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崇祯最后的擎天柱,卢象升一死,崇祯就毫无还手之力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22
转发:0
评论:0
崇祯最后的擎天柱,卢象升一死,崇祯就毫无还手之力,明末乱世之中涌现出许许多多的忠臣良将,他们的事迹有的令人感动,有的令人悲愤,

  明末乱世之中涌现出许许多多的忠臣良将,他们的事迹有的令人感动,有的令人悲愤,但更多的是令人惋惜。这其中就有这样一位英雄,他是朝廷栋梁,把农民军打得落荒而逃,却最终英雄末路,战死沙场。他就是绰号“卢阎王”,崇祯皇帝钦封“总督天下兵”的一代名将卢象升。

崇祯最后的擎天柱,卢象升一死,崇祯就毫无还手之力

  卢象升是江苏宜兴人,天启二年进士。崇祯二年十月,后金军绕过关锦防线,从喜峰口越过长城,进而围困京师。时任大名府知府的卢象升在当地招募了一万多名团练,千里迢迢的赶到北京勤王,是当时是唯一一支入京勤王的人马。崇祯三年,卢象升被委任整顿大名、广平、顺德三府兵备,他采用戚继光练兵的方法练出了一支精锐之师,命名为天雄军。在军中,他与士兵同甘共苦,一起冲锋陷阵,深受将士爱戴。据史料记载,有一次军中断粮三日,卢象升也和士兵一起不吃不喝,此举深得将士之心,皆愿誓死效忠。

  崇祯六年,山西的农民军袭扰京师郊区,卢象升临危受命,率军,在临城冷水村大破敌军数万人,在战斗中,他身先士卒,被冷箭射伤额头,依然毫不畏惧,满脸是血的提刀冲锋,最终击溃敌军。战后,他被敌军取了个绰号叫“卢阎王”,可见农民军对他的畏惧之心。此后,卢象升率领天雄军在湖北,安徽,河南等地历经大小阵战数百起,大败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各路农民军,崇祯帝大喜,升卢象升为兵部侍郎,节制七省军务,授尚方宝剑,负责东南平贼事务。

  卢象升不仅有勇,更富谋略,他在崇祯九年上书,详细论述天下贼兵四起的深层原因是因为灾荒年月,缺乏粮食,迫使农民不得已而从贼,如果不从根源上解决粮食问题,那么招再多的兵也难以平贼。《明史·卢象升传》贼横而后调兵,贼多而后增兵,是为后局;兵至而后议饷,兵集而后请饷,是为危形。况请饷未敷,兵将从贼而为寇,是八年来所请之兵皆贼党,所用之饷皆盗粮也。崇祯十年,多尔衮率八万后金军再度突进关内,意图围困京师,崇祯帝急召时任宣大总督的卢象升火速驰援,委任他“总督天下兵”,负责保卫京师。可时任兵部尚书的杨嗣昌却极力主张与后金议和,为此联合监军太监高起潜陷害卢象升。

崇祯最后的擎天柱,卢象升一死,崇祯就毫无还手之力

  卢象升名义上“总督天下兵”,节制全国各地援兵,可实际上他真正能指挥的却只有两万人。卢象升率领这两万人马在巨鹿的嵩水桥与八万清军接战。当时,卢象升派人向监军高起潜求援,可高起潜因与杨嗣昌早有密约,对于求援充耳不闻,他率领的数万关宁铁骑驻守的鸡泽距离嵩水桥不过区区50里而已。

崇祯最后的擎天柱,卢象升一死,崇祯就毫无还手之力

  卢象升率部孤军奋战,深入重围。恰在此时,左右两翼的总兵虎大威与杨国柱又无耻的丢下卢象升溃围逃跑,卢象升只得率亲兵力战,在亲手击杀数十人后,身中4矢3刀,仆地而亡。他的亲兵杨陆凯伏在卢象升身上,保护其遗体,身中24箭而亡。而高起潜在听到卢象升战败的消息后,率军撤退时却遇到清兵埋伏,大败而逃。

