说法虽然略有不同,但都同样耐人寻味。

  《史记》说:高祖已从豨军来,至,见信死,且喜且怜之。

  《汉书》说:高祖已破豨归,至,闻信死,且喜且哀之。

  一个“且喜且怜”,一个“且喜且哀”

  喜是肯定的,终于除掉一个心腹大患,那么刘邦又怜什么,哀什么。

  不得不说,这时候他心里还是有一点内疚的,因为他也相信,谋反这样的大事,就凭一个家奴出首即可认定,而且还不经法司审定,骗至长乐宫暗杀,不是冤枉是什么,不然为什么不能公开审讯定罪呢。

  当年刘邦因怀疑萧何谋反而将之下狱治罪,有个宫内值宿,姓王的卫尉很勇敢的质问刘邦说:萧丞相当年执掌关中,关中百姓只知丞相而不知大王,他那时候不反,现在却要造反,天下还有这么愚笨的人吗。

  这番话刘邦也觉得很有道理,所以大度的原谅了萧何。

  可同样的道理:当年韩信当齐王的时候不反,如今沦落京城,当了个无兵无权的淮阴侯倒要谋反,天下有这么愚笨的人吗。

  这番话刘邦却死活听不进去,为什么会这样呢。

  陛下不过能将十万。如臣,多多益办耳

  恐怕这才是韩信谋反真正的原因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韩信在刘邦落难时趁火打劫刘邦怎么反应?
刘邦,这是一位被许多人奉为偶像的人物,在秦末的楚汉争霸时期,在初期处于劣势的情况下,能够逆转乾坤,打败了其称帝的最大对手—项羽,最终成功成立了汉朝,这位出生并不高贵的刘邦,能够称帝的他必然有着非凡的才能,在险境当中,能够控制住其自身的情绪,以大局为重。网络配图在楚汉争霸初期时,刘邦并没有像项羽那般大搞分封制,在他看来,封王封侯,只能让臣下们野心加剧,主公的权威感将会减弱,甚至有一点,下属们还会按耐不住自己日渐膨胀的野心,想要夺取主公之位,那么当主公的不就危险了吗?然而刘邦的属下们并不全都同意刘邦的想法,他们舍生忘死的追随刘邦,在冲锋陷阵时能够身先士卒,就是希望有朝一日能够获得刘邦的分封,让自己能够出人头地,但是见刘邦态度如此坚决,只能暂时选择了隐忍。网络配图之后,刘邦的军队被项羽的军队困住,刘邦难以脱身,就在这情况危急之时,刘邦第一个想到的便是韩信,于是他便写信让韩信前来增援,可未曾想到的...
· 韩信是如何死的?揭秘刘邦杀掉战神韩信的原因
导读:对于刘邦来说,韩信永远是他的心头之痛、心腹之患,韩信功高盖世,活着对他就是危险,当韩信要求当假齐王时,刘邦心里便已经动了杀机,于是刘邦遇到了一个南巡的机会开始对韩信实施秘密逮捕。刘邦之所以要实施秘密逮捕韩信的计划,主要考虑到韩信毕竟是有功之臣,有用之才,更何况韩信将兵多年,在军中有一定威望,多少也有些心腹,骤然杀了韩信,也许会引起兵变。所以刘邦对于自己能不能战胜韩信没有一定的把握。然而,就在这时,韩信自己却犯了一个关键性的错误,他把钟离眜的人头献给了刘邦。但是韩信并没有因为出卖朋友,而保全自己,这反倒加速了自己的灭亡。此时的韩信,其实已经是刘邦手里可控制的一粒棋子,要杀要剐任有刘邦处置。但此时的刘邦不但没有处置他,还封他为淮阴侯,那么是什么原因使韩信最后走上了绝路呢?汉初元年,楚汉两军在中原大地拉开了历时五年的战争,史称“楚汉相争”。由于刘邦的知人善任,韩信的才华横溢,君臣携手打败了...
