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此三人才是隋唐时期真正武将战力天花板,绝非虚构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46
转发:0
评论:0
此三人才是隋唐时期真正武将战力天花板,绝非虚构,小说《隋唐演义》给隋唐交替之间的牛人、猛人开有一个英雄好汉排位表,不过,里面

  小说《隋唐演义》给隋唐交替之间的牛人、猛人开有一个英雄好汉排位表,不过,里面的所谓英雄好汉如李元霸、宇文成都、雄阔海、伍云召等等,大多数都是虚构的,没什么意思。

  而在真实的历史里面,在这个四海鼎沸、风云际会的时代,也真的涌现出许许多多勇力绝伦、豪气盖世的英雄豪杰,称得上是牛人如雨、猛将如云。

  笔者通过史料对比研究,统计出隋唐年间三个战斗力最强悍的牛人,并予以由最强到次强进行排位,以奉献给广大喜欢研究这段历史的“隋唐迷”(以武力值为主要依据)。

blob.png

  牛人一:尉迟敬德

  《旧唐书》称“尉迟敬德,朔州善阳人。大业末,从军于高阳,讨捕群贼,以武勇称。”又说“敬德善解避槊,每单骑入贼阵,贼槊攒刺,终不能伤,又能夺取贼槊,还以刺之。”

  武勇代表作:李世民鏖兵洛阳期间,一度落单,王世充领步骑数万来战,“飞将”单雄信挺槊直趋李世民,“敬德跃马大呼,横刺雄信坠马”,顺利掩护李世民杀出重围。

  可见,尉迟敬德艺高胆大,不但挥鞭击槊功夫了得,而且骑术精湛,在万军中冲锋陷阵收放自如,毫发不伤。除此之外,更有一项无人能望其项背的绝活——在马上空手夺白刃。

  单鞭夺槊一幕只是在李世民跟前的牛刀小试。

  隋唐年间战斗力最强悍的牛人前三名:尉迟敬德

  他曾经有过一项纪录:手无寸铁站在乱军之中,面对着敌人刺来的长槊随抓随掷,不一会的功夫,就把数十名围攻敌军的长槊全部夺下抛掷在地下,吓得这敌军心胆俱裂,惊呼四散。

  李世民征讨洛阳时,王世充的侄子王琬曾身披华甲,骑杨广的御马耀武扬威于两军阵前。李世民只问了一句:“谁能擒杀此人?”尉迟敬德应声而往,跃马横鞭,倏忽到了王琬跟前,用力一拽,将王琬手到擒来,拽过自己的鞍前,牵着御马飞奔回来。这几下兔起鹘落,等王琬的手下反应过来时,尉迟敬德已经回到李世民跟前了。两军皆惊。

blob.png

  牛人二:秦叔宝

  《旧唐书》称:“叔宝每从太宗征伐,敌中有骁将锐卒,炫耀人马,出入来去者,太宗颇怒之,辄命叔宝往取。叔宝应命,跃马负枪而进,必刺之万众之中,人马辟易。”《新唐书》亦称:“每敌有骁将锐士震耀出入以夸众者,秦王辄命叔宝往取之,跃马挺枪刺于万众中,莫不如志。”所谓于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犹如探囊取物不过如此。

  武勇代表作一:李密与宇文化及大战于黎阳童山,李密为流矢所中,堕马闷绝。左右奔散,追兵且至。关键时刻,秦叔宝独捍卫之,杀散隋兵,救了李密一命。

  武勇代表作二:在围困洛阳期间,李世民有意让秦叔宝出场震慑王世充集团的军心,秦叔宝“所将枪逾越常制”,手中的大枪远远超出寻常规格,沉重异常,只见他“驰马顿之城下而去”,提枪跃马到了城下,将枪往地上一插,然后头也不回,拍马回营。

blob.png

  牛人三:程咬金

  《旧唐书》称程咬金“少骁勇,善用马槊。”在瓦岗隶属四大骠骑将之一,领八千内军,得李密赞称:“此八千人可当百万。”

