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唐太宗一生最让他羞耻的事,却是后人最值得学习的地方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23
转发:0
评论:0
唐太宗一生最让他羞耻的事,却是后人最值得学习的地方,突厥是我国北方境内一个古老而又显赫的民族。早在南北朝时期,突厥族就逐渐发展壮

  是我国北方境内一个古老而又显赫的民族。早在南北朝时期,族就逐渐发展壮大起来,建立了人数多达数十万的军队。到了隋朝初年,族却因内讧和斗争,统治集团分裂为东西两部。西在阿尔泰山以西,东则控制着东起兴安岭西到阿尔泰山的广大地区。其中东不久被隋朝军队打败,西也因为内乱而一度衰落。隋末天下大乱之际,东西两大部落趁机迅速统一,重新振作,势力迅速发展,一跃成为雄居漠北、力控西域,甚至对中原地区也造成严重威胁的强大军事力量。

  与此同时,隋末农民起义的风暴已逐渐席卷全国大部分地区。从隋炀帝大业七年(611年)开始,全国各地先后兴起的反隋起义军大小不下100支,参加的人数达数百万,其中实力最为强大的农民革命队伍有三支:一支是河南李密、翟让的瓦岗军,一支是河北的窦建德军,一支是江淮地区的杜伏威军。起义军经过七年的浴血奋战,到了隋炀帝大业十三年(617年)的时侯,隋朝政权的崩溃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各路起义军也遭到了严重创伤。大业十三年(617年)七月,一直在等待时机的李渊、李世民父子看到时机成熟,在晋阳(今山西太原)率军三万誓师,正式起兵,试图窃取农民起义的胜利果实。

  据《旧唐书》记载,在李渊、李世民父子起兵时,军队趁机袭击晋阳,大肆掠夺一番而去。的袭击,使李渊、李世民父子意识到不但是一支可怕的力量,而且也是他们争夺天下的后顾之忧,如果不与搞好关系,自己刚刚形成的势力就会遭到灭顶之灾。为了消除的威胁,李渊、李世民父子与心腹刘文静商议,由唐公李渊亲自给国始毕可汗写了一封卑辞修好,并许以“称臣纳贡”的书信,又带上一份厚礼,派刘文静前往谈判。

唐太宗一生最让他羞耻的事,却是后人最值得学习的地方

  刘文静到达时,始毕可汗问:“唐公起事,今欲何为?”刘文静回答说:“皇帝废冢嫡,传位后主,致斯祸乱。唐公国之懿戚,不忍坐观成败,故起义军,欲黜不当立者。愿与可汗兵马同入京师,人众土地入唐公,财帛金宝入。”始毕可汗听了大喜,立即派遣大将康鞘利率领二千骑兵,随刘文静前往太原,又献上马千匹表示友好。刘文静这次出使,秉承了李渊、李世民父子的的意图,抓住了始毕可汗贪财图利的弱点,许诺攻下京师长安后所有财帛金宝归其所有,正中始毕可汗下怀。这件史实,唐代历史学家杜佑在他的《通典》中也有所记载:“()又更强盛……大唐起义太原,刘文静聘其国,引以为援。”打通了这一关,向称臣纳贡,引以为援,消除自己争夺天下时来自的居大威胁,消除后顾之忧,这对于刚刚起步的李氏集团来说,是非常值得的。

  随着李渊势力的发展壮大,人的胃口也越来越大。始毕可汗经常寻找各种借口,要李渊进贡财物。“及高祖即位,前后赏赐不可胜纪。始毕自恃其功,益骄踞;每遣使者至长安,颇多横恣。高祖以中原未定,每优容之。”“赏赐”这词用得很妙,下级给上级应为进贡,上级给下级才为赏赐。李渊是臣子,始毕可汗是君王。虽然唐书颠倒主次混淆黑白但掩盖不住李渊称臣纳贡的事实。“优容”,实际上是由于实力不如,而不得不满足对方的贪欲,对的各种无理要求不敢有违抗。始毕可汗去世后,为了表示,李渊“为之举哀,废朝三日,诏百官就馆吊其使者。”这是中国古代只有国君死时才能举行的隆重礼节,而李渊、李世民父子认识到由于唐朝在实力上与相比仍处于下风,与其他集团争夺天下的局面还没有结束,所以只能稳住,强忍怒气,与新任可汗处罗搞好关系。处罗可汗死后,李渊、李世民父子仍以“臣礼”致吊,仍诏百官到其使者处吊丧。

