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看黄庭坚是如何磨砺成一代大家的,看完你也会有收获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68
转发:0
评论:0
看黄庭坚是如何磨砺成一代大家的,看完你也会有收获,黄庭坚,生于宋庆历五年六月十二日(公元1045年7月28日),字鲁直,号山谷

  黄庭坚,生于宋庆历五年六月十二日(公元1045年7月28日),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年号涪翁,洪州分宁(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是北宋末年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是以杜甫为祖,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为宗即“一祖三宗”的诗歌流派)的开派宗师和领袖。该流派崇尚黄庭坚的“点铁成金、夺胎换骨”之说。

  黄庭坚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黄庭坚幼年便聪颖过人,书读了几遍,就能背诵。他舅舅李常到他家,取架上的书问他,他没有不知道的。李常非常奇怪。认为他是千里之才。

  皇祐三年(公元1051年),黄庭坚七岁,作牧童诗:“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岸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皇祐四年,黄庭坚八岁,作诗送人赴举:“万里云程着祖鞭,送君归去玉阶前,若问旧时黄庭坚,谪在人间今八年。”

  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黄庭坚十三岁时不幸丧父,被舅舅李常接回家抚养。李常是当时有名的大藏书家,家中藏书近万卷。

  在舅舅的栽培下,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二十三岁的黄庭坚考中进士,第二年,偕妻子孙氏到汝州(今河南)叶县担任县尉。过起了“县北县南何日了”的小吏生活。

  熙宁初期,黄庭坚参加了四京学官的考试。由于应试的文章最优秀,担任了国子监教授一职,留守文彦博认为他有才能,留他继续任教。有一次,苏轼看到他的诗文,认为他的诗文超凡绝尘,卓然独立于千万诗文之中,世上已好久没有这样的佳作了。由是,他开始名震四方了。

  黄庭坚二十五岁时,贤惠的妻子病故。思念亡妻时,写下了“真感生来不易销”这样的动人诗句。

  黄庭坚担任太和县(今安徽太和)知县时,以平易治理该县。当时,课颁盐焚,其他县都争着占多数,太和县独不这样,县吏们不高兴,可是,该县的老百姓都喜欢。

  此后,黄庭坚先后在河北、江西、山东做过小官。

  神宗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黄庭坚四十一岁时,以秘书省校书郎召入京师。

  神宋死后,元祐元年(公元1086年),宋哲宗即位,任黄庭坚为校书郎兼《神宗实录》检讨官。就在这一年,黄庭坚见到了年长他八岁的苏轼。常和他来往的还有秦观、张耒、晁补之,这四人并称为“苏门四学士”。师友几人,意气相投,其乐融融。张耒体胖,最怕过夏天,黄庭坚就用“六月火云蒸肉山”的诗句来调侃他。

看黄庭坚是如何磨砺成一代大家的,看完你也会有收获

  元祐二年(公元1087年),黄庭坚迁著作佐郎,加集贤校理。《神宗实录》修成后,提拔为起居舍人。不巧,此时母亲生病,黄庭坚性情至孝,母亲病了一年,他日夜察看颜色,衣不解带,及死,筑室于墓旁守孝,哀伤成疾,几乎丧命。三年丧服解除后,任秘书丞,提点明道官,兼国史编修官。

  绍圣初,黄庭坚出任宣州(今安徽宣城)知州,后改知鄂州(今湖北武汉)。

  此时,政治风云突变,新党主政,支持旧党的苏轼被迫踏上了流放之路,黄庭坚也被划为苏轼一派。为了寻黄庭坚的错处,《神宗实录》被仿佛用筛子筛了一遍。章惇、蔡卞与其党羽认为,黄庭坚为检讨官主编的《神宗实录》多有诬陷不实之辞,命前修史官都分别居于京城附近各处,以备盘问,并摘录了千余条内容宣示他们,说这些都是没有验证的。不久,经院受考察审阅,却都有事实根据,所剩存疑的只有三十二条。其中,最要命的是黄庭坚在《神宗实录》中写有“用铁龙爪治河,有同儿戏”的话,这还了得。于是,首先盘问黄庭坚,他回答道:“庭坚当时在北都做官,曾亲眼看到这件事,当时的确如同儿戏。”凡是有所查问,他都照实回答,毫无顾忌,听到的人都称赞他胆气豪壮。黄庭坚因此被贬为涪州(今重庆)别驾、黔州(今重庆彭水)安置,攻击他的人还认为他去的是好地方,就诬告他枉法。后因避亲属之嫌,移至戎州(今四川宜宾)。黄庭坚对此像没事一样,毫不以贬谪介意。四川的士子都仰幕他,愿意和他亲近。他讲学不倦,凡经他指点的文章都有可观之处。