  武勇代表作一:瓦岗军与王世充对砍期间,有一次,裴行俨先行冲阵,冲到中间被流矢射中,滚鞍。程咬金挺身而出,冒死杀散了四周的士兵,然后把受重伤的裴行俨抱上马,二人同骑。王世充的大军又汹涌攻到,老程前胸竟被一条马槊捅穿,大怒,怒喝一声,把马槊拧断,顺手一带,把追刺他的兵士拉至近前,刀斩其头,神威凛凛,吓得追兵不敢近前,悍勇异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天花板
相关玻璃天花板假天花轻钢架
· 三国时期赵云的真正身份不是武将而是文臣
说起赵云,大家想到的第一身份就是《三国演义》中蜀汉的五虎将之一,这里要说他是文臣,怕是要遭喷了。可你去成都武侯祠游玩,便会发现,赵云确实端坐在文臣廊中,这究竟是为何呢?这武侯祠是建于唐朝之前,由朝廷出资修建的,是一项很严肃的政治行为,最初和祭祀刘备的昭烈庙相邻,一直到明朝初年重建时才将武侯祠并入了“汉昭烈庙”,形成了现在的这个格局。这也就是说,成都武侯祠将赵云归类于文臣,其依据是来自正史《三国志》,因为那时候《三国演义》根本还没成书,所以应该是可信的。《三国志》中对赵云的描述,除了机智、忠义、勇敢的标签外,并无一句提及他是武将。一、网络配图公元191年,赵云受到常山郡百姓推举,率本郡义勇之士投奔公孙瓒。有人好奇,赵云若不是武将的话,百姓为何会推举他呢?其实很好理解,因为汉朝有很多举孝廉的例子,跟是不是武将没关系。当时公孙瓒对他说:“听说冀州的人都想依附袁绍,你咋不去,偏要跑到我这里来?”赵...
· 玻璃天花板
变种及相关术语赛璐珞天花,指女性占好莱坞高级职位的少数,由Lauzen(2002年)和其他人证明。黄铜天花板:特指军队、警察部门中的玻璃天花板。相关条目同酬日
· 三国中谁才是真正的英雄
笑谈古今事,煮酒论英雄。看完三国故事后,大家认为三国演义中,在众人熟悉的人物里,谁才是真正的英雄呢?力的英雄,并非真英雄,只是匹夫和枭雄。这些匹夫和枭雄,只是以力“争雄”的胜者而已。胜则为雄,败则为雌,无英可言。在角力暂无结果时,一概免费赠以“群雄”桂冠,故有所谓“战国七雄”。以力的原则而论,“群雄”中最终仅有一人、一族、一国能够“称雄”,其余不过是“群熊”罢了。战败的“群熊”虽是雄性,只能“雌伏”,行妾妇之道,甚至被去势,行太监之道。然而以力大者为“雄”,不过是丛林原则罢了。所以在力的较量中,不能以丛林英雄和文明英雄来划分,因为文明不以力较,而以理较。以力相较毕竟是丛林原则,哪怕反抗者是迫不得已。因此更确切地说,成功的侵略者和征服者只是兽的英雄,而非人的英雄;失败的反抗者虽然不是兽的英雄,却是人的英雄。古代中国长期成为世界文明潮流的化外之地:因压制道家,终至哲学思想未能发展;因压制墨家,...
· 长平之战与五国伐齐,哪一个才是战国时期的真正转折点?
长平之战与五国伐齐,哪一个才是战国时期的真正转折点?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一般把长平之战作为战国时期的转折点。公元前262,年秦国和赵国这两个强国之间爆发长平之战,战争持续五年,最终赵国战败,40万赵国降卒被白起坑杀。赵国经此一战元气大伤,加速了秦国一统天下的进程,在长平之战后,山东六国几乎都没有单独抵抗秦国的实力了。由此,很多人都将长平之战作为战国时期的转折点。不过,在笔者看来,相对于长平之战,“五国伐齐”更应该成为战国时期的真正转折点,理由如下。首先,对于秦国和赵国之间的长平之战,一开始处在一个僵持的阶段,也即廉颇的坚守,迫使秦国无法扩大战果。但是,对于秦国来说,拥有巴蜀之地、关中平原等粮仓的支持,所以粮食供给上优于赵国。值得注意的是,在长平之战的后期,赵国向东边的齐国借粮,但是遭到了后者的拒绝。为此,赵国无法坚守下去,让赵括代替廉颇去和秦军决战,最终被秦国大将白起所击败。由此,对于长平之...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