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光武帝刘秀是如何打败赤眉军的?看完这篇文章你就明白了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49
转发:0
评论:0
光武帝刘秀是如何打败赤眉军的?看完这篇文章你就明白了,公元27年,刘秀集团与数十万赤眉军在崤山谷地爆发大战,结果赤眉军战败,全部投

  公元27年,刘秀集团与数十万赤眉军在崤山谷地爆发大战,结果赤眉军战败,全部投降,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崤底之战。

光武帝刘秀是如何打败赤眉军的?看完这篇文章你就明白了

  崤底之战意义深远,通过此战,光武帝刘秀彻底收降赤眉军,从而占据了关中大部分地区,为东汉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那么,光武帝刘秀是如何取得崤底之战的全面胜利的呢?

  说起崤底之战,我们就不得不提冯异。因为冯异是刘秀取得崤底之战胜利的关键人物。

  冯异是刘秀手下的一员大将,智勇双全,不爱与人炫耀战功而被称为“大树将军”。

  崤底之战爆发前,刘秀集团负责平定关中的将领实际上邓禹。但由于邓禹过于谨慎,在关中与赤眉军相持了四年,却徒劳无功,刘秀这才于公元26年十一月派冯异去接替邓禹的工作,消灭赤眉,平定关中。

  此时,恰逢关中闹饥荒,出现“人相食”的状况,加之关中地主豪强采取坚壁清野、断绝粮食供应等手段抵制赤眉军,所以赤眉军准备放弃长安东归。

光武帝刘秀是如何打败赤眉军的?看完这篇文章你就明白了

  获知赤眉军的动向,刘秀迅速做出判断,准备利用崤山的有利地势,一举歼灭赤眉军。

  一方面,刘秀告诫邓禹:“不要与穷寇争锋拼命,赤眉已日渐处于绝境,他们没有粮食,肯定要向东方来,我以饱待饥,以逸待劳,很容易消灭他们,你千万不要轻率与其交战。”

  另一方面,刘秀加紧军事部署:令破奸将军侯进率军进驻新安,令建威将军耿弁率军进驻宜阳,令大司马吴汉统率大军集结于洛阳附近。

  如此一来,刘秀集团对赤眉军就形成了一个南北待击,中间控制的极为有利的战略态势。

  但要构建这样的战略态势,无论是调兵遣将,还是运送粮草,都需要时间。而赤眉军当时本来就急于东归,更加不可能坐以待毙,等待着刘秀集团对自己形成合围。

  于是,阻击赤眉军东归的任务便落在了先行抵达关中的冯异的肩上。他率部,在华阴(今陕西华阴东)阻击赤眉军六十余天。

  冯异的阻击,为刘秀集团最后完成对赤眉军的包围、进行瓮中捉鳖争取了宝贵的时间。换句话说,如果没有冯异的阻击,让赤眉军顺利实现东归,那么,刘秀集团想要一举战胜赤眉军几乎是不可能的。而此后局势如何发展,就更加难以预料了。

  所以,冯异在华阴阻击赤眉军,对刘秀集团取得崤底之战的全面战胜至关重要。

  冯异在崤底之战中的另一个关键是,依靠自己的谋略,歼灭了赤眉军的主力部队。

  冯异阻击了六十余天,见赤眉军粮食缺乏,将士疲惫不堪,认为这是歼灭赤眉军主力的大好时机。于是,他命令一部分部队穿上赤眉军的服装,预先埋伏于有利地势,然后派出部队向赤眉军挑战。赤眉军将领樊崇等也派出一万余精兵,与冯异的先头部队交战。

