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遭外国专家怀疑,考古专家搬出太监墓,一行字打脸众人
郑和下西洋可以算得上是我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事件了,不过对于它的真实性,倒是有不少外国专家表示怀疑。他们最主要怀疑的地方,则是在船舶吃水量身上。要知道,在郑和所处的环境下,西方还不过是破乱之地,如果他们承认这件事,也就意味着他们认同在同时期,我国的文明比他们要早上百年。
从这个角度来说,对于国外专家的强烈怀疑,我们也是可以理解的。不过我国素来也不是个喜欢说大话的人,比起某些国家篡改自己家历史而言,我国的史官还是有道德许多。郑和下西洋的时间要早于西方的哥伦布等人,可以说,只要证明这件事的真实性,那么我国无疑是“大航海时代”的先驱者。
根据《郑和传》中的记载,承载了下西洋命令的这艘船舶,长达146.5米,宽约59.4米。正是由于这个面积比足球场还大的船只,惹了不少非议。外国人表示,明朝时期的科技绝对不可能造出这样大面积的船,进而他们开始否定明朝时期的海洋地位,认为明朝海洋方面的本事一无是处,只能靠说大话来维持尊严。
因为明朝灭亡,清朝对明史的篡改导致我们无法拿出铁腕的证据来否认这件事,所以外国的言论叫嚣了好长一段时间。好在,考古研究中的一项发现,让这些叫嚣得很厉害的人都打了自己的脸。
这是一座太监的墓葬。可不要小瞧这个墓主人,他的名字叫做洪保,曾跟随一同航行。在郑和去世以后,他接替他继续完成下西洋的活动。可以说,洪保是下西洋的见证者,也是全城参与者。而在他的墓穴墙壁上,全城记录了有关的下西洋活动。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专家发现了其墓志上非常有价值的一句话。这句话的是这样写的“充副使,统领军士,乘大福等号五千料巨舶”。这是对于郑和所乘坐的船舶的记录,其中料是一个计量单位,相当于石。
这个记录其实对于史料的真实性可以有强硬的补充。虽然上面并没有提到面积,可提到了吃水量。而且和史料之中记载的还不一样,不是二千料,而是五千料,相当于250吨的排水量了。而当时哥伦布环球的船舶,吃水量也不过100吨。可见,我国的文明不仅领先了他们百年,而且还远超百年后的他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