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这个和尚教出了两个徒弟,其中一个打败了朱元璋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27
转发:0
评论:0
这个和尚教出了两个徒弟,其中一个打败了朱元璋,为什么朱元璋会被大家所推崇呢?他“驱除鞑虏、还我中华”的作为是一方面,最关键

为什么朱元璋会被大家所推崇呢?他 “驱除鞑虏、还我中华”的作为是一方面,最关键的是,他是历史上惟一一个从底层爬起来的皇帝。就连汉高祖刘邦都是有亭长的底子在的,但朱元璋不同,他祖上三代都是贫苦的农民。

然而,我们今天要说的是,元朝末年的另一个厉害人物,在朱元璋还在放牛的时候,他就已经率领十万大军在征伐元朝了,最让人讶异的是,他与朱元璋一样,都是和尚。

这个和尚教出了两个徒弟,其中一个打败了朱元璋

这个和尚的名字叫做彭莹玉,是元末红巾军的发起人之一,此人自幼家庭贫困,在很小的时候就被家人送到了寺庙,成为了一个和尚。但彭莹玉与其他混吃等死的和尚不同,他野心勃勃,立志将来要开创大事业!

因为元朝统治者的昏庸无能,以致天下大乱。彭莹玉意识到机会来了,他先是打出了给乡亲们免费看病的口号,要知道在那个时代,普通老百姓一旦患病,就只能在家等死了。彭莹玉利用自己高超的医术,很快便在附近乡里积累起了威望。

这个和尚教出了两个徒弟,其中一个打败了朱元璋

就跟做生意一样,你有了原始资金的积累,赚钱自然是如鱼得水。彭莹玉利用周边百姓对于元朝的愤恨,秘密发展起了一个庞大的组织。至元四年,彭莹玉觉得时机已到,于是正式宣布起义,这一年,朱元璋仅仅只有10岁,还在老家帮地主放牛。

不过这时候的元朝仍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元顺帝对于这次起义十分震惊,他迅速派出大军,彭莹玉起义最终以失败落场。彭莹玉逃到了南方,他亲手培养出来了一大群反元的精英人才。

这个和尚教出了两个徒弟,其中一个打败了朱元璋

他有个徒弟叫做赵普胜,投靠了当时风头一时无两的陈友谅,并且深受倚重。在池州安庆一战中,赵普胜痛击朱元璋,使得其叫苦连天,甚至就连朱元璋手下第一大将徐达对其都束手无策。不过朱元璋很快就想出了办法,也就是历史上屡试不爽的反间计。