· 吕雉杀韩信只有一个目的是讨好刘邦吗?
吕雉为什么要杀韩信?有人会说,不会吧,原因就是这个?还真就是这个。可是,史书上明明说了,是因为韩信写信给陈豨,欲与陈豨合谋串通,想通过内外夹击的方式进行谋反,后来事情败露,被吕后发现,才使得吕后决定要除掉韩信。史书的这个说法并不可信。理由有三:第一,没有军队。如果韩信要反,应该要有军队才行,自从韩信从楚王降为淮阴侯之后,就被刘邦押到京城起来,除了一两个家奴,没有别的人可以支配,他的力量不足以举兵造反。第二,没有交际。既使没有军队,要是平时交际好,能说服有军权的人造反,那也是可以的。可惜,韩信也不具备这个条件。韩信除了没有政治头脑之外,还有一个特点:自视太高,瞧不起其他人,不愿跟别人来往。在京城被的时光里,几乎没有一个朋友愿意与他交往。有一次樊哙前去看望他,他还瞧不起樊哙,于是唉声叹气,觉得自己现在都沦落要与樊哙这种人为伍了,实在是悲哀。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韩信在京城的交际并不好,不太可能与...
· 刘邦为什么要杀韩信?揭秘刘邦杀韩信的原因
刘邦杀韩信:韩信是刘邦的第一开国功臣,刘邦打江山的几次硬仗基本都是韩信的功劳,比方说大家熟知的背水一战,十面埋伏,就连刘邦的死对头项羽,最终也是被韩信逼迫自刎而死。刘邦曾经对韩信许诺:“见天不杀、见地不杀、见铁不杀”。意思是说看见天不能杀韩信,看见地不能杀韩信,不能用铁的东西杀韩信。总结来说就是韩信是不能杀的,任何情况下刘邦都承诺不杀韩信。可叹的是,刘邦的承诺并没有兑现!韩信最终还是被杀了。韩信并非是被刘邦直接杀的,直接杀韩信的人是刘邦的原配老婆吕雉,据说是用竹剑杀的。吕雉杀韩信并没有通知刘邦,杀了以后才告诉刘邦的。那么刘邦在得知韩信被杀以后是什么反应呢?司马迁记载这段历史用了五个字来形容刘邦的心情“且喜且怜之”。所谓的且喜且怜之意思就是说即非常高兴,有感到非常的可惜。刘邦和韩信有着相同的遭遇,二人都是出身基层,都在未成名时受到过屈辱(韩信胯下之辱,刘邦也是贫苦出身)。可以这样说刘邦是由衷...
· 刘邦为什么要杀韩信?揭秘刘邦杀韩信的原因
刘邦杀韩信:韩信是刘邦的第一开国功臣,刘邦打江山的几次硬仗基本都是韩信的功劳,比方说大家熟知的背水一战,十面埋伏,就连刘邦的死对头项羽,最终也是被韩信逼迫自刎而死。刘邦曾经对韩信许诺:“见天不杀、见地不杀、见铁不杀”。意思是说看见天不能杀韩信,看见地不能杀韩信,不能用铁的东西杀韩信。总结来说就是韩信是不能杀的,任何情况下刘邦都承诺不杀韩信。可叹的是,刘邦的承诺并没有兑现!韩信最终还是被杀了。网络配图韩信并非是被刘邦直接杀的,直接杀韩信的人是刘邦的原配老婆吕雉,据说是用竹剑杀的。吕雉杀韩信并没有通知刘邦,杀了以后才告诉刘邦的。那么刘邦在得知韩信被杀以后是什么反应呢?司马迁记载这段历史用了五个字来形容刘邦的心情“且喜且怜之”。所谓的且喜且怜之意思就是说即非常高兴,有感到非常的可惜。刘邦和韩信有着相同的遭遇,二人都是出身基层,都在未成名时受到过屈辱(韩信胯下之辱,刘邦也是贫苦出身)。可以这样说刘...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