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的变法遭受到苏轼和司马光的极力反对,又是怎么回事
王安石的变法遭受到苏轼和司马光的极力反对,又是怎么回事,北宋立国之后,为了防止形成像唐朝那样的地方割据,采用分化事权的方式,收归了政
北宋立国之后,为了防止形成像唐朝那样的地方割据,采用分化事权的方式,收归了政、财、军权,政治上实行文人治国,军事上奉行守内虚外。
![王安石的变法遭受到苏轼和司马光的极力反对,又是怎么回事](https://imgs0.zupu.cn//ueditor/2021/09/03/371f0754-c597-4fca-9834-e3a44602348b.png)
由于实行一职多官,导致官僚机构非常庞大和臃肿。为了稳定社会秩序,防御北方民族侵略,实行“养兵”政策,形成了庞大军事体系。军队、官员的激增又导致财政紧张。这三者成了北宋积弱积贫的主要原因。
宋神宗继位后,为了改变这一局面,于是重用王安石开始了一系列社会改革,但改革没多久就受到了以司马光为守的守旧派的阻挠,那么王安石的变法为什么会引起苏轼和司马光的极力反对呢?应该有三点原因可以说。
![王安石的变法遭受到苏轼和司马光的极力反对,又是怎么回事](https://imgs0.zupu.cn//ueditor/2021/09/03/b26abcd6-638d-48a4-ac3f-a8881b73af83.png)
第一,对国家出现的问题和弊端认识不深。司马光作为一个优秀的文学家、史学家无疑是优秀的,说道治国理政却只会夸夸其谈了,看他从政以来的政绩,只会是说一些大道理,并无功绩。可以看出他对当时宋朝出现的许多问题并没有清醒的认识。
第二,王安石变法确实出现了一些问题。其中“青苗法”本来是想没钱的老百姓贷款渡过难关,可各地官员却强迫不需要的农民去贷,以提高政绩,而且利息又非常的高。使百姓苦不堪言。“保甲法”改募兵制为征兵制,许多老百姓为了不去当兵选择了自残。
第三治国理念不同。司马光动不动就以祖宗家法不可变为由辩驳,主张在原有体制内进行小变动,王安石则主张大变革。王安石提出"民不加赋而国绕用”,而司马光却认为天下财富有定量,不在民则在官。从这上说司马光还是太保守了。
![王安石的变法遭受到苏轼和司马光的极力反对,又是怎么回事](https://imgs0.zupu.cn//ueditor/2021/09/03/4a653e43-c435-4b59-979a-15af5522deeb.png)
虽然变法失败了,但他的许多创新思想却成了后代许多朝代效仿的对象,可以说历史功绩是非常大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https://imgs1.zupu.cn/static/web/img/toplogin.png)
相关资料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36a51b47-97ba-403b-9d73-1089700f3c78.png)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5f77025c-05aa-4528-8ff4-390397a5720d.png)
0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fc60bb85-0172-4554-b1b5-84e226beefd2.png)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77b1b221-2263-4a50-a438-3fe70c458147.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bf46d3b7-c6b5-4a58-ae45-919cadfc8f58.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3/71ed74ca-9551-4d33-913e-aed4f1956e48.jpg)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bf46d3b7-c6b5-4a58-ae45-919cadfc8f58.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106cf47a-2bf9-43b3-8b6f-76bb2958edd9.png)
{{item.label}}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3/71ed74ca-9551-4d33-913e-aed4f1956e48.jpg)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24小时热门
推荐阅读
· 王安石变法时候为什么苏轼和司马光都反对?
![](https://imgs0.zupu.cn/zupuls/p35/c6d9737d-dfee-4761-933e-7d6580a96271.jpg)
虽然都给王安石变法捣过蛋,但司马光与苏轼二人,办这坑事的原因却截然不同:一个是为反对而反对。另一个却是为国家民族负责,不计个人得失仗义执言。差这么大?那就先瞧瞧其中“为反对而反对”的一位:司马光。虽然在宋代政治史和文学史上,司马光的地位都是无比崇高,他反对王安石变法的理由,他本人以及后世的信徒们,更是义正辞严的总结出一大筐。但具体到王安石变法的整个过程里,司马光的所说所做,却是轻松一抓,就是一大把天雷滚滚。有多雷?先瞧一件把宋神宗都雷着的小事:司马光起初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贬去陕西,到了陕西后气没喘就继续骂,言之凿凿给宋神宗上奏,说我亲眼所见,王安石的“助役法”正在陕西祸害老百姓。满篇有鼻子有眼的文字,却把宋神宗鼻子差点气歪:“助役法”还没在陕西实行呢,你哪只眼看见它祸害老百姓了?而每次被王安石驳到哑口无言时,“地域黑”就是司马光的必放大招,比如福建籍大臣陈升之推行变法时,司马光一句怒喷:闽...
· 北宋的苏轼为何极力反对王安石的新政?