朱元璋派出奸细前往陈友谅的身边,说赵普胜想要在前线谋反,干掉陈友谅,自己当皇帝。陈友谅本就是一个嫉贤妒能的货色,一听到这个谣言后,立刻下令诛杀了赵普胜。

这个和尚教出了两个徒弟,其中一个打败了朱元璋

在赵普胜被杀掉后,他的同门师兄弟丁普郎一时间心灰意冷,便离开了陈友谅,转而投奔了朱元璋。后来更是在潘阳湖之战中以一己之力杀掉了数百人,头颅被砍掉之后,躯干仍然站立在战场之上,简直宛如神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佛教在中国的发展:梁武帝提出了“和尚”
和尚可不可以吃肉,是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对待,不搞一概而论。素食之风,古已有之,佛教传入中国之前,就已经十分盛行。古时吃素,倒不是由于当时经济落后,没有肉吃,只好以瓜菜裹腹。而是那时,已经出现了“养、助、益、充”的饮食观念,提倡“五谷为养、五果为助”。这在最早的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里就有详细记载。但主要的原因,还是老庄清静无为哲学思想的影响。一大批隐逸的文人,崇尚自然,认为吃肉使人气浊,吃素使人气清。追求清气,极力奉行素食的原则。吃素本是一件好事。但发展到后来,就走火入魔。可见凡事不宜太过。《汉书》里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有个叫周泽的人,餐餐吃素,以致营养不良生病。老婆怪他,讲何苦这样把自己折磨。周泽一听,火冒三丈。马上以“干犯斋禁”的罪名,把老婆送进监狱。“干犯斋禁”,当时可不是小罪,大概和现在的“严重破坏社会秩序”差不多。至于“坐斋不谨”,则要杀头。“坐斋不谨”到底是什么罪?不详细考证,
· 不戒和尚的徒弟是谁?不戒和尚徒弟田伯光简介
田伯光,金庸武侠小说《笑傲江湖》中的人物。原为采花大盗,外号“万里独行”,后被不戒和尚所逼当了和尚,号“不可不戒”,并要求他陪在仪琳身边保护她。旨因轻功卓越,刀法出众,但其人又好色成性,所以又被武林正派中人称之为「采花大盗」。武功甚至能与青城派掌门余沧海互角。人倒不坏,与令狐冲斗了几场,武功虽胜过令狐冲,却不逼之过甚,亦能识得令狐冲是英雄,颇有惺惺相惜之意,可谓是竖子可教也。奇怪的是田伯光掠了绝仪琳姑娘,既是采花大盗,不但没采了这朵花,反让令狐冲从中搅弄得倒认仪琳为师。人物经历江湖人称「万里独行」,旨因轻功卓越,刀法出众,但其人又好色成性,所以又被武林正派中人称之为「采花大盗」。武功甚至能与青城派掌门余沧海互角。本来田伯光好色成性,有一次,田伯光欲轻薄恒山派仪琳,却因当时华山派令狐冲所救而不成功。又因令狐冲的捉弄,田伯光成为了仪琳弟子,这时田伯光却不承认。爱女心切的不戒和尚曾胁迫田伯光去华...
· 朱元璋夺皇位称霸天下竟因他做出了这个决定
明太祖朱元璋在坐上皇位以前曾是皇觉寺里的小和尚,他登上皇位之路可谓是励志学习的榜样。他能从和尚一步一步坐向皇帝的宝座无疑说明他的能力是非常强的,那为什么如此有能力的朱元璋当初会出家当和尚呢?这还要从他的出身背景说起。出身贫寒是导致他出家的背景原因。在从军以前朱元璋的能力并没有发挥出来,他过着比一般百姓还要凄苦的生活,朱元璋出身在家境贫寒的佃农家庭,家里一贫如洗,所以还在孩童时期的他就要给地主放牛牧羊,童年的生活可谓是苦不堪言,挨饿受冻都是家常便饭,生病了没钱就医只能硬生生的扛过去。网络配图不过这种苦难的生活也磨练了他的坚韧的意志,为后来的皇权争夺奠定了基础。自然灾害是朱元璋出家的关键因素。网络配图厄运并没有眷恋已经饱受苦难的家庭,就在朱元璋17岁的那一年,淮北发生了百年难见的干旱,庄稼颗粒无收,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广大农民都过着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生活。饥饿对于人们来说还是可以忍受的,但不能...
· 刘氏家族出了261个官竟然没有一个贪官?刘墉只是其中一个!
刘氏家族出了261个官竟然没有一个贪官?刘墉只是其中一个!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孟子云:““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将这句话用在山东诸城刘氏家族身上最合适不过了。刘氏家族即刘统勋、刘墉家族,他们家一共出了两百多个做官的,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两百多个刘家子弟中,竟无一人是贪官污吏。我们知道,清代不是盛产清官的王朝,说十官九贪可能有点夸张,但贪官的数字至少占了一半以上。刘氏家族的这两百多个官吏当中竟无一害群之马,可以说是清代官场中的一个奇迹。那么是什么原因让刘氏家族子弟如此清廉呢?两个字概况就是——家风,四个字概况就是——道德传家。刘氏家族从明晚期至清末,共出了11个进士、42个举人、149个监生、59个庠生,共计261个科名。尤其是刘家的第七世刘棨,他生了十个儿子,个个都是有才之士,被誉为“十子成才”。他的十个儿子中,八个...
· 明朝的两个和尚,朱元璋称帝,另一个姚广孝结局如何?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姚广孝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和尚,我们印象中应该天天念经,天天撞钟,与佛祖为伴,与青灯木鱼为伴,不问世事,一心研究佛法,一心证道成佛。可历史上这两个和尚可了不得,或许是忍受不了那份寂寞,或许是为了天下苍生,救民于水生火热之中,或许这就是他们心中真正的佛,真正的善,最终一个君临天下,一个辅佐圣主定鼎天下。第一个是明太祖朱元璋。太祖起于微末,从小忍饥挨饿,受尽腐朽元庭欺辱。为了生计,为了躲避战乱,或许也为了弘扬佛法,找到救苦救难的良药,于1344年(时年17岁)剃度出家,成了黄觉寺的僧人,从此一袭袈裟,一串佛珠,一支拐杖行走于家乡的山川河流,传播佛法。8年之后,或许发现心中的佛没能显灵救助苍生,对佛失望,毅然决然的返俗。既然心中的佛不能救苍生黎民,那就我来救,是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入红巾,败友谅,败士诚,统一南方,建国开元,君临半壁河山,但这就为止了吗...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