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清朝奇葩状元李蟠带着36个馒头进考场,写到深夜才交卷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73
转发:0
评论:0
清朝奇葩状元李蟠带着36个馒头进考场,写到深夜才交卷,科举考试从隋唐开始,直到清末,有历史记载的状元共356名,这些状元各有不同经

  科举考试从隋唐开始,直到清末,有历史记载的状元共356名,这些状元各有不同经历。其中有这么一位状元,殿试经历可谓独步古今,揣着36个馒头进考场,别人都交卷了他才刚开始,最后却被康熙指定为状元,他就是李蟠。

清朝奇葩状元李蟠带着36个馒头进考场,写到深夜才交卷

  李蟠,生于书香门第,祖父是明朝天启时的举人,父亲是明朝弘光时的拔贡。从小资质聪慧,36岁中举,43岁被康熙为状元,是徐州明清时期唯一的文状元。李蟠生性耿直,正直不阿,但也有几个小缺点,体胖能吃,思路写字慢,为此,在参加殿试时,闹出了个大笑话。

清朝奇葩状元李蟠带着36个馒头进考场,写到深夜才交卷

  公元1697年,在京都参加殿试时,因为写文章的速度慢,怕到时候挨饿,所以带足了干粮,揣着36个馒头进入考场。

  事情如预料中一样,天都黑了,其他考生了交了卷,李蟠才刚刚开了个头,监考官走过来催他交卷,李蟠急得满头大汗,声泪俱下地央求主考官,说:学生毕生之业,在此一举,请千万不要催逼,容我慢慢写完。

  监考官见他可怜,允许了他的要求,并且给他发了几支蜡烛,这时他带的36个馒头早已吃完,又厚着脸皮向监考官要了几个馒头,挑灯夜战,一直写到深夜才交卷。

清朝奇葩状元李蟠带着36个馒头进考场,写到深夜才交卷

  李蟠状元府

  康熙知道这件事后,不但不怪罪他,反而认为这是一位难得的苦学之士,竟破例让他当上了头名状元。

  事后,与他同榜的探花曾做诗一首调侃李蟠:

