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太监乱政, 导致20万人被杀连皇帝也被抓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06
转发:0
评论:0
太监乱政,导致20万人被杀连皇帝也被抓,1449年,蒙古军铁骑屡屡侵犯。前方败报频传,宦官王振罔顾众大臣反对,鼓

  1449年,蒙古军铁骑屡屡侵犯。

  前方败报频传,宦官王振罔顾众大臣反对,鼓动英宗朱祁镇御驾亲征。明英宗素来对玩伴王振言听计从,也一意孤行执意亲征.

  七月,英宗皇帝、王振调拨20万精锐,集体出游般地开出了北京城。但由于后勤工作仓促准备,途中粮草不济,军心涣散,没等作战士气便已衰竭。而一切军政事务又皆由王振专断,随行的辅助文武大臣们却不得参谋军务,军内早已诸多怨气。

太监乱政, 导致20万人被杀连皇帝也被抓

  八月初,明英宗率军直捣蒙古军,蒙古首领也先得知明军杀到,于是预先后退避其锋芒,其次也为了诱明军深入,意欲把明军耗死在大漠上。王振看到蒙古军撤退,有持无恐地坚持大军冒进。这时,太监郭敬赶到,报告了两侧明军惨败的消息,王振吓破了胆子,让皇帝赶紧撤退回京。

  撤退路上,王振本来想让英宗在撤退时经过其家乡蔚州宅第,显风。但是,又考虑到大军辎重颇多,会损坏他的田园庄稼,几度改动行军路,行动迟缓使得后方打掩护的明军5万骑兵被损耗殆尽。

太监乱政, 导致20万人被杀连皇帝也被抓

  同时,因为南路宣府守将杨洪之子杨俊丢失卫所,使得蒙古阿剌知院大军突破防线绕到了明英宗大后方,而杨洪恐皇上责罚其子,便一直力压急情不报。明英宗就这样一直被蒙在鼓里,不知道归路已被截断。

  在王振胡乱的指挥下,二十万大军越来越混乱,随行服务人员与士兵多有怠慢。

  八月中,正当英宗大军抵达土木堡,以为可高枕无忧之时。发现前方的怀来已被蒙古军占领,蒙古军阿剌知院的骑兵,享用明军抛弃堡垒里的粮草,已修养多日。

  次日,也先率军赶到,明军已经彻底被包了饺子!

  明军虽然无能,但毕竟人数占优,也先便主动派遣使节谈和,先骗得英宗交出所带金银珠宝,便伪装撤退。

  看到也先满载而去,王振便断然下令全军立即开拔。在这样的命令下,明军争先恐后离开防御工事,行列大乱。

  也先看准时机,立即集结精锐骑兵,突击蹂阵而入,并大喊“解甲投刃者不杀!”,也先这一举动成为压垮饥渴明军的最后一根稻草,失去有效组织的明军放弃了最后的抵抗,遂全军覆没。

