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唐太宗是唐朝的一代明君,为何不立最能干的李泰,却立废物李治为太子?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78
转发:0
评论:0
唐太宗是唐朝的一代明君,为何不立最能干的李泰,却立废物李治为太子?,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唐太宗是唐朝的一代明君,虽然他的皇位是通过“玄武门之变”杀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唐太宗是唐朝的一代明君,虽然他的皇位是通过“玄武门之变”杀害兄弟所得,但其登基后,确实将唐朝治理得井井有条,并开创了“贞观之治”。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皇帝,却在废掉太子后,将皇位传给了最为软弱的儿子李治,而非其生前最宠爱的李泰,这不禁让人疑惑。

  李泰乃是唐太宗的第四子,也是长孙皇后的嫡次子,与太子李承乾、唐高宗李治是亲兄弟。长孙皇后是唐太宗既敬佩又喜欢的妻子,而李泰自然子凭母贵,得到皇帝的宠爱。再加上自己的兄长李承乾天生有腿疾,虽然八岁便被封为太子,且有良师指导,但在年长后,却对唐太宗阳奉阴违,甚至曾派遣杀手刺杀自己的老师,这一切都让李世民十分寒心。

  有这样的一个兄长,在对比之下,李泰自幼聪慧,才华横溢,不仅知识渊博,书画、书法样样精通,对待师傅也是彬彬有礼,虚心学习,同时李泰对自己的父母还十分孝顺,深得李世民的喜爱。

  唐朝有个惯例,成年的皇子需要被派遣至封地,不得长驻京畿,以防止兄弟为了夺位而互相残杀。但是,唐太宗十分喜欢这个儿子,于是特许他“不之官”,留在了京城。

唐太宗是唐朝的一代明君,为何不立最能干的李泰,却立废物李治为太子?

  有一次,有人向唐太宗打小报告,说朝中那些三品以上的大臣(魏征,房玄龄等)对李泰不够尊重,借机中伤他们。唐太宗一听到这个消息,看到自己最心爱的儿子受了委屈,顿时心疼了起来。当即派人将房玄龄等人召进宫来严加批评。若不是魏征不怕触怒于唐太宗,跟他据理力争,使得唐太宗知道自己的不是,否则,房玄龄等人会免不了一顿责罚。

  就是在唐太宗如此盛宠之下,李泰不免对皇位起了贪欲。唐太宗本有不能废嫡立庶的想法,不论李承乾行事多为荒唐,都想让他继承皇位。但是,李承乾见李泰如此受宠,而自己却时常为父皇所斥责,怕有一天自己无法登上帝位,于是暗中刺杀李泰,但却没成功。于是,李承乾与与汉王李元昌、城阳公主的驸马都尉杜荷、侯君集等人勾结决定逼宫,最终事情败露,太子之位被废。

唐太宗是唐朝的一代明君,为何不立最能干的李泰,却立废物李治为太子?

  李承乾被废,重新立储便成了唐朝的头号大事。许多官员都支持立李泰为储君,李泰也说,自己百年之后定会杀了自己的儿子,把皇位传给弟弟李治,唐太宗于是私下应允立李泰为太子。本来以为事情已经定了,但李泰这样的谎言,却被褚遂良毫不留情地揭穿了。

唐太宗是唐朝的一代明君,为何不立最能干的李泰,却立废物李治为太子?

