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临死前给李自成写了一封信,说了些什么?看过的人都哭了!
喜欢明朝的粉丝特别多,原因众多,其中一条就是明朝的皇帝特别有骨气。比如说,崇祯认可上吊自杀,也不抛弃百姓。临死前,崇祯给李自成写了一封信。看过这封信,很多人都曾流下眼泪!
李自成起义能成功,和当时的社会环境是分不开的。当时,正是明朝末年,社会矛盾尖锐,中原灾荒严重, 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等口号,获得广大人民的欢迎,部队发展到百万之众,成为起义军中的主力军。
崇祯十六年(1643年),李自成在襄阳称新顺王,并在河南汝州歼灭明陕西总督孙传庭的主力,旋乘胜进占西安。次年正月,建立大顺政权,年号永昌。不久攻克北京,推翻明王朝。
当时,明朝的皇帝是崇祯帝朱由检。他是明光宗朱常洛第五子,明熹宗朱由校异母弟。应该说,朱由检的童年是在颠沛流离中度过的。
因父亲明光宗是皇祖父明神宗所厌的太子,母亲又是太子所薄的婢妾,所以朱由检幼年并不幸福。五岁时,生母刘氏得罪,被其父下令杖杀,朱由检交由庶母西李抚养。数年后,西李生了女儿,照管不过来,改由另一庶母东李抚养至成人。1622年,朱由检被哥哥朱由校册封为信王。因为朱由校短命,又找不出别的近枝,朱由检侥幸成为明朝皇帝,年号崇祯。
崇祯是一个好皇帝,非常勤政,无奈万年的明朝已经烂透了,北有满清势力,南有李自成起义军。期间,大臣曾劝崇祯帝南迁,但是崇祯没有同意,他认为君臣和心,能够度过难过,然而事与愿违。
根据资料记载,1644年3月,李自成起义军从彰义门杀入北京城。然后,崇祯帝朱由检手执三眼枪与数十名太监骑马出东华门,被乱箭所阻,再跑到齐化门(朝阳门),成国公朱纯臣闭门不纳,后转向安定门,此地守军已经星散,大门深锁,太监以利斧也无法劈开。
三月十九日拂晓,大火四起,重返皇宫,城外已经是火光映天。此时天色将明,朱由检在前殿鸣钟召集百官,却无一人前来,朱由检说:“诸臣误朕也,国君死社稷,二百七十七年之天下,一旦弃之,皆为奸臣所误,以至于此。”最后在景山树上自缢身亡,死时光着左脚,右脚穿着一只红鞋,时年33岁,身边仅有提督太监王承恩陪同。
上吊死前于蓝色袍服上大书:“朕自登基十七年,逆贼直逼京师,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致逆贼直逼京师,然皆诸臣误朕也。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李自成看到这封信了嘛?其实他是看到了,但是并没有按照崇祯的想法去做。
根据资料记载,农民军攻入皇宫,在清宫过程中,没有找到崇祯帝。李自成下令“献帝者,赏万金,封伯爵;匿者,灭族"。二十日午,才发现崇祯帝己自缢身亡。
后来,如何安置崇祯帝也成为摆在李自成面前的一道难题。李自成命人用两扇门板将帝后尸体停在东华门侧,装入柳木棺内,搭盖了临时灵棚。明朝官员都不敢去看,只有襄城伯李国桢“泥首去帻,踉跄奔赴,跪梓宫前大哭”。农民军将他抓住见李自成。他“以头触阶,血流被面”。李自成劝李国桢投降。李国桢说:让我投降必须答应三件事:一是明代帝王陵寝不能发掘破坏;二是用天子礼葬崇祯皇帝;三是不能加害太子及二王。李自成一一答应。但难办的是崇祯帝生前并没有预建陵寝。
后来,李自成将崇祯帝埋入了田贵妃的墓中合葬。后来,清朝人主中原后,为收买人心,笼络汉族地主阶级为清廷效力,始将这座葬有崇祯帝后的妃子坟命名为“思陵”,并改葬崇祯帝后,营建了地上园寝建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