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孙权称帝后封父不封兄?看完这个就明白了
三国时期东吴大帝孙权,字仲谋,孙坚的第二个儿子,“方颐大口(四方脸,口大),碧眼紫髯”,是一个了不得的君主,当时和后世的人对他多有赞誉。 曹操曾称赞“孙子当如孙仲谋,刘表的那些儿子就如同猪狗一般(逊色多了)!”,曹魏的元老谋士刘晔则评说“权有雄才,善用兵,见策知变”,大才子苏轼曾用“亲射虎,看孙郎”来描述孙权的骑射和胆略。
公元229年,孙权在武昌(今湖北鄂州市)正式称帝,国号吴,不久后迁都建业(南京)。他追谥其父破虏将军孙坚为武烈皇帝,生母吴夫人为武烈皇后,自己好几个锦衣玉食的膏粱儿子也都封了王。
令人意外的是,英姿勃发、雄烈过人,江东六郡的缔造者和东吴政权的实际奠基人孙策却仅被追封为长沙桓王。
孙权的大哥“小霸王”孙策身前就被汉献帝授予讨逆将军、吴侯。他容貌俊美,性格阔达,喜欢说笑。
当初仅凭从袁术手里讨回的“孙坚旧部一千多人”出来创业,很短的时间就统一了包含吴郡、会稽、丹阳、豫章、庐陵、庐江等在内的江东六郡。
毫无疑义,他在孙坚、孙策和孙权父子三人中对东吴政权的基业贡献应该是最大的,可是孙权追谥父孙坚为帝,却有意无意忽略劳苦功高兄长孙策,没有追封其帝号,这种刻薄寡恩、有欠厚道的行为一直受到包括史学家陈寿在内的后世很多人的诟病。
要知道历代帝王在对先人的追封上都是比较慷慨的,毕竟这是光大家族门楣、有面子得人心的举动。比如西晋开国的晋武帝司马炎不仅追谥老爹司马昭为文帝、爷爷司马懿为宣帝,还封老爹的哥哥即伯父司马师为景帝。
唐代宗李豫在追封他的弟弟建宁王李倓为“承天皇帝”后,甚至还给弟弟补办了一场冥婚:将姑姑兴信公主早亡的女儿张氏许配给了李倓,封为“恭顺皇后”;魏文帝曹丕更夸张,先追封老爹曹操为魏文帝,再上溯四代一直追封到曹操的太监爷爷都是皇帝。
孙权为什么称帝后封父不封兄呢?其实封还是不封这是他综合评估后的结果。从好的方面来想,这是他一贯节俭、关注民生、爱惜民力的作风的体现。他在不断地富国强兵、扩大地盘的同时,注重发展生产,广推屯田,宽税薄徭,修养生息。
孙权称帝后依照儿子追赠父祖当皇帝的历史传统,追封老爹孙坚帝号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事实上他都没有追封祖父。本着追封宁少勿多、宁低勿高的原则,他没有封兄长孙策帝号或许是可以理解的。
毕竟追封皇帝也不单单是一个名号问题,还涉及到陵寝、宗庙、每年繁多的祭祀礼仪、贡品、日常管理维护以及人员值守等,甚至追封了皇帝还需要配套追封一个“皇后”,又是一大摊子事。零零总总的开支,不是一个小数目。少追谥一个皇帝,不是积蓄了民力、省下了百姓不少负担吗?
从坏的方面理解,不追谥孙策帝号也与孙权的经历和个性有关。他不追封孙策为帝就是为了尽可能降低孙策的威信和减少其影响,让自己不至于生活在孙策的影子里。
孙权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在孙策遇刺后成为江东之主,虽然善于识人用人,但是史书上评价他有点类似越王勾践,生性多疑和阴鸷,是一个肚子里用功夫的角色。
尤其是其晚年,杀伐决绝,昏聩专断,让整个东吴朝堂战战兢兢。他执政晚期吴国内部的党争悲剧某种程度上就与他这种个性有关。
当年孙策遇刺死于非命时,接掌大位的孙权还是个十八九岁的半大孩子,几乎没有任何一国之主的阅历和威信。当时孙权的名位也只是将军(后来做大后才称王称帝)。
曾经臣服于孙策的那些旧部,犹疑观望者有之,拥兵自重者有之,割据反叛者有之,乘乱征伐抢夺地盘者有之,可以说是风雨飘摇。
在此之前孙策和麾下诸将、文武官员更多的类似一种意气相投的盟主和盟宾的关系,不行严格的君臣之礼。这个固然与孙坚早逝后孙策与他们孤苦相依、一度在袁术手下同账称臣的历史渊源有关,也因为孙策凭着神勇雄烈、叱咤三军的盖世豪气,不需要那么看重那些虚礼。
而孙权自知“帅江东之众,在两军阵前决战决胜,与天下争衡”这方面远不如孙策。如果孙策是高耸入云的秦岭,他孙权则是巍峨秦岭脚下的一抔粪土,眼前的“名位“都是大哥孙策的威望罩着呢!