  李世民仔细思考,也发现李泰此举甚为不可能,于是,唐太宗最终决定立长孙皇后的第三子李治为太子,并且将魏王李泰降为东莱郡王。此举有个优点,李治虽没有治国之才,但为人较为软弱,为人善良,且不会对兄弟痛下杀手。只有这样,为了能够同时保住李治、李承乾、李泰三个人的性命,防止兄弟相残。也是因此,李治才能得以被立为太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唐太宗在答应立李泰为太子后又改立李治为太子?
唐太宗为什么要立李治为太子?唐太宗是一个建储较早的帝王。早在唐武德九年(公元626年)九月,他就立皇子中山王承乾为太子,当时的唐太宗年仅27岁,太子承乾也只有8岁。承乾的母亲是长孙皇后,和唐太宗非常恩爱。不知什么原因,唐太宗特别宠爱魏王泰。唐太宗宠爱魏王泰到了什么程度,仅举一例就可以说明,他听说三品以上的官员不尊重魏王泰,就把三品以上的官员召集起来,严加训斥。他对魏征等人说:“你们看不起他,我要是纵恿他,你们就会受到折辱。”在唐太宗的宠信之下,魏王泰有夺嫡之心是在所难免的。“魏王泰多艺能,有宠于上,见太子有足疾,潜有夺嫡之志,折节下士以求声誉。”在魏王泰的精心经营下,太子承乾的处境是可想而知的,一方面,太子承乾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任何靠山,贞观十年(公元636年),他的母亲长孙皇后就已病死了,太子随即失去了母亲的呵护;另一方面,太子“失德”的报告源源不断地传递到唐太宗跟前来。而魏王泰却深得唐太...
· 李世民最宠爱李泰,李承乾被废为何不立他为太子?
李世民最宠爱李泰,李承乾被废为何不立他为太子?李承乾虽然是李世民长子,但他最宠爱的儿子其实是四子李泰。李泰从小便展现出了自己在文学方面的天赋,此后成为书法、书画鉴赏家。因为李世民的宠爱,让李泰觉得自己可以某得嫡位,所以便立下杀子传弟的誓言。不过李世民在褚遂良的提醒下恢复了冷静,他明白这种事根本就不可能发生。所以就算李泰是他最欣赏的儿子,但为了告诉后世皇位并非通过谋划得来,还是决定降封李泰。李泰是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次子。李泰从小“聪敏绝伦”,但是后来发展到谋夺太子之位,被李世民处罚。那么,李泰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呢?其实,李泰走到这一步,他的爹李世民要负不可推卸的责任。第一,李世民给李泰做出了“好榜样”。李世民在说明为什么不立李泰为太子的时候,有个解释:“我若立泰,则是太子之位可经营而得。”就是说,如果立李泰为太子,则意味着,太子之位是可以通过经营得到的。所以,他不立,而且他还表示:“自今太子...
· 李恪的悲剧人生:唐太宗立李恪为太子的残酷真相
《资治通鉴》:(贞观十七年十一月)敕选良家女以实东宫;癸巳(十七日),太子遣左庶子于志宁辞之。.....上疑太子仁弱,密谓长孙无忌曰:“.......吴王恪英果类我,我欲立之,何如?”.....上乃止。十二月,壬子(初六),上谓吴王恪曰:“父子虽至亲,及其有罪,则天下之法不可私也。汉已立昭帝,燕王旦不服,阴图不轨,霍光折简诛之。为人臣子,不要不戒!”《册府元龟》◎帝王部·诫励:(贞观十七年)十二月,帝谓吴王曰:“父之於子,恩爱是常。子能仁孝不骞,父亦恩情自重。若不顺其亲,数有罪恶,刑戮将及,何爱之有?昔汉武立昭帝,燕王旦嚣张不服,霍光遣一折简至,身死国除。为人臣不得不慎。”《旧唐书·禇遂良列传》:(贞观)二十三年,太宗寝疾,召遂良及长孙无忌入卧内,谓之曰:“卿等忠烈,简在朕心。昔汉武寄霍光,刘备托葛亮,朕之后事,一以委卿。太子仁孝,卿之所悉,必须尽诚辅佐,永保宗社。”又顾谓太子曰:“无忌、...
· 揭秘唐太宗为何想要立李恪为太子的残酷真相
唐太宗立李治时的雷厉风行,在一干重臣面前以秀自杀为要挟,而反观李恪,唐太宗只对一个最不可能赞成的人随口说了一句。而且从《资治通鉴》的史料上看,就算李治十一月十七日拒绝纳妾,唐太宗疑其仁弱并立马想到了李恪,但短短的十几天,十二月初六,唐太宗却反过来警告李恪不要学燕旦,并说我已经帮你做准好了霍光。网络配图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唐太宗居然在临终前还对着长孙无忌提到了霍光,这其中的奥妙,有些人是不愿去想,也不敢去深究的。当然,也有人声称唐太宗用燕王旦警告李恪是在“保护”李恪,为李恪“好”,让李恪自己谨慎小心一些,不过这真的是唐太宗在为李恪好吗?李恪作为亲王,无论是生活在什么时期,他的命都不掌握在他自己手里,而是掌握在皇帝手里。何况以李恪提名太子未果这件事,以及他敏感的庶长子身份,新皇登基后会发生什么事,以唐太宗的政治智慧不可能想不到。所以唐太宗要是真的在保护李恪,真的为李恪好,就不该是告诫李恪自己要谨...
· 李恪悲剧人生:唐太宗立李恪为太子的残酷真相
《资治通鉴》:(贞观十七年十一月)敕选良家女以实东宫;癸巳(十七日),太子遣左庶子于志宁辞之。.....上疑太子仁弱,密谓长孙无忌曰:“.......吴王恪英果类我,我欲立之,何如?”.....上乃止。十二月,壬子(初六),上谓吴王恪曰:“父子虽至亲,及其有罪,则天下之法不可私也。汉已立昭帝,燕王旦不服,阴图不轨,霍光折简诛之。为人臣子,不要不戒!”网络配图《册府元龟》◎帝王部·诫励:(贞观十七年)十二月,帝谓吴王曰:“父之於子,恩爱是常。子能仁孝不骞,父亦恩情自重。若不顺其亲,数有罪恶,刑戮将及,何爱之有?昔汉武立昭帝,燕王旦嚣张不服,霍光遣一折简至,身死国除。为人臣不得不慎。”《旧唐书·禇遂良列传》:(贞观)二十三年,太宗寝疾,召遂良及长孙无忌入卧内,谓之曰:“卿等忠烈,简在朕心。昔汉武寄霍光,刘备托葛亮,朕之后事,一以委卿。太子仁孝,卿之所悉,必须尽诚辅佐,永保宗社。”又顾谓太子曰:...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