光武帝刘秀是如何打败赤眉军的?看完这篇文章你就明白了

  双方展开激烈战斗,冯异军佯装抵挡不住,又派出少量的部队前来支援,令赤眉军误以为冯异兵少势弱。

  于是,赤眉军出动主力部队,全力向冯异军发动猛攻。

  另一方面,冯异军见赤眉军主力已经投入战斗,也随即将自己的主力展开,迎击赤眉军。

  战斗持续到午后,赤眉军的攻势逐渐减弱。冯异看到时机成熟,下令埋伏部队出击。

  由于这些伏兵穿着与赤眉军一样的服装,而且来势汹涌,使赤眉军分不清敌我,阵势立即大乱,纷纷向崤底撤退。

  冯异随即挥军向崤底进击,逐渐压缩包围圈,最终俘获赤眉军八万余人。

  这一战,赤眉军损失惨重,军心更加动摇,为崤底之战赤眉军全线溃败奠定了基础。

光武帝刘秀是如何打败赤眉军的?看完这篇文章你就明白了

  冯异阻击赤眉军、歼灭赤眉军主力,为刘秀集团全面取得崤底之战赢得了时间,奠定了基础,但真正给予赤眉军致命一击的是刘秀。

  赤眉军在崤底被冯异打败后,实际上还有十余万兵力。这支部队在樊崇等统率下,继续向东南转移,向宜阳进发。

  刘秀获知冯异大败赤眉军,欣喜之余也立即调动重兵堵截围歼赤眉军剩余部队,准备给以赤眉军最后的一击。

光武帝刘秀是如何打败赤眉军的?看完这篇文章你就明白了

  刘秀亲自到达宜阳后,确定了以下的作战部署:前军由大司马吴汉统率,全部为刘秀集团的精锐之师;左军由骑都尉刘隆、马武、阴识指挥,是刘秀集团的骁骑部队;右军由大将军朱佑,扬化将军坚镡,偏将军王霸等统率;刘秀亲自坐镇中军,直接控制机动部队,手下大将包括建威大将军耿弇、骠骑大将军杜茂、执金吾左将军贾复等。

