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邓艾逼近成都,刘禅为什么就放弃抵抗?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58
转发:0
评论:0
邓艾逼近成都,刘禅为什么就放弃抵抗?,提到三国中谋略者,很多人最先想到的就是诸葛亮,司马懿等人,他们叱诧风云,争雄

  提到三国略者,很多人最先想到的就是诸葛亮,司马懿等人,他们叱诧风云,争雄竞胜,左右乾坤,但人固有一死,所以在他们之后又涌入了一批新的青年代表,其中邓艾就是一位佼佼者,《三国志》中记载:“艾修治备守,积谷强兵”,从中可以看出邓艾确实文武双全,见识独到,深谙兵法。而且他在很多战事上都取得了极大的胜利,其中最为令人称赞的就是伐蜀之战,出其不意,最终令蜀国不战而败。

blob.png

  而具《三国演义》记载,这场战役本身也非常具有传奇色彩,为什么会这么说呢?原来邓艾带领的士兵很大一部分都是投降的蜀兵,要知道当时的蜀汉兵力《三国志》中记载:“带甲将士十万二千”。拥有如此多的兵力可是刘禅却不战而降,于是这也就成了这场战役最令人不解的地方,那么到底是为什么呢?

blob.png

  其实总结来说也不外乎三点,其一,战斗力不足。虽然刘禅有十万将士,可就战斗力来说,远远不如邓艾所带的士兵,魏军灭蜀是抱着必胜的决心的,而面对士气高涨的敌军,面对被团团围住的现状,朝廷上下根本没有余力想着抵抗,士兵根本没有决心想着负隅顽抗,所以无论是朝臣,还是士兵,在生命面前,一切爱国均成了虚无。而且根据《三国志》中记载,蜀国到后来根本无兵可征,七十岁老人都得充军。其中比较著名的廖化已经八十了,还是主力先锋,军中和他年龄差不多的老人还很多。老人的身体机能早已衰退,能有什么战斗力呢,而且蜀国因为连年北伐,士气早就低落,根本无力抵抗邓艾的围攻。

  其二,国库空虚。蜀国投降时,刘禅做了一个决定,令手下制作了一个投降清单,从清单上可以看出,蜀国全国国库存粮只有四十万斛,不够蜀国剩余十万兵吃一个月,还得再分给四万多官员,这是超严重饥荒,而粮食是行军打战最为关键的物资,没有粮食,其余都是无稽之谈,所以面对魏国,蜀军投降的很是积极,毕竟吃都成了问题,谈何打战呢。

  其三,大势所趋,这种大势不是弱小的蜀国能够逆转的。魏国统一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面对强大的敌国,蜀国根本没有抵抗之力,而且在百姓看来,只是换了一个帝王而已,并且只要新的帝王能够带领他们过上富足的日子就行了,所以无论谁当皇帝,在百姓的眼中并不是那么的重要,毕竟战争一向苦的都是百姓,所以和平的生活,是百姓们心目中最深的渴望,那么即使魏军兵临城下,人们也没有再去抵抗的欲望了。

blob.png

  其四,刘禅自身。刘禅已到花甲之年,做了几十年的皇帝,本就是扶不起的阿斗,几十年的光阴都用来吃喝享乐了,所以在综合外内部之后,毅然决然走上了投降之路,历史上很多人对于刘禅的投降持有骂名,只有王隐在《蜀记》中讲:刘禅之所以宁背骂名而不作辩解,乃“全国为上之策”。而就今天看来,刘禅的决定确实是以蜀国上下为重的,而真理也确实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上的。

