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他曾告诫朝廷要怜悯百姓,当官后自己却草菅人命,被皇帝剥夺官爵!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25
转发:0
评论:0
他曾告诫朝廷要怜悯百姓,当官后自己却草菅人命,被皇帝剥夺官爵!,唐代是我国历史上诗歌文化发展到顶峰的一个时代,在这个时代里诞生了很多著名的大

  唐代是我国历史上诗歌文化发展到顶峰的一个时代,在这个时代里诞生了很多著名的大诗人。其中被誉为“悯农诗人”的李绅便是其中一位,提起李绅这个名字,给人的印象并不深刻,但要说起他的两首诗,可就尽人皆知了。

他曾告诫朝廷要怜悯百姓,当官后自己却草菅人命,被皇帝剥夺官爵!

  李绅幼年丧父,其母含辛茹苦把他养大,青年时期的李绅经常目睹农民终日劳作而不得温饱,就怀着同情和愤慨的心情,写下了两首流传千古的诗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正因为这两首诗深深体现了李绅对广大农民生活艰辛的同情和怜悯,所以他被人们称为悯农诗人。元和三年,李绅考中进士,元和十四年升为右拾遗,其后因为在朋党之争中失败被流放。太和七年,李德裕为相,李绅被起用官任浙东观察使。在多次的官场沉浮中,这位因同情百姓而出名的大诗人在心性上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变得骄横而高傲。

  《云溪友议》中记载,李绅发迹之前,经常到一个叫李元将的好友家去做客,按照辈分,李绅常常称呼李元将为叔叔。李绅发迹后,李元将因为要巴结他,就主动降低辈分,称自己为弟,但即便如此,李绅仍然不高兴,直到李元将称呼自己为孙子,李绅才勉强接受。

  开成五年,李绅入京拜相,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不久又晋升为尚书右仆射门下侍郎,封赵国公,官职达到顶峰。然而不曾想到的是,在李绅死后,唐朝皇帝却将他削去官爵,敕令他的后代永远不得为官。那么是什么原因让皇帝对他这么憎恨呢?

他曾告诫朝廷要怜悯百姓,当官后自己却草菅人命,被皇帝剥夺官爵!

  这要从唐武宗会昌五年说起,这一年,74岁高龄的李绅在做了四年宰相后,出任淮南节度使。在他到任后不久,扬州江都县尉吴湘被人举报贪污公款、强娶民女。李绅二话不说,直接将吴湘逮捕后判处死刑。此事上报朝廷后,谏官认为案件漏洞颇多,证据不足,就另派官员复查,最后认定吴湘贪污赃款属实,强抢民女子虚乌有,论罪不足以处死。然而大权在握的李绅却不这样认为,他坚持处死了吴湘。

  李绅到任后为什么一定要处死往日无仇,近日无怨的吴湘呢?这是因为吴湘的叔父吴武陵当年得罪过李德裕的老爸李吉甫,两家是不共戴天的世仇。而李德裕对李绅有提拔再造之恩,所以李绅以权谋私,处心积虑整死吴湘目的就是为了给老领导李德裕报仇。

他曾告诫朝廷要怜悯百姓,当官后自己却草菅人命,被皇帝剥夺官爵!