![](https://imgs0.zupu.cn/zupuls/p1294/d15128e9-2867-4f2b-99b5-da527c76a674.jpg)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1056~1063)进士,历官祠部员外郎、翰林学士知制诰,礼部尚书,与其父洵、弟辙都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世称三苏。他的著作收入《苏东坡全集》。网络配图王安石变法是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发动的旨在改变北宋建国以来积贫积弱局面的一场社会改革运动。王安石变法以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挽救宋朝政治危机为目的,以“理财”、“整军”为中心,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各个方面,是中国古代史上继商鞅变法之后又一次规模巨大的社会变革运动。变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充实了政府财政,提高了国防力量,对封建地主阶级和大商人非法渔利也进行了打击和限制。但是,变法在推行过程中由于部分举措的不合时宜和实际执行中的不良运作,也造成了百姓利益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所以遭到不少人的强烈反对。苏轼反对王安石倡行新政,认为王安石为了改变当时“...
· 揭秘:司马光极力反对王安石变法是一场骗局?
![](https://imgs0.zupu.cn/zupuls/p1322/2c1fa964-242b-4562-8ceb-8e2a8a8d5dfc.jpg)
导读:说起王安石和司马光,可谓家喻户晓。两人同为一个时代的佼佼者,本来惺惺相惜,是一对好朋友,但司马光为什么要坚决反对王安石变法呢?难道真的是因为两人的政见不同吗?笔者认为,司马光是个聪明人,他反对王安石变法纯粹是一场骗局。司马光出生时,他的父亲司马池正担任光州光山县令,于是便给他取名“光”。七岁时,“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即能了其大旨”。从此,他“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司马光深受其父影响,从小就对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他的志向在于编修史书,而非政治。司马光22岁的时候中了进士甲科,从此步入仕途。但时间不长,他的父母便先后去世,他只得辞去官职,回家守丧。在守丧的几年时间里,他充分了解了下层社会生活的实际情况,读了许多史书,对其中的历史人物和事件进行了认真总结和评论,为以后编著《资治通鉴》奠定了坚实基础。治平元年(1064年),他还修成了《历年图》一书,献给英宗皇帝,这实际...
· 司马光为什么反对王安石变法
![](https://imgs0.zupu.cn/zupuls/p1527/f33588a5-1417-43b9-8365-5472adc01c62.jpg)
王安石变法的背景王安石变法的最终目的是要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社会格局,最终达到“富国”、“强兵”的目标。其实从王安石变法的目的就能看出王安石变法的背景了。王安石变法北宋建立初期,统治阶级通过一些列举措来缓和阶级矛盾,起初收到了良好的效益,政局稳定,经济繁荣,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矛盾加剧,集权统治其消极的一面的开始显露,并且动摇着北宋王朝的统治,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北宋中期,土地兼并现象越来越严重。建国初期,统治者采用的是不抑兼并的策略,地主公然兼并土地,还不用缴纳任何税赋,这种政策最终导致土地越来越集中,国家财政收入越来越少,国库亏空。造成的一种社会现象就是农民没地种田,田都握在地主手里,然后农民为了种地成为了佣户,受着地主残酷的剥削和压榨。百姓活不下去就举兵起义,放下农具拿起武器,开始了反抗斗争之路,而且农民起义愈演愈烈,撼动了统治阶级。北宋时期,官僚机构环环相扣,人员众多,当官者只拿俸...
· 苏轼对王安石变法的态度为何如此反对
![](https://imgs0.zupu.cn/zupuls/p449/d381b8eb-bae0-42c8-aee4-1f7eb52c976d.jpg)
北宋神宗年间,朝廷想要挽救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便让王安石展开变法运动,后人称为“王安石变法”。当时,朝中很多大臣都不赞成王安石变法运动,其中就有苏轼。苏轼对王安石变法进行了抵制和。推行变法前,苏轼指出王安石变法措施太为激进,在北宋社会根本走不长久。网络配图苏轼为何发对王安石变法?1069年,苏轼曾给宋神宗三次上书谏言,指出王安石变法的不足之处。其中,苏轼就王安石提出的《贡举法》向宋神宗提出了意见。网络配图苏轼认为,王安石倡导的人才选举制度在选拔人才方面只重视能力而不注重人品,如果选拔人才按照《贡举法》来选举,那么朝廷上将会滋生很多投机分子。苏轼正面批评了王安石选拔人才弃百姓的利益而不顾。随后,苏轼遭到了王安石等改革人士的。但是,这并没有让苏轼放弃,他又给宋神宗上书两次,全面抨击了王安石变法措施的弊端。以《雇役法》为例,苏轼指出,助役钱会增加百姓的赋税负担,对那些投机取巧的贪官污吏来说,他们...
知识互答
关于我们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fc6ee093-f219-47fc-90da-21bd9721b53d.jpg)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ea3c7971-1e11-4045-b81c-880d962d4986.png)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01105/f86bb195-6306-4041-b306-d17003e00182.png)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