  王振被护卫将军樊忠用锤打死,明英宗被瓦剌军俘虏。

  就因为一个宦官,时任户部尚书、兵部尚书、刑部尚书、工部尚书、都察院右都御使皆于土木堡丧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韦后乱政:被皇帝宠坏的女人
唐中宗的妻子韦氏是个连名字都没留下的女人,所有的史书对她的评价除了贪婪、,就是狠毒、骄纵。《新唐书》和《资治通鉴》中都说,这个狠毒的女人亲手毒死了自己的丈夫……一切都是因为权力。在韦后的心中,权力真的比患难与共十多年的夫妻真情还重要吗?红杏出墙的皇后唐中宗的妻子韦氏是中国历史上最接近皇帝宝座的少数几个女性之一,她效法她的婆婆武则天的样子,每次中宗临朝之时,都要置幔坐在殿上,预闻政事。按理说,中宗应该对这种行为十分警惕才是,宰相桓彦范等人也多次上疏、劝谏中宗对韦后加以防范,但中宗却不以为然,任凭韦氏为所欲为,丝毫不加干涉。干政倒也罢了,毕竟在唐代,尤其是在唐代前期,妇女的社会地位是比较高的,公主、后妃影响朝政的现象屡见不鲜,社会对此也比较宽容。可是韦后过分的行为并不仅仅表现在政治方面,在私生活方面更是荒淫无度,擅长符咒的国子祭酒叶静能、擅长医术的常侍马秦客、擅长烹饪的光禄少卿杨均都是她的面首...
· 朱元璋做一蠢事导致20万人被饿死明朝因此灭亡
1368年,参加了15年革命工作的朱元璋,终于坐上了皇帝的宝座。没有人知道那一刻他的心情,也很少有人能体会得到。他再也不是当年的放牛娃朱重八,不用担心吃不饱、穿不暖。当年草草安葬的父母,也能够为他们补偿些什么。在之后的皇帝生涯中,朱元璋干的确实不差。作为一个穷孩子出身的皇帝,当上皇帝后,他对于老百姓,一度强调的是轻徭薄税,不要给老百姓增加太大的负担。另一方面,他又严惩贪官污吏,处罚的力度,开创了历史的先河。网络配图但有两件事情,一直是朱元璋被人诟病的地方。第一件,诛杀了大多的功臣。在明代的开国功臣中,侥幸活到最后,并且保留有一个好结局的,真的是寥寥无几。绝大多数的功臣,都是在各种案件的牵扯中,、抄家、满门抄斩的比比皆是。第二件事,就是过于恩宠明朝的宗室。朱元璋是苦孩子出身,成功后想要好好对待家人,本来就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可朱元璋的做法,却差点把明朝拖垮。他把老朱家的宗室子弟统统都养了起...
· 孔甲乱政导致夏朝国力不断减弱,那么孔甲乱政的背景是怎样的呢?
从古至今孔甲乱政的故事总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孔甲是夏朝人,爱玩,信鬼神,整日游手好闲。他的父亲不降见他难成大器,又对皇位不上心,不好好治理国家,就把皇位交给了扃,扃死后将皇位传给了子廑,子廑死后又将皇位传给了孔甲,就这样孔甲登基了,孔甲乱政的故事也由此开始。孔甲是夏朝时的一位君主。孔甲乱政导致夏朝国力不断减弱,开始逐渐走向衰败。那么孔甲乱政的背景是怎样的呢?孔甲本应是第六代君王,但实际上他却是第八代君王。这是因为他的父亲不降担心孔甲不能治理好夏朝,于是不降通过禅让选举出了下一代君主。禅让出的君主扃在位21年就去世了,按照当时的世袭制,王位传给扃的儿子廑,廑死后,孔甲继位。但是扃和廑都是志大才疏的庸君,他们在位期间夏朝国力平平,还遇上了百年一遇的大旱,庄稼收成不好,百姓叫苦连天。当时的人们普遍认为天能主宰一切,他们看到这悲惨景象,纷纷认为这是天意,是因为没有按照世袭制推选孔甲为王的下场,于...
· 三国唯一乱政太监,姜维要杀被他躲过了,最终被司马昭凌迟
东汉是中国历史上太监最猖獗的时期之一。特别是东汉后期,皇帝与太监一道盘剥百姓、卖官鬻爵,使得朝败、民不聊生,酿成了席卷全国的黄巾大起义,埋下了东汉灭亡的导火线,拉开了三国时代的序幕。基于此,三国时期,不管是曹魏、蜀汉,还是孙吴,都在尽量抑制太监力量,不允许太监干预朝政。但人算不如天算,到了三国后期,蜀汉还是出现了一名乱政太监。他玩弄权柄、排挤忠良,甚至明目张胆地欺骗皇帝,向大臣隐瞒钟会、邓艾大军将至的消息,导致蜀汉被邓艾数千奇兵就灭了。他叫黄皓。托孤大臣太监能够乱政,通常是因为皇帝足够昏庸。刘备一世英名,无奈生了刘禅这个“扶不起的阿斗”。223年,刘备病逝于永安(今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城。临死前,刘备将刘禅托孤于诸葛亮,千叮咛万嘱咐:“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这段话,重点在后一句。刘备对刘禅的才能心知肚明,因此,如果刘禅实在不行的话,为了“兴...
· 羊姓源远流长全国约20万人
羊年春节,英文媒体上掀起了“中国羊年究竟是哪种羊”的论战。由于英语中缺乏对羊的统称,于是常见的翻译有公羊、山羊、绵羊三种版本。不管是哪种羊,其实很多人不知道,在我们身边,还有部分人姓羊。昨日,据省公安厅治安总队介绍,全省常住人口中有464人姓羊,分布在武汉、十堰、襄阳、潜江等地。其中,约半数羊姓人口居住在潜江。在新洲养鱼的羊教授常被人误会姓杨3月6日上午,楚天都市报记者从武汉外环高速驶入新洲区阳枫大道,前行约10公里抵达龙王咀农场。这里毗邻长江,鱼塘众多,阡陌之间,不乏守塘人值夜的小屋,一色的红瓦平房。从武昌搬到新洲当农场主,武汉理工大学退休教授羊松衡就住在一栋这样的平房里。他今年77岁,和老伴一起在农场租了50亩地和90亩鱼塘。他们在农场里住了近20年,今年的羊年春节最是热闹。羊姓逢羊年,农场职工都到他们家拜年,要沾沾喜气。教授姓羊,山羊的羊?起初,农场里的人并不相信。事实上,很多人第一...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