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昌黎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解读名字背后的故事
说他是昌黎人,非也,他是河南河阳人,今河南孟县人。而昌黎,离河阳不近,今属辽宁义县。两个地方风牛马不相及,为何偏偏联系在一起?原来,昌黎是韩愈祖上居住的地方,韩姓是当地的名门望族。也就是说,在昌黎,只要提到韩姓,没有不翘起大拇指,不投去羡慕目光的。可以说,在昌黎,韩姓是一种地位,一种尊贵,一种荣耀。因此,韩愈虽然辗转到河阳,但仍以“韩昌黎”作为自己的称号,也许是一种习惯,也许是留念过去的荣耀,也许是想让更多的人了解自己,承认自己。
说到这里,一些孩子睁大眼睛,紧紧盯住我,或许很想知道,大名鼎鼎的韩愈,为什么要这样做?我没有回答,而是走到黑板,写下两个人名“古龙”“金庸”。不少孩子喊道:他们是写武侠小说的。的确,他们是武侠小说大家,所写作品深受人们喜爱,我就是其中一员。但前些时,我买了几本书,原以为是他们的,可越往下读越失望,不单单是情节,更重要的主人公,缺少一种侠义精神,缺少一种凝练的语言,缺少一种大气磅礴、舍我其谁的霸气。翻到扉页,细细一看,这哪是古龙,分明是“吉龙”,只是“吉”字口上一短横写得非常短,不审视,根本看不出来。金庸也是,“金”字写得特别绕,乍一看是“金”,细细一推敲,竟然是“全部”的“全”,也就是,这哪是金庸,分明就是“全庸”,让人大跌眼镜,匪夷所思。
他们之所以这样做,没容我问,孩子叽叽喳喳地说道:“是想沾名人的光,好让自己的书卖个好价钱。”“蒙混过关,是想让让喜欢古龙、金庸的人也喜欢他们。”“是虚荣心在作怪,好面子的一种表现。”我不敢说,韩愈自称“韩昌黎”有这样的目的和想法。但“吉龙”“全庸”将自己的名字刻意模仿成“古龙”“金庸”,恐怕少不了这样的心态和企图。
追求名人效应,向伟人靠近,恐怕是某些人的真实心理,这种急功近利的想法,是一种病态的,乃至畸形的心理。前些时,认识一个人,他姓“胡”,按理说这是一个很普通的姓,但初次见面,自我介绍时,他说他的“胡”是泰州“胡”,与一个“胡”,一脉相承,有一定的渊源关系。顿时,满座皆惊,一脸崇敬,与沾上亲,这还了得,不关照也关照,不给力也给力,不讨好也讨好。
其实,他的“胡”姓未必和有关系,但有意无意地炫耀,自然抬高自己,同时也使人们另眼相待。同是一个姓,未必就是亲戚,即便是亲戚,恐怕也要算上五百年,乃至上千年。求学时,同学之间总喜欢看玩笑,遇到一个同性的,总不忘强调一句:咱们五百年前是一家。结果不言而喻,感情一下子拉近许多。
记得有一次,我在操场上踢足球,球一下子飞到一个女孩子身上,她应声倒下,当时自己吓坏了,一个劲地赔礼道歉。知道她与我同姓,都是“愉快”的“愉”去掉竖心旁。于是,左一个一家人,右一个家里人,今有得罪,多多包涵。或许是这层关系,或许是其他原因,总之,她不再计较,大度地挥挥手,像位小伟人:小意思,下次注意点。我感激涕零,千恩万谢。从此,她俞性定格在脑海里,加上“幼师班,仪征人”一连串信息。
孩子释然,大有醍醐灌顶之感。我没有作罢,而是继续说:盲目崇拜名人,或者不加甑别地,甚至是投机取巧地借助名人光环,终究是南郭先生,滥竽充数,只增笑耳!要想别人发现自己,必须提高自身才能,同时也要抓住机遇,展现自己,只有这样,才能扩大影响力,加重厚实感,提升知名度。
最后,让我们记住:神马都是浮云。孩子顿时前俯后仰,哈哈大笑,笑声飞出教室,响遏行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