辛亏手握重兵、深孚众望的周瑜迅速带兵来前来辅助孙权,而且他刻意率先用君臣叩拜大礼来示范性地确认上下尊卑的君臣关系,言谈之中,也恭敬有加。周瑜的聪明和资历算是暂时稳定了东吴大局。
这段一惊一乍、险象环生的经历在孙权内心留下了锥心痛骨的烙印:一定要尽快强大起来,走出大哥的阴影,竖立自己的绝对权威,彻底收服那一个个“刺头”。
特别是孙策临终前对张昭说的“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这句话,固然可以理解为孙策临死前对肱骨重臣半真半假式的敲打和测试,但是孙权自己感受到的更多的是蔑视和凶险。孙权羽翼丰满后早早就以高名显爵把张昭“供起来”而实际将其实权剥夺殆尽就是明证!
这个从孙权去世后谥号“大皇帝”、庙号“太祖”也可看出端倪。很显然“大皇帝”与秦始皇的“始皇帝”一样大有深意;另外“太祖”一般用于指开国皇帝或国家奠基者(后来也有用高祖的)。
比如周太祖姬昌、魏太祖曹操、晋太祖司马昭;唐高祖李渊甚至追封对大唐创建无尺寸之功的爷爷李虎为“太祖”,隋文帝杨坚也同样尊跟隋朝不相干的老爹杨忠为“隋太祖”。
这些“太祖”基本上是为子孙称帝打下基础的人,有些可以说“寸功未立”也当了“太祖”。反观孙权,不追封孙策帝号倒也罢了,连“太祖”之位都舍不得给老爹。一个“大皇帝”加“太祖”,再结合孙权对父兄的封赠,其用意不言自明:大吴帝国的基业和开国自我孙权开始,孙坚或许有些微功,这里就没孙策什么事了!最大程度地淡化乃至抹杀了兄长的影响力和历史功绩!
另外,孙权仅依照皇帝兄弟该有的名分待遇封孙策王爵而不赠帝号也有很重要的现实考量,那就是东吴的皇位传承问题。
孙权谋国深远,若他追赠兄长皇帝封号,就坐实了自己取得皇位依据的是“兄终弟及”的继承原则,那么按照这种礼法制度,孙权按理将来是要把皇位归还孙策子孙的,而且孙策确实也有儿子孙绍、孙子孙奉这些后人。
宋太祖赵光义当年就是接手兄长赵匡胤的江山,就在皇位传承上面临尴尬。他算是厚着脸皮搞了折中:一方面厚待大哥赵匡胤的所有子女,和自己的子女一样称“皇子皇女”,并加封大哥的女儿为“国公主”、大哥的儿子为王,民间传说赵匡胤的儿子赵德芳被封为“八千岁”,人称“八贤王”。但是皇位的继承方面,从此就是自己这一支系“一枝独秀”了! 如果孙策有皇帝的名分,其子孙继承皇位的合法性就增加了不是?孙权这样处心积虑的封父不封兄,就是从法统上否定了孙策这一支系的皇位继承权,实际上是排斥了“兄终弟及”而示范和强调了“父死子继”的传承原则,从而堵塞了别有用心的人生事的口实,或许孙策的子孙后辈自己也难保全无异心。
事实上,孙权一劳永逸地“剥夺”了孙策支系染指皇位的可能或许有点薄情寡义,但是确实有利于最大限度地避免家族内部争夺皇位的纷争。孙策当年交棒给他时,就有张昭等人一度更看好他的三弟孙翊,如果不是孙策坚持己见,他与“东吴老大”的位子就失之交臂;另外孙权称帝后,他的五弟孙朗在健在,不排斥“兄终弟及”,孙朗不是也有觊觎大位的可能性?
即便如此,也不是全无风波。孙权晚年由于多疑、昏聩、专权等接连立太子、废太子,搞得人心惶惶。当时民间有流言孙皓(孙权孙子)已死,孙奉(孙策孙子)或者孙奋(孙权第五子)其中一个会当上皇帝,孙皓知道后立即诛杀了孙奉。
孙皓是东吴末代有名的暴君,估计一些人受不了他,而且也对孙权的子孙们围绕皇位展开的丑陋角逐感到失望和反感,因此希望孙策一系能取而代之,于是产生了些流言,这些流言最后却害死了孙奉。
总之,孙权封父不封兄很可能有各种各样的综合原因。但是不管出于哪种考虑,他这种举动看似道,但是客观了有利于东吴政权的延续和稳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