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战神带八千人马击败十万敌军,却在小说中被黑得最惨
苏定方(592年—667年),名烈,字定方,以字行于世。汉族,冀州武邑(今河北武邑县)人。唐朝杰出的军事家。
苏定方少年时便以骁勇善战及气魄惊人闻名,曾随父征讨叛贼,安定乡里。隋朝大业末年,他投奔窦建德、刘黑闼领导的河北义军,屡建战功。直至唐太宗在位时,苏定方才开始为唐朝效力,并随李靖北伐东,在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夜袭阴山一役中,苏定方率两百名骑兵先登陷阵,攻破了颉利可汗的牙帐,为击灭东立下大功。
在隋唐演义、苏定方明明是一位对国有功的大将军,却硬生生的被黑成了一个反派,杀死罗艺和罗成,就连后代也被黑居然起兵反唐,其实真实的苏定方其实和小说是完全不同的一个人,苏定方不但为人正直,而且堪称是一位传奇将领,一位神将,一生东征西讨从朝鲜到今天的中亚,都有他的身影,前后帮助唐朝灭了三个国家,擒获了三个国家的元首,最后还对阵吐蕃,以八千士兵大败吐蕃十万精锐。
苏定方因为自幼从戎,身经百战,军事经验丰富,把握战局的感觉很好。在从李靖讨伐东和从程知节第一次讨伐西中,他都采用了轻骑突袭战术,利用雾气重的自然条件,出其不意大破敌军。而第二次征西又发挥了他在步兵结阵上的技巧,步兵阵地坚如磐石。能陆战者多不习水战,但苏定方不是这样。根据史料叙述可以推断,他在进攻百济时疑似运用了水陆夹击的策略,致百济军大溃入城。
再比如苏定方灭百济之战,少数步兵乘山而阵就抵御住了百济军,水军“扬帆盖海相续而至”,百济军被迫退入城中。实力实在悬殊。;后来,刘仁轨指挥行动如飞的唐朝水军在白村江一举歼灭数量占优势但原始落后的倭国水军。这些战例都显示出唐朝步骑水军装备对周边国家无可比拟的优势。;但是应该指出的是,苏定方也有其军事短板。他好像更擅长野战而非攻坚,他围城很少从外攻破的。在包围战斗意志不强的敌人时很奏效,比如都曼和扶余泰,敌人自动瓦解了。但在讨伐高句丽围攻平壤时就陷入困境。
中国史书只是说“不克而还”,而日本史料中记载高句丽向日方通报的战况称:唐军因为天寒地冻以及被高句丽守军攻破二垒而“抱膝痛哭”。可见此役打破了苏将军所向披靡、战无不胜的神话。;苏定方的战争奇迹是建立在个人极高的军事素养、唐朝强大的综合国力和先进的军事理论及军事技术的基础之上的。
作为横扫三国的大唐战神,作为奇人裴行俭的师父,高宗大将苏定方于乾封二年薨于边疆,这种神级人物肯定是要风光大藏的,然而诡异的是当时朝廷反应竟极为冷淡,《旧唐书》载:“乾封二年卒,年七十六。高宗闻而伤惜,谓侍臣曰:"苏定方于国有功,例合褒赠,卿等不言,遂使哀荣未及。兴言及此,不觉嗟悼。"遽下诏赠幽州都督,谥曰庄。”这么一个人物死了,朝廷宰臣竟然不多言语,以至于皇帝都看不下去,亲自为其做主,这是为什么?网上有专门的论文与其他文章,写了很多原因,但其中不乏脑洞大者,若要罗列中心,即武后黑苏说,刘仁轨黑苏说,张文瓘黑苏说三大原因。其中唯一符合事实并且是主要原因的只有张文瓘黑苏说。
张文瓘为什么如此不待见苏定方?因为他是个反战主义者。主张与民休息。自高宗临御,先讨东余孽,后征西,打吐蕃、打贺鲁、打百济、打后、打高句丽,用兵从不间断,以至于马匹锐减,仓库渐空,百姓疲敝不堪。作为一名武将,苏定方是是奉召机器,是高宗扩疆战略的坚定执行人,自然与张文瓘的休息战略背道而驰大相庭径,张文瓘不待见他的根源即在此
苏定方一生,北击东,东灭百济,攻打高句丽,西灭西,平定葱岭叛乱,晚年又镇守边疆,为国家和民族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后世唐朝的皇帝也不断对苏定方给予高度评价,789年,唐朝将苏定方,褚遂良等27人,画像放入凌烟阁,苏定方得到了大唐政府的最高评价。小说之言实在是害人不浅,把一位对国家,对民族有功的大将,变成了反派人物,希望后世者不要乱写乱说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