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为什么诸葛亮死前不顾众大臣的反对,执意要最后一次北伐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681
转发:0
评论:0
为什么诸葛亮死前不顾众大臣的反对,执意要最后一次北伐,前言: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在连续取得上邽,卤城之战的胜利的情况下,由于李严延误粮

  前言: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在连续取得上邽,卤城之战的胜利的情况下,由于李严延误粮草而被迫撤退,撤军途中,反杀了前来追击的张郃。

为什么诸葛亮死前不顾众大臣的反对,执意要最后一次北伐

  三年以来,蜀汉在诸葛亮的冶理下,国治兵强。诸葛亮本可效仿勾践,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待准备充分以后,再图谋恢复中原。“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时间不等人,岁月蹉跎催人老。由于三年的操劳过度,诸葛亮的身体已经每况愈下。诸葛亮认为他死了以后,就真的没有能够去收复中原,和强大的魏国抗衡的人了。所以不顾众大臣的反对,力排众议,进行了最后一次北伐。

  【当此之时,亮之素志,进骧虎视,包括四海,退欲跨陵边疆,震荡宇内。又自以为无身之日,则未有能蹈涉中原、抗衡上国者,是以用兵不戢,屡耀其武。——三国志】

为什么诸葛亮死前不顾众大臣的反对,执意要最后一次北伐

  当时有人劝说诸葛亮:“多次兴师动众都没能成功,丞相何必逆天而行?”诸葛亮却笑道:“亮如果相信天命,当初就不会跟随先帝出山了。”(刘备三顾茅庐的时候,颠沛流离,一无所有。卧龙出山,方以隆中对策,定天下三分)

  最后一次北伐是准备最充分的一次,动用了能够动用的所有力量,尽起倾国之兵10万北伐中原。并且联络东吴,同时出兵。与上一次北伐不同的是,诸葛亮并没有从祁山出兵,而是直接走斜谷道,兵临渭水,剑指长安。

  【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三国志】

  诸葛亮出兵斜谷,司马懿又领兵抵抗,知道了诸葛亮的部队没有逼近渭水,于是率领军队渡河,背靠渭水筑下营垒。诸葛亮的大军将要逼近渭水河畔,众将士因为还没有从卤城之战的阴影中走出来,都有些惧怕诸葛亮。为了安抚军心,司马懿说道:“诸葛亮如果勇敢的话,应当兵出武功,依山列阵。如果向西上五丈原,各军将无事。”

  司马懿还是了解诸葛亮的,谨慎的诸葛亮果然没有选择东出武功逼迫司马懿部与之决战,而是选择移军五丈原。按照这个看法,诸葛亮正确的选择应该是顺渭河谷地向东攻击,而不是来到原上据守,一向深通兵法的诸葛亮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为什么诸葛亮死前不顾众大臣的反对,执意要最后一次北伐

  原来魏国的国力实在是太过强大,如果贸然出击,一旦失败必然倾覆,诸葛亮已经赌不起了。诸葛亮的目的一直不是直取长安,而是先夺取陇右地区。以陇右为基本,对关中地区形成包围网。又可以招纳骁勇善战的凉州铁骑(当年董卓,凭此入关),此消彼长下,提升蜀汉的实力,步步为营,蚕食曹魏。

  【不如安从坦道,可以平取陇右,十全必克而无虞,故不用延计。——三国志】

为什么诸葛亮死前不顾众大臣的反对,执意要最后一次北伐

  郭淮认为诸葛亮一定会去争夺北原,应该先要在北原一线布置防守,可是诸将都不以为然。就连司马懿也认为就算诸葛亮夺取了北原,也不能对我军造成威胁。分兵去驻守北原,反而削弱了我军的力量。如果诸葛亮是假装进攻北原,趁我军分兵去驻守,然后强渡渭水怎么办?

  【策亮必争北原,宜先据之,议者多谓不然。——三国志】

  然后郭淮说出了他的理由:如果诸葛亮跨过渭水登上北原,就可以连兵北山,断绝陇道,惊吓臣民和胡人,此乃国家安危之大患。

  【“若亮跨渭登原,连兵北山,隔绝陇道,摇荡民、夷,此非国之利也。”——三国志】

  司马懿这才采纳了郭淮的建议,让郭淮去驻守北原。战壕还没修好,蜀军压境,郭淮奋力回击。但是由于司马懿不敢用主力去守北原,并没有拔给郭淮足够多的兵力,诸葛亮依然强行攻破了北原。然而诸葛亮却高兴不起来,他实际上的战略目的并不仅仅是郭淮说的“跨渭登原,连兵北山,隔绝陇道”,而且为了诱出坚守不战的司马懿部。