  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徽宗即位,起任黄庭坚为监鄂州税,签书宁国军判官、舒州(今安徽安庆)知州,又以受部员外郎召用,他都推辞不就,请求为郡官,得任太平州(今安徽当涂)知州。

  谁知政治风向再变,支持旧党的向太后死后,宋徽宗亲政,再用新党。上任仅九天的黄庭坚就被罢免了,去管玉龙观。起因是黄庭坚在河北时与赵挺之不仅政见不一,还有一些宿怨,就是黄庭坚用文字游戏取笑过他。如今赵挺之当上了副宰相,报复的机会终于来了。转运判官陈举按照他的示意,呈上黄庭坚写的《荆南承天院记》,指控他对灾害,幸灾乐祸,“诽谤朝廷”,黄庭坚再一次被除名,送到宜州(今广西宜州)管制。值得一提的是,赵挺之也是北宋著名文人,他还是李清照的公公,赵明诚的父亲。据说,赵明诚很喜欢黄庭坚的诗文,常抄来诵读,赵挺之便对儿子怒目相向。所以说,文人整文人,容易整死人。

  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黄庭坚以幸灾谤国之罪除名,羁管宜州,这也是他人生的最后一站了。五十九岁的黄庭坚拖家带口走到湖南永州,他留下家眷,孤身前酷热难当的宜州。

  由于的,民房不让租,庙也不能住,黄庭坚最后的岁月是蜗居在城墙上破败的小戍楼里。

看黄庭坚是如何磨砺成一代大家的,看完你也会有收获

  崇宁四年(公元1105年), 转到永州,黄庭坚未听宣布命令就客死在宜州贬所,终年六十一岁。此时,苏轼的坟头青草已经历四个寒暑,这两位政治命运相仿的大家被后世并称为“苏黄”,加上米芾蔡襄(也有说是蔡京),被称为“宋四家”,宋四家足以代表北宋书法的顶级水平。