  吴湘虽然死了,但事情并没有完。大中元年,吴湘案再次被人翻出,朝廷经过查证,吴湘系被冤杀。此时虽然李绅已经死亡,但按照唐朝的规定,酷吏即使死掉也要剥夺爵位,子孙不得做官,因此,死去的李绅受到了''''削绅三官,子孙不得仕''''的处罚。这位以悯农起家的大诗人,做了官后就以一己私欲,草菅人命,最终让自己的名声扫地,还连累了子孙后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长孙皇后为什么要逼李世民给自己的哥哥削去官爵?
让李世民牵挂了一辈子的长孙皇后,为何要逼着丈夫给自己哥哥削官,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小编一起看下去。长孙皇后是真正的千古一后,私心上,这是我在整个中国历史上最喜欢最欣赏的女人,作为一个皇后,她真的做到了极致,在其位,谋其职。她虽然从不实际上参政,但是她一直影响着李世民的决策,可是李世民从来没有质疑过。这是最令人惊叹的一点,自古皇帝多疑,对于外戚势力一向忌讳,更何况长孙皇后的哥哥长孙无忌还手握大权,在这样的局势下,长孙皇后还能劝诫李世民,并且被采纳,这才是真正的厉害之处,她能在维持自己权利的同时,不被李世民猜忌,这是真正的玲珑心。当初,在贞观元年,李世民想要任命长孙无忌尚书右仆射兼吏部尚书、左武候大将军,这个官位很高。长孙皇后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马上找到了长孙无忌,长孙无忌后来上书请辞这个官位,李世民没办法,只好作罢。自古以来,外戚干权,最后都落不到好处,哪怕曾经共患难的夫妻,哪怕是曾经生死与共...
· 雍正做的这些事:成全了百姓却毁了自己
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二十三日,雍正帝去世。因为死的突然,被归入了“暴亡”行列。关于他的死因,各种说法都有,民间小说野史更是以此为题材描绘出了种种生动逼真的故事。故事本身其实没有确切的证据,关键在于一位大清皇帝死后为何会有如此多的传闻,仅仅凭着民间的小说家或是几个就能掀起这么大的浪吗,不要忘了,在封建社会,任何一种关于皇帝的言论都面临着诛灭九族的生死考验。那么另外一种可能性会更大,就是雍正皇帝的统治严酷,猜忌多疑,刻薄寡恩的政策,损害了众多官僚集体的利益,因而被冠上了种种恶名。要说雍正这皇帝当的真是不轻松,受苦受累不说,精神上还承担着巨大的压力,从登上皇位那一天开始就和谣言相始终,人们也热衷于添油加醋的传播雍正的篡位和杀兄弑弟谣言。这一切的真凶就是雍正近乎苛刻的政策,他让方方面面的人感到了紧张、重负和恐惧。换句话说,雍正是结结实实的得罪了很多人,概括一下有几个方面。整顿吏治雍正一上台...
· 生类怜悯令
概要贞享4年(1687年),江户幕府第5代将军德川纲吉制定禁止杀生的法令。“生类怜悯令”并非1条成文法,而是24年间共135回不同法令的总称。保护的对象及于狗、猫、鸟、鱼类、贝类、虫类等,有“天下的恶法”之称。发布理由有以下诸说纲吉是丙戌年生,所以特别保护狗长寿祈祷频发的弃儿对策母桂昌院忧心纲吉无后,在隆光僧正的劝告下发布当初只是类似劝戒杀生的训令式的法令,因为违反者不减,所以,最后制定“御犬毛付账制度”的狗登录制度,或设置犬目付职,取缔虐待狗。元禄9年(1696年),奖励对虐待狗的密告,给予告密者赏金。运用状况有遗弃病马者而被判处远流者,也有旗本的家臣在德川家纲的忌日以吹箭撃燕而被判处死罪。但是,在地方似乎未严格执行。长崎的唐人和荷兰人也作为例外,被认可食用猪、鸡。废止纲吉死后,德川家宣实施正德之治之际,宝永6年(1709年),立即公布废止犬小屋等之方针,狗、食用等许多相关的规制也顺次废
· 她的儿子成了皇帝,自己却成了“俘虏”后
在古代历史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沈姑娘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上,男尊女卑,女子的地位较低。在古代,女子能够安然度过一生,就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而在古代,能够获得更高的地位的女子是很少的。但是地位越高,或者权势越大,或许能够获得更多的荣华富贵。因此,很多女子希望能够获得更高的地位,而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进入皇帝的后宫之中。若是能够获得皇帝的宠爱,甚至登上皇后的位置,应当是古代很多女子都期望的事情。在唐朝的时候,有一位女子的儿子成为皇帝,但是命运坎坷,后来不知所踪。这位女子就是唐朝时期的沈姑娘。今天,小编想和大家了解一下沈姑娘的故事。唐朝时期,沈姑娘是一位官家小姐。之后,沈姑娘进入皇宫之中,成为了一位宫女。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沈姑娘遇见了当时的太子李亨。李亨将沈姑娘赐给了自己的儿子李豫。沈姑娘知书达理,温柔体贴,十分受李豫的宠爱。沈姑娘和李...
· 此人被举报要谋反,皇帝完全不怪罪他,还送嫔妃伺候他
任何朝代但凡皇帝听说某人要谋反,一般都要逮捕归案,然后慢慢调查,因为皇帝最怕的就是有人抢他的权力,谋反在任何时代都是大逆不道的,有时同僚之间为了陷害对方,都会给对方按上谋反的罪名,可见这种"谋反"二字加到任何人头上,就算他不死也要脱层皮,不过凡事却有例外。唐朝李渊在位时,他有个大臣被人告发谋反,李渊却并没有怪罪他,此人就是裴寂,隋朝时期裴寂担任晋阳宫副监,因此跟李渊交情不浅,大业十二年天下大乱,裴寂跟李世民合伙,便怂恿李渊造反,裴寂为了帮李渊下定决心,他利用自己的职位,从隋朝后宫找了两个嫔妃给李渊侍寝。李渊醉酒之后,稀里糊涂就跟两位隋炀帝的妃子搅合在一起了,醒来后才知道自己犯下大错,这时唯一的活路便是造反,就这样李渊建立了唐朝,而裴寂也算立下大功,要不是他给李渊送来两位美女,恐怕李渊还不敢造反,毕竟李渊跟隋炀帝是表兄弟关系。李渊称帝后,裴寂因功劳被封为右仆射,李渊每次上朝时都让裴寂同坐,对...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