为什么诸葛亮死前不顾众大臣的反对,执意要最后一次北伐

  诸葛亮又想到了声东击西的策略。大军假装要西向进攻司马懿的驻军地,诸将领都认为诸葛亮想攻西围。只有郭淮一人认为,这是诸葛亮虚张声势,是要让魏军大举回应,而他一定会进攻阳遂。那天夜里,蜀军果然进攻阳遂。因为城中有防备,所以诸葛亮的谋算没有成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揭秘刘备为什么不顾诸葛亮的反对执意伐吴?
刘备占领汉中后,关羽为了配合刘备,早日争天下一统,率军北伐魏国,但却被吕蒙偷袭所杀,不久张飞又被范强、张达所杀,他们偏偏又去东吴投诚,所有的目标都指向东吴,于是刘备准备起兵伐吴,但诸葛亮反对,刘备不顾诸葛亮的反对执意伐吴,最后被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败于夷陵,刘备也因此战最后死于白帝城,那为什么刘备会不顾诸葛亮的反对而执意伐吴,我想原因有二。网络配图其一:刘备仁义刘备素以仁义而闻名天下,在三国演义里我们可以看到,当徐州牧陶谦想把徐州让给刘备的时候刘备非常反对,因为仁义,刘备没有理由去占有徐州,因为他知道他一旦那样占领徐州,他一直树立起来的形象就要被毁灭;当刘备入川去救援益州的刘璋时,他的谋士庞统叫他乘机占领益州,但刘备因为仁义拒绝了,最后庞统牺牲自己去成全刘备,让刘备占据益州。刘备、关羽、张飞桃园结义,世人皆知,如果刘备不起兵伐吴,天下人会怎么看。网络配图其二:东吴弱小,乘机灭掉东吴,再图强...
· 武则天为何不顾狄仁杰的反对,执意要收复安西四镇?
话说转眼间,武则天已经当了几年皇帝,由过去的垂帘听政到现今的稳坐朝堂,她占尽了人前人后的风光。命运对她似乎格外恩宠,几项政绩让她这个皇帝做得理直气壮,熠熠生辉,也让对她三跪九叩的男人们无话可说。但在朝政上,武则天并不是样样精通,她解决了人才问题、人口问题、官僚组织问题,却始终为外战和外交头疼不已。国家有宽阔的国土固然是好事,却也意味着巨大的国防开销,东南西北外敌环伺,须以重兵把守,这些都需要金钱。从前,武则天为了国力提高,提出过息兵政策,让老百姓专心耕作,先解决吃饭问题和财政问题。息兵政策固然带来了国库的充实,却也给外敌可乘之机,不断扩张地盘,威胁边境。而防务费用始终是一笔巨大的负担。于是,武则天命娄师德、狄仁杰等人到边疆“营田”,既稳固那里的统治,又能节省开支。幸运的是,这一时期吐蕃和都发生了内讧,他们互相牵制,互相争夺,才让大唐有了喘气和休息的机会。还有不少西域少数民族为了躲避战乱,纷...
· 赵匡胤执意要迁都,赵光义为什么要反对?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赵匡胤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大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即宋太祖赵匡胤在位的最后一年,正月某日,宋太祖下诏,决定在当年四月去洛阳,祭拜自己的父亲赵弘殷。春四月,宋太祖率文武百官来到洛阳,参观了城中修葺一新的宫殿。宋太祖出生在洛阳,喜欢那里的风土人情,忽然觉得这里比都城开封老旧的宫殿好多了,于是向百官提出了迁都的想法。宋太祖的理由是:开封城无险可守,需要数十万禁军防御,不仅劳民伤财,还会出现冗官冗兵现象,造成国家财政支出巨大,而洛阳据成皋之险,易守难攻。《续资治通鉴》记载:宋太祖迁都的理由充分,决定也合情合理,可是以晋王、开封府尹赵光义为首的大臣们却出奇地一致表示反对。皇帝的决定,弟弟带头反对,这是什么原因呢?反对迁都的大臣之中,起居郎李符的态度极为坚决,他向皇帝提出八个困难理由:“京邑凋敝,一也;宫阙不备,二也……”洛阳城早已破烂不堪,恢复困难;宫殿缺乏,需要时...
· 诸葛亮为什么不顾国力屡次兴兵北伐?
第一,蜀汉国弱,曹魏国力远远超过蜀汉。诸葛亮北伐本身就是一次弱者主动向强者进攻的战争。北伐的根本原因不是为了灭魏,因为蜀汉没那个能力。诸葛亮北伐是要把战场带到魏国,以持续消耗拖住魏国的步伐以等待转机。如果蜀汉跟曹魏一样韬光养晦,不出十年,曹魏的实力会甩蜀汉几条街。所以北伐在当时战略上并没有错误,不北伐蜀国可能灭亡的更早。第二,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既然蜀汉不承认曹魏被献帝禅让的合法性,自认是大汉正统,那就必须讨伐曹魏!换句话说打不过也要打!等偏安久了,谁还认你这个正统?第三,蜀国自此刘备死后,在诸葛亮手中只能勉强支撑。诸葛亮政治手腕不行,没有办法处理内部矛盾好好休养生息增强国力,只能用对外用兵转移矛盾。第四,蜀汉分三派,荆州派、荆州派和西川派,三派明争暗斗,队伍大了不好带,诸葛亮只能通过战争来获得兵权,牢牢控制住蜀汉的最高权利。第五,托孤之重,大业未成,这也是诸葛报先帝知遇之恩而竭尽全力...
· 诸葛亮为什么要北伐?
众所周知,北伐曹魏,统一全国是诸葛亮平生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当他第一次与刘备论天下形势时,便拟定了:占领荆益二州,安抚益州西部诸戎、南部夷越,整顿内政,外与孙权结好,等候北方有变,两路出兵进攻魏国,从而平定天下的战略方针。这个方针虽然几经挫折,特别是关羽失荆州,致使诸葛亮两路出兵进击中原的计划为之流产之后,他仍然矢志不渝。致使邓芝受诸葛亮派遣;使吴修盟,当孙权说道:“若天下太平,二主分治,不亦乐乎”时,邓芝竟公然宣称;“天无二主,土无二王,如并魏之后,大王未深识天命者也,君各茂其德,臣各尽其忠,将提炮鼓,则战争方始耳。”类似事例还有一些,这充分说明北伐魏国,统一天下既是诸葛亮平生夙愿,也是以他为首的蜀国统治集团始终不渝的方针。诸葛亮北伐,也完全是为了实现刘备救复汉室的遗愿。刘备是汉室后裔,在他生前,立志要消灭曹魏政权,复兴汉室。可是他这个宏愿未及实现便死去了。临死之前,他把诸葛亮召到永安宫...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