  唐朝统一全国后,人看到不可能像以往那样从各个割据者手中勒索财物了,因此趁唐朝国力还不十分强大之际,连年进扰内地,掠夺人口和财富。颉利可汗曾亲率大军15万入攻并州(今山西全境和河北、内蒙部分地区),掳掠男女5000余口;又曾率骑兵10余万大掠朔州、进袭太原;更于626年李世民刚刚即位之时率兵20万直逼唐都长安城外渭水便桥之北,距长安城仅40里,京师震动。唐太宗被迫设疑兵之计,亲率臣下及将士隔渭水与颉利对话。颉利既见唐军军容威严,又见太宗许以金帛财物,与之结盟,表示臣服,才领兵而退,这就是历史上的“渭水之盟”。

  李世民即位后,任人为贤,知人善用;广开言路,虚心纳谏,注重经济发展,增强军事实力,一直到贞观三年(629年)以后,唐朝对的臣服终于有了改变。此时,唐朝军队的作战能力大大提高,兵源极广,士兵人数也大幅度攀升;相反,的实力却逐渐下降,一些属国纷纷起来反抗,上层统治者中间又出现分裂,形势出现了有利于唐朝的变化。从617年到629年的这十二年里,雄材大略的李世民无时无刻不在考虑如何解决问题,无时无刻不在为问题而咬牙切齿。时机,时机,他在等待时机。

  贞观三年(629年),李世民在综合分析当前形势,做好充分军事准备后,认为彻底解决问题的时机已经成熟,决定出兵,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彻底消除自己心中隐忍了十二年的阴影,彻底改写大唐帝国向“称臣纳贡”的历史,命李靖率领唐军主动出击,大败军,活捉颉利可汗,取得了决定性胜利。至此,李世民对的臣服历史宣告结束。

