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孔子云五不祥,可能每家的人都在做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91
转发:0
评论:0
在论语上有这样一个典故。某日鲁王请教孔子,我准备把宫殿向东扩张一下,但是大臣们反对这样做,他们说这样是不祥之兆,听说你精通周易,你来回答寡人这是真的吗?孔子说:我听说天下有五种不祥的事,而向东扩展房屋并不包括在其中。这五种不祥事是“损人而自益,身之不祥也;弃老而取幼,家之不祥也;释贤而用不肖,国之不祥也;老者不教,幼者不学,俗之不祥也;圣人伏匿,愚者擅权,天下不祥也。第一、“损人而自益,身之不祥也”,意思是损人利己会给自己带来灾祸。第二、“弃老而取幼,家之不祥也”意思是不去照顾老年人,把所有的精力放在年轻人身上,这个家庭就不吉利了。可是现在,我们大部分家庭都把精力放在孩子身上,对老年人缺少关爱。第三个不祥就是“释贤而用不肖,国之不祥也”。把有德的人闲置不用,任用的全是奸佞宵小之徒,对国家乃是不祥之兆。第四个不祥就是“老者不教,幼者不学,俗之不祥也”。有经验的人不愿意教没有经验的人了,师傅不...

  在论语上有这样一个典故。某日鲁王请教孔子,我准备把宫殿向东扩张一下,但是大臣们反对这样做,他们说这样是不祥之兆,听说你精通周易,你来回答寡人这是真的吗?孔子说:我听说天下有五种不祥的事,而向东扩展房屋并不包括在其中。

  这五种不祥事是“损人而自益,身之不祥也;弃老而取幼,家之不祥也;释贤而用不肖,国之不祥也;老者不教,幼者不学,俗之不祥也;圣人伏匿,愚者擅权,天下不祥也。

  第一、“损人而自益,身之不祥也”,意思是损人利己会给自己带来灾祸。

孔子云五不祥,可能每家的人都在做

  第二、“弃老而取幼,家之不祥也”意思是不去照顾老年人,把所有的精力放在年轻人身上,这个家庭就不吉利了。可是现在,我们大部分家庭都把精力放在孩子身上,对老年人缺少关爱。

孔子云五不祥,可能每家的人都在做

  第三个不祥就是“释贤而用不肖,国之不祥也”。把有德的人闲置不用,任用的全是奸佞宵小之徒,对国家乃是不祥之兆。

孔子云五不祥,可能每家的人都在做

  第四个不祥就是“老者不教,幼者不学,俗之不祥也”。有经验的人不愿意教没有经验的人了,师傅不愿意教徒弟了,徒弟也不愿意虚心请教师傅了。这是风气的不祥。

孔子云五不祥,可能每家的人都在做

  第五个不祥就是“圣人伏匿,愚者擅权,天下不祥也”。有大智慧的人隐居了不愿意为天下效力了,而掌权的全是没有真才实干的人。这是天下的不祥。

  孔子的意思是,风水好不好没有关系。真正有福的人即使住在风水不好的地方,也会慢慢的把不好的风水转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五不祥是什么?孔子为什么要告诫鲁哀公
孔子告诫鲁哀公,何为五不祥,至今仍有警示意义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孔子家语》记载了一段孔子和鲁哀公的对话,至今对世人仍有着警示意义。春秋时期,某一天,鲁国国君鲁哀公向圣人孔子请教:“寡人听说向东扩建房屋不吉利,真有这回事儿吗?”这就像是今天某些人安床找位置、搬家看日期、办公桌的朝向都要找人看看风水,鲁哀公也很迷信风水,于是就向大儒讨教,希望帮他指点迷津。孔子回答说:“天下的不详有五种,向东扩建房屋不在其中。损害他人,自己获益,久而久之就会招致不详,这对一个人来说,是他人生失败的不祥之兆。“损人而自益,身之不祥也”放弃对老人的赡养,不关心老人,不照顾老人,反而把全部的关爱放在孩子身上,久而久之,这个家庭就会招致不详,家业不可能兴旺,衰败是必然的事,这对一个家庭来说,是家业败落的不祥之兆。“弃老而取幼,家之不祥”有人把家庭比喻成一棵大树,儿女是果实,父母是树干,...
· 一个让赵云都感到害怕的人:他是谁?
赵云是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我们对他印象比较深的是他怀抱小阿斗,从曹操万军之中杀出一条血路回到刘备身边,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赵云这么武艺高强你能想象他竟然还有令其恐惧的人呢。网络配图此人就是伯约姜维,正史上的确没有记录姜维和赵云打过,但并不代表就是罗贯中杜撰的。在古代,欲固关中必得陇右(就是天水市那一片),诸葛亮有先得陇右,再图关中的策略,必定攻打天水关,马太守手中稍有能耐的将领估计早被赵云一枪挑了,根据这种分析,姜维和赵云终有一战不可避免。网络配图曰:云挺枪直取姜维。战不数合,维精神倍长。云大惊,暗忖曰:“谁想此处有这般人物!”正战时,两路军夹攻来,乃是马遵、梁虔引军杀回。赵云首尾不能相顾,冲开条路,引败兵奔走,姜维赶来。网络配图姜维继承了诸葛亮的谋略,有胆有识;有人说姜维九伐中原过多的消耗蜀国的国力,加速了蜀国的灭亡,但司马昭可不是个省油灯,你不打敌人敌人就会打你,把战火拖到敌人国土是...
· “丹书不祥”的由来
民间有“丹书不祥”之说,为什么有人收到红笔写的信认为很不吉利呢?这里有其文化历史背景。“丹书”有三层意思:一是古代统治者托言天命,捏造所谓“天书”是用丹笔所写,故称“丹书”,为百姓所忌用。二是帝王发给功臣的优待证往往用“丹书”,免罪证件也是用红笔写的。这两种意思与我们相距遥远。而直接影响人们观念、造成“丹书不祥”心理则是因为古代用朱笔记录罪犯的名籍,直到现在,处以极刑的罪犯名字上都用红笔打一个“×”或“√”。因此人们忌用红笔写信。除上述因素外,如今用红笔写信还被认为是绝交的意思。
· 孔子“堕三都”的真相,孔子在隳三都事件中的地位
孔子隳三都,是孔子在鲁国执政的大事,史记、左传都有记载。我们争论孔子在隳三都事件中的地位,其实争论的一个是官制,即司寇管不管隳都的事。二是卿大夫执政时期,国君和大夫有多少权力?还有陪臣问题。其实我觉得隳三都是三桓主导的,这个观点跟史记记载是不同的。定公十三年夏,孔子言於定公曰:“臣无藏甲,大夫毋百雉之城。”使仲由为季氏宰,将堕三都。於是叔孙氏先堕郈。季氏将堕费,公山不狃、叔孙辄率费人袭鲁。公与三子入于季氏之宫,登武子之台。费人攻之,弗克,入及公侧。孔子命申句须、乐颀下伐之,费人北。国人追之,败诸姑蔑。二子奔齐,遂堕费。将堕成,公敛处父谓孟孙曰:“堕成,齐人必至于北门。且成,孟氏之保鄣,无成是无孟氏也。我将弗堕。”十二月,公围成,弗克。但是这跟左传记载不同。仲由为季氏宰,将堕三都,于是叔孙氏堕郈。季氏将堕费,公山不狃、叔孙辄帅费人以袭鲁。公与三子入于季氏之宫,登武子之台。费人攻之,弗克。入及...
· 京都五山
相关项目日本的佛教五山文学足利义昭日本寺院列表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