  大观三年(公元1109年)二月,门人苏伯固、蒋湋护送黄庭坚灵柩归葬双井祖茔之西,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宋高宗中兴,赠直龙图阁,德祐元年(公元1275年)太常寺议谥“文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黄庭坚是哪个朝代的宋代四大家之黄庭坚简介
黄庭坚是哪个朝代的: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黄豫章,生于宋庆历五年6月12日(公元1045年7月28日),字鲁直,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幼年即机警聪明,读书数遍就能背诵。他舅舅李常到他家,取架上的书问他,他没有不知道的。李常非常奇怪。以为他是千里之才。后黄庭坚考中了进士,任叶县县尉。熙宁初参加四京学官的考试。由于应试的文章最优秀,担任了国子监教授,留守文彦博认为他有才能,留他继续任教。苏轼有一次看到他的诗文,以为他的诗文超凡绝尘,卓然独立于千万诗文之中,世上好久已没有这样的佳作。由此,他的名声开始震动四方。黄庭坚担任太和县知县,以平易治理该县。当时课颁盐焚,其他县都争着占多数,太和县独不这样,县吏们不高兴,可是该县的老百姓都喜欢。宋元祐元年(公元1086年)哲宗即位,召黄庭坚为校...
· 成也性格败也性格的骆宾王
性格决定命运。对于“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来说,他才华横溢、品质高洁,但同时也命运多舛、仕途坎坷,这一切都成也性格、败也性格。可以说骆宾王的一生是体现性格、张扬个性的一生,他的成功与失败,他的遭遇与坎坷,都深深地打上性格的烙印。骆宾王,字观光,义乌人。自幼才华出众,是“初唐四杰”之一。高宗永徽年间(公元650—655年)为道王李元庆府属,后以奉礼郎从军西域,久戍边疆。仪凤年间(公元676—679年),由长安主簿入朝为侍御史,因上书议论政事,触忤武则天下狱,贬临海县丞,悒悒不得志,乃弃官而去。睿宗文明元年(公元684年),他以衰暮之年投奔徐敬业讨伐武则天,并写下了著名的《讨武曌檄》。兵败逃亡后,不知所之。骆宾王7岁那年,面对他爷爷的一位远道好友的现场考试,随口吟诵出了一首流传千古的名篇佳作——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小骆宾王声音琅琅,尚未脱稚嫩之气,令其爷爷老友直呼“...
· 斋藤成也
经历斋藤成也出生于日本中部的福井县。1972年毕业于福井大学教育学部附属中学校,1975年毕业于福井県立藤岛高等学校,进入东京大学理学部生物学科学习人类学课程,1979年毕业。1987年,同大学院理学系研究科博士课程人类学中退,1986年德克萨斯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生物医科学大学院毕业,获得Ph.D.学位。1989年2月,斋藤担任东京大学理学部助手(生物学科人类学教室)。1991年1月,担任国立遗传学研究所进化遗伝研究部门助理教授。1992年10月,兼任综合研究大学院大学生命科学研究科遗伝学专业助理教授。1994年3月,获得东京大学理学博士学位“HominoidEvolutionattheMolecularLevel(分子レベルにおけるヒト科の进化)”。1995年,兼任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助理教授。1995年获得日本遗伝学会奨励赏受赏。2002年,升任国立遗传学研究所教授、兼任研究大学院大学教...
· 夏朝成也东夷败也东夷
夏后氏原居我国西部,大约是黄帝族向西发展的一支。至禹父鲧时,夏人在酋长鲧的率领下东迁,并与东夷大姓有莘氏、涂山氏联姻。鲧娶有莘氏女女志,禹娶涂山氏女女娲(一曰女娇)。有莘氏姒姓,大禹。尧舜时有男子从母姓的习俗。《史记.五帝本纪》言“帝禹为夏后而别氏,姓姒氏。”夏朝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是太昊后裔有莘氏和涂山氏的有力支持的结果。《左转.哀公七年》言“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把盟会的地点选择在涂山,大有就近获得涂山氏支持的目的。夏时有莘氏居“有莘之野”,相传即今天的山东曹县北之莘冢集。涂山氏居涂山,涂山氏居涂山,杜预《左传集解》谓其地“在寿春东北”,即今安徽怀远县当涂山。有莘氏和涂山氏对夏朝的支持态度和亲密的婚姻关系,无疑将促进太昊氏后裔诸氏族部落归附于夏朝。大禹乘南方三苗内部大乱之机,将早在尧舜时断断续续对三苗的战争,扩大为大规模的征服战争,结果三苗以亡。对三苗的战争,使南方和其他相邻...
· 看村妇王娡是如何由村妇变皇后生出一代帝王
王娡就是这个村妇。她母亲叫臧儿,是原来的燕王臧荼的孙女。燕王臧荼是秦末汉初,群雄并起时候项羽册封的诸侯王,后被汉高祖刘邦击败杀死。虽是名门之后,可是已经败落成村妇了。王娡本已经嫁人生子了,被母亲说动,来到京长安,进入太当了宫女。网络配图王娡开放活泼,因此深受太子刘启的喜爱。刚开始两人男欢女爱,很是亲密。可是王娡生的都是女儿,在古代都是母凭子贵,因此,地位不如别人。为了争宠,将自己妹妹王息拉进太,妹妹年轻貌美,姐姐成熟活泼。受到了太子长时间宠爱。王娡又一次怀孕,而这次怀的就是刘彻,后来的汉武帝。网络配图刘彻还没出生,汉文帝就去世了,刘启继位,史称汉景帝。刘彻本是刘启的第七个儿子,本是与帝位无缘的。可是汉景帝的姐姐馆陶长公主刘嫖希望自己的女儿陈阿娇当皇后,可是太子拒绝了刘嫖。网络配图刘嫖就找到了王娡,王娡很是聪慧,立即答应下来,有机会就屈意迎合、百般讨好馆陶长公主,为自己的儿子谋夺太子之位。废...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