  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有作为的皇帝,他不仅以善于知人用人,勇于纳谏改过,创造出“贞观之治”的繁荣局面而名垂后世,同时他为统一全国及时调整与关系的大局意识和他十二年来不惜向胡狄之国称臣纳贡的忍耐能力,也值得后人学习和借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理学家杨时哪些方面有值得后人学习的地方
杨时,中国古代著名的一位理学家。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杨时简介。杨时,字中立,号龟山,公元1053年出生于南剑西镛州龙池团。熙宁九年考取了进士,担任过知县、工部侍郎等官。杨时的理学思想是他一生中的闪光点,他对理学的传承和发展有很大的作用。杨时画像杨时在年少时,就十分的聪明伶俐,读书成绩也十分的优秀,于是大家都叫他“神童”。杨时虽然是个理学家,但他并不是一开始就读的儒学,他最早接触的其实是佛学。杨时在八九岁时就已经会作诗赋了,在明溪县那一带十分有名。二十四岁时,考取了进士。考取了进士之后,杨时被授予司户参军,但是他用生病这个理由没有去赴任,而是专心的研究理学,写了《列子解》这一本书。后来杨时去到洛阳,拜了著名的理学大师程颢为师,一心钻研理学。在当时,与游酢、伊熔、谢良佐一起成为了程颢门下的四大弟子。那个年代的学者大多都是学的佛学,只有杨时只衷心学习理学,因此杨时在拜在程颢门下之后,对于理学的学习...
· 宋代名儒杨时:杨时有什么值得后世学习的地方
杨时在中国理学的发展史上有重要的作用,而今天我们主要讲与理学无关的一个杨时。要讲这样的一个杨时,就要先了解杨时是哪个朝代的,那么到底杨时是哪个朝代的呢?现在我们就来看一下。图片来源于网络杨时出生于公元1044年,这个年份属于北宋仁宗庆历四年,所以杨时就是北宋时期的人。杨时在熙宁九年考取了进士,被授予汀州司户参军,但是他以生病为由,没有前去赴任。元丰四年,杨时又被授予了徐州司法,这回,杨时才真的算开始了自己的仕途。绍圣元年,杨时又被派到浏阳担任地方官员。刚到浏阳的第二年夏末,整个县城出现了重大的旱灾,许多农民都颗粒无收,大量的难民都纷纷逃离了浏阳县城,寻找新的出路。于是杨时上书请求朝廷拨款,将官仓里的粮食全部用于救济难民,终于缓解了灾情。可是好景不长,绍圣四年,浏阳县城连续下了好久的暴雨,浏阳成为了“水泽之国”,大批量的农田被淹没,农民又遭受了许多损失。于是杨时又紧急向朝廷上书,请求朝廷拨款...
· 一首诗概括了苏轼的一生,蕴含人生大智慧,值得后人学习
苏轼是北宋时期的大文豪,要提起他的诗作,刚上小学的孩子也能背出一两首来,他一生中创作了两千多首诗。这些诗中有他对于社会现实的观察和人生的思考,可若要说哪首诗最能体现苏轼一生的跌宕起伏,我觉得还要属这首《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苏轼的一生,有三起三落。杭州、密州、徐州、湖州,他辗转多地,他的人生也正如诗中所写,想雪上飞鸿,在雪地上掠过,留下一串脚印,然而四处漂泊,自身却始终没有归处。这首诗其实创作于苏轼被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之后,前往任职的途中。途径经渑池,苏轼想起自己曾陪同苏辙一起进京赶考,一同住在僧舍中,苏辙写下了《怀渑池寄子瞻兄》一诗。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遥想独游佳味少,无方骓马但鸣嘶...
· 一代政治家木青虽短暂却值得纪念学习的一生
木青,在他短暂的一生,匆匆如白驹过隙。他的一生是值得纪念的,值得学习的。他是一代文人,在文学上留下了自己的作品,他是一代政治家,他给自己的儿子铺好了统治之路。可以说,木青的一生是成功的,可惜上天不公,只给了他短短二十九年的生命。图片来源于网络作为一代木氏家族的掌权人,作为第12代的统治者,他并不是特别热衷于政治游戏,他不喜欢尔虞我诈,不喜欢权势的追逐和立场的把控,但是客观现实的存在,仍是扼杀了他喜爱自由的天性,将他束缚在了皇权之上,将他短短的一生分为了两种身份。在朝廷上,木青作为统治者,他为了国家的发展,仍是尽心竭力的推进着时政朝着良好的势头发展,也为此投入了大量的心力,只是他的天性不擅长于权谋之术,对他来说,太费心思,并且需要投入大量的制衡之术,不然朝廷之事态难易掌控,太松会导致国家疲软,太紧又人人自危,所以这个度的把握是相当难得把控的。在朝廷之下,他是一个诗人,他是一个学者,他喜欢着自...
· 唐太宗也很烦他,能他唐太宗骂的狗血淋头,还安然无事
古往今来,但凡敢于谏言者是很需要一些勇气的。比干谏言,商纣王没听进去,结果搞出了个比干挖心;屈原谏言,楚怀王左耳朵听右耳朵冒,结果屈原憋屈的不行一下子就投了江。为数不多能有个好下场的还真得说是魏征,因为无论魏征怎么吹毛求疵,唐太宗总是从善如流,从来都没给他小鞋穿。皇帝也是人,七情六欲在所难免。时间一长,魏征就像一只浑身长刺的刺猬,在太宗眼皮底下时不时就冒出来针砭时弊,横挑鼻子竖挑眼。唐太宗也很烦,不过金口一开纳谏这扇门无论如何都不能说关就关。唐人刘悚的《隋唐嘉话》里面有一则有关唐太宗和魏征的小故事:“太宗得鹞,绝俊异,私自臂之。望见郑公(魏征),乃藏于怀。公知之,遂前白事,因语古帝王逸豫,微以讽谏。语久,帝惜鹞且死,而素严敬征,欲尽其言。征语不时尽,鹞死怀中。”身为一国之君,要处理的政务有很多,老这么案牍劳形太宗有一天觉得很无趣,于是追时尚赶潮流命人捉来一只鹰鹞。这只鹰鹞长得威风凛凛很是俊...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