  兵力部署妥当后,刘秀集团以逸待劳,只等赤眉军自投罗网了。

  公元27年正月十七日,赤眉军进入宜阳,陷入刘秀集团军的重重包围。这时,赤眉军粮尽力竭,自感已无能力突破刘秀集团的包围圈,如果勉强战斗,肯定会遭到无谓的伤亡,于是决定向刘秀投降。十九日,刘盆子、樊崇、谢宣等率士卒赤眉十余万人投降。至此,崤底之战以刘秀集团获得全面胜利告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唐朝为什么宫廷政变那么多?看完这篇文章就明白了
公元626年6月2日,在秦王李世民的府邸,正发生一场激烈的争辩。此前,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早已结为,与功高天下、兵多将勇的李世民势同水火。为将李世民置于死地,李建成、李元吉挖墙脚、使阴招、进谗言、下毒药,可说是无所不用其极。恰在此时,将领郁射率数万骑兵大举入塞,边关告急。太子李建成向高祖推荐齐王李元吉代替李世民率军北征。高祖同意其请,李元吉乘机要求秦王府帐下尉迟敬德、程知节(程咬金)、段志玄、秦叔宝等将领随军出征。▲程咬金这看似是他们剪除李世民羽翼的具体步骤。然而真正的图谋却远比这阴险。突如其来的惊天阴谋▼担任太子府率更丞、实际是李世民埋设的「暗桩」王晊向李世民密报,太子和齐王准备趁为齐王饯行之机将李世民杀死,并将尉迟敬德等秦王党羽尽数坑杀。这简直是把即将爆发的玄武门之变完整预演了一遍,只不过,杀人者和被杀者对调了一下位置而已。人已为刀俎,我将为鱼肉,但秦王焉能任人宰割。李世民迅速将情况...
· 唐朝历史上最敬业的皇后竟然是他,看完这篇文章就明白了
一国皇后在很多人眼里这是个生来享福的位置,其实并不是这样的,皇后虽然享受得待遇高,可人家的硬性条件和应该承担的责任也很大。当皇后出身要好、相貌要美、才学要高,这是历朝历代选择皇后时依循的条件,唐朝当然不例外,由于唐朝统治者有胡人的血统,导致在这个时代社会文明相对开化,女性有一定社会地位,皇后不是一辈子躲在后宫里不出门的“管家婆”,也需要对前朝的政事发表一些意见,这么看起来“唐朝皇后”这份工作可不轻松,那么唐朝最勤奋敬业的皇后又是谁呢?要说唐朝的皇后出名的皇后还真不少,万古流芳的太宗长孙皇后、下场凄凉的高宗王皇后、作威作福的中宗韦皇后都非常有名,但是论勤奋她们比不上大名鼎鼎唐高宗武皇后,唐朝最勤奋的皇后非武则天莫属。武则天在当皇后时可是政绩突出,为了当好这个皇后她花了不少功夫。相夫教子作为一个古代合格的妻子,最重要的必然是相夫教子,不要以为武则天只会在朝堂上玩弄权术,她刚当皇后可是一个慈眉善...
· 清朝是如何统治蒙古人的呢?看完这个就明白了
大家知道,北方的游牧政权长期以来都是中原文明的劲敌,从先秦时期直至明朝的二千多年,从匈奴到再到鲜卑、辽人等等,都对中原构成过重大的威胁。甚至曾经入主中原。而历朝历代,都把靖边当做一个主要工作来抓。但是,到了清朝,我们发现原来一直存在的北边的威胁消失了。曾经在明朝时期,给大明造成了巨大威胁的蒙古部落也变得格外宁静。这是为啥呢?这就要说到清朝的对蒙政策了。清朝实行世缔国姻,就是清朝的贵族跟蒙古的贵族普遍联姻,这个联姻跟以前中原的公主和亲不太同。中原的和亲是嫁公主过去,以后也好,匈奴也好,都是中原皇帝的外孙。但是生下来的小孩,还是认爹啊,不认外亲,照样欺负舅舅。满清联姻是清朝贵族娶蒙古的女子。这样蒙古贵族成了清朝皇帝的舅舅国了。外甥一般不管舅舅、外公,但外公、舅舅还是照顾外孙的嘛。这是从人情上讲。此外,两者不是一个两个的联姻,而是集体联姻,大量的满蒙贵族之间的联姻。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形成了...
· 为什么诸葛亮总是拿着羽扇呢?看完这篇文章你就明白了
羽扇纶巾,出自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里面指的的是三国大将周瑜喜欢拿着羽扇。除了周瑜外,《太平御览》卷七引晋裴启《语林》:“诸葛武侯与宣王在渭滨将战,武侯乘素舆,葛巾,白羽扇,指挥三军。”对于诸葛亮来说,也喜欢拿着羽扇。并且,提到诸葛亮这个人,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羽扇不离手。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诸葛亮总是拿着羽扇呢?一首先,诸葛亮羽扇的形象主要来自《三国演义》,不过,诸葛亮喜欢拿着羽扇并不是罗贯中的凭空塑造。在陈寿的《三国志》中,也有“葛巾毛扇,指挥三军”等记载。也即在正史中,诸葛亮同样经常拿着羽扇。羽扇用鸟类羽毛作成的扇子。是一种古老的汉族传统工艺品。羽扇是扇子家族中最早出现的,已有2000多年历史。在汉末到魏晋南北朝这一历史阶段,羽扇成为士大夫、文人都比较喜欢艺术品。换而言之,羽扇最初的作用可能是纳凉,但是,因为文人喜欢在上面写字绘画,...
· 明末张献忠是如何起义的呢?看完这个就明白了
明末农民起义。张献忠(公元1606年——1646年)字秉吾,号敬轩,延安卫柳树涧(今陕西定边东)人,出身贫苦,长大后去延绥镇(今陕西榆林)当兵。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率领米脂十八寨农民起义,自称八大王。张献忠起义荥阳大会后,与高迎祥、李自成合军东征凤阳(今安徽凤阳)。以后率部南下,转战豫、楚诸地。崇祯九年九月,张献忠联合罗汝才、马守应等共二十万大军,攻襄阳,(今湖北襄阳),沿长江东征,南京震动。崇祯十年三月,各路明军集中到安徽太湖酆家店与农民军决战,被农民军击溃。张献忠屡胜而骄,结果被明军牟文绶、刘良佐部击败,退走湖广,结屯在竹山(今湖北竹山)一带山区。崇祯十一年四月,接受明兵部尚书熊文灿招抚,驻兵谷城(今属湖北)。崇祯十二年五月,张献忠于谷城再度起兵,在房县(今湖北房县)击败明军左良玉部,明廷大惊,杀熊文灿,改派兵部尚书杨嗣昌督师围剿。杨嗣昌采取军事大包围,妄图一举剿灭农民军。张献...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