  望重彭城郡,名高进土科。

  仪容好绛勃,刀笔似萧何。

  木下还生子,虫边还出番。

  一般难学处,三十六饽饽 。

  自此,“饽饽状元”李蟠传遍士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状元似儿戏宋朝奇葩规定:谁先交卷谁当状元
武士对决讲究眼疾手快,而在宋代,举子考进士中状元同样也看出手快不快。宋太祖夺取天下后,对唐末五代武夫乱国的局面颇伤脑筋,便采取扬文抑武之法,确定了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基本国策,恢复隋唐旧制,开科取士。开始,宋太祖并未确定殿试这一程序,科考全过程均由礼部主持,最后只把结果告诉自己完事。但开宝六年(973年)那场科考结束后,新录取的进士到讲武殿向皇帝谢恩,在面对面的交流中,宋太祖发现武济川、刘睿等人学识浅薄,答非所问,武济川恰是主考官的同乡,这让宋太祖很不高兴。后来,又有人击鼓上诉,状告这次科考取舍不公,震怒之下,宋太祖便将礼部已经录取的和部分未录取的举子共200余人一起召到讲武殿,亲自主持,重新出题,重新考试,重新录取。此后,殿试就成了宋代的科考定制和最高门槛。宋太祖武夫当国,更欣赏那种下手快的高手,他确定,参加殿试的举子,都要完成三个题目,谁最先交卷即为状元。有一次殿试,宋太祖同时遇到了两个...
· 史上十大传奇状元:李蟠最能吃殿试吃掉36个馒头
核心提示:李蟠是康熙年间丁丑科的状元。他身材高大,特别能吃,加之思路、写字都很慢。所以在殿试时揣了36个馒头。网络配图科举考试,是古代大多数读书人出官人仕的唯一途径,而科举考试中的状元,更是万众仰慕的佼佼者。自隋朝创立科考以来,历代状元有姓名可考者,自唐高祖武德五年的孙伏伽起,到清光绪三十年的刘春霖终,共有592人。这592个状元中,亦各有千秋。现摘录其中10位,以飨读者。中国历史上唯一可考的驸马状元——郑颢自古以来,民间就经常把驸马与状元这两个词联系起来,好像中了状元就可以做驸马。实际上中国历代可考的驸马状元只有郑颢一位。郑颢是唐会昌三年的状元。本来他早有婚约在身,中状元后打算迎娶卢家的千金。可是这位年轻英俊的状元被皇上看中了,非要将自己心爱的女儿万寿公主许配给他,郑颢偏偏不爱公主,非娶与自己青梅竹马的卢家小姐。唐宣宗便让宰相白敏中说服他,白敏中费尽口舌,又多方威逼利诱,终于迫使他娶了万...
· 史上最能吃状元李蟠简介李蟠最后结局
“状元”这个称号不管是在现代还是古代,都是一个很有重量的称号。能冠上此称号,便是对才能的肯定。然而你想不到历史上有这样一位状元,能登上高位,竟然是因为能吃。康熙三十六年开丁丑科,各地举子们纷纷赶考进京。当时的科举考试,不像咱们今天的高考,考完一科就可以出考场。古代为了防止作弊行为的出现,书生们入考场之后,一定要等所有科目都考完之后方能出场。因为完全封闭,所以食物都是在进考场前自备,经检查后携带入场。为了方便,许多人往往带几个大饼匆匆果腹便可。但是历史上有这么一位状元,揣36个馒头上考场,而且还不够吃。此人就是康熙丁丑科状元李蟠。李蟠身材高大,特别能吃。进入考场之后,他一边思考,一边吃馒头,一边答题。时间慢慢的过去,他的36个馒头也吃完了。李蟠思路来的慢,没了馒头填肚子后,就更慢了。许多考生都交卷了,李蟠还在慢慢答题呢。虽然时间还没到,但是考官也顺便过来看了,当然可能带了那么点让他快点,注意...
· 宋太祖选状元:交卷最快两人打架赢者是状元!
武士对决讲究眼疾手快,而在宋代,举子考进士中状元同样也看出手快不快。宋太祖夺取天下后,对唐末五代武夫乱国的局面颇伤脑筋,便采取扬文抑武之法,确定了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基本国策,恢复隋唐旧制,开科取士。开始,宋太祖并未确定殿试这一程序,科考全过程均由礼部主持,最后只把结果告诉自己完事。但开宝六年(973年)那场科考结束后,新录取的进士到讲武殿向皇帝谢恩,在面对面的交流中,宋太祖发现武济川、刘睿等人学识浅薄,答非所问,武济川恰是主考官的同乡,这让宋太祖很不高兴。后来,又有人击鼓上诉,状告这次科考取舍不公,震怒之下,宋太祖便将礼部已经录取的和部分未录取的举子共200余人一起召到讲武殿,亲自主持,重新出题,重新考试,重新录取。此后,殿试就成了宋代的科考定制和最高门槛。网络配图宋太祖武夫当国,更欣赏那种下手快的高手,他确定,参加殿试的举子,都要完成三个题目,谁最先交卷即为状元。有一次殿试,宋太祖同时遇...
· 宋太祖选状元:交卷最快两人打一架赢者是状元
武士对决讲究眼疾手快,而在宋代,举子考进士中状元同样也看出手快不快。宋太祖夺取天下后,对唐末五代武夫乱国的局面颇伤脑筋,便采取扬文抑武之法,确定了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基本国策,恢复隋唐旧制,开科取士。开始,宋太祖并未确定殿试这一程序,科考全过程均由礼部主持,最后只把结果告诉自己完事。但开宝六年(973年)那场科考结束后,新录取的进士到讲武殿向皇帝谢恩,在面对面的交流中,宋太祖发现武济川、刘睿等人学识浅薄,答非所问,武济川恰是主考官的同乡,这让宋太祖很不高兴。后来,又有人击鼓上诉,状告这次科考取舍不公,震怒之下,宋太祖便将礼部已经录取的和部分未录取的举子共200余人一起召到讲武殿,亲自主持,重新出题,重新考试,重新录取。此后,殿试就成了宋代的科考定制和最高门槛。网络配图宋太祖武夫当国,更欣赏那种下手快的高手,他确定,参加殿试的举子,都要完成三个题目,谁最先交卷即为状元。有一次殿试,宋太祖同时遇...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