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都是开国功臣,为什么韩信被杀而张良却没有救韩信呢
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前196年),汉族,淮阴(原江苏省淮阴县,今淮安市淮阴区)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军事家,兵家四圣之一,同时也是中国军事思想“兵权谋家”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神帅”。
韩信
张良(约公元前250—前186年),字子房,颍川城父人,秦末汉初杰出的谋士、大臣,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
张良
在中国历史上,张良是一个足智多谋的人物,协助汉高祖刘邦在楚汉战争中最终夺得天下,真可谓是立下了盖世功劳。在天下平定以后,张良非常聪明,他积极隐退,称病不出。不留恋权位,晚年据说跟随赤松子云游。可韩信呢?此刻的他却一心想称王,没想到最后被吕后诱杀惨死。那么,张良看到韩信有性命之忧,为什么不去救他呢?
张良不阻挠刘邦杀韩信,其实是爱莫能助。为什么这么说?要知道刘邦创立汉朝,摇身一变成为皇帝后,现已不是当年那个同祸患共享用的刘邦了,而是一个残酷无情的君主了,他觉得身边的功臣都是风险臣子,只要他们存在,就会要挟到自己的江山社稷,为此想除之而后快。而汉初三杰萧何、张良、韩信也就成了他最为看重的眼中钉了。
而韩信却不识时务,他在楚汉这争中,原本就立下赫赫战功,原本就功高震主,被封为楚王后,还不知道韬光养晦,收敛起来。因而,很快刘邦就把他从楚王降到淮阴侯。
和韩信不懂得“藏锋”比较,张良就显得深重和老到多了。自从刘邦当了皇帝,他已看出功高震主是件风险的事,因而立刻深居简出,开端“归隐”了。放下朝中一切事,张良以这种“淡泊名利”的方法,终于为自己保全了性命。张良能保全自己已属不易,要想再保全韩信,更何况是功高震主、不知藏锋的韩信,那是比登天还难。所以说,不是张良不想阻挠刘邦杀韩信,而是张良没有才能阻挠刘邦杀韩信。
刘邦
这种情况下,韩信的死活含义在哪里呢?韩信作为一个军事天才,政治痴人,又并非那种毫无大志的烂好人。当初他之所以没有遵从蒯彻的话背叛刘邦,彻底是因为被刘邦的厚黑给忽悠住了。现在,关于新创立的大汉帝国而言,即使韩信此时无反心,毕竟不能担保永久无反心,这是个潜在要挟。更何况韩信的粉丝陈郗现已勾通匈奴造反了。所以,杀掉韩信,不管对刘邦,对汉朝江山,或者对全国大众,都是没啥害处的。
张良去世后,谥为文成侯。《史记·留侯世家》专门记载了张良的生平。汉初高祖刘邦在洛阳南宫评价他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表现出张良的机智谋划、文韬武略。后世敬其谋略出众,称其为“谋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