崇祯最后的擎天柱,卢象升一死,崇祯就毫无还手之力

  战后,由于杨嗣昌的故意刁难,高起潜的隐匿不报,导致卢象升的尸体直到80多天后才得到收殓。卢象升死后,天下震动,自与后金开战以来,虽损兵折将,但大明尚未有督师战死的先例。而卢象升的死对于明朝来说俨然是擎天柱石顷刻间崩塌。他的枉死使得天下大势更加难以收拾,使得肆虐西北和中原的义军更加肆无忌惮。换句话说,崇祯也就是在这样一张张好牌都被他打光打尽的情况下,一步步走向了煤山那颗子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卢象升最凶狠果敢的将领明末最后一根“擎天柱”!
卢象升,江苏宜兴人。明代的江苏,算是个风水宝地,到明末,西北打得乌烟瘴气,这边的日子还是相当滋润,雇工的雇工,看戏的看戏。由于生活条件优越,所以文人多,但除此外,这里也产猛人——卢象升。所谓猛人,是不恰当的,事实上,他是猛人中的猛人。但对大多数人而言,卢象升是个很陌生的名字,但在当时,这是一个相当知名的名字,而在高迎祥、李自成的嘴里,这人有个专用称呼:卢阎王。就长相而言,这个比喻是不太恰当的,因为所有见过卢象升的人,第一印象基本相同:这是个读书人。他虽是文人,却有超人的武艺,和士兵同甘共苦,一起冲锋陷阵。他善于驭下,士兵愿意替他效死力,明史载:“军中断粮三日,卢象升滴水不沾,与将士同甘共苦,同生共死”初出茅庐崇祯二年,皇太极首次破关南下,兵临北京说起。当时大明防线崩溃,各路援军畏缩不前,十九岁的青年皇帝,第一次体会到心寒齿冷的痛苦。不到30岁的大名府知府卢象升,竟然在当地招募了1万多民团,...
· 卢象升
人物生平早年仕途顺利象升幼时潜心读书,好骑射,祖父曾任知县。虽是文人,但皮肤白晢,身材削瘦,但力气很大,天赋异禀,“白皙而臞,膊独骨,负殊力。”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卢象升出生。象升肤色白皙,人很瘦,胳膊上长着一根粗大的骨头,力气特别大。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十七岁的卢象升进入国子监,补博士弟子员,天启二年(1622年)举进士,授户部主事,不到两年升任员外郎,又用了三年时间升迁为大名知府。象升能与士共甘苦,善于驭下,过着苦行僧式的生活,史载“(象升)居官勤劳倍下吏,夜刻烛,鸡鸣盥栉,得一机要,披衣起,立行之。”入京勤王皇帝留意,镇压流寇前功尽弃崇祯二年,满州皇太极绕过关锦防线,沿喜峰口入袭京畿。此时在河北大名担任知府的卢象升自己募集了一万多人进京勤王,在此之前,卢象升除了殿试中成绩优异、人长得又特帅之外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但此次这支不请自来的大名府勤王民军引起了崇祯皇帝的注意
· 明末名将卢象升是谁?卢象升的生平介绍
1600年,卢象升出生了。他的祖父是当地的知县,就是我们常说的“七品芝麻官”,他的父亲是个秀才,按照子承父业的套路,卢象升应该走的也是文官的路子,但是卢象升偏偏是个好武之人。这不是说他读书读得不好,他也是堂堂进士出身,只是后来才转了武职,开始领兵作战。幼时的卢象升除了读四书五经之外,其余的时间就是在看兵书和练习骑射。即使后来当官之后,也依然保留这个习惯,不管是白天还是深夜,只要他一闲下来就会操练习武。对于战场上的将军来说,马是他们最亲密的朋友,毕竟血光剑影中,都是身下的坐骑在陪伴他们。卢象升是个爱马之人,特别是他的那匹“五明骥”,还救过他的性命。有次他被敌军追赶至沙河,那河面宽数丈,眼看着就要被抓了,结果那马纵身一跃,竟跃过了河面,只见敌军一脸可惜样,差点就能抓到卢象升立大功了。卢象升刚入仕的时候是个文官,在户部行走。卢象升是个上进的臣子,所以屡屡升职,一直到大名知府。眼看着就要一路升上去...
· 陈朝为什么面对隋军的入侵显得毫无还手之力?
589年1月22日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泊秦淮》杜牧身处晚唐的杜牧看到内忧外患,民不聊生,对统治者十分不满,感到唐王朝的政权岌岌可危。此时,作者来到秦淮河畔,看到了淡烟寒水、夜幕朦胧的凄迷景象,听到了商女靡废的亡国之音,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诗。而诗中的“后庭花”,即被后世称为“亡国之音”的《玉树后庭花》,其来历就要追溯到1400多年前的后陈王朝。陈朝亦称南陈(557年—589年),是中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南朝的最后一个朝代,陈霸先所创建,都建康(今南京),控制江陵以东、长江以南的地区。陈朝建立时已经出现南朝转弱,北朝转强的局面,陈朝刚建立时面临北方政权的入侵,形势十分危急。陈朝开国皇帝陈霸先带领军队一举击败敌军,形势有所好转。亡国君为陈后主陈叔宝,陈最后被隋文帝所灭。历五帝,共三十三年。中国历史上朝代名与皇帝之姓重合者,仅陈朝一家。陈后主叔宝...
· 卢象升练兵传
卢象升练兵传卢象升短期内就将宣大的军队训练成精锐之师,这尤为值得惊异。从明清屡次的争战来看,明军的问题主要还是在单兵的战斗力,野战能力尤其差,而且士气低落。明军采用的一直是守势,以武器技术上的优势来弥补单兵战力的劣势。卢象升,是明末统帅中的异类。当时用文人领兵,统帅不参予士兵平时的训练,也不参予战时前线的指挥,这在冷兵器时代,其缺点是显而易见的。卢象升虽是文人,有超人的武艺,和士兵同甘共苦,一起冲锋陷阵。他善于驭下,士兵愿意替他效死力,明史载:“军中尝绝三日饷,象升亦水浆不入口,以是得将士心,战辄有功。”这是他抚治郧阳时的事。当时郧阳附近有义军四十多万,而卢象升当时带的兵计郧镇的标兵五百,蒋允仪招募的毛兵五百,周仕凤的石d兵六百,许成名的m兵三千五百,邓^的川兵五千。除邓^的川兵稍有战斗力外,就是一群乌合之众,但在卢象升手里,绵羊也变成了猛虎。这群乌合之众在深山野岭中转战千里,忍饥挨饿,九...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