blob.png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刘禅手握十万雄兵,为什么选择放弃不抵抗?
熟读汉末三国历史,公元263年,魏国分三路进攻蜀汉,钟会大军被姜维阻挡在剑阁,正考虑撤退事宜,没有想到前方却传来了,刘禅出城投降邓艾的消息,随后刘禅下诏蜀军全部投降,从此蜀汉灭亡。那么刘禅手握十万雄兵,为什么选择放弃不抵抗,开城投降呢?为什么说刘禅手握十万雄兵呢?根据刘禅投降之后,《三国志》卷33《蜀书后主传》注引王隐《蜀记》:炎兴元年(263年),“领户二十八万,男女口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吏四万人。”由此可见,除了成都常规的驻守部队之外,姜维统帅的大军,南中都督霍弋统帅的南方集团,大将军阎宇(副将罗宪驻守永安)东部集团军,整体来说,主力尚存。为什么就轻易决心投降呢?网络配图其实原因很简单,第一个原因:外部压力。曹魏大将钟会、邓艾、诸葛绪等率领16万大军,分多路大举伐蜀,使得蜀汉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在军事上完全陷于被动地位。虽然姜维阻挡了钟会,但是邓艾却长驱直入,攻其无备,...
· 为何邓艾看了刘禅的投降书,就放过他了?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刘禅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自小我们就知道刘禅有一个响当当的外号“扶不起的阿斗”,认为他是一个无能之人,好似烂泥扶不上墙一般,把刘备好端端的基业给葬送了,面对紧要关头居然还选择不敢抵抗,直接束手投降,让人觉得他没有一点血性、气概。甚至很多蜀汉的将士在当时都不甘心投降,势必与魏军决一死战,在他们很多人看来,宁愿战死也不要窝囊的投降。而刘禅作为一国之君,却似乎成了蜀国上下最窝囊的人,可事实上刘禅真是这般废柴吗?我们对刘禅的印象大多来自演义,其中对他的人物构造确实让人着急,似乎就是一个傻乎乎的人,只是因为命好生在了帝王之家,而且成了唯一的继承人。但事实上,刘禅真是如此的不堪吗?其实不然,首先刘禅的皇位就坐了三四十年,若真是一个一无是处的人,恐怕早就被人弄掉了,最差也会被人完全操纵者,犹如傀儡一般,就如曹操控制汉献帝一般,曹操掌握一切实权,汉献帝完全没有一丝一...
· 历史为何总是惊人的相似:刘禅为何放弃不抵抗?
公元263年,魏国分三路进攻蜀汉,魏将邓艾抄小路攻入蜀中,刘禅派诸葛亮之子诸葛瞻阻击邓艾。诸葛瞻在绵竹战死,魏军进而逼近成都。这时,姜维率领的蜀军主力还在成都以北的剑阁驻守,毫无损伤。后主一听敌军逼近,慌作一团,不知所措。急忙召集大臣商议。有人建议后主逃向南中地区(今四川南部及云贵部分地区),有人建议东投孙吴。光禄大夫谯周力主降魏,后主最终采纳了降魏的建议,反缚自己的双手,出城向邓艾投降,并根据邓艾的命令,下令蜀军全部投降。刘禅投降的当时就有一部分人坚决反对投降。反对最激烈地要数刘禅的儿子——北地王刘谌。刘禅采纳谯周的建议,决定投降的那一天,刘谌愤怒地说:“若理穷力屈,祸败必及,便当父子君臣背城一战,同死社稷,以见先帝可也。”后主不听。于是刘谌先杀了妻子和儿女,最后又自杀。对于刘禅不战而降,人们评价历史时大都持反对意见,唯独王隐在《蜀记》中讲:刘禅之所以宁背骂名而不作辩解,乃“全国为上之策...
· 历史为何总是惊人的相似刘禅为何放弃不抵抗?
公元263年,魏国分三路进攻蜀汉,魏将邓艾抄小路攻入蜀中,刘禅派诸葛亮之子诸葛瞻阻击邓艾。诸葛瞻在绵竹战死,魏军进而逼近成都。这时,姜维率领的蜀军主力还在成都以北的剑阁驻守,毫无损伤。后主一听敌军逼近,慌作一团,不知所措。急忙召集大臣商议。有人建议后主逃向南中地区(今四川南部及云贵部分地区),有人建议东投孙吴。光禄大夫谯周力主降魏,后主最终采纳了降魏的建议,反缚自己的双手,出城向邓艾投降,并根据邓艾的命令,下令蜀军全部投降。刘禅投降的当时就有一部分人坚决反对投降。反对最激烈地要数刘禅的儿子——北地王刘谌。刘禅采纳谯周的建议,决定投降的那一天,刘谌愤怒地说:“若理穷力屈,祸败必及,便当父子君臣背城一战,同死社稷,以见先帝可也。”后主不听。于是刘谌先杀了妻子和儿女,最后又自杀。对于刘禅不战而降,人们评价历史时大都持反对意见,唯独王隐在《蜀记》中讲:刘禅之所以宁背骂名而不作辩解,乃“全国为上之策...
· 历史为何总是惊人的相似刘禅为何放弃不抵抗?
公元263年,魏国分三路进攻蜀汉,魏将邓艾抄小路攻入蜀中,刘禅派诸葛亮之子诸葛瞻阻击邓艾。诸葛瞻在绵竹战死,魏军进而逼近成都。这时,姜维率领的蜀军主力还在成都以北的剑阁驻守,毫无损伤。后主一听敌军逼近,慌作一团,不知所措。急忙召集大臣商议。有人建议后主逃向南中地区(今四川南部及云贵部分地区),有人建议东投孙吴。光禄大夫谯周力主降魏,后主最终采纳了降魏的建议,反缚自己的双手,出城向邓艾投降,并根据邓艾的命令,下令蜀军全部投降。刘禅投降的当时就有一部分人坚决反对投降。反对最激烈地要数刘禅的儿子——北地王刘谌。刘禅采纳谯周的建议,决定投降的那一天,刘谌愤怒地说:“若理穷力屈,祸败必及,便当父子君臣背城一战,同死社稷,以见先帝可也。”后主不听。于是刘谌先杀了妻子和儿女,最后又自杀。对于刘禅不战而降,人们评价历史时大都持反对意见,唯独王隐在《蜀记》中讲:刘禅之所以宁背骂名而不作辩解,乃“全国为上之策...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